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2021-02-13 空白地區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text:孫衍

記得剛回南京時的一次聚會,一位年長者對我說:「你把自己擰得太緊了,像發條一樣。放鬆點,打開自己,去一些未知的旅途,尋找真實的自己。」當時的我一臉茫然,一直以來,我並沒有真正審視過自己,是過於緊張了,還是變得從容了。

但有些事就是當局者迷,在外人眼裡的那個自己,或許卻是最真實的。你的言行,你的舉動,你的不經意流露出的眼神,或許都會成為別人判斷你此刻心情的證據。

後來想想那句類似告誡的話,雖然是那麼像心靈雞湯,但對當時我的來說卻異常受用。

因為我們一直以為只有自己才最懂自己,卻不知那些隨時擊中你的話,是出自那些與你只有一面之緣的人。

 

曾經認識一個臺灣男孩,他叫徐笙竣。徐笙竣經常會在微博上艾特一些朋友,其中包括我。隨時匯報自己現在到了哪裡,見到了什麼,他會拍一張自己的照片,背景有時候是西藏,有時候是新疆,有時候是在一望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

每一張照片上,他都報以燦爛的笑,而無法令人想像他是一個白血病患者。

曾幾何時,上天對我們的生命開了個玩笑,在年輕生命奔跑的旅途上給予重重的一擊,本來是揮灑青春汗水的年紀,卻必須與病魔對抗,在生死一瞬間與死神勇敢說我要活下去。

我還記得他有一次做自己的旅行分享會,我去看望他,他一口一個老師的叫著,十分的謙遜。他介紹自己的家鄉,那是一個在臺灣來說相對偏遠也相對落後的地方,但十分的美麗,那個地方叫白河,在臺灣的南部。他發現自己患白血病時才十九歲,還是自己拔智齒時才發現的。這猶如晴天霹靂,讓他一時難以接受。誰都知道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甚至已經有殯葬業者到病床前遞名片了。「有種被詛咒的感覺,心情真是糟透了。」他當時這樣想。

那一年,他做了七次化療,十五次骨髓穿刺,六次腰椎穿刺,在注射了大量激素藥物後,體重一下子飆升至七十多公斤,變得極為臃腫。

還好,他從小就喜歡運動,他想著或許通過鍛鍊能讓身體有所恢復,哪怕能多活幾年也是好的。但身體機能和肌肉的嚴重衰退,讓他連爬個樓都覺得費勁。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嘗試用單車騎行,先是從家鄉臺南騎到了最南端的墾丁,接著又開始嘗試環島旅行,在首次環島912公裡後,他連續三年每年環島一次。

從2011年起,徐笙竣開始踏足祖國大陸,用十四個月的時間,騎行雲貴川北高原、甘肅絲綢之路、巴丹吉林沙漠、川藏青新公路、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北三省……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當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時,我應當決定生命的寬度。我要用車輪去丈量大地,體會生命意義。」徐笙竣說。

2015年的夏天,他的新書《世界在我腳下》在臺灣上市,向世人昭示,只要認定自己,給自己足夠的信念,就不怕任何艱難坎坷,生命的長度就此被拉長。

 

徐笙竣或許是個特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他那樣,可以與死神搏鬥。但我們起碼可以學會相信自己,發現自己,在任何的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

一年又一年,當想像著自己還有張青春不老的臉時,卻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有照過鏡子。鏡子中的自己早已不是以前的少年,而少年時的夢想又有幾件已經實現?

走過的路就像丟棄的玉米,你再也撿不回來。在前行的路上,你永遠是一個飢餓者,並且要保持飢餓者的狀態,這樣,你才有動力和信心,去尋找食物。

 

時間像個老者,教會我們太多太多,你以為你的情商提高了,卻發現智力並未跟上,當你以為自己的努力夠了,卻發現好多事並不是靠單打獨鬥就可以解決的。世上有千條路,你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但世上也有千種行路的辦法,選擇對了自然會奮蹄直追,相反只會南轅北轍。

如果,生活給了你劫難,那也是因為上帝覺得你太懦弱,以此來考驗你,這算不算是一場修行?

