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五十四首:真與美的永恆(雙語)

2021-01-08 新東方網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大約創作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其詩作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都很高,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莎士比亞在運用這個詩體時,極為得心應手,主要表現為語彙豐富、用詞洗鍊、比喻新穎、結構巧妙、音調鏗鏘悅耳。而其最擅長的是最後兩行詩,往往構思奇詭,語出驚人,既是全詩點睛之作,又自成一聯警語格言。在英國乃至世界十四行詩的創作中,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一座高峰,當得起空前絕後的美稱。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五十四首

  O! how much more doth beauty beauteous seem

  By that sweet ornament which truth doth give.

  The rose looks fair, but fairer we it deem

  For that sweet odour, which doth in it live.

  啊,有了真賦予的甜美的化妝,

  美還會展示出多少更多的美。

  豔麗玫瑰有了活在花朵中的芬芳,

  在我們的心中會平添出多少嫵媚。

  The canker blooms have full as deep a dye

  As the perfumed tincture of the roses,

  Hang on such thorns, and play as wantonly

  When summer's breath their masked buds discloses:

  野薔薇同樣在帶刺的枝頭懸垂,

  一如玫瑰那樣活潑地戲弄清風。

  當夏的氣息剝開戴面具的花蕾,

  它也有芬芳玫瑰那濃濃的豔紅。

  But, for their virtue only is their show,

  They live unwoo'd, and unrespected fade;

  Die to themselves. Sweet roses do not so;

  Of their sweet deaths are sweetest odours made:

  但是,它們的姿色只宜一旁觀賞,

  活著沒人追求,凋亡沒人憐惜,

  自生自滅;甜美的玫瑰卻不一樣,

  甜美的死亡造出了最甜美的香氣。

  And so of you, beauteous and lovely youth,

  When that shall vade, my verse distills your truth.

