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從1992到2020

2020-12-23 澎湃新聞

【潮汐商業評論/文】

90後的小李理解不了60後的老李為什麼還在熱衷於在晚間肥皂劇後的電視購物下單,健步鞋、理療儀買了又買;如同老李理解不了小李為什麼每天捧著手機,和裡面扯著嗓子喊「Oh my god」的小夥子一起買買買。小李告訴老李,這叫「直播購物」。

「我看的也是直播啊!」老李不解,「屏幕還大,天天抱著一小破手機,賣的是什麼都看不清楚。」

「代溝」在今年疫情爆發起終於開始彌合,因為不能再出門跳廣場舞,老李也跟著小李學會了在直播間裡搶券秒殺。被電商直播帶跑的父女倆可能還不知道,他們見證的是一個價值近萬億元行業的興衰史。

90年代:電視購物方興未艾

被老李稱為「我們當年玩剩下的」直播帶貨,其實從1992年就已經登上歷史舞臺了。

時年,廣東省的珠江頻道推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購物節目——不過當時還是壯年的老李對這個直播行業的「先驅」還沒什麼概念,這個頻道不是衛視,身處四九城的老李記得的第一個電視購物節目也還不是它。

1996年,老李記得北京臺開了購物頻道。上至老人用的保健品,下至小孩用的學習機都能在電視節目上做最直觀的呈現,而且還有電視臺做背書,看著就比普通的導購專業。

那時候,老李家的電視購物常客也不是老李本人,而是老李的父親——李老爺子。

「我記得特別清楚的一個事兒是,當時電視裡都在賣的韓國保鮮盒,一套600多。我們家用的就是那個。」價格雖然比外面貴了一些,但老李沒好意思「戳穿」李老爺子,畢竟這就是哄老人開心的事。

電視購物行業也在李老爺子「買買買」的操作中,一步步邁向了巔峰——在「八心八箭」、「只要998」在全國各大電視購物頻道滾動播出的年代,電視購物數量最多超過2000個,銷售額也曾一度突破400億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中的佼佼者如湖南衛視的快樂購更是以一己之力貢獻了臺裡1/3的收入,並被湖南臺與芒果TV、天娛傳媒等一系列優質資產打包上市;而江西臺「風尚購物」也乘著東風,成為了新三板電視購物第一股。

與此同時,李老爺子的「洪荒之力」也越來越控制不住了——在失手花好幾千買了個三無「磁療枕」之後,李老爺子的銀行卡被家人沒收。

與此同時,2010年《關於加強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和居家購物節目管理的通知》正式也正式生效。

接過李老爺子電視遙控器的老李偶爾還在電視上買買買,卻沒想到就在幾年後,這個被全家人信任的購物場景即將被一場「網絡革命」推翻。

10年代:從美麗說到蘑菇街

2009年,第一個雙十一以5000萬元的銷售額震驚了消費者。

而蘑菇街在2011年正式成立,作為為淘寶的「流量幫手」,兩家相安無事,甚至一度十分友好。

彼時,老李還不知道什麼叫網購,小李剛剛註冊了蘑菇街會員,在上面查詢穿搭和美妝技巧。

彼時,電視直播行業的流量與收益還在蒸蒸日上,絲毫沒覺得電商會為自己造成什麼麻煩。

然而,誰也不能預計以後的日子是怎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5年「雙十二」之後,阿里蔣凡將部分資源投入到直播。

已被淘寶「封殺」3年的蘑菇街動作似乎還更快些——由於看到直播在一夜間爆紅,蘑菇街創始人陳琪認為,天然具備導購達人與年輕用戶的蘑菇街是適合進行直播帶貨的。

相比傳統電視購物的長製作周期,電商直播無需歷經節目臺本撰寫、選品、調整拍攝場地等複雜的流程,到貨就能上架。

作為「小電商」的蘑菇街也無需說服商家為自己配備團隊,一次直播,就是幾百上千萬的銷售額。

2017年,主打女裝的蘑菇街更是引入了女裝供應鏈,並培養出十餘個頭部主播。而如今的「帶貨一姐」薇婭還剛剛從淘女郎「轉型」主播不久,與淘寶直播一樣不被我們所認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直播帶貨的新戰場上,蘑菇街要打贏「晚來一步」的淘寶,只有一步之遙。

