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家宴上,李世民心痛倒地,李淵知道後的反應卻很奇怪

2020-12-24 尚宮女史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得力幹將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以及十個侄子,從而在奪嫡之戰中取得勝利,並在兩個月之後成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之後開啟了貞觀之治,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明君。

不過,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始終是李世民身上的一個汙點。

實際上,李世民也不願意走到這一步,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前,原本是想走另一條路的,但那條路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堵死了,所以才釀成了這一人間慘劇。

晉陽起兵之時,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地位差不多,但當他們攻進長安尤其是李淵登基建國之後,他們之間的地位就有了非常大的改變,李建成是太子,主要待在長安做好他太子的本分,而秦王李世民則成為大唐平定天下的最主要統帥。

這一身份的變化,讓兩人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隨著平定天下的步伐加快,李世民建立了不世戰功,更是在攻滅王世充和竇建德之後被封為天策上將,可置官屬。

他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身邊本就聚集了不少能臣猛將,有了天策府之後,這些人就名正言順成為李世民的得力幹將。

再加上李世民設文學館,這就更增加了天策府的實力,真正算是一個小朝廷。李世民的地位僅在李淵和李建成之下,甚至有了和李建成叫板的實力,野心也就漸漸藏不住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爭鬥在李世民成為天策上將之後就開始漸漸顯露,且不斷擴大。尤其是武德七年的楊文幹事件,更是將兩人之間的爭鬥放在了明面上。

李建成開始逐步剷除李世民的勢力,步步緊逼,對李世民身邊的能臣猛將,採取拉攏、收買、暗殺、外放等等的策略,想將李世民變成長安城內的孤家寡人。

但李世民豈會坐以待斃,他身邊聚集的那些能臣猛將更不會輕易易主,易主的風險實際上比忠貞要大,跟著李世民要麼死要麼榮華富貴,再不濟就被排擠出朝廷。

而易主的話,即便李建成做了皇帝,他們也不可能被重用,所以誰都不傻,所以還不如跟著李世民,保李世民笑到最後。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已經是水火不容之勢,誰也容不下誰,所以擺在李世民身邊的路有兩條,其一就是離開長安城,到洛陽去經營;其二就是留在長安城,將李建成從那個位子上拉下來。

李建成做儲君多年,可謂滴水不漏,李世民想找他的錯處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拉下他的方式只能是除掉他,李世民不想走這條路,所以他想離開長安城。

李世民讓行臺工部尚書溫大雅鎮守洛陽,又讓張亮領著王保等千餘人到了洛陽,在洛陽經營,結交山東的豪傑,試圖在洛陽建立一個大的根據地,一旦長安城有什麼意外,李世民就可以回到洛陽,再圖他事。

不過,李世民的圖謀,李建成和李元吉多少也知道一些,很快張亮就被李元吉舉報謀不軌之事,張亮被抓到長安,被嚴刑逼問,幸好他什麼都沒有說,最終又被放回了洛陽。

就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事,李建成在府中設宴,邀請了不少李唐宗室人員,李元吉、李世民、李神通等都在其中。

宴會上,李世民突然心痛非常,捂住肚子,繼而倒地吐血,嚇壞了眾人,李神通趕緊將李世民扶著回了弘義宮,叫來了御醫為之診斷,還好沒有什麼大事。這件事在兩唐書和《資治通鑑》中均有記載,這裡引《資治通鑑》中的記載說明:

「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扶之還西宮。」

李世民在李建成的家宴上喝酒中毒,這件事不算小,尤其是在當時的緊張局勢下, 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是對於這件事,李淵的反應卻顯得比較奇怪。

李淵在知道這件事後,迅速到了弘義宮去詢問李世民的情況,然後給李建成下了一道敕令:

「秦王素不能飲,自今無得復夜飲!」

李世民喝了毒酒,李淵卻僅僅是讓李建成不要再約李世民喝酒,這處罰是不是太輕了?難道李淵偏心?實際上並非如此。

雖然史籍中記載這毒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設計的李世民,約他喝酒就是要毒死他,但我們分析一下就知道未必,這下毒的最不可能的就是李建成。