  同樣,美麗可愛的青年啊,當你姿色不存,

  我筆下的詩歌卻會提煉出你的真。

相關焦點

  • 周末閱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詩篇中永恆的「玫瑰」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裡運用最多的可能是玫瑰的意象。談瀛洲談到,莎士比亞使用意象不是簡單地做一個比喻,意象在詩歌中會不斷發展出新的內涵。比如「玫瑰」一開始是一個美的象徵,「種一棵玫瑰」意為「生育」,希望「美」繼續繁衍下去。隨著意象的發展,玫瑰的香氣成為了美德的象徵,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像玫瑰一樣芬芳。
  • 【十四行詩】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2首
    十四行詩是源於義大利民間的一種抒情短詩,文藝復興初期時盛行於整個歐洲,其結構十分嚴謹,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段為八行,下段為六行,每行十一個音節,韻腳排列:abba abba,cdc ded。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結構卻更嚴謹,他將十四個詩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個四行,第二部分為兩行,每行十個音節,韻腳為:abab,cdcd,efef,gg。這樣的格式後來被稱為「莎士比亞式」或「伊莉莎白式」。對詩人而言,詩的結構越嚴謹就越難抒情,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卻毫不拘謹,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劇作天馬行空,其詩歌的語言也富於想像,感情充沛。
  • 英語課堂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永恆魅力,讓你愛上英語
    在他看來,詩歌本來不應該那麼容易的,我們學的第一首英文詩歌便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上課伊始,他在給我們介紹過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定義和格式之後,就把第十八首十四行詩打散,拆成一個個單獨的句子,然後讓我們逐句地看。期間,我們學習了點兒古英語,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然後分小組把詩句拼湊成一首完整的十四行詩。
  • Sonnet 18 《第18首 十四行詩》 | 莎士比亞
    原聲態自媒體            這是一個新的舞臺 / 一個廣播人聲律傳播的初心 配樂:宇峰Sonnet 18    」﹌﹌﹌﹌﹌﹌﹌﹌﹌﹌﹌﹌﹌﹌﹌﹌sonnet 18 出自《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本詩集收錄了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共154首,本詩是第十八首,也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 一日一話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於英語最佳範例。在他人生最後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
  • 生命的詩意永存: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1609年,倫敦的出版商人託馬斯·索普(Thomas Thorpe)獲得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獨家印行權,書裡還印有索普的一句神秘的題詞:「獻給下面所刊印的十四行詩集的唯一促成者W. H. 先生。」索普的版本包括154首十四行詩,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最早、最完全的「第一四開本」(The First Quarto)。人們一般認為這些十四行詩寫於1593—1599年間。
  • 抖森朗誦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Sonnet 18
    莎士比亞(公元1564-1616年)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他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壇上的一顆明珠。
  • 女王為何贈習大大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英國女王送給習近平的禮物是一本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送給彭麗媛的是英國德比皇家瓷器廠製作的一對燭臺。為何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為禮物?相信這與習近平對莎士比亞的喜愛有關。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談及莎士比亞及其作品。
  • 莎士比亞最廣為流傳的十四行詩, 中英文都太太美了!
    你比夏天更可愛更溫和:狂風會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過:有時太陽照得太熱,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臉;美的事物總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隨自然變化而流轉。但是你的永恆之夏不會褪色;你不會失去你的俊美的儀容;死神不能誇說你在他的陰影裡面走著,如果你在這不朽的詩句裡獲得了永生;只要人們能呼吸,眼睛能看東西,此詩就會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屠岸 譯版           能不能讓我把你比擬作夏日?
  • 「Sonnet130」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30首-選讀
    今天分享莎士比亞的一首短詩,是一首十四行詩。一、什麼是十四行詩?(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詞條解釋,以便大家對十四行詩有個初步理解。)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 朗誦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梁宗岱 譯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經典段落賞析中英版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人物,共流傳下來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像《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哈姆雷特》都是他的經典代表作。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其詩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都很高,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下面是其中的兩段,供大家學習。
  • 要有花,有酒,還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就連莎士比亞都曾經將自己比作秋天。十四行詩第七十三首在我身上你或許會看見秋天,當黃葉,或盡脫,或只三三兩兩掛在瑟縮的枯枝上索索抖顫——荒廢的歌壇,曾是鳥兒合唱的地方。Ella Bee與朋友們華盛頓-復旦EMBA項目主任, 復調藝文沙龍發起人 邵勃校友祝賀在現場分享了《風土寫成的十四行詩》葡萄酒品鑑作為「復調藝文沙龍「成立的首場活動,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談崢教授為大家解讀了莎士比亞的身世之謎以及其魅力經久不衰的奧秘,並與小夥伴們在現場分別吟誦了莎士比亞音韻最美的十四行詩。
  • 英語·美文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雙語)
    一生著有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和2首長詩及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上演的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劇作家的作品。評論家認為他的《十四行詩》是對愛、性慾、繁殖、死亡和時間的本質的深刻思索。《十四行詩》的第19首就是他對時間的述說與思考。
  • 女爵士朱迪·丹奇 | 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春夏秋冬
    英國國寶級老戲骨朱迪·丹奇女爵在BBC紀錄片 My Passion For Tree《我對樹木的熱情》中,深情朗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4首節選!歲歲年年,春去冬來,一年四季均秀色,春夏秋冬皆詩歌~ 很高貴很好聽的英音!♥——朱迪·丹奇: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威廉•莎士比亞(雙語)
    威廉·莎士比亞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戲劇創作是莎士比亞主要的成就。
  • 莎士比亞:時代,機遇,天分成就的偉大與永恆
    你就拿中國所有搞戲劇的人來說,如果說你沒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你根本就不算是個戲劇人,無數的編劇,導演,演員,都在反覆地在腦海裡記著莎士比亞戲劇裡的經典片段。那麼包括莎士比亞後來的一些同行,一些劇作家,一些文學家對莎士比亞是十分推崇的。而且莎士比亞所處的那個高度,是一般作家難以達到的。
  • 英語詩歌賞析——威廉·莎士比亞的《Sonnet 18》
    《奧賽羅》莎士比亞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其中格律較為嚴謹。在這首十四行詩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英詩中的韻律美和修辭美。,但隨之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認為Herbet那更可愛更柔和的美勝過夏日。那麼,我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Herbet究竟有多美呢?很多夥伴會理所當然地把Herbet認為是女性,但其實他是一位男性。由此看出,莎士比亞對美的看待不受性別束縛。
  • 莎士比亞: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不為所動
    點擊「句子迷」關注,總有一句美句,觸動你的心 英國人說:「沒有讀過莎士比亞,沒有背過彌爾頓的人,根本不配用英語寫作。」莎士比亞在英語文學中的重要性一言概之。《十四行詩》在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詩集收有154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