小李在「潮汐商業評論」的追問下,仔細回憶了當年的自己是不是看過蘑菇街或者淘寶的直播:

「應該都沒有,可能點進去就馬上跳出來了。感覺那時候的直播做的很粗糙,能買的東西也不多,甚至還沒我爸看的電視購物節目好看。」

儘管坐擁一批專業的主播資源,但供應鏈、流量不足使蘑菇街終究還是沒能戰勝阿里:在戰略層面,蘑菇街為了衝刺上市,就要確保營收與利潤足夠「好看」。而想要發力直播,一方面蘑菇街要加強自身供應鏈,另一方面則要幫助商家解決流量問題,投入太大且不夠「保險」。

據公開信息,直到2018年初蘑菇街還與京東成立了一家專注於運營微信社交生態的電商平臺。

也許那時候,陳琪覺得社交電商才更能代表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等到,提出「all in直播」的時候,已經是2018年12月。此一時彼一時,過去人才濟濟的蘑菇街如今的頭部主播也僅有5小時1、2千萬的成績。而淘寶在2019年就已有177位淘寶電商主播年度成交額破億,更不用說國民度極高的李佳琦、薇婭等百億級別主播。

伴隨著全網流量的天花板,想要從淘寶嘴裡搶食,蘑菇街只會越來越難。縱觀其近兩年財務數據,其營收已出現頹勢,即便直播業務在逆勢增長,蘑菇街的未來仍不樂觀。

20年代:萬物皆可直播

慘如蘑菇街,也尚有喘息的空間。但在接受電商與電商直播的雙重降維打擊後,電視購物的生存空間委實被擠壓得所剩無幾了——即便是曾經支配了一代人童年回憶的橡果國際,如今也面臨著私有化退市的悽涼暮年。

老李眼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購物節目被一點點擠到了下午和半夜的「垃圾時段」,又眼看著自己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不禁也會感嘆一句「時代變了」。

時代變了,屬於電商直播的時代來了。

在疫情的發酵下,足不出戶的中國人將電商直播變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幾乎所有的商業形態都在向直播遷移,也幾乎是所有頭部流量——明星、網紅、企業家,都紛紛來到鏡頭前加入這場全民大秀。

在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直播帶貨的今天,我們已經難以估計電商直播行業的從業者的具體數量,但可以確認的是,一個以淘寶為「帶頭大哥」、抖音快手窮追不捨的「新的江湖」正在我們眼前熱熱鬧鬧上演著。

又是一年雙十一,老李也在小李的耳濡目染下也開始在淘寶上「餵貓搶紅包」,甚至於學會了流行語「尾款人」。

與之相對應的,屬於平臺間的「大戰」也一觸即發:李佳琦和薇婭兩大淘寶主播也在雙十一剛剛進行半場之際帶貨近90億,「快手一哥」辛巴更是放出了保60億衝80億的銷售KPI。

圖據知瓜數據

據天貓官方公布數據,在開啟預售的10月21日的前10分鐘,淘寶直播引導成交量就已超過同期的全天成交量;僅在美妝行業,就有多達12個單品在淘寶直播1小時銷量過億。

相比其他兩家的傲人成績,抖音的操作卻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架勢:

在今年9月底,抖音高調舉辦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雙十一商家大會,宣布將提供百萬級達人合作、分層大促活動爆發、廣告加速等支持舉措。

隨後在10月斷掉外鏈,開始親自下場作戰。至於抖音的戰果——據第三方數據機構飛瓜數據,寵粉節首日,抖音直播帶貨榜首位為明星胡海泉,其單場銷售額3167.2萬元,亞軍戚薇則以單場直播帶貨銷售額2455.8萬元的成績排名第二。抖音「一哥」在10月30日晚則在4個多小時內實現了5294萬元的銷售額。

比起淘寶快手,抖音的直播似乎並不意在「帶貨」,多數主播都是以打造個人品牌、在提升流量的同時進行變現為出發點與粉絲進行互動。而當這種目的落在直播上時,商家在抖音進行直播的價值也從單純賣貨變成了品牌推廣。

