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重」的第七屆南鑼鼓巷戲劇節終將華麗落幕,那些與我們相伴一整個夏天的好戲漸行漸遠……不過~先別傷感,那部曾在戲劇節中大放異彩,造就直播萬人在線的《愛的落幕》中文版又要回來啦!!10月1日開始,在蓬蒿劇場連演14場!
▲《愛的落幕》法文原版劇照
《愛的落幕》是法國導演帕斯卡爾·朗貝爾的代表作,創作於2011年阿維尼翁戲劇節期間並獲得了國際性的成功,5年來已被十幾個語言版本在世界各地上演了140多場。《愛的落幕》中文版亦由帕斯卡爾·朗貝爾親自執導,首演於第七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國際邀請單元,場場座無虛席,中文的演繹獲得了「震撼」、「一部寫給靈魂的戲」等至高美譽!
法國天才戲劇藝術家帕斯卡爾·朗貝爾
編劇、觀念、導演作品
話劇《愛的落幕》中文版
▲《愛的落幕》中文版劇照
「《愛的落幕》放大了靈魂,精準聚焦於現代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情感戰爭;沒有任何矯飾的狀態是戲劇最珍貴的東西;這裡我們看到的不是戲,而是現實。」
——張之薇 《北京青年報》
「面對《愛的落幕》,每位觀眾的感悟既個性而私密,又相仿而共情……正如現代戲劇鼻祖阿爾託所期望的,語詞不再以其內容凌駕於其他戲劇元素之上,而與表演、舞美等平權,戲劇真正成為了『整體藝術』」。
——奚牧涼 劇評人
「當下的中國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的劇本的;我們還停留在對劇情衝突的描繪上,而帕斯卡爾代表的歐洲戲劇文學已經從哲學的思辨降落到對普世情感的準確表現上,令人心生敬畏。」
——黎繼德 《劇本》雜誌社主編
「之所以選擇《愛的落幕》,是因為這是一部解讀人類內心最深困擾的精彩之作。」
——王翔 蓬蒿劇場創辦人
這是一場精神的舞蹈,將靈魂那難以察覺的律動與緊張置於舞臺的聚光燈下。
雖然觀眾沒有挪動身體,但他們離開影院時還是能感到這正是他們一直經歷的一場內心之戰。對觀眾而言,這場內心的戰爭是能夠自己來判斷的:這來源於一種近乎全息的能力,即通過語言,也就是純語言來構築動作,使情景看起來只有本身,而別無雜質;除了我們注入的深意以外,別無其他深意。《愛的落幕》是一個關於分離的故事。故事發生地在演員排練室裡。一對中年夫妻似尋常百姓,但語言開門見山直衝主題,緣由其中一方執意的想要分離。 表演雙方將在面對面中各自完成一段長達一小時的「獨白」,而另一方用身體的表現回應對方的傾訴及其暗流。
有關兩性關係,它的結束可猶如生命的結束,而結束即為關閉或者消失;正如一段親密關係的開端也可以是重生——這是一部獻給靈魂的戲劇,是個體用血肉和筋骨進行自衛、攻擊以及重塑自我的洗禮。《愛的落幕》撥開語義背後人性的複雜,將法語鍛造得擲地有聲,不斷用聲音撞擊我們的耳朵。那不是個人化的情緒宣洩,它是寫個我們每一個人的情愛風景。
帕斯卡爾·朗貝爾
法國作家、編舞、戲劇及電影導演,出生於1962年, 於2016年榮獲法蘭西學院終身成就獎。帕斯卡爾.朗貝爾為法語戲劇文學和當代戲劇表演藝術的貢獻使他成為歐洲戲劇界知名的戲劇藝術家。
自 2007 -2016年,帕斯卡爾.朗貝爾擔任熱訥維耶國家戲劇中心藝術總監暨T2G 劇團導演,開展當代藝術創作的組織和研討,創作類型包括戲劇、舞蹈、歌劇、當代藝術、電影及哲學討論。
他的戲劇和舞蹈作品在巴黎、紐約、東京、莫斯科、玻利維亞和中東等地陸續上演。其作品(包括戲劇,小說和詩歌)陸續發表在法國les Solitaires Intempestifs出版社並已被翻譯為多國語言而相繼上演,包括英語、俄語、義大利語、德語、日語、中文、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言、波蘭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墨西哥語、卡斯蒂利亞語、加泰隆尼亞語、荷蘭語、捷克語、 泰語、丹麥語以及希臘語。
帕斯卡爾.朗貝爾的多部舞蹈作品,特別是近期的《死亡象徵》,與燈光設計師伊夫·戈丁於2013年共同創作並展出於蒙彼利埃、阿維尼翁、烏得勒支、柏林、漢堡、紐約、東京和洛杉磯等地。他也曾在法國和美國數次導演歌劇作品。他執導的短片電影也獲選入圍潘廷、洛迦諾、邁阿密和巴黎電影節。
本劇《愛的落幕》於 2011 年第65屆阿維尼翁戲劇節期間創作。這部劇特別為奧黛麗·伯奈特和斯坦尼斯坦尼斯拉斯·諾德艾寫作並因此獲得國際性的成功。本劇本在 2013年的公共劇院「Dithea獎」中折冠,此前更是在 2012 年的「辛迪加德拉藝術批判獎」(影評人聯盟)中獲得最佳法語編劇獎;同年10 月,本劇還獲得法國國家劇院中心「戲劇文學獎」。至2015年,《愛的落幕》在法國和世界各地相繼上演超過140 場,特為不同藝術劇院改編的《愛的落幕》也已陸續上演:莫斯科(莫斯科藝術劇院)、紐約、薩格勒布、摩德納、羅馬、米蘭(短笛劇院)、靜岡、大阪、橫濱、柏林、漢堡(塔利亞劇院)、巴塞隆納、哥本哈根、奧爾堡、奧胡斯、歐登塞斯。朗貝爾創建的舞蹈作品《世界經濟的微觀歷史》在熱訥維耶劇院首演並歷經2010年的法國巡演後,也已在日本、漢堡、卡爾斯魯厄、紐約、洛杉磯、匹茲堡以及開羅相繼演出。