做一個逃避的人比做一個迎難而上的人容易的多,但逃避就註定停滯不前,而路一直在你的面前鋪陳,你走不走,都會老的,只是不要老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 END - 


本期作者

孫衍,書評影評人,白襯衫禁慾系大叔,精神分裂患者。文藝微刊《空白地區》特約作家。(微信ID:yanbooks)

空白地區

一個最愛文藝的微信公眾號


主編/菊十一畫

編輯/空手道長、白十三、畫眉鳥、張薇

籤約授權作家/趙波、孫衍、青峰教主、哥舒小妖

美術設計/YECHUN workshop

攝影/Ferdi Rizkiyanto

圖片來源/網絡

音樂/Justin Bieber - Let Me Love You

投稿郵箱:288778@qq.com

微信公眾號:空白地區,免費訂閱

持續關注有驚喜,歡迎投稿

相關焦點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註定要經歷沉沉浮浮,體會人生百態,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 人生如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貴在修心
    人生在世都不易,《六祖壇經》講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世間本無物, 庸人自擾之,也就是心若不動,萬事從容。  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凡事都在人的心裡。  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無論外界發生什麼,都能從容應對。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不知煙花柳巷好修行?躲什麼躲?隱什麼隱?卻道險山惡水是福庭?深山有鬧市,桃源在紅塵,擇什麼地?選什麼境?要修的,唯此身心!心在當中擱,不偏亦不淪。一切皆由己造,助人為善,自然福報綿長,自行其惡,必定報應不爽、自受其殃!一顆心不清淨仍是空忙一場!因此上,閉上是非口,遠離名利場,不誤為人一場,學聖學佛靜旁觀,笑看世人奔忙!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從古到今,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能夠守住寂寞的人,一個人只有保持寧靜的心態才能守住寂寞,不忘初心,奮力前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做人要有寧靜的心態就需要有淡泊名利,只有將名利看淡了,心情才不會浮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純淨透明。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在這人生修行中,有的人失落痛苦,有的人抑鬱不得志,有的人激情滿懷,有的人躊躇滿志。
  •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如何「具化」修行。「修者」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修行,但人生就是修行,知不知不影響修行本質,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到真善美,不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不到自己。每個人悟性、慧根、根器各有不同。「律者」就是自己做人做事都有規範和標準,嚴格按照法律、道德、倫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克制情緒、克制本能,能夠通過自律和他律,減少犯錯和被心魔困擾。
  • 《捨得,捨不得》|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人生就是一場「捨得」到「捨不得」的修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與其周密的算計,不如捫心自問,究竟是捨得還是捨不得?今天小畢向大家分享一部蔣勳的《捨得,捨不得》,作為臺灣的美學大師,蔣勳的這本書裡並不僅僅只是說他東京看展的事而是囊括了他在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游離的所見所聞,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蔣勳帶著《金剛經》,讀經、抄經,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裡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裡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裡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捨得與難捨
  •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壽長壽短皆是功德圓滿,只是滿壽不易修罷了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壽長壽短皆是功德圓滿,只是滿壽不易修罷了。人生的意義,這個看似迷茫的命題,在學完哲學,讀完幾大宗教的經書之後,似乎顯得更加迷茫了。畢其一生,鑽研某一領域的技術突破,也是一種修行;絞盡腦汁,唯利是圖者,也是一種修行啊;審時度勢,逐利天下者,不也是一種修行嗎?因此,人生的意義,重在修行,修行的意義,重在修。修煉善者,得正報,不善則得不到圓滿的回報。僅此而已。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私利者,可修壽與天齊;公利者,可修功名利祿;眾利者,可修大德高望。寡利者,則誤了這一世好時光,萬利不得一。
  • 白羊寺 | 美食是人生一場修行
    2019年4月,白羊寺的天真庵,師太的料理和細小的感動…這一段,將是我人生永久的驚喜。《Chef's Table》中的靜觀師太Netflix出品的《Chef's Table》算是美食紀錄片中的戰鬥機,第三季的明星毫無疑問就是Jeong Kwan,靜觀師太。
  • 2020丨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就是最大的道場
    人生不是一場比拼速度的短跑,而是考驗耐力的馬拉松,贏家並不是看誰走得最快,而是看誰笑到最後。  一位經濟學家這樣形容。身體是「1」,名聲、地位、財富都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數字將毫無意義。  曾經「中年人用保溫杯泡枸杞」的話題被人在網上嘲弄得不行。
  • 人生就是一次修行