就連時尚弄潮兒小李對在抖音上買東西也是不置可否的態度——自己很少衝著關注的主播去盲目下單,反倒是有可能在刷到偶爾感興趣的商品時選擇購買,「隨緣」。

相比新晉「尾款人」老李對於電商直播的深度投入,小李顯然已經看透了商家的套路:「說穿了,無論是在哪個平臺,去哪個主播的直播間,套路都還是我小時候電視直播那一套。洗腦式吆喝,恐慌式倒計時,再加上氣氛渲染,齊活。相比之下,我更樂意吃主播們的瓜,比如前兩天辛巴和保安動手,薇婭賣洗衣液翻車……」

對於自己的省錢秘笈,小李很精妙地總結為一句「買了省一點,不買省全部。」

憑藉理智剁手、按需購買的原則,任是主播們層出不窮地「過生日、生孩子、在線捉姦」等千層套路都套不動的理性消費者小李,開始在這個雙十一開開心心做起了吃瓜群眾。

但未來依然屬於直播。

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5.60億,佔全體網民的62.0%,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5億,滲透率高達29.3%。

無論觀眾多麼理智、無論套路幾何,熱鬧總還是要湊的

「潮汐商業評論」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當「帶貨女王」楊冪也加入直播帶貨-虎嗅網
    99和100的消費輻射力與帶貨直達力指數位居總榜第二,成為最具消費影響力的女明星,特別是在女裝和美妝領域。而在此之前,快速衝到金字塔頂端的李佳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頻頻遭遇風波,去年雙11,百雀羚因無法給到李佳琦團隊所要求的全網最低價而臨時取消合作,引發全網聲討,今年又先後發生了「慶慶搶紅包」、「脫毛儀貨不對版」以及「口紅掉漆爭議」等事件,李佳琦的口碑曾一度受到影響。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臨近年末,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正在奏響。但顯然,直播間呼朋引伴的火熱掩蓋不了頻頻暴雷的心寒。辛巴,這位「帶貨一哥」最近水逆得不行,上了好幾次頭條,當然對於這一天然流量,想必他是拒絕的。假燕窩風波未平,譴責之聲再起,網曝80餘人在其直播間購物後消息遭洩露,被騙600萬元,一舉衝上熱搜。
  • 2020年總裁直播帶貨哪家強?
    他們作為一家企業的風向標,直播方向和直播頻率影響著企業未來的走向。《鞭牛士》盤點了2020年網際網路企業家的直播帶貨情況。他們有的一年帶二次貨,只為代言,有的只為自救企業。 從變化中,我們或許可以看見這些企業家要帶領企業走向未來,也顯現出市場的真實境遇。
  • 2020直播帶貨迎「出圈元年」
    「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  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致線下消費停擺時,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但隨著線下經濟逐步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近期頻頻曝出的造假新聞,又掀開了直播帶貨亂象一角。
  • 2020國考申論熱點:規範直播帶貨
    2020國考申論熱點:規範直播帶貨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正在緊張進行,為了幫助大家複習備考,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資料,每天進步一點點,理想終會被實現!
  • 從電視購物到直播帶貨,為什麼一個輸了一個贏了?
    原創 新潮 新潮2020年4月1日晚上八點,除了新東方老師和錘子科技創始人的身份,羅永浩又多了一個新身份——電商主播。據抖音數據顯示,三個小時的直播裡,羅永浩總共帶貨23件,當晚支付交易總額近1.7億元,刷新了抖音直播間的帶貨銷售記錄。
  • 現在,直播帶貨開始火到日本了
    通過網絡直播來銷售商品的中國式「直播帶貨」在日本也悄然興起。主播在日本進行直播,將化妝品和日用品等推薦給中國消費者。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訪日中國遊客銳減,傳統的商業流通模式受阻。於是,一些企業將目光轉向了這種在中國燃起燎原之火的新銷售方式。
  • 直播帶貨,涼涼?
    如今,原淘寶直播業務負責人趙圓圓對行業的諸多批評,無人再質疑其真實性。 在粉飾太平的假數據之下,是直播帶貨紅利期正在消逝的事實。據連線Insight了解,直播帶貨的百度指數,自2020年4月初見頂後,一直在緩慢下滑。另外,雙十一的熱度高峰之後,百度指數也下滑了不少。行業紅利期已過,競爭還在加劇,主播、MCN機構的日子不好過了。
  • 直播帶貨「夢」一年:從野蠻亮相到認罰收尾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
  • 「直播帶貨」平臺誰能笑到最後?
