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無疑問,一部電視劇帶動了當下的宋代生活美學熱潮,一併連嚴肅的宋史研究也火了。《續資治通鑑長編》銷售相當一部分是電視劇帶起來的。
2.重新認識和評價宋仁宗,不僅是史學家們的事了。
3.網友對司馬「鋼」的好印象,被他在電視劇中不通情理的表現砸「光」了。
4.後宮鬥爭永遠比前朝政治吸引人?歷史正劇的不迎合觀眾口味,這或許不僅僅是一個開始。
5.比起《雍正王朝》來,《清平樂》更溫潤雅致。
6.如果說《大明宮詞》是唐代正劇的樣板,那麼,《清平樂》毫無疑問就是宋代敘事的高峰。
7.活化的宋仁宗形象,王凱之前絕無「古人」,之後,是一個難以超越的經典。
8.宋瓷生產和收藏大概率會再火一把。
9.仁宗的那句臺詞,照出了多少慚愧與無地自容:我們能成為百姓百日裡的太陽,黑夜裡的星辰,抬眼就能看到的光。
10.看了張茂則和梁懷吉的形象以及表演,終於明白宋代宦官為什麼絕少專權亂政了。
11.仁宗以最溫和平易以及默忍而非暴力殘忍的形象,詮釋了皇帝這個最苦最難的職業特性。
12.不意外的話,宋畫收藏會被帶動起來,宋式風格裝修裝飾會成為中式裝修的時尚。
13.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想當官家。有些人會覺得這麼想是出於權力的誘惑,而仁宗的本意,不過繼續是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境界高下立判。
14.臺詞原生化是《清平樂》最大的不妥協。
15.比起用力有效的服化道來,音樂製作稍顯不足。
16.意難平道出了所有人的生存困境。
17.穿越派網友的目標從這部劇更明確了:如果能穿越,請一定去宋朝;如果去宋朝,請一定是仁宗盛治年代。
18.拿快節奏的生活去要求慢節奏的宋代生活美學,總感覺有些不對。有一句評價很中肯:人情百態,豈能一爽了之。
19.名臣共同生在一個時代是國家大幸,用不好卻是國家大不幸。仁宗和名臣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相互知遇,並非只是一段如煙的往事和歷史。
20.看原著不看電視,看電視別看原著,這個觀點確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