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人生就是一場矛盾的修行

2021-01-08 李先生的小皮蛋

2020,對於自己來說,應該算是成長的一年。簡單來講,這一年的關鍵詞應該是「成長」和「修行」。好像近三十歲的人突然有了顆近五十歲的心。

這一年,任性地跳出所有人都覺得穩定且不錯的工作;尤其到下半年,讀了以前沒有讀的書,補了以前漏掉的基本功,看了以前沒有看的影視、綜藝,惡補了下當今對頂流鮮肉的營銷套路,了解了不少知名企業家的履歷……

我把所有的成就感和滿足充實感都歸功到下半年,很感謝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肆意做完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也是通過做這些事,讓2020的下半年不再像前兩年一樣渾渾噩噩、碌碌無為。找到自己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首先,心態很重要。

這也是我在後期愈發有感觸的一件事。

愈發感覺自己老了,也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有天和許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聊天,她突然說,「你現在是不是變得心思更細膩了?」當然,這一切要歸功於先生。

以前,總是將自己困在情緒的怪圈中難以自救,現在反倒覺得凡事不較真,轉變思想和心態,做情緒的主人變得愈發重要。比如,我不會再因為聽到的一句話就對號入座,把錯誤原因全部歸結到自己身上;也不會再因為被否定一次就被打得再也動彈不得……

這幾年,中傷聽了不少,冷嘲熱諷也不少。但聽多了,便也麻木了。這些話打在心頭,就好像棉花撞上鐵塊一般軟綿無力,呵呵一笑,便選擇接受現實。畢竟,不同人口中有不同版本實屬正常,又何必在乎那些?做好自己的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夠啦!

而對於這些,不管是中傷還是冷嘲熱諷,換個角度,總該感謝這些總是在時刻盯著自己的人,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能不斷鞭策自己做得更好。畢竟他們也不容易,一邊做著自己的分內工作,一邊還要時刻「關愛」自己,一整天下來,也是蠻累,沒有及時送去補品實在是自己考慮不周。

工作時間越久,好像心會漸漸變硬。剛畢業工作離職的時候,有個小姑娘發消息「埋怨」我說「馨哥,剛哭了半天,把我媽都嚇壞了……」許是因為剛剛離開學校,依然見不得分別的場面。後來,身邊的同事換了又換,漸漸變得習慣。

剛畢業工作的時候,心疼手底下的小姑娘們,能自己做的還是經常自己做完,把自己累得半死;後來再工作,有些事不會再自己親自做,任務分解,匯總統一,高效且完成度高,每個人都漸漸變得積極。

也是到現在才慢慢明白:作為主管或者領導,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確工作內容協調好各個崗位的工作,要比一直親力親為來得高效,至少也給了每個人一次成長機會。畢竟,大家出來工作,除了賺錢,還希望能夠提升能力。

第二,好的心態能夠促進身體素質的提高。而這直接體現在自己不斷後移的髮際線有了改善。

曾經豪言壯志想要吃遍全世界的美食,現在早已沒了膽量。這幾年,最愛的冰激凌逐漸遠去,自己自覺換成了熱水;以前熬夜是家常便飯,現在超過十二點睡覺第二天要用一天來恢復精神;以前肆意胡吃海塞,現在胃成了提示器,便自覺注意。

這一年,最開心的,是瘦下來,變瘦仿佛打開了新世界,比如,管住嘴;比如,有意識地抗糖;再比如,頂著一張娃娃臉暫時忘記自己將近三十歲的事實。

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有時可以幫助自己在工作上事半功倍:保證睡眠,適當鍛鍊身體,趁著周末為自己的身體充充電,暴汗之後,便會煩惱消散,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知世故守規矩。

