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車的底盤確實是一絕,其造車實力也相當不俗,而且無論是PSA還是雷諾,這些法系車都有超過一百年的造車歷史,均是有歷史底蘊的品牌,尤其是法系車的底盤調教,向來有很好的口碑。
今天我們就借著CCPC四冠王天逸制勝技術分享會來為大家解讀下看看它的底盤「神」在哪裡,「魔毯」從何而來?為什麼坐得越多人,體驗會越舒服?
在介紹「魔毯底盤」之前,我們要和大家先說下它這四冠王的由來,2020年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CCPC) 上勇奪四連冠,分別以麋鹿測試乾燥賽道3.369秒的優異成績打破該賽事3年記錄,榮獲2020年CCPC麋鹿測試全場第一,同時以溼滑賽道3.461秒的成績力壓2020年其他品牌車型的乾燥賽道成績。
在黑河站的比賽中,奪得雪地街道挑戰賽緊湊型SUV(20萬級)組第一,並斬獲雪地越野賽緊湊型SUV(20萬級)組冠軍。
雪鐵龍天逸C5 AIRCROSS是一款定位於緊湊級的SUV車型,基於AirCross概念車打造而來,圓潤的造型非常與眾不同。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它的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
此前坊間流傳著一句話,「沃爾沃研究安全、奧迪研究燈、寶馬研究操控、奔馳研究豪華、雷克薩斯研究服務、大眾研究中國人、PSA研究懸架」。
標緻205GTI
看似玩笑的一句話,你細品確實也很有道理。的確,PSA在歷史上從來不缺底盤表現驚人的代表作。比如用最簡單的結構實現最佳操控性之一的標緻205GTI;再比如用主動式液壓懸架實現同級別最舒適的老雪鐵龍C6。而雪鐵龍天逸搭載的液壓懸架系統並不是國外雪鐵龍車型上的那一套可主動調節高低的液壓懸架系統,而是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
在介紹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懸掛的工作原理,作為車身和路面之間的緩衝元件,懸掛通過吸收路面傳來的震動,達到使車身保持平穩的目的。而車輛懸掛由兩個元件組成,即彈簧和減震器。懸掛的「軟硬度」則取決於減震器的阻尼——阻尼越小,懸掛越「軟」。
而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則是在兩側各增加一個液壓止動器(一側為拉伸止動器,一側為壓縮止動器),拉伸和壓縮可以進行內部調整,車輛根據具體路況來調節高度,滿足舒適性或極限運動性能;當減震器接近最大拉伸行程和壓縮行程時,減震器會吸收更多的能量,使車身與路面的接觸更加柔和,實現魔毯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通過在減震器下端增加漸進式液壓緩衝器來實現,不用電驅動,也不會額外增加能耗。下面我們通過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四種工作狀態來了解下:
狀態一:車輛行駛在平坦路面,緩衝器上下均未接觸PHC裝置通過活塞位置,識別震動幅度,減震器為小阻尼狀態,從而保證懸架對路面的震動進行很好地吸收,保證平順性。
狀態二:車輛加劇震動,緩衝器上下開始工作,PHC裝置開始介入,兩側密集排列的油液閥成為油液流通的通道,活塞向下壓縮的過程中,開始吸收機械能,減震器阻尼增大,使懸架對震動的吸收能力增強,防止剛性衝擊的產生。
狀態三:當震動持續加劇,活塞繼續下移, 油液閥被逐個關閉,減震器阻尼不斷增大,懸掛對機械能的吸收加大,持續發揮減震效果。
狀態四:漸進式壓縮液壓緩衝器被壓縮至極限位置,PHC裝置處於能量吸收的最大狀態,減震器迎接衝擊。但與傳統懸掛相比,該衝擊早已被極大程度的化解。
據此,PHC技術的優勢可以概括為:首先在顛簸路面上,PHC裝置吸收了衝擊能量,減少了剛性衝擊,同時,觸底反彈的速度也會被緩解;其次因為有了PHC技術,允許將減震器的油液通孔面積設計更大,來提升良好路面時對細微震動的吸收。不僅如此,由於PHC完全是一套被動的機械裝置,相比其它主動懸掛系統,它沒有任何額外的能量消耗。
得益於雪鐵龍專業的底盤調校技術配合全新設計的PHC,天逸能夠精確地將車身振動頻率控制在1.05赫茲到1.2赫茲之間。那麼,1.05赫茲到1.2赫茲又是什麼概念呢?這恰恰就是我們在日常散步時所能感受到的振動頻率。這種最能貼近日常生活感受的體驗,也是我們覺得天逸底盤十分舒適的原因所以。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最後東風雪鐵龍還與中汽中心|諮詢籤署協議,共同成立中國汽車舒適性研究工作組。兩個企業將針對汽車舒適性共性技術交流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
寫在最後
雪鐵龍所帶來的PHC「黑技術」可謂是大放異彩,與其它品牌在標榜運動的時候,東風雪鐵龍另闢蹊徑,他們希望汽車在舒適性方面有所創新。而他們確實也做到了,足夠長的懸架行程加上綿軟的調校設定讓天逸的行駛品質有著越級挑戰的實力。而天逸的底盤從整體來看並無太多槽點,該配備的都有配備。同時我們也希望除了PHC技術外,東風雪鐵龍為我們帶了更多創新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