李建成不傻,他是儲君,只要做好大唐的太子,提防李世民,就很有可能順利繼位,如果他一旦設計除掉李世民,基本他這個太子也就當到頭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始終不肯除掉李世民的原因。

並不是他心軟,也不是不想除掉李世民,而是時機不對,他完全可以在登基之後尋個理由解決了李世民,而不是在太子之位上就除掉李世民。

況且,在他自己的家宴上,他下毒毒害李世民,這也太明顯了,他當了多年儲君,還不至於會做出這樣的蠢事,所以李建成不可能下毒害李世民。

從結果來看,無論李世民會不會被毒死,對李建成都沒有好處,沒有好處的事情為什麼要去做?那有沒有可能是李元吉呢?有這個可能。

李元吉也是有野心的,並不是單純的站在李建成這一邊,只不過他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比不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因此只有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死了,他才有機會,他要做的就是讓李建成和李世民兩敗俱傷,這也是為什麼,李元吉屢次勸說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的原因。

不過,在李建成的府上,李元吉給李世民下毒也未必有機會,或者說李建成和李世民未必不會防著他。因此他可能會毒害李世民,但也僅僅是可能。

實際上,最可能給李世民下毒的就是李世民自己。這個我們看結果就知道,李世民只是吐血了,並沒有被毒死,這個結果對李世民相當有利。李世民想藉此達到什麼目的呢?離開長安城。

看著躺在床上的李世民,李淵對他說了一番話,其中最後一句很有意思,他是這樣說的: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李淵對宴會上的這一齣戲看的很明白,所以他並沒有責怪李建成,而只是讓他不要再約李世民喝酒,而對李世民,他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按照嫡長子繼承制來說,李世民無緣太子之位,但他自晉陽起兵開始已經到天下大定,所立下的大功又是不能被忽視的。

對於李世民這個兒子,李淵向來是矛盾的,想補償他又不能給他太多,所以到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李淵決定讓李世民離開長安城,到洛陽去,等於是給了李世民劃地自治的權力。

這正是李世民想要的結果,等到了洛陽,他就可以依靠洛陽,一點點將天下據為己有。

但李淵真說出來了,李世民還是在面上以不孝為由拒絕了,李淵則表示,長安到洛陽並不遠,他想李世民了就可以去洛陽看他。李世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但,正當他準備動身離開長安城的時候,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阻止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才不會傻到讓李世民去到洛陽,那不就是放虎歸山、魚入大海嗎?

洛陽本就是李世民攻下來的,那裡有他的勢力,一旦讓他回到洛陽,再想控制他比登天還難。而如果李世民在長安城,就不同了。

李世民縱然文武雙全,身邊能臣猛將眾多,但他的勢力自然無法與李淵和李建成相抗衡,而且,隨著李建成的謀劃,李世民身邊的很多得力乾淨被調離京城或者遣送回家。只要李世民還在長安城,他的手腳就會被束縛住。

「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複製;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阻止了李世民的離京,也正是因為這樣,李世民的團隊知道他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解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不久之後就有了玄武門之變。