    2020年各大平臺之間的直播廝殺戰,誰能笑到最後?這不僅取決於戰略布局,也取決於落地戰術。 本文通過對淘寶、京東、拼多多、快手、抖音等主流平臺的直播戰略分析對比,來一窺直播江湖的未來走向。 拼多多官方稱,多多直播是拼多多開放給有帶貨能力或潛力的合作方的營銷工具,以提升合作方用戶粘性和流量轉化效率。 有多種用戶都可以嘗試開直播帶貨,如需要更多粉絲,可以通過直播進行福利派送等增加人氣,獲得粉絲,也可以發展更多團長成為下級,獲得躺賺。 3月底,拼多多直播首批MCN開放入駐。
  • 直播帶貨,窮途末路?
    來源:36氪作為2020年最大的風口之一,甚囂塵上的直播帶貨似乎終於進入了冷靜期。劉濤、羅永浩直播截圖兩類頭部流量頻頻翻車背後,暴露的是直播帶貨行業熱潮退去,實際的帶貨大盤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而在這樣一個並不足夠的大盤裡,缺乏競爭力的主播和機構都在裸泳。不少MCN機構沒有流量和行業經驗,主播帶貨能力匱乏。而毒眸此前的文章也提到,MCN發展過於迅速,預計2020年將達到28000家。
  • 小米有品鄭子拓:直播帶貨在「帶」什麼?|Morketing Summit 2020第...
    小米有品 內容電商部負責人 鄭子拓整理|White Yan隨著直播帶貨風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入局,但作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其背後的底層邏輯和對品牌營銷的影響卻鮮有人去思考。「直播帶貨到底在「帶」什麼?
  • 不專業的直播,何以帶貨?|直播帶貨|淘寶直播|淘寶|文創產品|張靜
    電商直播在2019年迎來大爆發,隨著李佳琦,薇婭等頭部帶貨主播被「封神」,為商家帶來銷量和名氣,人們漸漸開始把直播帶貨看作是發家的神器,同時,隨著直播門檻的降低,只要擁有一部手機誰都可以成為一名主播。據智聯招聘《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在春節後直播行業招聘需求逆勢增長132.55% 。
  • 2020央視boys五一帶貨直播平臺有哪些
    2020央視boys五一帶貨直播平臺有哪些?  直播平臺: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抖音、央視新聞快手、央視新聞百家號、央視新聞bilibili、國美美店微信小程序、拼多多、京東、央視頻。
  • 直播帶貨盈利模式是什麼?普通人如何利用直播帶貨賺錢?
    如果說你想知道2020年最賺錢的項目是什麼。90%的人會回答你——直播帶貨!現在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直播間下單買東西,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入局直播帶貨,自己變現賺錢了。但是,對於還在觀望的朋友來說,不清楚直播帶貨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不敢貿然入局。那麼,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接下來,本文就詳細為你介紹直播帶貨是如何盈利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怎麼利用直播帶貨賺錢!
  • 2020年終盤點|直播帶貨的2020:大夢隨風起,落地細無聲
    當被稱為「行業明燈」的羅永浩進入直播帶貨行業,很多人開始意識到,2020年沒有其他風口了。 實際上,在疫情出現之前,羅永浩已經經歷了「至暗時刻」。奮鬥了6年的手機行業留給他的是6個億的債務,新的創業項目剛剛出手就因政策而斷網。初代網紅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寒冬。
  • 2020直播帶貨「出圈元年」:狂歡、退潮與亂象
    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今年有近7成用戶通過觀看直播下單的金額佔「雙11」購物消費10%以上。「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印象2020|電商平臺們的披荊斬棘「直播帶貨」突圍戰
    2020 年,疫情隔離限制了人們行動能力和範圍,但沒有限制住人們的購物慾。從電視購物形式轉變而來的 「直播帶貨」 在這一年猶如坐上了火箭,在資本、流量的宇宙遨遊起伏。直播帶貨成了大小實體店、線下商超、廠家的救命稻草。傳統批發市場、線下廠家、零售商家紛紛拿起手機,嘗試直播帶貨。
  • 年度盤點:細數2020年直播帶貨大事件
    2020年直播帶貨成功出圈,蹲守直播間搶貨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但臨近年末時分,頭部主播卻頻頻翻車,甚至出現了忍無可忍的品質問題,這無疑是給曾經在直播間購物的人的頭上澆了一盆冷水。>全場總銷售額超12億元,打破快手直播帶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