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索寓言裡,有一個傳奇的經典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烏鴉喝水》。
一隻烏鴉口渴,看到一個瓶子裡有水,但是自己夠不著。於是,它不停地叼起小石頭投入瓶裡,看著水位不斷上漲,最後它終於喝到了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於思考和學會堅持,那麼問題肯定迎刃而解。但是,有「好事者」網友製作了《新版烏鴉喝水》,雖說有點毀童年記憶,但卻讓人感覺真實,喚醒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思考。
應該說,《新版烏鴉喝水》裡,這隻烏鴉的形成了思維定勢——叼石頭投水瓶就能喝到水,以至於它的目標是叼石頭,即便遇到了小河,但是它是看不見小河的,因為它的眼裡只有石頭,其他的都視而不見,被大腦的潛意識屏蔽了,結果一輩子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實際上,這個思維定勢的形成,本質上就是認知能力的不同。那麼,認知能力是什麼呢?
認知能力,是一個人對待內心和外界的感知能力,對事物有著清晰的認識程度,同時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看法,以及由此做出的決定和選擇。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裡,作者周嶺原本是一個普通人,直到36歲還碌碌無為。但是,直到有一天,他的思維突然覺醒,他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根本的差異是認知能力的差距。隨後,經過廣泛涉獵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知識,最終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成為了領域專業的成長諮詢師。
在這本書裡,他將自身實踐的經驗撰寫成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想要人生獲得改變和突破,關鍵是學會突破自己的認知能力。
一、自我認知,塑造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大約公元1800年,在法國曾出現一個全身赤裸的狼孩,全年流浪穿行在深林裡,後人稱為「阿韋龍的野孩子」。當時就在被人們發現時,狼孩的舉止完全不像人類,不會說一句話,反而發出野狼的嚎叫聲音。
原來,這個狼孩是從小被遺棄的孩子,由於從小和狼群一起生活,他以為自己也是狼族的一員。在他的認知世界裡,認為自己是狼族,而不是人類。即便雖然他身上流著人類的血,但是他卻完全意識不到。
可見,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決定了他的個人行為模式。
現實中,剛出生的小男孩和女孩差別並不大,那麼男女生的差距是怎麼慢慢拉開的呢?
其實,從小孩子出生的性別不同開始,人們就在潛移默化之中塑造他們對於自身的認知。比如,對於男孩子,家長會引導他往體型、力氣等戶外方面的活動,女孩子則更多地引導往甜美、漂亮的方向發展,而這些方式就塑造著ta對自身的性別認同以及行為方式。
二、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賺錢的能力
在《富爸爸和窮爸爸》裡,講了一個管道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801年,義大利的小山村裡。由於村裡沒水,村長決定僱傭兩個年輕人柏波羅和布魯諾,把河裡的水運到村裡。一開始,他們兩個人每天都提著水桶,不斷地往河邊和村裡跑。但是這樣一天下來,弄得全身滿是疲憊。
這時,柏波羅有了一個想法,鋪設一條管道將水從河裡引到村裡。但是布魯諾覺得,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同時他覺得這份工作很不錯,憑著這份工作,可以養活自己一輩子的。
就在柏波羅開啟管道計劃時,布魯諾還在嘲笑他,這不是白費功夫?但是柏波羅卻知道,也許需要3年時間,一旦將管道鋪設好,就有河水源源不斷運回村裡,那麼意味著財富源源不斷。就這樣,建造管道完畢,柏波羅成了富人,而布魯諾卻失去了一輩子的工作。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機遇,這兩個年輕人的表現如此大不相同呢?
這決定因素在於兩人認知水平的不同,尤其是對金錢的認知不同,決定了兩人能夠獲得的財富水平。
對於柏波羅來說,他對於財富有更高的認知,想通過更輕鬆的方式獲得,實現財富自由,於是他建設了管道,而布魯諾卻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地滿足一份工作謀生,結果被同齡人遠遠甩開。
生活中,城市裡很多打工者身上不也是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嗎?對於財富的獲得,就是日復一日地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和時間,這樣的結果是自己背負房貸車貸的壓力,但是老闆卻因為自己的加倍努力工作變得富有起來。
不得不說,富人和普通人之間的最大差距在於思維認知。富人獲得財富的途徑是,想著怎麼讓別人為自己工作,而普通人想著的是努力讀書,考一個好的大學,找份好工作,為老闆工作。
實際上,這說到底還是認知能力的不同,一個人始終無法賺到超過自我認知範圍的錢,正如朝九晚五的城市白領,無法想像富人是怎樣獲得財富的。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那麼就要試著升級自己的認知,試著用富人的思維看待事情。
三、如何實現認知覺醒呢?
人的一生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覺醒。
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也定義了一個人的人生,因為人的一輩子,始終活在自我的認知裡。那麼,如何重獲生命的認知覺醒,實現人生顛覆呢?
一、堅持早起和運動
人們常說,早睡早起好身體。
不過,對於現代人來說,想要早起似乎有點困難。很多人都有熬夜的習慣,即使什麼事情也沒有,睡前一定要盯著手機,直到實在無法支撐才睡覺。但熬夜晚睡,勢必導致第二天精神狀態不佳,人容易疲勞和睏倦,對於工作無精打採。
試著堅持早起,利用早起的時間,做好一整天的規劃,比如羅列當天的工作,對其重要性等級排序,這樣可以保持頭腦的清醒,同時讓自己的生活得到掌控。
與此同時,堅持運動,調動自己的身體狀態,以應對高強度的工作,同時能夠提高我們的專注力、思維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二、練習冥想
冥想,能夠讓我們養成專注的習慣。
持續地練習冥想,能夠讓我們將專注變成無意識的行為,即便在不冥想的時候,也能自動地保持精神集中的狀態。
據科學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的冥想練習,能夠增大大腦的皮層表面積,使大腦皮層變厚,從而促使人頭腦變得更聰明。
在冥想前,我們需要找一個安靜的環境,不受外界幹擾的地方,讓自己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每天持續15分鐘以上。
三、跟優秀的人學習和交往
想要快速成為一個行業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行業的專家交流,直接向他們請教。
比如,拼某多的創始人黃崢,在2006年就曾經和股神巴菲特吃過午餐。要知道,和巴菲特吃一次午餐,在當時曾經競價到2000多萬。這頓午餐讓黃崢得到了兩點感悟,就是簡單和常識的重要性。就這樣,9年後他成了拼某多創始人。
可見,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跟領域裡最厲害的人學習和交流,提升自我思維的認知水平。
四、閱讀與輸出
現實中,很多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機會和資源,跟領域裡最厲害的人拜師學藝。那麼,又如何精進自己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閱讀。
書籍是傳承思想的最好媒介,我們又能以最低的成本找到行業裡頂級的思想,甚至有些是前輩的思想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沉澱和考驗。文字,能夠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和這些頂級的思想家交流,同時提升我們的認知水平。
與此同時,練習寫作,用寫作方式輸出倒逼自身閱讀的輸入。一個人想要真正的成長,一定要學會寫作,試著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知識,因為輸出的過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認知水平正悄悄地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果你想要人生獲得改變和突破,那麼不妨從升級自我的認知能力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