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我也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把每一點感悟記下來,這樣才能時刻提醒自己。
大家經常說,明白再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你只是明白了,並沒有真正懂。
很多話,我們聽了覺得有道理,天天聽還會覺得煩,可是沒有多少人真正記得住。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才會把這個道理當作至理名言,才能在以後的生活裡規避錯誤。
這就是成長。
這一年,我經歷了很多事,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今天分享給大家八條我認為最有用的。
1
多想工作好的一面,少抱怨缺點,
這樣會更輕鬆
我的工作很固定,寫作,運營帳號,講課,管理團隊。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累,完全沒有節假日,自從做了公眾號,我連續五年都沒有放完整的年假了,大年初三就開始寫文章。
因為晚上講課,連續五年晚上不曾好好休閒過。有一次晚上出門,看到天上的月亮,居然忍不住傷春悲秋起來,這麼好的月色,我居然不能在月下漫步,得趕回去講課。
管理更是我不擅長的事情,經常想,有這溝通和帶人的時間,還不如自己把活幹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賺的都是辛苦錢。
後來轉變心態,更多看到工作中好的一面,比如隨時隨地可以工作,可以說走就走,節假日寫一篇文章多充實啊,管理也可以很簡單,設定好了標準,其他的讓大家自由發揮就好了。
這麼一想,發現自己的工作其實很輕鬆,賺錢好像也挺容易的。
工作還是那麼多,但是那種身心俱憊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了,連焦慮也消失了一大半。
反正,不管開心還是不開心,不管辛苦還是輕鬆,工作都在那裡,不多不少,都得自己一點點幹。那不如多想想它的好處,讓自己開心一點,輕鬆一點。
2
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2020年看到了很多成功案例,發現很多人的成功,一旦去深究,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比如有人只發一張圖片和一句文案,就能在抖音收割上億粉絲,因為人家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了,每天更新兩次,用上百個帳號更新。
我一直以來也覺得自己很笨,做得都是簡單的事,比如每天寫一篇文章,堅持了十幾年,寫作課一講就是五年。
別人變著花樣玩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土,但今年形勢不好,才發現很多變著花樣的都玩不下去了,倒是我這種一直做一件簡單的事,堅持做了好多年的,活得比較好。
再簡單的事情,一直堅持做,做到極致,就是一種成功。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熟悉的領域就是簡單的,不用捨近求遠去做那些不懂的。
3
雜念少一點,專注在一件事上,
效率更高
疫情期間,整個湖北特別嚴,我雖然回老家了,依然有三個月的時間不能出門,甚至連大門口都不能出。
剛開始特別難受,想出去逛街,想吃燒烤,哪怕出去散散步也是好的。但關時間長了,慢慢也就習慣了,什麼雜念都沒有了。
這個時候,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反正也不能出去學習,什麼都做不了,那就好好寫文章好好做課吧。
關在家裡的那幾個月,是我整年效率最高的時候,一口氣做了兩三個課出來。
那時天天盼著武漢解封,但真正解封時,高興的同時還有點不適應,捨不得關在家裡好好幹活的日子。
很多時候,我們效率低,是因為想要的太多,沒有辦法專注。
所以每個月我只要求自己完成一件事,這樣才能更專注,看似做得少,其實效率更高。
4
慢一點,不用急
曾經我是一個很急躁的人,今天想到一句話,馬上就要跟人說,明天想到某個人事情沒做好,馬上就跟人發脾氣。
有時候楊先生拉都拉不住。但說完了以後我又會後悔,因為一急躁,就會帶情緒,說出來的話大多是發洩情緒,沒有實質的作用,反而容易傷害別人。
對自己,我也同樣急,想到一件事馬上就要去做,不管不顧。
後來發現,太急會讓自己焦慮,而很多事情,急是沒有用的,就得一步步地走。
太急躁還很容易被騙。
我確實有幾次被騙的經歷,好在我這個人比較謹慎,所以即使被騙也不傷筋動骨,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遇到事情時,在心裡告誡自己,不要急,慢一點也沒關係。把事情前因後果搞清楚再去做,不走彎路就是捷徑。
有些事,當時覺得不能忍,但放一放,第二天就不想計較了。
5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我是一個很容易有煩惱的人,很多時候還是莫名其妙的煩惱,就是心情不好,就是焦慮,但你問我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焦慮,我又說不清楚。
簡單來說,有點神經質。而且不開心的時候,總喜歡折磨身邊的人,情緒也會變得很差,對孩子說話也會吼。
後來看到一句話: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我把它記下來,並且發在了朋友圈,每次不開心的時候,就問自己:這是感性的煩惱嗎。
而每次都發現,確實是感性的煩惱,那就別煩惱了吧。
這樣強迫自己幾次之後,現在整個人心情都很愉悅,因為已經沒有了感性的煩惱。而人生中大多數煩惱,其實都是感性的。
沒有感性的煩惱以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柔軟了,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6
不要忽視健康
我之前很拼,從來不關心健康,好多年沒有體檢過,覺得自己年紀輕輕的,能有什麼問題。甚至,還有點諱疾忌醫,想著我不檢查就沒有問題。
今年因為想買保險,先去做了體檢,有幾項指標不太好,這讓我更多地關注身體。畢竟我想工作到80歲啊,還想以後到處遊山玩水呢。
之前我天天操心工作,哪一個目標沒有達到,就會焦慮,總之,就是拼命往前跑,一刻也不想停下來,周末休息兩天都會有負罪感。
自從開始關注健康後,就不那麼焦慮了,也慢慢接納了之前不能接納的一切。
比如,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我說,讓我停下來是不可能的,我要工作到80歲。
現在我會說:就算停下來也能接受,慢慢工作到80歲也行。
沒有健康,工作似乎也沒有意義了,所以,任何時候都得重視。
7
自信一點
這一條是我最近才有的感悟。
我發現,那些有氣場的人,最大的特點是自信,哪怕人家事業做得不怎麼樣,但是一旦自信,整個人就散發光芒。
那些過得好的人,不好惹的人,大多數都自信。哪怕現在什麼都沒有,也相信自己以後都會有。
做一件事,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最後真的就做好了。
大多數人,缺的其實就是自信。包括我自己,也總是不好意思把自信表現出來,跟人交往時,就很沒有存在感。
所以我會一直告誡自己,自信一點,就算錢沒有別人多,工作沒有別人好,長得沒有別人漂亮又怎麼樣呢,自信的人最可愛。
8
你總要做決定的,別猶豫
我不是一個喜歡做決定的人,生活中這一點表現尤其明顯。跟別人一起出門,我是跟隨者,只要在正常範圍內,我都接受。
但是人到中年,發現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做決定。房子裝修要什麼風格,壁畫買哪一種,不管怎麼猶豫,最後也得給個答案。
這個項目要不要做,不合適的人要不要換,不管怎麼猶豫,跟別人怎麼討論,最終也還是要自己做決定。
工作也好,生活和感情也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自己做決定。
這是每個成年人該做的事,小時候還可以讓父母做決定,錯了就怪父母。長大後,只能自己做決定,錯了也只能怪自己。
我覺得成長的第一步,就是敢於自己做決定,並且不過多猶豫。
所以很多事情,得戒掉依賴,你是成年人啊,能依賴誰呢,又能往哪兒躲呢。
《知否》裡有一句臺詞我很喜歡:人生在世,再潑天的大事,逃避都是沒用的。
新的一年,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勇於做決定,不逃避責任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