不論何時,我們身邊都圍繞著一群「無微不至的關心」。因為自身教養我們選擇尊重對方便保持沉默,但他們好像不大領情,更加變本加厲地挑戰我們的原則和底線:把我們的沉默當作軟弱,抓住我們身上的某一個小點無限放大,並將其上升到道德制高點;等到我們回擊的時候,便倚老賣老狀告我們目無尊長。對於這種人,真的是不禁無數次想要為其精彩的表演鼓掌,也想偷偷為其投簡歷至各大經紀公司幫其開展演藝事業。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守規矩。歌中唱道,「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看完一些商業大佬的履歷更是如此。李誕曾說,他一直都在看書學習,節目中楊天真也說「誕總疫情期間也沒有閒著,寫了一本書。」越成功的人越謙虛低調,他們不會四處宣揚自己的成績,而是繼續深耕,企圖做得更好。和這些大佬比起來,自己又有什麼資格和藉口不繼續為自己充電呢?

自己在折騰「微納米」工作室的這段時間,對守規矩尤其深有感觸。研究和嘗試了幾個平臺,看似每個平臺之間玩法相同,實則每個平臺都設置了不同的運營細則。有一次竊喜自己剛開始幾天內就有了一個小爆款,沒成想因為沒有提前了解好規則被斃掉。剛剛燃起的希望火苗更是被瞬間澆滅,於是重新調整方向,仔細分析各平臺的規則及玩法,找到相同及不同,後來有了其他的小爆款也再也沒有了違規操作,邁出了踏實的第一步。

人啊,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和解。以前總是抱怨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現在耐著性子來補上,發現結果也沒有太糟糕;以前想不通的問題,現在拿出時間來復盤和總結,找出自己之前的問題,相應的去解決且總結成自己的經驗之後再遇到不會手忙腳亂;找出自己不討喜的原因,在不違背自己原則底線的前提下,去適應各種環境,去接受現實社會的兵荒馬亂。

有人說憨憨女孩的通病是「人傻嘴不甜」,以前想著不爭不搶,不討好領導也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現在討好領導依然做不到,但明白了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也許有些人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卻無果,請不要焦急也不要有壓力,我們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個不起眼的準備,紮實好每一個業務能力的基本知識點,這樣,等到機會突然來敲門的時候,才能有信心接得住。

說實話,真的很感謝這幾個月的「折騰」,也很感謝那些一直在催促自己成長「關心」,更加感謝先生和家裡的「縱容」。簡單盤點了下這一年尤其這幾個月以來的積累,有點驚訝:筆記記了不少,「圖紙」畫了些,硬碟又滿了不少;仍然會自卑,但稍稍有了一絲自信和應對面試官突然拋來問題的底氣和談資。

2020,很開心有不少陌生的朋友喜歡自己的聲音和文字,被肯定的感覺,真的有點奇妙,也是因為這份微小的被肯定,才能讓自己在最後這一個月每每有些崩潰的時候不至於再陷入負面情緒的怪圈吧。2020,學會了和家人相處,老媽變成了好姐妹,會聊聊對生活瑣事的感悟,也會開車出去遛遛,以前不知所措的相處變得和諧很多。2020,開心事要記得,煩心事不再計較。

2021,不想立flag,也不想談希望,該發生的總會發生,順其自然就好。不想再樹立「軟弱」的人設,因為會一直被欺負,對於有些別有用心的對手,據理力爭些也許不是不可以。至於夢想,2020已經「折騰」過,會放到心底,踏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虛心的學習一切,因為深知,自己真的很差勁,不能停止學習變廢柴。2021,依然想要簡單保持心底的孩子氣,也想期待驚喜。2021,祝福大家,萬事勝意,平安順遂。