相關焦點

  • 李建成的烈馬沒將李世民摔死,但李世民說的一句話,卻惹怒了李淵
    李建成劇照武德七年,當李淵帶著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二人去長安城北的仁智宮避暑的時候,太子李建成被留在了長安城,負責處理日常的政務。當李淵的剛剛出長安城以後,李建成的兩個手下爾朱煥、橋公山也押著幾馬車物資離開了長安城。他們奉太子李建成之名,要將這幾車的盔甲運送給慶州都督楊文乾。
  • 李世民容得下李建成、李元吉親信,為何容不下李淵的親信裴寂
    裴寂是唐高祖李淵最寵幸的大臣。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以後,他是怎麼對待李淵這位最寵幸的老部下的呢?
  • 李淵22個兒子,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呢?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自己的太子哥哥李建成以及兄弟李元吉。逼著李淵退了位,自己做了皇帝。 很多人以為李淵就這三個兒子,因為很多人認為李淵後來對生活徹底失去了信心,才退了位。理由是他只剩下李世民這個兒子,殺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眼不見為淨。
  • 李建成墓志銘揭示出李世民果然篡改歷史,李建成真的被黑上千年!
    李建成墓志銘揭示出李世民果然篡改歷史,李建成真的被黑上千年! 2013年一件重要的文物浮出水面,揭示出那段往事的歷史真相,那就是李建成的墓志銘。李建成去世以後被埋葬在長安區郭杜鎮一帶,墓地先後多次遭到盜掘。這塊墓志銘目前收藏在西安博物院。
  • 李世民喝了李建成毒酒吐了1600毫升血,為何三天後能射殺李建成?
    大家都知道,王世充是隋煬帝任命的東都留守,隋煬帝去到揚州不通音信後,王世充立了隋煬帝的孫子楊侗為帝,因為年號是「皇泰」,所以歷史上稱其為「皇泰主」。——《舊唐書》 可見真心要用毒酒要人命的王世充是知道萬一毒酒毒不死人,應該有一個B計劃的。 而反觀李建成、李元吉,竟然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李世民吐完血就走了,大家覺得這合理嗎?李建成和李元吉難道連王世充都不如了? 另外,《新唐書》還記載了李淵得知這件事後的反應,但是這個反應不覺得實在太假了嗎?
  • 李淵有22個兒子,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爭奪皇位,其他人呢?
    唐高祖李淵也是一個擁有眾多子嗣的君主,高祖李淵一生中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公主為嫡出外,其它皆為庶出。有意思的是,在這22位子嗣中,卻只有三位在爭奪太子。那麼,高祖李淵其他的兒子都在幹什麼?他們難道真的對皇位不感興趣?
  • 李淵起兵攻西河,敵將:我乾死你,李建成李世民:我們只殺你一人
    打退了突厥對太原的進犯,起兵被李淵提上了日程,他的目標是西入關中,攻下長安,為了避免突厥趁機幫助劉武周攻打太原,他卑辭厚禮穩住突厥,承諾攻城略地所得財寶都獻給突厥,突厥賣給他好馬。穩住突厥後,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趕到了太原匯合,李氏父子的大業就要開始了。
  • 李淵請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提起此人名字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而失敗的人,無論站在多麼高尚的位置上,人們為了討好當權者也都會對他們不斷的貶低。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麼一個勝利者,也是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一位君王。 另一面太子李建成也感受到了李世民所帶來的巨大威脅,秦王府內人才濟濟形成了一派和李建成太子黨相抗衡的秦王黨。於是李建成便聯合弟弟齊王李元吉,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只是一個走投無路的賭徒,李建成到底錯在哪
    在晉陽起兵以前,李世民一直是作為他父親的助手幫助打理軍中事務。但李建成早就被派去河東發展自己的力量,在河東的幾年裡,他積攢下雄厚勢力。晉陽起兵後,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分頭殺進關中,並不存在誰功勞更大的問題,但李建成到底是經歷過磨難的,雖然戰功上沒佔到優勢,但手下的勢力都是明明白白在自己手下的,實力不容小覷。
  • 皇親難當 : 李世民喝了李建成的毒酒,為什麼沒被毒死?
    李建成,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三部官修正史,都言之鑿鑿記載說李建成給李世民喝鴆酒了,但是李世民沒被毒死。有道是孤證不信,有了兩唐書外加司馬光的記載,李建成用毒酒謀殺李世民的事情,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了。既然李建成給李世民喝了鴆酒,為什麼李世民可以倖免於難呢?
  • 李淵到仁智宮避暑,有人告密說太子謀反!李淵:李世民,你怎麼看
