愛的十四行詩(節選)|| 作者:聶魯達 朗誦:李晨光

2021-03-06 朗讀者 My Reader

來自南方的大雨落在黑島上

像獨一無二的一滴,清澄而沉重,

大海打開它清涼的葉片接收,

大地得知酒杯如何履行它潮溼的命運。

我的靈魂啊,請在你的吻中賜我

這些個月來含鹽的水,賜我田野的蜂蜜,

被天空的千唇吻溼的芬芳,

冬季海洋神聖的耐心。

某樣東西向我們召喚,所有的門

自動開啟,雨水向窗子反覆述說謠言,

天空向下生長,直到觸及根部

於是日子將天堂的網織了又拆,

用時間,鹽分,耳語,成長,道路,

一個女人,一個男人,以及地球上的冬天。

作者: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

朗誦:李晨光,朗讀者MyReader主播,正陽縣演講與朗誦協會會員,一枚兢兢業業的基層公務員,多次參加演講與朗誦活動,並取得優異成績。手執煙火,心懷詩意。熱愛生活,也熱愛這樣生活的自己。


誦讀經典,璀璨人生

      朗讀者My Reader微信公眾平臺以傳承朗誦藝術,切磋朗誦技藝,展示口才魅力,提高演說水平,匯聚美文美聲為宗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演講朗誦藝術,提升個人文化藝術修養,誦讀文化經典,璀璨美好人生。

主辦單位:正陽縣演講與朗誦協會

主編:謝 盼   張夢娟

編輯:陳 揚   陳欣欣   吳淑婷

電話 | 微信:15938082707

指導單位:中共正陽縣委宣傳部

支持單位:正陽縣融媒體中心   

                   FM96.1 正陽綜合廣播

                                                         

