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雖然「不能說什麼」,但「絕對可以不說什麼」。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於20日就職展開第二任期。兩岸關係發展到現在,大陸已經不是特別在意她說什麼,但「獨派」動作連連,提案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家統一」字眼,因此蔡英文就職演說攸關臺灣前途和命運,島內民眾相當憂慮。
據臺灣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民進黨當局2月底宣布暫停籌辦就職活動。蔡英文辦公室11日稱,基於防疫優先,今年蔡英文和副手賴清德的就職典禮不舉行慶祝大會。
兩岸論述基調引猜測
對於外界關心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如何談及兩岸問題,是否將維持其2020"大選"勝選演說時拋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準則及「不挑釁、不冒進」基調,蔡辦發言人丁允恭11日表示,就職演說還在持續討論撰寫,目前無法報告確切內容,但蔡的兩岸政策始終是穩健一致的。
臺灣《中國時報》11日披露稱,蔡英文5·20的兩岸論述將維持年初勝選演說中拋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8字以及「不挑釁、不冒進」的基調,同時聲稱「致力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兩岸雙方都有責任」。
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臺安全部門及兩岸團隊都傳出人事異動。其中「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可能異動,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和副主委邱垂正等人也傳出異動。此外,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將留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將出任臺灣監察部門負責人。
對即將到來的520,臺灣《旺報》11日發表評論稱,很多人對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已經不抱希望,因在中美摩擦及民進黨當局依賴美國的架構下,「蔡英文不可能對大陸遞出橄欖枝」。不過,這並不表示她不能表達善意。文章指出,蔡英文多年從政風格,和陳水扁的「邊緣主義」作風不同,蔡英文雖然「不能說什麼」,但「絕對可以不說什麼」。不該說的話不說,在現階段就是一種善意。
臺灣《中國時報》11日則以《親美親到忘了我是誰》為題「敲打」民進黨當局:此時正值美國與中國大陸陷入新冠肺炎疫情「口水戰」,民進黨當局在吹噓「臺美互動」何等緊密的同時,蔡英文在520的演說應主動釋出善意,以促進兩岸恢復對話。
5·20後兩岸關係不樂觀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王高成直言,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的可能性不大,如能保持第一任就職談話的基調,應能維持兩岸「不戰不和」的僵局;而如果以競選期間的基調強化「臺灣認同」和意識,或者強調「中華民國臺灣」論述,兩岸關係恐更難改善,甚至可能惡化,未來不排除大陸可能加強對臺「壓迫式部署和演習」,軍事準備和訓練更有針對性。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嶽稱,當前雙方更該關注的是兩岸關係如何做好危機管控,避免誤判、防範擦槍走火。
大陸學者對5·20後的兩岸關係也不樂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稱,兩岸關係眼下考驗就是蔡英文5·20發表的連任就職演說,她如何表態非常重要,如果表態得不好,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肯定就終止了,然後兩岸敵對性更強、更危險。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副院長李振廣受訪時直言,北京未來不僅可能終止ECFA,如果認定民進黨踩「法理臺獨」紅線,觸發《反分裂國家法》,將祭出非和平手段。他形容兩岸間經濟、軍事等實力對比猶如雞蛋碰石頭,「至於誰是雞蛋,誰是石頭,臺灣人很清楚,民進黨也很清楚,而石頭從來不會怕雞蛋的」。
來源:海峽新幹線、環球網
編輯:黃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