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主要經濟體,迎來發展新開局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和更多發展新機遇。

新華社資料圖

新機遇,來自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大規模市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截至11月,日本對華出口已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德國蔡司公司中國區域最新財年營業收入達到80億元人民幣,這使得中國超越美國和德國,成為蔡司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有報告預測,未來15年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將達到8億,消費升級動能強勁、潛力巨大。

本次會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強調「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並作出擴大消費、促進就業、增加投資等配套政策安排。

新機遇,來自擴大開放的堅定步伐。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持續推動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完善投資營商環境,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外商投資目的地之一。今年,全球跨境投資受到疫情重挫,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呈穩中向好態勢,成為全球極少數吸引外資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彭博新聞社報導說,國際投資巨頭看好中國巨大機遇,紛紛推出專注於中國的新戰略。摩根史坦利亞太區高管表示,摩根史坦利就是「這種開放的巨大受益者」。

本次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提出「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一系列明晰有力的政策信號,展現了中國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的決心。

新機遇,來自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次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明年重點任務之首。未來,隨著中國創新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新產業快速增長,中國經濟的活力將進一步迸發,進而有力推動全球增長。

國際數據公司日前發布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在全球人工智慧市場的佔比將達到15.6%,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沙烏地阿拉伯財政大臣穆罕默德·賈丹表示,隨著沙特將數字服務擴展到整個國家,已有很多中國企業在5G等領域助力該國發展。「我們非常重視中國合作夥伴,並希望在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擴大兩國合作關係。」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隨著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必將為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活力。 新華社記者 李潔(據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原標題: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來源:北京日報 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U016

相關焦點

  • ...答一財: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經濟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明年年底前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但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的增長,預計中國將在2021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對此,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17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高峰說:「明年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運行有挑戰,同時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 商務部:我國今年有望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在12月17日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商務部: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倪浩】12月17日下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以來,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海關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值超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2020年,在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遭受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 統計局:預計中國將成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統計局:預計中國將成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1-01-18 11:0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王禕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2020/12/23 11:36:2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非凡2020丨中國: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加班趕工、消費回暖、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今年率先按下「重啟鍵」,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4.9%,前三季度實現轉正,四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1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逆風破浪 中國經濟迎來裡程碑式新跨越
    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即將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  2021年,中國經濟將闊步邁入新發展階段。
  • 經濟總量將破百萬億!中國逆風破浪,迎來新跨越
    全球主要經濟體唯一正增長 經濟總量將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逆風破浪 中國經濟迎來裡程碑式新跨越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即將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指出。國家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投下信任票
    世界銀行更是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至7.9%,對中國發展投下「信任票」,今年中國仍將是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引擎。「中國經濟將實現比預期更為強勁的復甦」「中國經濟持續加快恢復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中國將在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縱觀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字裡行間都表露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一年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時的表現可圈可點,所取得的成績十分亮眼。
  • 全球經濟主要靠中美吃飯 未來將更加依賴中國
    明年的全球經濟能否復甦,主要看中美經濟能否穩定,畢竟美國與中國是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都要靠中美來吃飯,因此中美的經濟增長情況對全球經濟增速影響明顯。當前的全球經濟是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提供貨幣,中國提供經濟增速,這是一道非常奇特的風景,而從中長期來看,美歐日將提供全球金融風險,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這是今後幾年的總體發展趨勢。如果美國不能積極回歸到WTO規則當中,這一發展主線將會更加清晰。
  • 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出爐:或為全球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評價全年經濟運行表現時稱,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疫情的嚴重衝擊,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並且完成情況好於預期,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料中國今年將強勁增長7.9%
    記者 崔璞玉世界銀行在周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預計全球經濟在2020年萎縮4.3%之後,2021年將實現4%的增長,後者比去年6月時的預期下調了0.2個百分點。該機構還警告稱,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的上升以及疫苗分發的延遲,都有可能拖累復甦,從而導致2021年全球經濟僅增長1.6%。「短期前景依然高度不確定」,世行在這份半年報中指出,「如果出現下行風險,即感染人數持續增加,疫苗分發遭遇延遲,那麼2021年全球經濟將僅擴張1.6%。」而如果疫情控制成功,疫苗接種速度更快,那麼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升至近5%,世行報告表示。
  • 英國經濟專家:2025年前中國將成為實現高收入經濟體
    近日,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將在這個十年結束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該中心創始人和執行副主席道格拉斯·麥克威廉士7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2025年之前,中國將成為實現高收入的經濟體。
  • BBC: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保持增長的經濟體
    據英國廣播公司當地時間17日報導,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近90%的企業把中國大陸作為首選前三位的採購目的地,可見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可能將是今年唯一保持增長的經濟體。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敲響了警鐘。
  • 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增長4% 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7.9%
    1月5日,世界銀行發布2021年1月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假設2021年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雖然全球經濟在2020年萎縮4.3%之後又恢復增長,但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和患病,令數百萬人陷入貧困,並可能長期抑制經濟活動和收入增長。報告認為,短期首要政策的重點是控制疫情蔓延並確保快速和廣泛地部署疫苗。為支持經濟復甦,當局還需要促進再投資周期,目的是實現較少依賴政府債務的可持續增長。
  • 矽亞投資張蘭丁: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矽亞投資CEO 張蘭丁2020年新冠疫情使大部分行業受到影響,全球經濟受到巨大的衝擊,持續周期長且恢復速度慢,尤其是冬春季疫情的二次高發期。為了促使經濟穩定發展,各國紛紛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期望幫助經濟恢復和增長。貨幣超發導致全球流動性驟然增加,截至2020年11月,美國M2達到19.1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07%。受資本回報率影響,大量資金進入金融市場,促使股市、樓市、大宗商品價格上漲。2020年,道瓊指數最大漲幅68.21%,最大回撤38.40%;A股上證指數最大漲幅31.29%,最大回撤15.36%。
  • 超預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助力全球復甦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定恢復,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實屬來之不易。這對全球來說也意義重大。彭博社稱,中國的增長正在幫助全球經濟回升。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中國經濟在2020年實現的三個「率先」,令世界印象深刻。
  • 數字經濟成全球增長新動能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衝擊,國際經濟、科技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正在步入百年革新的大變局之中。面對不確定性大幅提升的國際經濟局勢,數字經濟卻展現出巨大的優勢和韌性。目前,積極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是各國推動經濟復甦的關鍵舉措,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