    工作是一種修行,吃飯,做飯,旅行同樣也都是是一種修行,這都是我們修心的最基本的形態,借用一句禪語,這裡應該叫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吃飯,看似小事,卻能夠吃出人生態度,有人說,習字是一種境界,習字修煉的就是人生,吃飯也一樣,為了生計的吃飯,那是填飽肚皮。而吃出美好,吃出幸福,除了美食,還需要心情和環境,懂得分享更是一種境界,據說善於創造美食的手,也有一顆樂於讓別人分享成果的心,這就是態度,何嘗不是修心?
  • 《愛在日落黃昏時》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但綠洲就是好過沙漠,儘管你知道為了生存你遲早得要走進沙漠。最近一句話經常迴響在腦海裡「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寫到這突然有點崩潰,感覺知道的、了解的越多就越活得小心翼翼。因為我們知道什麼什麼都是對的,然後就不敢去犯錯了,或者乾脆選擇了逃離。
  • 閱讀,是人生必可少不可缺少的一場修行
    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真的十分重要,必不可少一個人選擇讀多少書讀什麼書,都是在不同層次的修行1可我們忘了,讀書本身就是一場修行文字的閱讀就是一場旅行,當讀得多了心也得到了修行。但多看書的人就能把所有同行的人狠狠淘汰,這就是現實十分直白,兩個人,同樣的經歷一個人看了上萬本書,一個人從不看書那麼當兩人被放在桌上對比時差距也會變得十分明顯那麼
  • 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可你知道該怎麼修嗎?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句話很多人都在說,但是如果真的問他們修行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怎麼做才是真的修行時,許多人恐怕都難以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修行是基於對人生遭遇、世界奧秘的認知而對自己的身、心完善所採取的和諧行為,既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又能與自然規律達到一個和諧的共振共生狀態,使人與社會、自然都能達到至善至美之境。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到底該怎麼去修呢?對於這個問題,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最主要的還是要從自己的身心之上來找到答案,下面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路供大家參考。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願你走好自己的路,看自己喜歡的風景
    完美的人生,包括幸福,快樂,也包括那些滄桑的過往,不必羨慕別人, 誰的人生不是一路行走,一路丟棄?誰的生活不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人生總有不可言說的憂傷,總有需要面對的艱難,不說,是勇氣,是堅強,是懂得,生活真的不需要太用力,不然會活的很辛苦。 一場愛情,如若太過於執著,終會傷了自己,一件事情,如若太過在意,必會心生煩憂,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快樂屬於知足者。
  • 人生是怎樣一場修行?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看著像在說人不應該作惡,可又一春就是說如此的惡行還會再次發生,春夏秋冬就是一場完整的人生修行,這大概就是禪意。在電影界,有一個普遍且公認的道理:一般情節簡單、人物單調、故事性不強的電影,基本就是個小眾的「藝術片」、別人真的很難看懂,只有少數自詡或者被奉承為「藝術家」的人才能夠欣賞,其中確實有真正的藝術電影和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也不乏濫竽充數的「偽藝術家」,前者是極少的,後者是大多數。
  • 各種角色切換,都是人生一場修行
    造化弄人,你不愛做的事情,卻日日在做,人在各種角色中切換,或是為人父母,或是職場員工,或是身邊的鄰居,或是別人的親戚,這其實是一場難得的修行。 9.運氣這個東西是最難解釋的。有的時候有的人能力很強,偏偏沒有人發現,並加以重用。有的人,能力可能不濟,偏偏啥好事都能找到他。人生是場馬拉松賽跑,一時的運氣不好,不代表永遠運氣不好。守得雲開見月明。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平衡好這2股力量,才能演好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一切的危機都來自於人性,而人生就像個巨大的枷鎖,每天面對著同樣的生活,也讓人們覺得無趣單調。大小的吸引就是強弱間的吸引,大的事物總是吸引著小的事物,成功優秀的總是吸引弱小平庸的,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更強大的所吸引。1、陰陽的吸引這也指的是愛情關係,真正的愛情並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它是沒有任何雜質的。
  • 《魔女宅急便》:琪琪「魔女的修行」,就是我們人生的必經之路
    《魔女宅急便》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這部電影上映在1989年,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30年的時間,但是影片依舊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全新的啟發,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傳奇故事,讓觀眾喜歡了30年呢?而琪琪就是一個需要完成「魔女的修行」的女孩,她在一個不錯的天氣下開始了自己的旅程,在出發之前她對自己的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她想要找到一個有海的城市。
  • 《抓落葉》:人生,是一場節制欲望的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與欲望制衡的修行。這個空洞,就是你今生的欲望。只要人活著就有欲望,欲望是無窮的。他們會不停的吃,不停地愛上不該愛的人,沒日沒夜看電視,在節目期間買一堆沒用的垃圾……好了還想要更好,房子大了還要大,車子豪了還要豪,一個老婆不夠還要外面再找,瘋狂的斂財,瘋狂的佔有……當今,人的信仰好像就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