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影視拼搏海內外,成名藝苑不忘眾鄉親。」
在王寶強的家鄉大會塔村,村口牌坊上刻著這兩排朱紅大字,吸引著往來路人的目光。
步至村內,王寶強元素更多。
有巨幅的許三多畫像:
還有滿牆的押韻標語:
乍看這場面,不難被震懾到。
畢竟,太高調了。
但是從傳統的宗族觀念出發,一切又很好理解。
王寶強身上寄託了無數中國人的奮鬥情結——「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家鄉需要名人來自我宣傳。
而王寶強這麼多年來,也為家鄉做了不少貢獻。
出錢為村裡蓋老年活動中心、託兒所、敬老院,洪災、疫情都第一時間向家鄉捐獻物資。
回家和鄉親聊天時的熟稔之狀,也說明他從未遠離過這片養育了他的熱土。
我們很難看到,有哪個一線明星能和家鄉保持著如此緊密的聯繫。
近來,以採訪文化人著稱的《十三邀》,有些意外地與王寶強進行了一次對話。
面對知識分子許知遠那套提問方式,都以為王寶強會露怯。
為他預設了答非所問的尷尬對談場面。
但沒想到,在這場交談裡,我們反倒看見了他這些年來的成長。
以及,他身上超乎許多人想像的聰明和通透。
幸運的傻根
2004年,馮小剛到處尋找一個新面孔出任自己電影的男二號。
番位排在葛優和李冰冰一眾大牌之前。
《天下無賊》上映,王寶強憑空出世。
這個有著讓人無法抵擋的真誠笑容的農村孩子,一夜之間感動了無數人。
傻根這個角色,是《天下無賊》得以成立的內核。
他所代表的天真和不設防,是馮小剛藉以拷問人性、照映現實罪惡的鏡子。
人們想保護傻根,也是想保護人性中最真最純潔的部分。
後來,王寶強身上的「傻根」特質一再被利用和放大。
無論是《士兵突擊》裡咬緊牙關、悶頭吃苦的許三多,還是讓徐崢旅途不得安寧的牛耿和王寶。
勵志英雄也好,聒噪旅伴也罷。
王寶強始終在演繹一個與外界格格不入、讓常人無法理解的憨直人物。
角色再深入人心,但是很少有人將其視為王寶強的能力。
而是用「本色出演」蓋過王寶強的自主發揮。
戲外的王寶強,的確與這些角色有著相似的氣質。
這麼多年,與他合作的,都是徐崢、黃渤、陳思誠這些「人精兒」。
王寶強身處其中,像個笨拙的異類。
但就像成才對許三多,徐朗對王寶,儘管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但仍然願意保護這樣一個簡單的人。
當年王寶強離婚,陳思誠一句「加油兄弟」並轉帳三百萬被傳為美談
有時候,他那滿腔的真誠,甚至會以一種尷尬的方式噴湧出來。
2016年,王寶強執導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大鬧天竺》。
與自己合作過的7位大導演,都很賣面,紛紛來為他站臺。
王寶強的感動無以言表,現場直接下跪,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這一舉動,讓臺上的徐崢、陳凱歌等人,有點嚇到了。
赤手空拳、毫無背景的王寶強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維持著不錯的人脈。
除了努力努力再努力,也與他那圈中難得一見的純樸為人有關。
電影上映後,票房豐收,但是口碑崩盤。
影評人發起的金掃帚獎,將年度最令人失望導演頒給了王寶強。
國內明星沒有誰願意去「自取其辱」,王寶強卻親自去領了這個「獎」。
在場的人無不感到驚訝,主持人激動表示:這是這個獎成立9年來,第一次有一線明星親自到場。
他的虛心和謙遜,博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觀眾也願意再給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底層出身,嘗過艱辛。
王寶強身上沒有很多明星懷有的幻覺。
他的低姿態,反而讓他走了更遠的路。
像黃渤當年形容他的那句話一樣,誰能抵擋得住一個真誠的人呢?
