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菲特,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股神」,「巴菲特晚餐」。
沒錯,巴菲特是唯一一個靠投資名列全球富豪前幾名的人,堪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資產高達800多億美元。
前幾天在論壇上有這麼一個小孩子跟巴菲特之間的故事被炒得熱火朝天,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發文的是一位家長,據這位家長所說,前一段時間在家跟孩子講巴菲特小時候賺錢的故事,於是年僅9歲還在上學的女兒就受到了啟發,自己開始賺錢了。
通過學校老師得知,原來是這個小女生將自己爸爸媽媽給買的零食帶到了學校裡去賣,不到一個星期就賺了100塊錢,因此老師把這些事情告訴了家長,並且還不讓別的學生跟她有交集。
因為是在學校,老師竟然說這位女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影響學校的氛圍,帶壞別的同學。
要不是老師發現告訴家長,家長也完全不知情,完全是這位小女生自己的想法,家裡嬌生慣養的,爺爺奶奶買的零食不斷,都怕她吃太多零食不好,沒想到她拿去賣。
自始至終家長也沒明白女兒是如何賺100塊錢的,於是就跟女兒好好地聊了聊,原來啊,是這位小女生發現同學們都會去買學校門口小賣部一種叫「盲盒」的東西。
於是,自己就想到了把零食裝進盲盒裡讓同學們購買,同學們都非常感興趣,一星期下來,她輕輕鬆鬆賺100塊錢。
時候這位家長把這件事情發布在了論壇上,很短的時間內就引起了大量網友的熱議,有的人在指責這位老師,說她說話難聽,並且管的太寬。
一部分網友也支持小女生學習賺錢,畢竟那個人上學學習不是為了以後長大了好賺錢過生活。
也有人說學校裡是學習的地方,是公共教育的場合,不是讓你來賺錢的,學校是學習的聖地,但是小編在此想說,那些在學校食堂做兼職的大學生怎麼說?
用現在現實的話說,學校不也是中為社會上培養合格的「打工人」嗎?
對於那些霸佔富豪榜的猶太人來說,他們會用敲擊金幣的聲音來迎接自己的孩子出世,從小就培養孩子將賺錢作為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
雖然說這樣做會讓人覺得有些極端,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是人活著就得賺錢,天上也不會掉餡餅,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對於男孩來說,學會掙錢是一份責任,是以後在社會上立足生存的必須技能,而女孩學會賺錢,那將是以後的獨立。
巴菲特小時候是如何賺錢的?
巴菲特6歲的時候就向鄰居們推銷口香糖,沒賣掉一包就賺到2美分,稍微大一點的時候跟著家人去海邊度假,家人們都在沙灘上曬太陽,他就背著幾瓶可樂去賣,每趟賣六瓶,除去進貨的成本賺5美分。
直到後來,巴菲特看了一本叫《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裡面講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賺錢方法,裡面的一個體重稱的例子徹底改變了巴菲特的一生。
講的就是在藥店放一些投幣式的體重稱,那些去藥店買藥的人看到這種新鮮的體重秤都非常的感興趣,都會投幣去稱一下,於是就能賺到更多的錢,去投放更多的體重秤,反覆循環。
受了體重秤的啟發,巴菲特也因此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巴菲特有一個朋友擅長維修機械,於是巴菲特就去買來了一臺報廢的彈子機(類似老虎機一樣的東西),讓自己的朋友修好,然後放到理髮店內。
理髮店裡等著理髮的人很多,等的無聊就有人會去玩投幣彈子機,很快放著一周就賺了50美元,於是就又賣了更多的報廢彈子機,修好了繼續找理髮店投放,最後發展到7臺,可以說是典型的複利啊。
其實這種商業模式在當下還是非常的盛行,就像現在在一些商場裡,KTV投放一些抓娃娃機,
有人算過這筆帳,每臺娃娃機的進價大概是3000塊錢左右,加上放在商場裡的租金,以及裡面的娃娃,一個月的成本大概1100元。
大家都知道,抓娃娃機這種機器可以自己調節中獎概率的,如果說你設定一天只能抓走一個娃娃,抓一次2塊錢,那麼至少要抓550次才能收回成本,分攤到一個月,每天就18次,對於現在年輕人的喜好,這個次數很容易達到。
這種賺錢方式就是典型的複利投資,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複利思維也是現代理財中一個重要概念,就像我們投資一樣,新得到的利息也可以生息,由此進行財富增長。
巴菲特也是通過這種「複利效應」,通過不懈的投資,不斷地去獲取穩定的回報。
為什麼大家學會了這種複利效應,還是不能像巴菲特一樣呢?
首先,我們要有足夠的本金,不論是賣可樂,還是彈子機,只有有了足夠的本金,才能投入更多,本金越大,複利就越多,收益也就越大,也相當與前期的本金儲蓄期,所以很難像巴菲特一樣雪球滾那麼大。
其次,要選擇一些好的投資渠道,就像巴菲特一樣,把彈子機放在理髮店裡,客人們排隊理髮等的無聊,就會去玩,藥房裡放的體重秤也是一樣,大家看完病,醫生不建議體重超標,都會想去秤一下。
換句話說,你把抓娃娃機放到藥房裡,沒有那些去看病開藥的人,有心情去玩一會吧。
最後,就是一個時間問題,想要進行複利,就得有足夠的時間跟耐心,不僅要早下手,而且還得耐心地等待,時間越長,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多。
巴菲特縱然有800多億美元的資產,大多數也都是在50歲以後才開始慢慢積累起來的,在巴菲特60歲的時候,他的個人財富不過5億美元,可以說巴菲特一生中99%的資產都是在60歲以後賺到的。
大家認為孩子們應該不應該從小培養賺錢思維呢?大家對那位老師有怎麼樣的看法呢?不妨評論一下,感謝大家的支持,記得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更多的精彩內容,以及職場中的實用經驗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