相關焦點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註定要經歷沉沉浮浮,體會人生百態,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 2020丨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就是最大的道場
    2020年或許有很多的不如意,當我們尋著記憶的方舟,細數來時的路時,總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沒有哪一年,帶給我們如此多的變故,也同樣沒有哪一年,讓我們收穫如此大的成長。  人生不是一場比拼速度的短跑,而是考驗耐力的馬拉松,贏家並不是看誰走得最快,而是看誰笑到最後。  一位經濟學家這樣形容。身體是「1」,名聲、地位、財富都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數字將毫無意義。  曾經「中年人用保溫杯泡枸杞」的話題被人在網上嘲弄得不行。
  • 人生如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貴在修心
    人生在世都不易,《六祖壇經》講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世間本無物, 庸人自擾之,也就是心若不動,萬事從容。  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凡事都在人的心裡。  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無論外界發生什麼,都能從容應對。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text:孫衍記得剛回南京時的一次聚會,一位年長者對我說:「你把自己擰得太緊了,像發條一樣。當時的我一臉茫然,一直以來,我並沒有真正審視過自己,是過於緊張了,還是變得從容了。但有些事就是當局者迷,在外人眼裡的那個自己,或許卻是最真實的。你的言行,你的舉動,你的不經意流露出的眼神,或許都會成為別人判斷你此刻心情的證據。後來想想那句類似告誡的話,雖然是那麼像心靈雞湯,但對當時我的來說卻異常受用。
  • 《捨得,捨不得》|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與其周密的算計,不如捫心自問,究竟是捨得還是捨不得?今天小畢向大家分享一部蔣勳的《捨得,捨不得》,作為臺灣的美學大師,蔣勳的這本書裡並不僅僅只是說他東京看展的事而是囊括了他在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游離的所見所聞,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蔣勳帶著《金剛經》,讀經、抄經,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裡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裡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裡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捨得與難捨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不知煙花柳巷好修行?躲什麼躲?隱什麼隱?卻道險山惡水是福庭?深山有鬧市,桃源在紅塵,擇什麼地?選什麼境?要修的,唯此身心!心在當中擱,不偏亦不淪。一切皆由己造,助人為善,自然福報綿長,自行其惡,必定報應不爽、自受其殃!一顆心不清淨仍是空忙一場!因此上,閉上是非口,遠離名利場,不誤為人一場,學聖學佛靜旁觀,笑看世人奔忙!
  • 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個男人就像開了掛|短故事
    他在1000天的時間裡,每天都往返於48公裡的陡峭山路,此外還要附加九天的「不飲、不食、不臥、不眠」。 這是一種極端苛刻的修行方式,修行此道的僧人認為,在極端條件下重複做同一件事,是參透人生真諦的捷徑。 他隨身攜帶一把短刀,不為防身,而是在判定自己再也走不動後用於切腹。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從古到今,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能夠守住寂寞的人,一個人只有保持寧靜的心態才能守住寂寞,不忘初心,奮力前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做人要有寧靜的心態就需要有淡泊名利,只有將名利看淡了,心情才不會浮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純淨透明。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在這人生修行中,有的人失落痛苦,有的人抑鬱不得志,有的人激情滿懷,有的人躊躇滿志。
