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企鵝,很多人腦子裡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因為,在我們的普遍認知裡,企鵝就是一群生活在南極裡的抗凍戰士。
但其實,企鵝並不只存在於南極,在澳大利亞一個名為菲利普的小島上,就居住著這樣一群小可愛——小藍企鵝。
和我們熟知的一人高的大企鵝不同,小藍企鵝身高僅33釐米,體重約1千克。
看這些圍在工作人員身邊求投餵的小藍們,是不是很嬌小可愛呢?感覺都可以捧在手心裡。
企鵝也並不總是黑白灰。
我們的小藍企鵝,鵝如其名,有著深藍色的羽毛。
其實,這也是小藍企鵝的一種自我保護。
背部藍色和海水融為一體,抵禦任何飛行的掠食者;腹部淺白接近天空的顏色,蒙蔽遊動在水下的捕食者。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它們會從海上回到島上巢穴,一大群排著隊就那麼搖搖晃晃地走著,因此,也被稱為企鵝遊行。
因為長得太可愛,在上世紀初20年代,就有旅遊公司正式組織了遊客前往島上,去看小藍企鵝。
這群小傢伙就這麼帶動了島上的經濟,在交通越來越發達後,遊客們的數量也大大增加。
他們會帶上毯子,在海灘野餐,看著企鵝們從海上回家,從他們身旁路過。
直到今日,觀看小藍企鵝都是來澳大利亞遊玩的必去活動。
甚至,連觀看點都做了精心設計:既不能影響小藍們的正常生活,又能讓遊客們更好地觀看。
標準觀景臺
這是島上的標準觀景臺,位於夏地沙灘(Summerland Beach) 上,從面積和容納人數來看,是眾多觀景地點中的「佼佼者」。
感受海風的輕拂,聽著海浪的聲音,看一群小藍搖搖擺擺地在落日餘暉中踏浪歸來,你的心也不由地平靜下來。
優選觀景臺
這是島上的優選觀景臺,位於菲利普島南海岸,鄰近企鵝歸巢的主要通道,是觀看企鵝歸巢的好位置。
露天的看臺帶你同時感受海風的撫摸和企鵝的可愛衝擊波。
近看將小藍企鵝的憨態可掬一覽無餘,遠看將大海的波瀾壯闊收入眼底。
地下觀景臺
地下觀景臺則融合了 RACV 最新的地下觀景技術,讓你有機會和企鵝站在同一地平線上,和它們進行「眼神」交流。
你看,小企鵝們就這樣從你眼前搖搖擺擺地走過,它們甚至能看到你在旁邊打招呼喲~
不過,受場地限制,地下觀景臺每天只能容納70名遊客。
如果你也想近距離觀賞這些小可愛,現在就可以打飛的過來啦。
小藍們會一直在島上歡迎你哦~
不過,如今家族昌盛的小藍們,曾經卻因為剋星赤狐經歷了一場滅頂之災。
在澳洲,赤狐並非原生物種,由早期歐洲殖民者帶入澳洲,一紮根就瞬間佔領了澳洲南部,攻擊羊群、鳥類、甚至潛入動物園獵殺企鵝。
菲利普島起初與澳洲南部大陸不相連,但是後因沙子堆積,小島與大陸相連,赤狐伺機入侵對小藍企鵝進行了大屠殺。
2004年,至少360隻小企鵝慘遭獵殺。到2005年,只剩最後4隻小藍企鵝。
為拯救瀕危的小藍企鵝,澳洲農民馬什決定把牧羊犬Oddball(小怪)送去島上試試。
可是小企鵝看起來可愛,氣味卻很難聞,像死魚一樣。
為此,他和孫女對小怪進行訓練,讓它適應小企鵝的氣味,並把小企鵝當成普通家禽來保護
從那以後,小怪就成了小藍企鵝的特別保鏢,沒想到竟起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小藍企鵝又回到了從前神仙般自由自在的生活,逐漸恢復到200隻左右。
如今,小怪已經退休,新的牧羊犬接替它工作,在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小藍企鵝繁殖的季節站崗巡邏。
即使牧羊犬偶爾離開小島,留下的氣味也讓赤狐不敢輕易靠近。
現在守衛小島的已是第6、7隻牧羊犬了。
牧羊犬小怪的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在澳洲上映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為牧羊犬們籌集了工作基金。
Oddball守護小藍企鵝的地方也成了新的旅遊景點,還有吉祥物噢。
看過《妻子的浪漫旅行》的小夥伴們一定對節目裡出現的穿毛衣的小藍企鵝有印象。
在那一期節目中,妻子團裡的每一個人都給小藍企鵝織了一件毛衣。
但是,小藍企鵝為什麼要穿毛衣呢,是為了好看嗎?
這就不得不提起,小藍們在20世紀90年代遇到的又一次生存考驗。
當時,菲利普島附近海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石油洩漏事故,由於清理難度大,幾乎只能等石油慢慢散去。
洩漏的石油給生活在菲利普島上的小藍企鵝造成了極大的生命威脅。
因為,在海裡覓食的它們,很容易沾上油汙。
一旦沾上,它們的身體就會變得笨重,遊泳和行走都會變得困難。
羽毛的保暖功能也受到了破壞。
更糟糕的是,它們會時不時給自己清理皮毛,一旦它們這樣做了,身上的油汙就會吞到肚子裡,導致其死亡。
為了保護小藍企鵝,工作人員只好幫他們手動清理油汙。
但是清理油汙的過程比較長,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防止它們吞下油汙,也為了給他們保暖,工作人員會先給他們穿上特製的小毛衣。
這一批小藍企鵝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2001年,石油洩漏事件再次發生,這次受害的小企鵝又增加了300多隻。
工作人員精力實在有限,但織毛衣的工作又迫在眉睫。
為此,世界企鵝基金會發起了「為企鵝織毛衣」的活動,號召愛心人士在空閒的時間為小藍企鵝織毛衣。
來自世界各地的幫助和支持源源不斷,企鵝基金會收到了上萬件小毛衣。
這其中就有百歲老人阿弗雷德。
2015年的時候阿弗雷德爺爺已經是109歲的高齡。
從1932年就開始會織毛線的他,有著非常不錯的手藝,即使到了如此高齡,編織都不在話下。
當他決定開始織毛線的時候,收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也有人擔心他會不會身體吃不消。
來自蕨樹峽谷的奶奶達芬波特也是為小藍企鵝織毛衣的志願者之一。
從1998年知道了小藍企鵝面臨的企鵝危機開始,她就為這群小傢伙們織毛衣了,那時候她都已經80歲了。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她一直都沒有間斷地努力著,直到她98歲的時候,一共為這群小傢伙們織了1000多件可愛的毛衣。
這些用愛意編織的毛衣很快就送到了島上,工作人員挑選出材質大小都合適的毛衣為小藍企鵝們穿上。
而那些材質不太合適的毛衣,被穿在企鵝人偶上,放到了網上和島上的商店裡當作紀念品販賣。
當然,這些收入也同樣用來幫助這幫可愛的小傢伙們。
目前,菲利普島上的小藍企鵝的數量已經增至3.2萬隻,比當地居民人數都還要多(當地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
菲利普島也因這些小企鵝而出名,被稱為企鵝島。
在這裡,平均每天都有上萬隻小藍企鵝上島穿越沙灘回到家中。
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也已經將其列為:無危(LC)。
這也就代表著,大家所做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這些可愛的傢伙們也能繼續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