合格的演員
節目裡,王寶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稱:
其實我是從文藝片出身的。
看慣了他在喜劇裡鬧騰的樣子,很多人的確忘記了這回事。
傻根並非王寶強的起點。
當年馮小剛能注意到王寶強,是因為看了他的處女作《盲井》。
導演李楊從1000個北漂裡挑中了當時只有16歲的王寶強。
因為他站那兒不用演,就是元鳳鳴本人。
影片改編自老舍文學獎得主,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背景是1998年左右頻出的特大礦難殺人詐賠案。
這個被詐騙犯盯上的打工仔,因為自己天真、善良、好學的天性,讓殺人犯之一的「二叔」動了惻隱之心。
元鳳鳴成了影片中讓黑暗人性得以復甦的一抹亮色。
傻根其實是對元鳳鳴的一次成功搬演。
青澀的王寶強,一出道就迷迷糊糊地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
只可惜因為話題敏感,這部良心藝術佳作沒有在國內公映。
金馬獎對王寶強的生活,還沒有一千多塊的片酬來得改變大。
當年王寶強並不覺得自己會演戲。
因為那些角色離自己的生活太近了。
面對外界「王寶強只能演傻根」的偏見,他沒有認,而是不斷尋求轉型。
2011年的《Hello!樹先生》,被視作王寶強的演技巔峰。
他仍舊演一個農村人,但是氣質已經脫胎換骨。
不再靠著低頭噘嘴露下眼白的招牌動作,營造委屈無辜感。
而是戴著近視眼鏡,穿著破舊西裝,偽裝成一個文化人。
他有個抬左手的習慣性動作,用做作的起範兒極力掩飾內心的自卑與怯懦。
在賈樟柯的《天註定》裡,他化身冷血殺手三兒。
他無言地穿梭在路上和人群中,只靠眼神和形體交代情緒。
讓人第一次在他身上看到了陰森的壓迫感,甚至帶點冷峻的性感。
樹先生表現了封閉農村對人的極端壓抑,三兒代表了社會快速發展後人們內心的撕裂。
這些邊緣的角色,打破了傻根、許三多們單一的人物質地。
他們複雜到足以承載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度反思。
從影幾十年,王寶強總結不出一套所謂的表演方法論。
但是他從一開始就誤打誤撞地觸及到了高級表演的實質——真聽真看真感受。
他在節目裡說的那些大白話,其實跟演技綜藝裡那些導師所說的別無二致。
像是臺詞不用記太熟,有瑕疵反而更真實;說不上的話就不要刻意說,哭不出來就不要哭;感受到了,就得來真的.
在《我就是演員》裡,郝蕾勸不會演戲的年輕流量們:先去生活。
沒文化、非專業的王寶強之所以能一鳴驚人,並且保持這麼久的演藝生命,是因為他本就處在生活中。
生活是最好的表演課堂。
從這點來看,王寶強或許從來就沒比別人差過。
以往,他在節目中自誇的時候總是誇張大笑,來掩飾自己的心虛。
這次,他面對許知遠,認認真真地說出了這句話:
仔細想想,我覺得我還挺優秀的。
王寶強當然值得這份遲來的自信。
沒有一個人,可以一直靠運氣走到底。
王寶強實際擁有的,比我們看到的多。
聰明人寶強
《天下無賊》上映後,王寶強火了。
有電影開出高價,就想讓王寶強在裡面客串露個臉。
王寶強拒絕了。
一輩子沒見過錢能來得如此容易的媽媽,不明白兒子咋想的。
王寶強安慰她:以後我會給你賺更多的錢。
學識有限,不一定眼皮子淺。
這一點,王寶強做得比很多天之驕子還要好。
一炮成名後,他沒有急於滿足欲望,而是謹慎地挑選角色。
所以,他的作品,幾乎部部經典。
有的演員,終其一生可能都只能創造一個有影響力的角色。
而王寶強,有傻根,有許三多,有順溜,有牛耿,有寶寶,有唐仁.
真人秀剛起來那段時間,王寶強就已經上了兩檔最火的綜一代——
《奔跑吧,兄弟》和《真正男子漢》。
但是他依然沒有戀戰,參加完一季就回歸電影。
像他說的,「要學會克制,控制住自己對金錢的欲望。」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王寶強都做了如今感到慶幸的選擇。
許知遠替他總結:
你是內在計劃性挺強的一個人,挺門清的。
底子差的他,意味著要比別人下更多的苦功。
演《士兵突擊》的時候,他是唯一一個被劇組直接丟進兵營訓練的演員。
而幾百場戲,數不清的臺詞,對他來說是比體能更大的挑戰。
識字不多的他,只有天天隨身攜帶字典。
劇組也成了王寶強的提升知識和文化的課堂。
張譯回憶那時候的王寶強,坐在宿舍裡也不跟人說話,好像有很多心事。
那時的他,其實跟許三多一模一樣:
為了從孬兵變成好兵,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
每一次跳躍,對他來說,其實都有粉身碎骨的危險。
在影視城裡,許知遠體驗了一天群演的生活。
有一個龍套演員,像是本能一般,用盡一切方式搶鏡頭:
黏在許知遠身邊,對著鏡頭表演自己的土味rap,還吹噓自己投資的電影參展坎城、在好萊塢有關係。
很多人從這位龍套身上看到了某種理想破滅的悲劇性。
北漂十多年,回到邯鄲創業被騙,當過保安、網管。
離成功最近的一次,看起來又是一次騙局。
像極了周星馳電影裡講述的那群失敗者。
正如王寶強清醒地意識到的那樣:
我這是實現了,如果不實現的話,就很殘酷。
其實,殘酷的是大多數。
王寶強的成功,是稀有的草根勵志傳奇。
他代表了幾十年前這個社會的巨大可能性。
而現在,這個可能性正日益萎縮,影視圈也同樣「寒門再難出貴子」。
而像王寶強這樣啃得下命運賜予的重大機遇的人,也越來越難得見了。
推 薦 閱 讀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
籤約帳號【吐槽電影院】原創內容
點「在看」,寶寶繼續加油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