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是金庸的第二部武俠小說,這部作品在金庸的作品中地位不高。撇開中篇的《白馬嘯西風》和短篇的《鴛鴦刀》、《越女劍》不說,剩下的十二部長篇小說裡,這部小說應該是排在倒數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多不少也有六七個版本之多,這部電影版是邵氏1981年的作品,又是倪匡編劇,張徹導演。
大明忠義督軍袁崇煥因中反間計被凌遲處死,遺下一子袁承志被啞僕背上華山,華山派掌門穆人清將其收為關門弟子。承志長大成人,為人忠厚。他無意中發現一個山洞,裡邊有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骸骨和他遺留下來的金蛇劍、金蛇秘笈以及藏寶圖。袁承志習得秘笈上的武功後下山,按金蛇郎君所留遺言去探訪石樑一位叫溫儀的女子。
袁承志結識了一個叫溫青的少年,因身攜兩千兩黃金被追殺,袁承志助他解圍,溫青竟留下一半黃金相贈。承志趕去溫家還金,得溫青留宿,二人結拜為兄弟。黃金乃是賑災用,華山派三弟子追蹤至溫家欲奪回。一邊是門下師侄,一邊是結義兄弟,袁承志在出手調停時,無意中露了一手金蛇郎君的武功,溫家五老大驚失色,原來溫家與金蛇郎君是仇家。
金蛇郎君夏雪宜幼時姐姐被溫家侮辱,家中五人被溫家殺死,他練好絕世武功誓言十倍償還。但夏雪宜擄走仇人之女溫儀後,竟被她的善良打動,兩人產生感情。溫家五老為得到夏雪宜的藏寶圖,將其設計迷倒,挑斷了他手筋腳筋,後夏雪宜在華山不知所蹤......袁承志驚覺溫儀原來就是溫青之母,而溫青竟是女扮男裝,真名溫青青。
溫儀為救青青中刀死去,死前將青青託付給承志。袁承志以金蛇劍和金蛇秘笈裡的武功將溫家「五行陣法」大敗,替金蛇郎君夏雪宜報了血海深仇,奪回賑災黃金,與溫青青相攜而去......
袁承志飾演者是郭追。我不太明白張徹為什麼這麼用力捧郭追,演老頑童、演中年郭靖就算了,還讓他作為男一來演《碧血劍》和《俠客行》。郭追原本是臺灣歌仔戲演員,身手不錯,從武師、武指做到演員,可是他長得又不帥,年紀又顯老,演袁承志、石破天這樣的少年角色實在是滿屏尷尬。他和文雪兒在這部戲裡演情侶,可是第二年在邵氏電影《神鵰俠侶》裡卻演起了父女(郭靖與郭芙)!
演溫青青的文雪兒是金庸、古龍影視劇的常客,僅金庸筆下的人物就演過殷離、叮叮噹噹、郭芙、任飛燕、程靈素、周綺、溫青青等。她在電影裡女扮男裝的扮相十分俊俏,以至於後來佳藝電視臺拍《鹿鼎記》時候特意找她來反串韋小寶。
她的長相是很有古典氣質的,就是臉型偏長,可能《紅樓夢》裡說的「容長臉」就是這種。她的女兒妝扮相還是很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的。
龍天翔飾演金蛇郎君夏雪宜,這個角色也選得頗為讓人無語。《碧血劍》裡最最出彩的就是就是夏雪宜這個人物,但是龍天翔出場,看他的髮型!看他的美髯!看他下巴上的蝴蝶結!看他頭上頂著一隻小金蛇的造型!對比一下江華版本的眉目含情、風流倜儻、、風度翩翩、玉樹臨風,這是什麼鬼?龍天翔飾演金庸角色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一下子是楊康,一下子是金輪法王,一下子是金蛇郎君,一下子是鰲拜......
但是井莉飾演的溫儀還是可圈可點的。井莉不是那種很驚豔的大美女,長相過於成熟,臉盤也不小,演邵氏78版《倚天屠龍記》的趙明時候被吐槽是老大媽,但是她溫柔大氣,演溫儀和《射鵰第三集》的瑛姑這樣的中女就會顯得很漂亮、耐看。
溫家五老等配角都是張徹的御用班底,王力、鹿峰、江生、朱客、關鋒、餘太平等等,好像張徹的電影都少不了他們幾張面孔,看得人都悶了。
朱鐵和飾演袁承志的大師兄銅筆鐵算盤黃真。朱鐵和也是金庸影視劇裡常見的綠葉演員,演過歐陽鋒、裘千仞、血刀老祖、石清、石萬嗔、李自成......黃真是頗滑稽的角色,感覺和朱鐵和不太搭,他似乎更適合二師兄歸辛樹這樣的角色。
蕭玉也是張徹力捧的新人。他五官英俊正氣多了,但是多演些醬油角色,這裡飾演梅劍和。
這部電影的劇情其實只拍了原著小說的第三到第七回,佔原著篇幅的四分之一,到溫儀身亡就結束了。其實金蛇郎君夏雪宜和溫儀的愛情是小說裡最動人的部分,他們死了,精彩也就結束了,袁承志和溫青青的劇情相對就乏善可陳。袁承志基本上算是金庸小說中存在感很低的一位男主角,沒有什麼特色,而溫青青則是不怎麼受待見的金庸女主角,劇情沒有繼續下去也是明智之舉。
這部電影因為又是張徹導演,所以秉承了他一貫的所謂「陽剛」美學,男演員照例坦胸露乳,一個個Deep V開到肚臍。在當時來講是潮流所在,現在來看這奇特畫風難免就用「奇葩」二字一言蔽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