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金融快報》網站表示,印度軍隊已經開始準備在中印邊界地區部署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這款榴彈炮原產國為瑞典,發射特殊彈藥時,最大能夠達到36千米的射程。由於該炮誕生於1980年,所以總體技術在現如今的時代下已經落後。但是,該炮在剛服役時,卻是國際上最知名的牽引式榴彈炮,即便是我們,也曾一度渴望得到這款先進的火炮,汲取其中技術後再仿製。但是因為各種問題,這樣的想法最後不了了之。現在,我們的火炮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對這款老式火炮的關切度,則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FH-77B榴彈炮是印度陸軍目前最先進的火炮之一,另一款就是從美國進口的M-777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和M-777超輕型榴彈炮不同,FH-77B榴彈炮全重將近12噸。雖然該炮自帶了汽油發動機,具備短途自行的能力,但是在部署時,還是需要重型卡車牽引,在作戰時,也只能像過去的牽引式榴彈炮那樣,在預設陣地上實施急促射擊,打完之後就開始撤離。此番印度軍隊意圖將這款火炮部署到中印邊界,恰恰能夠反映兩個問題。
首先,在大雪封山前夕,印度軍隊仍舊不遺餘力的向前增兵,可見印度政府和軍方對邊界問題的重視。除了FH-77B榴彈炮之外,採購自韓國的K-9自行火炮,美國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都有部署到中印邊界地區的計劃。印度軍方的此舉,完全是想盡最大的可能去彌補邊界印軍戰力不足的問題。和外界想像的不同,印軍在邊界部署的軍隊,裝備其實非常差,尤其是山地打擊部隊,缺乏班排級的火力打擊能力,連一級的部隊雖然裝備了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但是數量少,彈藥少,射程不遠,威力也不足。大口徑重機槍是印度步兵連火力支援的中堅力量,但是每連只有2挺,更多的還是突擊步槍和輕機槍,在山地高原環境下作戰時,無法構成火力投射密度的優勢。
至於山地打擊部隊最基礎的作戰單位,打擊營的營級支援火力也不夠,大口徑迫擊炮和高射機槍雖然裝備量大於連一級,但是沒有可靠穩定的後勤保障系統,彈藥攜帶基數非常少。而且,山地環境下人員體力消耗非常大,背負更多重裝備會遲緩行軍作戰的速度,消耗士兵的體力。所以,印軍山地打擊部隊的裝備水平一直不強,其火力打擊能力也非常弱。印度軍方明面上加強前線部隊的火力,但是這也是無奈的做法,因為FH-77B榴彈炮機動性能太差,在牽引狀態下出擊時,容易被解放軍偵察部隊發現,而且36千米的最大射程也難以滿足前線支援作戰的需求。
山地作戰部隊的特點就是機動,翻山越嶺,在任何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並實施攻擊。FH-77B榴彈炮的出現,對於目前的印軍來說,非但沒有增益,反而進一步局限了山地作戰部隊的活動範圍。首先,印度軍隊必然會勒令山地部隊在火炮的支援射程範圍內活動,如果FH-77B榴彈炮無法快速向前伴隨跟進,那麼山地部隊就不敢前出作戰。如果與解放軍遭遇的話,解放軍大量裝備的突擊車和全地形車上裝有大口徑高射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火箭炮系統和大口徑迫榴炮等。而解放軍的合成營營級炮兵連,還裝備了其它遠程火力支援系統,可以在山地間快速機動作戰,單兵打到哪裡,我們的重火力就能支援到哪裡,這是印軍根本比不上的。
其次,印度軍隊在邊界地區部署FH-77B榴彈炮所反映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印度軍隊的發展不足。在高原山地地區部署這樣的平原重火力系統,能夠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印度軍方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仍舊做出這一選擇,完全是因為印度軍隊內已經沒有比FH-77B更合適的裝備了。以IFG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為例,以裝甲運輸車為底盤,只具有有限的機動能力,在高原上的表現可能還不及牽引式的FH-77B榴彈炮。而且這款火炮口徑小,射程不足,即便是部署了,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9噸級的M-46型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射程28千米,火炮的多方面綜合性能,在當下已經落後,加上轉換時間太長,也無法與155毫米級的FH-77B榴彈炮相比擬。
介紹完印軍的這些火炮,再來了解一下解放軍的高原山地裝備。像大口徑遠程火箭炮,卡車炮和新型榴彈炮等就不做介紹了,畢竟優勢太大,單說以山貓全地形車為平臺的各種"武器平臺"。山貓全地形車可以根據不同的戰場情況,靈活安裝各種武器模塊。到目前為止,山貓全地形車可以換裝120毫米口徑的迫榴炮,107毫米36管火箭炮,120毫米迫擊炮,6管30毫米彈炮合一防空系統,35/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82毫米速射炮,40毫米埋頭彈發射炮,12.7毫米或14.5毫米重機槍。
在大大小小的武器模塊中,山貓突擊車的火力單元最大支援範圍超過了20千米。再遠一點的目標如果需要打擊的話,則可以直接呼喚後方炮兵群直射清理。以300毫米的PHL-03式遠程火箭炮為例,最大射程超過150千米,誤差精度不超過1米,在為山地部隊提供山貓全地形車射程無法觸及的火力支援時,仍舊能夠保證絕佳的精度。在層層體系的聯合保障下,解放軍的山地步兵更傾向於"偵察兵+炮兵",小範圍的目標自行解決,大量目標則直接呼叫後方支援。所以,相較於窘迫的印度軍隊,我們的優勢直接在總體上得以體現,印軍只是在兵力數量上佔有優勢。裝備差,後勤補給弱,訓練強度不夠,綜合素質處於劣勢,這就是印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