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部署155毫米榴彈炮,射程36千米,曾是我們渴望的裝備

2020-12-23 騰訊網

據印度《金融快報》網站表示,印度軍隊已經開始準備在中印邊界地區部署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這款榴彈炮原產國為瑞典,發射特殊彈藥時,最大能夠達到36千米的射程。由於該炮誕生於1980年,所以總體技術在現如今的時代下已經落後。但是,該炮在剛服役時,卻是國際上最知名的牽引式榴彈炮,即便是我們,也曾一度渴望得到這款先進的火炮,汲取其中技術後再仿製。但是因為各種問題,這樣的想法最後不了了之。現在,我們的火炮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對這款老式火炮的關切度,則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FH-77B榴彈炮是印度陸軍目前最先進的火炮之一,另一款就是從美國進口的M-777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和M-777超輕型榴彈炮不同,FH-77B榴彈炮全重將近12噸。雖然該炮自帶了汽油發動機,具備短途自行的能力,但是在部署時,還是需要重型卡車牽引,在作戰時,也只能像過去的牽引式榴彈炮那樣,在預設陣地上實施急促射擊,打完之後就開始撤離。此番印度軍隊意圖將這款火炮部署到中印邊界,恰恰能夠反映兩個問題。

首先,在大雪封山前夕,印度軍隊仍舊不遺餘力的向前增兵,可見印度政府和軍方對邊界問題的重視。除了FH-77B榴彈炮之外,採購自韓國的K-9自行火炮,美國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都有部署到中印邊界地區的計劃。印度軍方的此舉,完全是想盡最大的可能去彌補邊界印軍戰力不足的問題。和外界想像的不同,印軍在邊界部署的軍隊,裝備其實非常差,尤其是山地打擊部隊,缺乏班排級的火力打擊能力,連一級的部隊雖然裝備了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但是數量少,彈藥少,射程不遠,威力也不足。大口徑重機槍是印度步兵連火力支援的中堅力量,但是每連只有2挺,更多的還是突擊步槍和輕機槍,在山地高原環境下作戰時,無法構成火力投射密度的優勢。

至於山地打擊部隊最基礎的作戰單位,打擊營的營級支援火力也不夠,大口徑迫擊炮和高射機槍雖然裝備量大於連一級,但是沒有可靠穩定的後勤保障系統,彈藥攜帶基數非常少。而且,山地環境下人員體力消耗非常大,背負更多重裝備會遲緩行軍作戰的速度,消耗士兵的體力。所以,印軍山地打擊部隊的裝備水平一直不強,其火力打擊能力也非常弱。印度軍方明面上加強前線部隊的火力,但是這也是無奈的做法,因為FH-77B榴彈炮機動性能太差,在牽引狀態下出擊時,容易被解放軍偵察部隊發現,而且36千米的最大射程也難以滿足前線支援作戰的需求。

山地作戰部隊的特點就是機動,翻山越嶺,在任何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並實施攻擊。FH-77B榴彈炮的出現,對於目前的印軍來說,非但沒有增益,反而進一步局限了山地作戰部隊的活動範圍。首先,印度軍隊必然會勒令山地部隊在火炮的支援射程範圍內活動,如果FH-77B榴彈炮無法快速向前伴隨跟進,那麼山地部隊就不敢前出作戰。如果與解放軍遭遇的話,解放軍大量裝備的突擊車和全地形車上裝有大口徑高射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火箭炮系統和大口徑迫榴炮等。而解放軍的合成營營級炮兵連,還裝備了其它遠程火力支援系統,可以在山地間快速機動作戰,單兵打到哪裡,我們的重火力就能支援到哪裡,這是印軍根本比不上的。

其次,印度軍隊在邊界地區部署FH-77B榴彈炮所反映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印度軍隊的發展不足。在高原山地地區部署這樣的平原重火力系統,能夠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印度軍方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仍舊做出這一選擇,完全是因為印度軍隊內已經沒有比FH-77B更合適的裝備了。以IFG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為例,以裝甲運輸車為底盤,只具有有限的機動能力,在高原上的表現可能還不及牽引式的FH-77B榴彈炮。而且這款火炮口徑小,射程不足,即便是部署了,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9噸級的M-46型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射程28千米,火炮的多方面綜合性能,在當下已經落後,加上轉換時間太長,也無法與155毫米級的FH-77B榴彈炮相比擬。

介紹完印軍的這些火炮,再來了解一下解放軍的高原山地裝備。像大口徑遠程火箭炮,卡車炮和新型榴彈炮等就不做介紹了,畢竟優勢太大,單說以山貓全地形車為平臺的各種"武器平臺"。山貓全地形車可以根據不同的戰場情況,靈活安裝各種武器模塊。到目前為止,山貓全地形車可以換裝120毫米口徑的迫榴炮,107毫米36管火箭炮,120毫米迫擊炮,6管30毫米彈炮合一防空系統,35/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82毫米速射炮,40毫米埋頭彈發射炮,12.7毫米或14.5毫米重機槍。