他的戲劇作品《為了生命中的阿維尼翁》首演於 2013 年第 67 屆阿維尼翁 戲劇節期間的教皇宮殿大殿。他最近的演出《彩排》特為法蘭西喜劇院以及艾曼紐•貝阿、奧黛麗•伯奈特、丹尼斯•波特伊泰斯,斯坦尼斯拉斯•諾德艾以及克萊爾•澤勒等而寫,首演於 2014 年 2 月 12 日的法國國家戲劇中心,後來也作為巴黎秋季藝術節的參展節目在裡昂、法國境內以及國外巡演。
目前他正在為莫斯科藝術劇院撰寫劇本《女主角》並定於 2016 年由其本人 導演。2015 年 6 月在巴黎著名的北方劇院,朗貝爾的五個劇本在此舉行了系列性展出,演出包括:《死亡象徵》《愛的落幕》《為了生命中的阿維尼翁》《我和我的雙手》以及《科學力比多》。
▲中文版主創合影
「這兩位中國演員是我在2016年年初專程從巴黎飛到北京面試選中的,他們兩位讓我震驚和感動。而後我們又在一起逐字逐句的敲定了中文劇本。我不知道他們的背景,他們也不是明星,但作為一個人我感覺到他們兩人身上具備無法替代的強大力量。
我不是很喜歡傳統的劇場,我厭惡做戲的過度表演的劇場,我想做的是呈現真實,和處於此時此刻的人的沒有被修飾過的東西,簡單的,沒有多餘道具的舞臺。這是很珍貴的,這是我作品的起源,同時也是戲劇藝術的起源,一種高貴的,和商業無關的藝術。
我能從你們兩個人身上聽到。有時候當我本人和法國演員在共同的語境中的時候,我們都開始演,但是現在和你們倆在一起,這條道路卻是通的,是真實的,沒有偽飾。你們現在的狀態從表情、臉以及整個人的狀態都改變了——我們是在一起共同做一段精神和肉體的旅行。
我會給你們指定幾個走位的方式,但我不會告訴你們怎麼開門怎麼演,你們會演得自由,因為我的演員是同時讓作品誕生的人。 導演及表演話劇作品《李小紅》《有多少愛可以胡來》《滿城都是金字塔》
《接班人》
表演作品《落跑新娘》《讓子彈飛呀飛》《到現在沒想好》《你說什麼我聽不懂》 《甄嬛傳》《謊言》音樂劇《張愛玲》微電影《微笑的拳頭》電視劇《天下第一樓》
導演肢體劇 《聲息》重慶青年戲劇藝術節,海口國際藝術節
表演作品《杜甫》《玻璃動物園》《破舊的別墅》《最後的瞬間》《變形記規定動作》 《中國的一天》《愛的喜劇》 《慕春》
「「我不知道米樂和宋慶楠會不會讓人落淚;但是我知道,面對這部作品要保持克制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樣一個主題會喚起極為強烈的情感,沒有人能對此無動於衷。這可能是令人心碎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人一定是寓愛於恨、寓恨於愛……我沒有想刻意煽動什麼情感,但是這種情感會隨著舞臺上的情景油然而生,並且不斷地生長。 」 ——帕斯卡爾.朗貝爾 」
編劇、觀念、導演:帕斯卡爾·朗貝爾
製作人:梁丹丹
表演:宋慶楠 ,米樂
中文劇本聯合翻譯:周伶芝,孫雨澄
中文舞臺本翻譯及導演助理:邵斯凡
舞臺監督:孫志誠
燈光設計 :帕斯卡爾·朗貝爾 ,讓·佛朗西斯·巴斯納德
頭冠製作:王小雲
字幕統籌:趙冰清
字幕操作:張婉瑩
平面設計:王江
宣傳:曾陽、謝雱、齊暢
時間:2016年10月1-16日(8、9休息)每晚19:30
地點:蓬蒿劇場 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 東棉花胡同35號(中央戲劇學院正門向東100米)
乘車路線:地鐵6號線或8號線南鑼鼓巷站
公交路線:104/108/113/127/612路 北兵馬司站
停車建議:交道口南大街,拐入東棉花胡同(停車不易,建議綠色出行)
#北京市公益惠民演出#
時長:100分鐘
語言:中文演出 英文字幕(十一假期期間)
票價:70元/學生;100元/惠民低價票;150元/單人
訂票及諮詢電話:010-64006472(13:00-21:00)
購票渠道:大麥網、豆瓣網(學生票可售)、愛圈子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購票
註:
①學生票可在豆瓣及現場購買,限本科及以下,入場請攜帶學生證;
②蓬蒿劇場全場不對號入座,演出前半小時開放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③現場購票僅支持現金,不可刷卡。
Penghao Theatre | Theatre Without B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