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計價器安裝「跑得快」怎麼破 掃碼分享攻略
計程車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計價器的準確度更是乘客關心的焦點。是不是所有計價器都能如實顯示公裡數?如何一眼識破安裝「跑得快」的不法計程車?記者昨日來到市計量測試所計程車計價器檢定站,探訪了計程車計價器檢定的全過程。截至目前,市內三區共有計程車9260輛,每年一次的計價器檢定工作都在檢定中心的兩條檢測線上完成。
探訪 滾輪上檢出「跑得快」
昨天上午,幾十輛計程車在兩條檢測線外分成兩隊等待檢測。檢測開始,排在最前面的計程車緩緩開入檢測站,接近檢定裝置時,司機輕踩一腳油門,使前輪不偏不倚地「陷入」滾輪內,一切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啟動檢測裝置,大滾輪開始加速滾動,前方計算機上「時速」一欄的顯示數據開始迅速「飆升」至時速60公裡左右。當計程車計價器上的裡程數顯示為1000米時,工作人員停止檢測,而此時計算機上「採樣」一欄中的數字為「974」。「這個測試結果就說明計價器跑得有些快了。大滾輪轉動了974圈,也就是說實際上計程車是跑了大約974米,但是計價器上顯示的卻是1000米。」工作人員解釋。
檢測結果出來後,計算機軟體將自動計算出準確的校準數據,跑得不準的計價器將接受調試和校準。工作人員將校準結果列印在一張小紙條上,司機帶著小紙條進入下一個「校準」環節。
揭秘 計價器「鉛封」藏秘密
來到調試區,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手裡都捧著一個小籃子,籃子裡面則裝著一堆花花綠綠的小塑料盒。可別小瞧了這個只有拇指大小的塑料小盒,秘密就在於這些被稱為「檢定標記」的小塑料盒,計價器是否標準合格就由它」說了算「。工作人員首先會根據印有檢定結果的紙條來調整計價器數據。插入檢定卡後,計價器將進入「調試」狀態,工作人員根據檢定結果來調試計價器數據,包括計價器k值、檢定日期及下一次的檢定時間等數據。
計價器調試完畢後就進入安裝檢定標記環節,俗稱「打鉛封」,這也是計程車計價器檢定過程中「一錘定音」的環節。 「你怎麼判斷這臺計程車的計價器是不是已經校準合格?就看他的計價器旁邊有沒有安裝『檢定標記』。 」工作人員一邊給調試好的計價器安裝檢定標記,一邊介紹。每個檢定標記都有唯一編號,不可複製,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當你乘上一輛計程車卻發現此車沒有規定的檢定標記或者標記被破壞,「那麼我們至少可以說這輛計程車存在作弊嫌疑。 」工作人員說。
支招 目測也能識破「跑得快」
計程車上安裝「跑得快」是對乘客利益的一種直接損害。市民如何目測識破「跑得快」?檢定中心的技術人員為大家支招。
首先,「跑得快」可以通過目測識別。計價器顯示屏上有以千米為單位的裡程顯示數字,其計數周期為每隔0.1千米跳表一次,市民完全可以通過這個原理來識別 「跑得快」。「乘客可以目測距離,每隔100米裡程數往上加0.1千米,如果你覺得車子只跑了60米就跳表了,那就說明車子安裝了』跑得快』。以前大概是每隔一公裡跳一次表,乘客根本沒法目測判斷。現在這個裡程數字細化了,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識別方式。」我市計程車共有兩種不同的計價器顯示屏,一種裡程顯示數字位於顯示屏中央,另一種則在顯示屏右下角。
另外,一些安裝「跑得快」的計程車司機會格外「心虛」,將計價器的裡程顯示數字用白紙遮擋,甚至選擇用煙燙等方式將裡程顯示處的屏幕弄髒,防止乘客識別。
還有,如果市民發現計價器右下角的檢定標記被破壞或者「失蹤」,那麼也應「多留個心眼」。工作人員提醒市民,一定要選擇正規計程車,而不能貪便宜選擇「黑車」。乘車完畢時應索要發票,一旦發現此類違法現象可撥打車票上的舉報電話予以舉報。(記者 王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