相關焦點

  • 世界名詩選播|《愛的十四行詩》主播 夕子
    《我記得》作者:葉賽寧(俄羅斯)我記得,親愛的,記得你那柔發的閃光;命運使我離開了你,我的心沉重而悲傷。《愛的十四行詩》(節選)作者:聶魯達(智利)親愛的,我自旅遊和憂傷歸來,回到你的聲音,回到你飛馳于吉他的手,回到以吻擾亂秋天的火,到迴旋天際的夜。我為天下人祈求麵包和主權,為前途茫茫的工人,我祈求田地,但願無人要我歇止熱血或歌唱。
  • 周揚朗誦《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作者:聶魯達
    作家論壇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朗誦:周揚  作者:聶魯達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其中多數內容直接表達了詩人喜愛戀人的沉默與安靜,但最後卻顯露出詩人想打破這種沉靜的願望:哪怕是一個字,一個眼神,讓我知道你不是真的死了,或者說,讓我知道你愛我,這樣我就會幸福。因而此詩在表達詩人的愛戀的同時,重在表現了詩人渴望得到戀人的回應。
  • 聶魯達的十四行詩 · 王亞彬(舞蹈家)為你讀詩 · 第396期
    收聽提示:1、視頻連續版:如網速流暢,請點擊上方視頻收聽。我愛你,像愛戀某些陰暗的事物, 秘密地,介於陰影與靈魂之間。 我愛你,把你當成永不開花 但自身隱含花的光芒的植物; 因為你的愛,某種具體的香味 自大地升起,暗自生活於我的體內。 我愛你,不知該如何愛,何時愛,打哪兒愛起。
  • 聶魯達《愛情十四行詩一百首》:一個人真正愛你是什麼樣的? 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答案
    .第十七首By Pablo Neruda作者/聶魯達I don’t love you as if you were a rose of salt, topaz,or arrow of carnations that propagate fire:I love you as one loves certain
  • 聶魯達:100首愛的十四行詩
    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00首愛的十四行詩詩|聶魯達譯|陳黎 張芬齡 >  獻辭:給瑪提爾德  我鍾愛的妻子,我在寫這些被訛稱為「十四行詩」的詩作時,飽受折磨;它們令我心痛,惹我神傷。
  • 朗誦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梁宗岱 譯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文朗誦靈   紫,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會員,鄭州市演講與口才協會會員,河南省老幹部朗誦協會會員,在《為你誦讀》杯第三屆中華夕陽紅全國總決賽中榮獲五十強。讓聲音插上翅膀,飛進你心裡。
  •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 聶魯達 : 吟唱詩歌不會勞而無功
    Despair, dedicated to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首版《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聶魯達題贈給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的作者)1916年,聶魯達遇到生命中的啟蒙老師,拉丁美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智利女詩人加芙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
  • 有聲|「渣男」聶魯達,為什麼會喜歡所愛的人是「寂靜的」?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作者|聶魯達 朗誦|高昂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你從遠處聆聽我,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聶魯達傳:閃爍的記憶》的作者說:他讓世界認識了智利,用《馬丘比丘之巔》為秘魯旅遊業做了貢獻,用《漫歌》讓世界了解了拉美的歷史和追求。
  • 抖森朗誦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Sonnet 18
    他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壇上的一顆明珠。它感情豐富,寓意深刻、語言優美、節奏鮮明,是詩人進步世界觀和藝術觀的生動反映。就其藝術力量和意象的豐富而言,足以和他的戲劇媲美。 詩中作者對時間的毀滅力量及將詩歌獻給情人帶來的永恆之美做了深邃的思考。夏日的晴朗是短暫易變的。但詩中的美麗則會永存。
  • 聶魯達的詩和遠方
    1971年4月,聶魯達被阿連德政府任命為駐法大使,同年10月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兩年後,阿連德總統在軍事政變中身亡,20多天後,聶魯達也與世長辭。黑島故居是聶魯達的心靈歸宿,他在這裡和第三任妻子瑪蒂爾德攜手走完人生最後的路。晚年的黃昏時光裡,聶魯達許多作品都是為瑪蒂爾德所寫,包括著名的《船長之歌》和《一百首愛情十四行詩》。
  • 聶魯達《100首愛的十四行詩》
    獻辭:給瑪提爾德  我鍾愛的妻子,我在寫這些被訛稱為「十四行詩」的詩作時,飽受折磨;它們令我心痛,惹我神傷。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出自笨拙的手 | 一詩一會
    1945年,聶魯達被選為國會議員,同年,他加入智利共產黨,但不久便因政治迫害流亡國外,直至1952年才返回祖國。在生命的最後20餘年裡,聶魯達重新將目光轉向愛情、大自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試圖讓詩歌「囊括百態紛呈的真實世界」。《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航行與歸程》等作品均在這一時期誕生,而始終不變的,是聶魯達在作品中展現出的感性與激情。
  • 聶魯達:假如你將我忘卻
    ▲ 微信關注「唯美英語」,每晚10點發現英語之美~ If You Forget Me 假如你將我忘卻(節選)
  • 地上的戀歌 | 陳黎談聶魯達
    1955 年,他娶烏魯蒂雅為妻,1959 年出版《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Cien sonetos de amor),獻給妻子。之後,他的詩歌又繼續經歷另一次蛻變。在這些 20 世紀 60 年代的詩作裡,聶魯達探尋自然的神秘,從一石一木中汲取奇異神聖的靈感。在他看來,一塊石頭不僅僅供人建築之用,它是神秘、空靈的物質,述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宇宙。他不想為所有的事物定名,他希望所有的事物能夠混合為一,重新創造出更新的生命。
  • 在智利,邂逅聶魯達的流年與愛情
    「這裡是麵包,酒,餐桌,寓所,」他在《愛情十四行詩一百首》寫道,「男人的,女人的以及生活的必需品。」在門口,我看到了各色的鍛鐵戶外家具和鑲嵌瓷磚、繪著飛鳥和藤蔓的拱門、手工鍛造的旋轉樓梯、來自船舶浮標的玻璃球、橘子樹和天使雕像。這時我就意識到,無論我多麼喜愛聶魯達的詩歌,真正拉近我與這位已故40多年的詩人距離的,是他對室內裝飾的品味。實際上,不光是室內裝飾。
  • 十四行詩 | 相遇
    >靈感來源「我愛的人快樂而且善良,但是,不容易遇見」(抒情曲 | 龐德)(含作者微信名及接續詩句)@穿過你的靈魂我想用星星下飯 清風泡茶站在雲端待等著像月亮的你@小寧子瓦特納冰川消融在特定的時分開始遊動到宗谷海峽不知何起的因素在暗中策劃一場相遇@光陰皎潔誤認浪漫化作雲藹遊逛珍藏眉目的月色等待相遇@王爾德的多卡薩布蘭卡疊加的潔白映襯著棕櫚樹的枝葉我輕輕牽起她的手在海風和細沙的曖昧中走很久 很久@Ariel我禁止你說你不配如此被愛的話語
  • 巴勃羅·聶魯達:人們尤其惱火我有輛汽車
    相比自傳,費恩斯坦的這本傳記,「吸收了我們幾乎能想到的全部聶魯達著作、書信、文章、遺稿」,加上眾多親朋好友的回憶錄、研究專家的專著等等,是迄今為止「資料最為翔實的一本」。作家的自傳為什麼總有「未必可信」之處?資料翔實的傳記是否意味著是一部好傳記?文學史上大多數作家都不信任傳記作者,究其原因,大概與傳記作者對作家披露的事實有關。傳記作家對作家本人和私生活的興趣,大於對作家作品的興趣。
  • 巴勃羅·聶魯達:一面藍白紅的旗幟
    那時是高二下學期,他對詩一無所知,對愛一無所知,對馬孔多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但在那個下午,他第一次看到並記住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這個名字,彼時的他永遠也料想不到,直到鏡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在奧雷裡亞諾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之後,這個名字依舊會被他捧在掌心。
  • 聶魯達:對女人之愛和對政治的熱情,是他詩歌的兩個引擎
    可是如此一來,(過分)追求真實的傳記作者,往往會對作家自傳頗有微詞,費恩斯坦在《生命的熱情》中就曾氣呼呼地批評聶魯達自傳:「聶魯達的回憶錄是世上所有回憶錄中最誘惑人的,但你在其字裡行間找不到穩定的真實性——或任何諸如完整故事這樣的東西。」
  • 寧姐空中課堂——閱讀版|詩歌朗誦《武漢,生命在呼喚》節選
    今天由我和曹維堡老師一起為您朗誦詩歌《武漢,生命在呼喚》節選,作者是學習強國總編輯:劉漢俊。【正文朗讀】武漢,生命在呼喚作者:劉漢俊2020年2月3日 北京(女)我不想死,我是勞累的媽媽,家有兒女初長成,有總也寫不完的作業、學不完的芭蕾,我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