在大大小小的武器模塊中,山貓突擊車的火力單元最大支援範圍超過了20千米。再遠一點的目標如果需要打擊的話,則可以直接呼喚後方炮兵群直射清理。以300毫米的PHL-03式遠程火箭炮為例,最大射程超過150千米,誤差精度不超過1米,在為山地部隊提供山貓全地形車射程無法觸及的火力支援時,仍舊能夠保證絕佳的精度。在層層體系的聯合保障下,解放軍的山地步兵更傾向於"偵察兵+炮兵",小範圍的目標自行解決,大量目標則直接呼叫後方支援。所以,相較於窘迫的印度軍隊,我們的優勢直接在總體上得以體現,印軍只是在兵力數量上佔有優勢。裝備差,後勤補給弱,訓練強度不夠,綜合素質處於劣勢,這就是印軍的現狀。

相關焦點

  • 為啥我軍還保留122毫米榴彈炮?口徑統一為155毫米不好嗎?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PLZ0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替代中國裝備了數十年的152毫米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炮,成為中國未來旅級單位的中堅火力。這些火炮自動化水平高,射程遠,可以輕易得將122毫米榴彈發射到18千米外,如果使用底排火箭增程彈可以達到27千米,已經不低於美國的155毫米火炮。現役的155毫米榴彈炮和152毫米榴彈炮型號,除了某些自行火炮和直升機掛載的超輕型火炮外,重量都遠遠超過122毫米榴彈炮。
  • 印度繼續增兵:戰備公路修建至喀喇崑崙山口,部署155毫米榴彈炮
    持續多日的中印對峙並未出現緩和的跡象,當地時間28日,印度外交部公開表示會與中方和平解決邊界爭議,不需要美國總統川普的調解。但話是這麼說,印度並沒有這麼做。近日,印度繼續向邊境增兵,戰備公路修建至喀喇崑崙山口,已部署美國155毫米榴彈炮,針對性十分明顯。
  • 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射強大的M777 155mm毫米榴彈炮
    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射強大的M777 155mm毫米榴彈炮 製造商:英國宇航系統公司 服役:美國陸軍,USMC 口徑:155毫米 重量:7,500磅 長度
  • M1式155榴彈炮:美式重炮的開山之作,志願軍取之於敵,用之於敵
    前言前面我們先後講了二戰中美軍裝備使用的M1A1式75毫米榴彈炮和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本篇將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大哥,M1式155毫米榴彈炮。美軍研發火炮,通常採取「火炮和炮架分開研製,再將二者組合」的方式。巖島兵工廠研製新型155毫米榴彈炮也是如此,他們先是分別開發了新型T3式火炮和T2式炮架,然後將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是新型的155毫米榴彈炮。研發工作最終在1941年完成,新炮被命名為M1式155毫米榴彈炮。
  • 志願軍繳獲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
    這些武器裝備中,有不少是從敵軍手中繳獲、又對敵人反戈一擊的。歷史不會磨滅,英雄業績永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門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就是當時志願軍將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豪情的見證者之一。我們都知道,強大火力源於火炮與彈藥的性能,實現高效打擊則要依靠炮兵的出色操控。正是人裝結合程度上的差異,使抗美援朝戰場上的M1式155毫米榴彈炮在志願軍和美軍手中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多次見證志願軍將士反轉戰局M1式155毫米榴彈炮是20世紀50年代美軍師級支援火力的支柱。
  • 志願軍的武器:美制155毫米榴彈炮,直接從敵人手裡繳獲
    軍博陳列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這次我們來講講當時志願軍炮兵口徑最大的火炮——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必須說明的是,這款火炮是在朝鮮繳獲的。在此之前,美國在二戰時期曾援助中國國民黨軍隊一批M1918式155毫米榴彈炮,該炮為仿製法制施耐德M1917榴彈炮而來,國民黨軍隊只得到了36門,在遼瀋戰役中全部被解放軍繳獲。不過M1918沒有參加抗美援朝。
  • 炮兵高原對轟,印度要吃大虧:只能仰脖往山上轟
    目前印度陸軍的大口徑火炮主要有4種,第一種就是瑞典的FH-77B型榴彈炮、第二種就是和美軍同步現役的M777、第三種是韓國特許印度生產的K-9自行火炮,最後一種是冷戰時期從蘇聯獲取的M46。這四種火炮中前三種都是155毫米口徑,只有M46是130毫米口徑。印度這幾種火炮目前都各自存在一定的問題,FH-77B是1980年代的火炮,採用的是39倍口徑的身管。
  • 中國15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品類齊全,但最初技術卻是引進的?
    155毫米榴彈炮是中國軍隊中一大殺器,長期以來受到軍隊的重視,目前隨著國產新型155毫米榴彈炮的服役,讓這種大口徑大威力武器越來越為外界所知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最早的155毫米榴彈炮的其實是引進的國外技術。
