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藍企鵝依偎在一起看夜景,
這組圖片近期在推特上爆火,
宛如真實的「皮克斯動畫場景」!
拍攝地:澳大利亞墨爾本St Kilda碼頭,
攝影師苦等三個晚上,
終於拍下這難得的溫馨一刻——
兩隻失去伴侶的小藍企鵝,常常會站在石頭上互相安慰,一起看夜空。
攝影:TobiasBaumgaertner
今天是4月25日,
世界企鵝日,
而關於企鵝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我們在今天向你一一闡明,
這些秘密,有的比上面圖片還要溫暖;
有的,卻遠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酸楚——
有些企鵝會因為痛失愛子而精神失常;
有些企鵝會因為環境太差而「發瘋」自殺,
非洲有企鵝
在冰凍的羅斯海,一隻帝企鵝幼崽在華盛頓角的浮冰邊緣休息。
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企鵝可不只南極有,
澳大利亞也有,
就連非洲也有企鵝。
先來認識一下17種憨憨:
(滑動下圖以查看完整版)
從左到右分別是:帽帶企鵝、南跳巖企鵝、小藍企鵝、馬可羅尼企鵝、巴布亞企鵝。
攝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滑動下圖以查看完整版)
從左到右分別是:洪堡企鵝、阿德利企鵝、黃眉企鵝、黑腳企鵝、王企鵝。
攝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滑動下圖以查看完整版)
從左到右分別是:加拉帕戈斯企鵝、麥哲倫企鵝、帝企鵝、冠企鵝
圖1、2攝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圖3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圖4:維基百科
從左到右分別是:黃眼企鵝、豎冠企鵝、皇家企鵝。
圖源:維基百科
北極有企鵝?
事實上,
北極本來有許許多多的「企鵝」!
那是一種非常像企鵝的動物,
英語企鵝這個單詞:penguin,
原本就是指它:大海雀。
「北極企鵝」,大海雀。
圖源:維基百科
但大海雀這種「北極企鵝」,
在人類的捕殺下,
1844年時已徹底滅絕。
現在北極圈仍有一種酷似企鵝的海雀,
名叫北極海鸚,
學名大西洋角嘴海雀。
北極海鸚貴為冰島國鳥,而勇猛的冰島人仍然把自己的國鳥做成了一道國菜——「生吃海鸚心」。
攝影:SUNIL GOPALAN,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血淚育兒經:爸爸親自孵蛋
企鵝寶寶幾乎是冰天雪地最萌的存在,
也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
雌企鵝懷孕期間幾乎不會進食,
還要小心翼翼地行動。
一個月後雌企鵝完成生產,
由於長時間沒怎麼吃飯,
它需要立即入海捕食,
而接下來的艱巨任務交給雄企鵝——
一點都不比雌企鵝「生孩子」輕鬆。
企鵝爸爸要在冰雪中站立兩個多月,
媽媽負責「生」,爸爸負責「孵」,
夫妻情分比金堅。
雄企鵝將蛋放在自己的腳上,
然後翹起來,
用尾巴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讓蛋遠離冰冷的地面,
再用自己的肚皮包住蛋,
給它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
一隻帝企鵝幼崽趴在父母的腳上。在南極寒冷的環境中,沒有父母的溫暖,小企鵝會很快死亡。
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五月底的冬天來臨,
雄企鵝們忍受著時速160公裡的暴風,
擠在一起分享身體的熱量,
這個過程中,
雄企鵝的體重會減少一半。
巴布亞企鵝的棲息地在南極丹科島的巖石峭壁上。
攝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七月下旬的極地迎來太陽,但非每一隻雄企鵝都能成功。攝影師Stefan Christmann曾在南極洲阿特卡灣與大約1萬隻企鵝一起過冬,他曾見過這樣一對父子:
「企鵝爸爸抱起一隻孵化的小企鵝,
但這隻小企鵝其實早已被凍死,
企鵝爸爸依舊努力用腳幫它保持平衡,
然後帶著小企鵝屍體走向企鵝群,
表現得好像一切都很正常。
看得人心都碎了。」
小企鵝孵化後的幾個月,
父母們會輪流餵養小企鵝,
大約在九月份時,
父母必須一起去捕魚,
來餵飽企鵝寶寶。
小企鵝學著擠成一團,
「企鵝團」堆越聚越大,
遲到的還會試著擠進來,
最終形成一個叫做企鵝「託兒所」的地方。
在南極洲的洛克羅伊港,兩隻新孵化的企鵝幼崽快速觀察一下外界環境。
攝影:RICHARD SIDEY, MY SHOT
成千上萬的企鵝聚集在大西洋南極洲附近的南喬治亞島上
攝影:Jonathan Lee,YOURSHOT
小企鵝的「灰色絨毛」無法防水。
海冰融化之前,
必須褪去幼年的絨羽,
換成成年的羽毛,
否則掉進水裡就會淹死。
只有成年的帝企鵝皮毛是「防水」的。
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企鵝國」的滅亡
2016年,
曾經的帝企鵝第二大棲息地——哈雷灣,
這裡於10月左右迎來一場暴風雪,
與60年來最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同時發生,
冰層破裂,
冰面失去足夠的穩定性,
小企鵝們還在「託兒所」裡,
沒有一隻小企鵝活下來。
因此,這個曾經的大型企鵝棲息地,
今已幾乎全然報廢。
極端天氣模式預計將更加頻繁。
氣候變暖,
成為企鵝們面臨的最大困境。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攝影: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今年一月份的一項科學調查顯示,
與50年前相比,
帽帶企鵝的巢穴減少56%
南極象島的上萬隻帽帶企鵝消失了。
攝影:MICHELLE NEWNA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而隨著南極洲變暖,
降雨也會變多——
降雨是企鵝幼雛的殺手。
一旦雛鳥被弄溼,
它們往往會因體溫過低而死亡。
海冰融化越來越早,
冰面上裂開了致命的縫隙,
避風的地方一個接一個解體,
企鵝們只得爬上更高的冰架,
但許多冰架太高,
走路搖搖擺擺的企鵝根本爬不上去,
迎接他們的只有死亡。
攝影:DAISY GILARDINI,YOURSHOT
企鵝會被惡劣環境逼瘋?
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中,
導演沃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
向企鵝專家提問:
「企鵝是否會為無法忍受棲息地而『發瘋』?」
而節目記錄下這樣一隻離群的企鵝——
「我從未見過企鵝用頭撞擊巖石......
.......有一隻企鵝,
它既不向覓食地前進,
也不返回棲息地,
而是朝著70公裡外的群山衝去,
山的那頭什麼也沒有;
但即使把它抓回來,
它還是會立即掉頭朝群山而去。」
可這是為什麼呢?
它終將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