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大陸電影學習社」,電影是不需要翻譯的語言
近期,締造全球極佳票房與好評的《網絡謎蹤》,描述高中生Margot意外失蹤,父親David從女兒的臉書、推特以及直播間搜索線索,發現女兒埋藏心裡的秘密。全片以低成本拍攝,由大量視頻畫面組成,拼湊影像信息,截錄畫面,實驗全新敘事方式,成就扣人心懸的驚悚作品。
新銳導演Aneesh Chaganty,運用iPhone、GoPro等各式日常攝影器材拍攝,甚至讓劇中演員自行「掌機」,並且透過動畫技術,設計仿真的網頁圖像,連片中移動的滑鼠,皆模擬「人操控時的情緒」製作,另觀眾仿佛跌入主角David的電腦螢屏,與他一同在網際網路洪流中,尋找自己女兒的線索。
《網絡謎蹤》預告片:
轉化冷冰視頻為暖心影像——導演以「角色」出發的執導邏輯
「我們意識到這種「視頻電影」並非不可能完成,更像是尚未被創造。」——導演Aneesh Chaganty
印度導演Aneesh Chaganty在執導《網絡謎蹤》之前,早有將這個新穎科技技術,轉化為影像敘事的經驗。2014年,他與製作人Sev Ohanian攜手,以「Google Glass」拍攝出2分鐘的廣告,描述導演返回印度探望母親的經歷。
該作品於兩天內累計200萬點擊量,獲得極大成功。Chaganty也因此加入Google 團隊,擅長以「熒幕影像錄製」手法,做廣告創意。此經歷對他影響非常巨大,他說:「我學會以冷酷、平凡的熒幕畫面,作為傳遞感情的畫布,學會如何透過輕點滑鼠,就能讓人感動到落淚。」
Google Glass廣告《Seed》:
近年也有多部影視作品,透過手機或者電腦的「熒幕影像錄製」技術拍攝,包括電影《弒訊》、電視劇《摩登家庭》等。但Aneesh Chaganty對部分作品不甚滿意,認為它們太過炫技,並沒有抓住敘事手法的魅力:「它們既不激動人心,情感也不夠充沛,更無法引人入勝。」
因此,他與製作人Sev Ohanian在創作《網絡謎蹤》時,極力以「角色情感」構想,期望觀眾在開場10分鐘內,進入故事當中。兩人設計,開場以主角David在劇中錄製的影響,記錄女兒的成長史、妻子罹癌的過程,剪輯成14年動人的「家庭影像」。
Chaganty創作時,除了參考多部早期廣告《Dear Sophie》、《Parisian Love》,還有動畫《天外奇蹟》中,老夫妻白頭偕老的感人開場,也是參照對象之一。他說:「我們希望觀眾迷失其中,愛上劇中人物,完全忘了他們觀看的,是發生在電腦屏幕上的情節。」
「我們希望所有的視覺媒介,都能無縫接軌融入故事裡」——攝影指導Juan Sebastian Baron
全片充斥著角色間視覺信息的畫面,更加入多種影像類型,包含:監視器、網絡直播、電視新聞片段.等。攝影指導Juan Sebastian Baron說明,牽涉的影像器材超過10種以上,超出預算考量。他笑著說:「我不得不減少器材,讓我們不至於被科技淹沒。」
「我觀看上百個YouTube影片,研究自拍美學、衝突影片、空拍畫面,這些視覺效果,都有獨特的技巧和風格。」Baron表示,拍攝考驗劇組的仿新聞畫面時,他使用DJI Inspire 航拍機器,代替片中設定的直升飛機進行空中拍攝的畫面,播報新聞的片段,則使用的是Sony Z100 4K攝影機拍攝,其感光元件大小,與新聞常用攝影機相近,模擬近似的視覺效果。
「攝影必須為角色服務,不僅是凸顯出這部電影是在熒幕上發生」——攝影指導 Juan Sebastian Baron
攝影指導Juan Sebastian Baron表示,本片最重要的攝影原則,即時讓攝影機配後的第三人稱視角「消失」。他說:「如果這部片子像經由「某人」拍攝,一切會變得疏遠,我們的努力也就失敗了。」他強調,鏡頭運動皆忠於角色、劇情、只不過是表現技巧的不一樣。
燈光照明部分,Baron則儘可能使用空間內的檯燈、場景燈拍攝:「我想以現實的日常氣氛吸引觀眾,並且用光線的轉變,展現劇情的氣氛。」例如:當主角David尋找女兒受挫的時候,劇組選擇僅以電腦屏幕上的微光,映射人物憂慮的表情。Baron表示:「這能讓你感受到,他正在熒幕前哭鬧,被他眼中的痛苦和臉上的悲傷所牽引。」
不過,由於GoPro、iPhone皆具備有自動曝光功能,在燈光昏暗的空間拍攝時,Baron形容簡直是場噩夢。因此,劇組仍得備妥LiteMats、Kino Flo、Joker-Bug 800等燈具補光,才得獲得充足的光線。
「劇中有很多滑稽鼠的移動,你得讓它表現得像主角在表演一樣有趣。」——虛擬畫面攝影指導、剪輯師Nick Johnston
電影裡各式網頁、手機熒幕上,移動的滑鼠、跳出的圖像以及鍵入的文字等,都是兩位虛擬畫面攝影指導Nick Johnston、Will Merrick,設計複雜的網頁動畫,再將拍攝畫面置入其中。Merrick甚至笑說:「我們幾乎像在製作一部皮克斯動畫片。」
因考慮到影像的品質,團隊無法直接摘取臉書、谷歌、finder等視覺窗口進入片中,只能透過Illustrator仿製頁面,並且用After Effects製作成動畫。為了貼近故事人物情緒,Johnston和Merrick更試圖用動畫來描繪人物「想打字又欲言而止」、「滑鼠猶豫地移動」等情緒。導演Chaganty說:「我們在生活中必定熟悉這種經驗,所以想藉此生動地表現出來。」
兩位虛擬畫面攝影指導,同時也是剪輯師,進入後期階段,他們運用Da Vinci Resolve(達文西)軟體,在畫面加入了晃動、模糊等效果,加強手持攝影的臨場感;他們也常把景別放大,讓人物有更多的特寫鏡頭,使得觀眾離人物更加接近。
「我們的目標,是用不枯燥、不重複的方式呈現信息。」——導演導演 Aneesh Chaganty
導演 Aneesh Chaganty 以《網絡謎蹤》,反應現代人面對新科技時,造成的隔閡與分歧,映射出社會因為新傳播技術,可能導致的孤獨與疏離。因此他借父女失戀的故事,警惕並祝福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關於兩個掌握所有連接的手段,又失去連接的角色,如何在一切為時已晚前,找到對方建立起這些聯繫。」
文字:黃鈞浩
來源:https://dcfilmschool.com/article/
往期精彩推薦:
生命的最後五分鐘,我只想和你聊聊天|每周一片
褒貶不一的《摘金奇緣》到底怎麼樣?|值不值得看
《末代皇帝》導演貝託魯奇去世,電影幕後珍貴影像資料呈現
技巧不在於一天煉成,技巧在於熟能生巧。學習社繼續在電影拆解實驗室幫助有需要的朋友提升創作思維,如果想學習正確的視聽知識,歡迎加入我們的電影拆解實驗室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
歡迎點讚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長按關注新大陸電影學習社
電影是不需要翻譯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