  • 印軍新動作:300毫米遠程火箭炮部署高原,打擊範圍輻射90公裡
    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印度軍方在邊境實控區的兵力部署已經達到飽和狀態,除了數萬名作戰士兵進入前沿陣地外,還有各式武器裝備。根據已知消息,包括美制155毫米加榴炮、瑞典FH-77B式155毫米榴彈炮及國產K-9 Vajra-T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在內的重炮已經完後部署。
  • 國產155毫米卡車炮:又有新「貨」到位,重量輕火力猛
    【話說軍世】作為國產新型裝備,122毫米和155毫米卡車炮都已經亮相許久了,尤其是駐紮在重要地域的部隊已經完成換裝,最近,又有陸軍莫旅接收了新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滿滿一大片,看起來就很猛。
  • 美軍造巨型155榴彈炮,射程上百公裡,猜猜針對誰?
    亞洲國家的PLZ-05自行榴彈炮,以其高機動,射速快、射程遠、火力猛、精度高稱霸世界,為了應對PLZ-05自行榴彈炮帶來的巨大挑戰,美軍於2019年公布了代號為XM1299的巨型榴彈炮樣車,據說今年已經完成相關測試,計劃2022年開始大規模服役。
  • 大炮可直接將飛彈擊落?美軍又有了新想法,155毫米榴彈炮成目標
    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裝備的飛彈性能越來越強,也對目前世界範圍內各國現有的防禦系統,形成了極大的挑戰。尤其目前俄軍,已經研製出了多款具有超大射程,並且有著極強打擊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同時這些飛彈,在運行的過程中還能隨意的改變運行軌跡,也讓一直將該國視為最大對手的美國,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 法國一戰1904TR 155毫米速射榴彈炮,每分鐘15發的爆燃射速
    法國炮兵軍官Emile Rimailho上尉,此人曾參與過M1897野戰炮的研製,正是他積極主張研製中口徑速射野戰炮。在這裡希望讀者不要誤會,在一戰及之前那個重炮橫行的年代,155毫米級別的火炮確實只能算中口徑,大口徑者如施耐德194毫米口徑炮,甚至「大貝爾莎」420毫米重型榴彈炮。
  • 二戰美軍火炮支柱,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沒想到還有德國血統
    二戰美軍運用較多的支援型榴彈炮就是M2式105毫米榴彈炮,戰後更名為M101式。這款火炮的服役時間跨度相當大,它的研製可以追述到一戰時期,至今仍在部分國家或地區服役,是不折不扣的老爺級裝備。
  • 全球最輕的105毫米榴彈炮:居然能裝在悍馬越野車上!
    雖然名為"超輕型"火炮,但實際上"鷹眼"火炮的各項火力指標都達到,甚至是超過了美軍步兵輕裝部隊先前服役的M119型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的水平,較後者而言"鷹眼"發射常規彈藥時的射程並沒有減少,都為11.5千米。
  • 15秒能打6發炮彈,射程17公裡,只有1.6噸105毫米法國超輕榴彈炮
    LG1 Mk III輕型榴彈炮這是Nexter公司向波蘭陸軍推銷LG1 Mk.III超輕型榴彈炮,20多年前,波蘭陸軍中的拖曳式榴彈炮就已經中撤裝,目前裝備的都是自行式榴彈炮,如英國的SA-90和韓國的「雷霆」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儘管當時美軍高層在「未來戰爭是否會演變成高機動性的機械化戰爭」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但該委員會仍極富前瞻地提出:將美軍師屬火炮口徑由75毫米級升級到105毫米,師支援火力則定位在155毫米級別。這一決定,為美軍現代炮兵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定下了基調。
  • 155毫米的廉價防空,性價比遠超飛彈,榴彈炮即可發射
    美國空軍最近測試了由陸軍M109自行155毫米榴彈炮,發射的155毫米版本的HVP超高速炮彈,擊中了一架模擬巡航飛彈的無人機。早在2018年,美國海軍從海軍艦炮發射了20發127毫米HPV炮彈,這種艦炮武器在美國海軍所有驅逐艦和巡洋艦上都有。
  • 105毫米榴彈炮發展的過往和春天
    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作為目前各國壓制火炮中堅的155毫米榴彈炮,一直沒有忘記「下放」統一身管壓制火炮口徑的終極目標。而被155毫米榴彈炮光芒遮蔽的105毫米榴彈炮卻並沒有放棄努力,阻止被155毫米榴彈炮兼併的命運。
  • 我國仿製過的這款義大利炮,M56馱載105毫米榴彈炮,專門出口創匯
    毫米榴彈炮(該炮後來更名為M116式75毫米輕型榴彈炮)。火炮高低射界-5°~+65°,方向射界36°,能夠發射美軍M101式105毫米炮彈和北約的標準同口徑榴彈炮,彈種有榴彈、破甲彈、發煙彈、照明彈等,其中M1式榴彈重18千克,M67式破甲彈重16.7千克,最大穿甲厚度102毫米。發射常規炮彈時炮口初速度472米每秒,最大射程約10千米,炮彈直射距離800米,具備一定的反裝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