  •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如何「具化」修行。我覺得一定要扮演好三個角色,三層境界,修者、律者、覺者。「修者」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修行,但人生就是修行,知不知不影響修行本質,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到真善美,不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不到自己。每個人悟性、慧根、根器各有不同。
  • 靈性的覺醒,需要修行,這個視頻為你解讀修行的三個基本點
    「佛」是指具備「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成佛的定義包括人對自身的覺悟,並喚醒沉睡於輪迴的眾生脫離塵世,自覺、覺他,並覺知真相方為圓滿佛教的修行綱領就是教導眾生從自覺漸長為覺滿,而自覺則是覺他和覺滿的基礎,完成這個基礎只需要做到三點:「覺察」→「覺醒」→「覺悟」。生命不是這一輩子,而是沒完沒了。我們死亡都是假死。
  • 白羊寺 | 美食是人生一場修行
    2019年4月,白羊寺的天真庵,師太的料理和細小的感動…這一段,將是我人生永久的驚喜。《Chef's Table》中的靜觀師太Netflix出品的《Chef's Table》算是美食紀錄片中的戰鬥機,第三季的明星毫無疑問就是Jeong Kwan,靜觀師太。
  • 《夜與日》被矛盾囚禁的「狀態」
    這部電影拍得與其說是一場在法國發生的「事件」,不如說是一種「狀態」:有點無聊,夾在多重矛盾中無法脫身。主角金成南即是這種狀態的代表:一.四個女人——前女友投懷送抱,旅店老闆介紹的女孩對他心生好感,他喜歡上女孩的舍友,和在韓國的妻子又有著割不斷的情慾。因為妻子騙他懷孕回國,又牽掛著巴黎的小女友。
  •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壽長壽短皆是功德圓滿,只是滿壽不易修罷了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壽長壽短皆是功德圓滿,只是滿壽不易修罷了。人生的意義,這個看似迷茫的命題,在學完哲學,讀完幾大宗教的經書之後,似乎顯得更加迷茫了。畢其一生,鑽研某一領域的技術突破,也是一種修行;絞盡腦汁,唯利是圖者,也是一種修行啊;審時度勢,逐利天下者,不也是一種修行嗎?因此,人生的意義,重在修行,修行的意義,重在修。修煉善者,得正報,不善則得不到圓滿的回報。僅此而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私利者,可修壽與天齊;公利者,可修功名利祿;眾利者,可修大德高望。寡利者,則誤了這一世好時光,萬利不得一。
  • 「戲瘋子」謝君豪:做戲亦修行
    謝君豪自言早在十幾年前,他就想過在劇中加入自己的設計,然而當下的他,與其再思考在技術上要將什麼討巧的新玩意呈現給觀眾,不如自問一句,「南海十三郎」對於謝君豪的意義是什麼?「我會以自己的人生觀去審視江譽鏐這個角色的一生起伏,而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吻合的。」「我和南海十三郎也一樣,慢慢意識到:缺點就是優點,得到也是包袱。」
  • 「小我」是修行的最大障礙!
    有沒有想過,你想像中的那個修行人的標準才是你最大的修行障礙。你想像中的那個愛的樣子才是你最大的修行障礙。你好不容易從世俗的「模樣」裡面走出來了,現在又要開始扮演「修行人」的「模樣」。修行人的「模樣」是更大的壓抑和陷阱,你認為我都修行了,所以我不能表現出內在小我的想法,我不能想,我不敢想,因為我修行了。
  • 靈性 | 「小我」,是修行最大的障礙!
    有沒有想過,你想像中的那個修行人的標準才是你最大的修行障礙。你想像中的那個愛的樣子才是你最大的修行障礙。你好不容易從世俗的「模樣」裡面走出來了,現在又要開始扮演「修行人」的「模樣」。修行人的「模樣」是更大的壓抑和陷阱,你認為我都修行了,所以我不能表現出內在小我的想法,我不能想,我不敢想,因為我修行了。
  • 負債的「自在人生」,我不想要了
    先是辦了好幾張信用卡,過著「偽精緻」的生活,接下來又掉進了遊戲的坑,開始「氪金之路」。過了1個月,想起來要交房租了,現金歸零,但怎麼也不能找家裡要吧。於是,微粒貸、借唄、信用卡,閉著眼睛花,閉著眼睛分期,各種騷操作……給銀行「打黑工」,就是我本人了。
  • 2020 | MO-STUDIO,從「失去」中收穫「得到」.
    2020,從「失去」中收穫「得到」,變成人生中重要的課題。在年末最冷的這一天,我們終於攜手告別2020。」更多。-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在生活這場「乘風破浪」的旅程中「我的心從來沒有沉寂過這一年,我們攜手《FILM FASHION》,和汪東城一起,遊溺於一場舞臺劇之旅。
  • 人生就是一次修行
    吃飯,看似小事,卻能夠吃出人生態度,有人說,習字是一種境界,習字修煉的就是人生,吃飯也一樣,為了生計的吃飯,那是填飽肚皮。而吃出美好,吃出幸福,除了美食,還需要心情和環境,懂得分享更是一種境界,據說善於創造美食的手,也有一顆樂於讓別人分享成果的心,這就是態度,何嘗不是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