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2021-02-08 中國詩歌文學精品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


梁宗岱 譯


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

你不獨比它可愛也比它溫婉:

狂風把五月寵愛的嫩蕊作踐,

夏天出賃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時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顏又常遭掩蔽:

被機緣或無常的天道所摧折,

沒有芳豔不終於凋殘或消毀。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落,

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

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裡漂泊,

當你在不朽的詩裡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並且賜給你生命。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中文朗誦

靈   紫,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會員,鄭州市演講與口才協會會員,河南省老幹部朗誦協會會員,在《為你誦讀》杯第三屆中華夕陽紅全國總決賽中榮獲五十強。讓聲音插上翅膀,飛進你心裡。


英文朗讀

潔白: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喜歡朗讀。希望通過自己的聲音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相關焦點

  • 抖森朗誦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Sonnet 18
    莎士比亞(公元1564-1616年)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他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壇上的一顆明珠。
  • 【十四行詩】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2首
  • 女王為何贈習大大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英國女王送給習近平的禮物是一本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送給彭麗媛的是英國德比皇家瓷器廠製作的一對燭臺。為何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為禮物?相信這與習近平對莎士比亞的喜愛有關。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談及莎士比亞及其作品。
  • 生命的詩意永存: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是當時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由3個四行的小節(quatrain)加1個偶句(couplet)構成,每行5個抑揚格音步(iambic pentameter),即一輕一重10個音節,韻腳排列為abab,cdcd,efef,gg。
  • 一日一話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 周末閱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詩篇中永恆的「玫瑰」
    末之在末之看來,植物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植物有時象徵人們的身份,有時影射著人們的外形或性格。」莎士比亞喜歡把俊美的青年比作各種各樣美好的鮮花。如在第99首中,「溫柔的小偷啊,若不是從我戀人的口中盜來了馨香,你的芬芳又來自何方?
  • 女爵士朱迪·丹奇 | 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春夏秋冬
    英國國寶級老戲骨朱迪·丹奇女爵在BBC紀錄片 My Passion For Tree《我對樹木的熱情》中,深情朗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4首節選!歲歲年年,春去冬來,一年四季均秀色,春夏秋冬皆詩歌~ 很高貴很好聽的英音!♥——朱迪·丹奇: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五十四首:真與美的永恆(雙語)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大約創作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其詩作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都很高,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莎士比亞在運用這個詩體時,極為得心應手,主要表現為語彙豐富、用詞洗鍊、比喻新穎、結構巧妙、音調鏗鏘悅耳。
  • Sonnet 18 《第18首 十四行詩》 | 莎士比亞
    原聲態自媒體            這是一個新的舞臺 / 一個廣播人聲律傳播的初心 配樂:宇峰Sonnet 18    」﹌﹌﹌﹌﹌﹌﹌﹌﹌﹌﹌﹌﹌﹌﹌﹌sonnet 18 出自《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本詩集收錄了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共154首,本詩是第十八首,也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經典段落賞析中英版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人物,共流傳下來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像《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哈姆雷特》都是他的經典代表作。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其詩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都很高,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下面是其中的兩段,供大家學習。
  • 要有花,有酒,還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就連莎士比亞都曾經將自己比作秋天。十四行詩第七十三首在我身上你或許會看見秋天,當黃葉,或盡脫,或只三三兩兩掛在瑟縮的枯枝上索索抖顫——荒廢的歌壇,曾是鳥兒合唱的地方。Ella Bee與朋友們華盛頓-復旦EMBA項目主任, 復調藝文沙龍發起人 邵勃校友祝賀在現場分享了《風土寫成的十四行詩》葡萄酒品鑑作為「復調藝文沙龍「成立的首場活動,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談崢教授為大家解讀了莎士比亞的身世之謎以及其魅力經久不衰的奧秘,並與小夥伴們在現場分別吟誦了莎士比亞音韻最美的十四行詩。
  • 英語課堂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永恆魅力,讓你愛上英語
    #莎士比亞在他看來,詩歌本來不應該那麼容易的,我們學的第一首英文詩歌便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上課伊始,他在給我們介紹過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定義和格式之後,就把第十八首十四行詩打散,拆成一個個單獨的句子,然後讓我們逐句地看。期間,我們學習了點兒古英語,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然後分小組把詩句拼湊成一首完整的十四行詩。
  • 英語·美文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 「Sonnet130」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30首-選讀
    今天分享莎士比亞的一首短詩,是一首十四行詩。一、什麼是十四行詩?(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詞條解釋,以便大家對十四行詩有個初步理解。)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 莎士比亞:這詩將長存,並賜給你生命
    大家好,「詩的嗓音」今天分享「巴別塔詩典」叢書中唯一的一本16世紀經典詩集,來自英國最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  這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譯者是著名詩人、翻譯家梁宗岱先生。在莎士比亞的詩歌之外,梁先生還翻譯了歌德的《浮士德》等世界名著,另有詩集《晚禱》、詞集《蘆笛風》、論文集《詩與真》等作品。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集詩人、理論家、批評家、翻譯家等身份於一體的罕見人才,其譯作有著極高的文學和文獻價值。  下面我們為大家分享梁宗岱先生翻譯的莎士比亞名作,十四行詩第十八首,由四工朗誦。
  • 莎士比亞最廣為流傳的十四行詩, 中英文都太太美了!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最著名的一首: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
    詩人:威廉·莎士比亞 譯者:梁宗岱 莎士比亞著名的十四行詩,流傳至今的共有154首之多,成書大約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其詩作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十分成熟,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雙語)
    一生著有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和2首長詩及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上演的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劇作家的作品。評論家認為他的《十四行詩》是對愛、性慾、繁殖、死亡和時間的本質的深刻思索。《十四行詩》的第19首就是他對時間的述說與思考。
  • ​「時代的靈魂」——威廉·莎士比亞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簡序: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
  • 外研社、喜馬拉雅、輕鬆調頻EZFM聯合舉辦第三屆莎士比亞聲音秀...
    近日,外研社、喜馬拉雅、輕鬆調頻EZFM聯合舉辦第三屆莎士比亞聲音秀。今年該活動首次在喜馬拉雅開設線上選區,互動性更強,也吸引了大批英語愛好者和莎翁鐵粉的參與。即日起至4月12日,參賽者可登錄喜馬拉雅App,搜索「莎士比亞」進入選區,選取感興趣的篇目,朗讀並上傳音頻。每位參賽者均可獲得由喜馬拉雅提供的英語學習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