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分之一
現在的臺灣豐衣足食,大家生活得很好,但人的思考反而變得很複雜,或是很幼稚,想得太多,很多雜念、煩惱,以致無法深入思考。這種複雜使我們的社會變得很不單純,尤其是青少年問題。歌手殷正洋先生曾對我說,父母很愛孩子,但是不會表現,老是問他吃飽了嗎?那「吃飽了沒有」後面隱藏了多麼深的愛。
不只是父母這樣,連我也是這樣,看到人就問:「你們用餐了沒有?」這就是表示關心。臺灣的孩子,父母常常問他:「吃飽了沒有?」讓孩子覺得很煩,但是我們看看世界其他地區,很多地方的人連飯都沒得吃,什麼都沒有,那邊的父母連問孩子「吃飽了沒有」都不可能。實在是極端的對照。
我常覺得,臺灣人民應該實際去做一些淨化人心工作,讓大家的頭腦簡單一點,思想深刻一點。
父母二十四小時心裡都念著孩子,關心孩子;孩子想著父母的時間,是不是能在二十四小時中佔上一小時呢?閩南語有句俚語說:「老倒縮」,父母愈老會變得愈小,愈老身體愈弱。身體愈虛弱,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後歸零。如果等到父母老了、病了才知道孝順,會不會來不及?
現在的年輕人,對孝道精神非常淡薄,他們是否願意扶養自己的父母,實在是非常大的問題。即使願意,也有實際的困難,因為現代醫學非常發達,營養也很足夠,老人平均年齡愈來愈高,孩子生少了,老人的壽命增加,將來一個年輕人說不定要扶養四個老人,或者六個,因為還有爺爺、奶奶。
未來是高齡化社會,年輕人的負擔非常重,老人問題會一年比一年增加,如果現在不做規劃,未來會是沉重的社會負擔。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現在開始,應該用什麼方法去落實、推動,來照顧老人。
我想首要還是教育子孫,讓他們知道三代同堂那種反哺之恩,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我們應該要推動這種精神教育,讓每個家庭都有孝道的心態,每一個人都能「養兒防老」。
本文選自《色難 孝順的故事》
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孝養普天下老者
【色難 孝順的故事】老人是寶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一對母子的義行
【色難 孝順的故事】人生只有使用權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不孝如斷根果實
【色難 孝順的故事】將母愛化為大愛
【色難 孝順的故事】另一種媽媽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孝道法寶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中國文化之寶
【色難 孝順的故事】感恩的孩子不會變壞
【色難 孝順的故事】從感恩開始
【色難 孝順的故事】化無用為大用
【色難 孝順的故事】好好照顧自已
【色難 孝順的故事】分秒不操心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一位慈青的真情
【色難 孝順的故事】來不及的悔恨
【色難 孝順的故事】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孝而順之
【色難 孝順的故事】為父母布施修福
【色難 孝順的故事】如何報親恩
【色難 孝順的故事】時時為父母祝福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學佛以孝為先
【色難 孝順的故事】保有倫理,社會祥和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孝是做人本分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孩子平安就是享受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不離不棄的親恩
【色難 孝順的故事】天下最傻是父母
【色難 孝順的故事】長大成人的孩子在哪裡?
【色難 孝順的故事】疼入心肝的愛
【色難 孝順的故事】七個兒子不如一根拐杖
【色難 孝順的故事】道理要「用心聽」
【色難 孝順的故事】將心比心
【色難 孝順的故事】唯有造福,得以轉業緣
【色難 孝順的故事】萬般折磨的陪伴
【色難 孝順的故事】 「一了百了」等於「沒完沒了」
【色難 孝順的故事】父母唯其疾之憂
【色難 孝順的故事】幫兒子留面子
【色難 孝順的故事】用愛開啟一扇窗
【色難 孝順的故事】過多的愛泛濫成災
【色難 孝順的故事】母心似針包
【色難 孝順的故事】無所求的付出
【色難 孝順的故事】生養之苦
【色難 孝順的故事】編輯緣起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