    李建成但是此時,字文穎來到慶州,因為和楊文幹相好,便把實情告訴了他,楊文幹心裡大驚,他知道謀反可是死罪。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立刻舉兵。消息傳回仁智宮,李淵命問計於李世民該如何處理啊!李世民說道:「楊文幹只有一州之地,也敢謀反?地方官吏如不能剿滅,但派一軍討伐即可踏平慶州。」但是李淵擔心宮內還有人策應他,便對李世民說:「楊文幹牽連到太子,只怕戰事膠著恐怕宮內生變啊!還是麻煩二郎前往速戰速決,平叛之後當立你為太子!至於大郎嗎,也是我的兒子,我不忍心下手殺他就貶為蜀王。如果日後他肯臣服於你,你就放他一條生路如何?」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為何卻沒被毒死?這應該是一次烏龍事件
    李建成和李元吉,借宴飲之際毒害李世民,這件事如果不是記載於《舊唐書》,幾乎沒人敢相信它的真實性:後又與元吉謀行鴆毒,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狼狽扶還西宮。高祖幸第問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飲,更勿夜聚。」
  • 隋唐軼事:李世民喝毒酒吐血數升,李淵的態度為何很淡定?
    請點李世民擊《新唐書》《資治通鑑》《舊唐書》三部官修史書,都記載了李世民喝毒酒之後,李淵的反應僅僅是讓太子和李世民以後不要在晚上喝酒聚會。至於李世民喝毒酒吐血的原因,李淵金口玉言給出的定論是「秦王不能酒」。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為何沒有死?
    但李世民也有不光彩的一面,與他光鮮亮麗的帝王形象反差極大,我們從史書上「李建成喝酒毒害李世民」的故事說起,來看看背後的真相。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原文摘錄在此:後又與元吉謀行鴆毒,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狼狽扶還西宮。高祖幸第問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飲,更勿夜聚。"
  • 李建成死後被割下頭顱示眾,李世民是真的殘忍還是有其它原因?
    而每個朝代這樣的事情都有發生,只是有些皇帝登基後會刻意把這些過往抹去,有些皇帝則會被留下永久的汙點,李世民就是背負這種汙點的皇帝之一。歷史上的李世民風流瀟灑、有勇有謀,在李淵建立唐朝之後,李世民一度被李淵看重,特別是在軍事上,李世民的地位是他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無法比擬的。但是為什麼最後登上皇位,是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兄弟才當上的呢?
  • 李世民當了太子有了兵權,不會再逼李淵了,為何李淵主動退位
    「玄武門政變」過後的第二天,李淵便主動退位,把皇位讓給了李世民。 說起來,李淵是沒有必要把皇位交給李世民的。不管怎麼說,李世民敢發動政變,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並不敢殺他。因為李世民想要的是當太子,想要的是兵權。
  • 玄武門之變不久,李淵退位,李世民開創盛世,李淵是明智還是無奈
    還是臣子時期的李世民,便頭銜和封號眾多,才能出眾,頗受當時皇帝李淵的信任和重用。地位一直處於諸侯之上,甚至能和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平起平坐。更加有趣的是,李淵也給予李世民招募官員的權力,要知道,這可是當時太子才有的權力啊!
  • 李世民殺兄娶嫂,卻為什麼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李淵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讓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加上李世民麾下謀士、猛將諸多,在朝堂上的勢力已經隱隱要壓李建成一頭,長此下去,恐怕太子之位將不保。於是,他與齊王李元吉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李世民。此後兩人不斷在李淵面前詆毀李世民,誣告他要密謀造反,甚至還在酒裡下毒,意圖毒殺李世民,兩派人的鬥爭迅速升溫,在朝中相互攻訐,都想讓自己支持的人能最終繼承大位。
  • 李淵作為開國之君,擁有絕對的掌控權,為什麼控制不了李世民呢?
    先來說說主觀的原因,其實就是李淵根本就沒有想要過分控制李世民,反而給予了李世民絕對的權力。我們都知道李世民從跟隨李淵晉陽起兵開始,就長期負責統兵作戰的任務,在攻取長安的過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別統領一路兵馬進攻長安,可以說這個時候兄弟兩人配合的非常完美,所以李淵陣營幾個月時間就從太原打到了長安。
  • 天時地利人和的李建成,為什麼會敗北李世民?主要原因是什麼?
    李世民可以說在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中也是響噹噹的一位,可是在當時的社會看來,他是有很大的汙點的,就是皇位來的不乾淨。他的大哥可以說有著一手很好的牌,三弟的支持,父親的選擇等等。可是為什麼李建成沒有守住自己的皇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