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想自殺?

2020-12-27 浪矢心理

11月2日,湖南師範大學一名叫婷婷(化名)的女生在寢室上吊自殺。據媒體報導,婷婷的死或許跟湖南師大的團委書記肖鵬有關,肖鵬在她任校團委副書記期間,不斷對她進行催促打壓和語言羞辱,各種文件、表格、匯報等材料層出不窮,並經常在深夜1、2點用「馬上去做、必須、儘快、務必、趕快」等命令式詞彙催促,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很久。婷婷經受不了壓力,三次提出了辭職,然而都被拒絕,直到第四次辭職才被同意,原因是婷婷在10月5日想上天台輕生,辭職後肖鵬將婷婷之前做的所有成果都抹滅,婷婷曾向朋友表達這讓婷婷覺得落差非常大。

在婷婷出事,家屬趕到學校後,發生了很多讓家屬覺得不解的事情。為此,婷婷姐姐代表家屬,提出三大疑問:

婷婷姐姐發文截圖

其一,孩子一天沒去上課,老師卻不關注,在寢室出了問題,為什麼寢室老師也不知道,是室友發現並報警的。

其二,孩子有思想波動,老師和院黨委副書記都知道孩子有輕生的想法,為什麼從沒和家長聯繫過?也沒有進行心理疏導?

其三,家屬來到學校後,為什麼沒有主要負責人找出來調查和處理這件事?為什麼學院領導在互相推諉?為什麼一直阻止我們和肖某見面讓他一直躲起來?為什麼阻止同學說出事情真相?為什麼學院帶頭說謊讓輔導員給寢室長開會,誣陷孩子是感情問題出的事?

無疑,這又是一出校園悲劇,而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的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太脆弱了,動不動就自殺,一定是挫折教育不夠,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學校的教育方式以及對心理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問題的出現,還有人認為現在的時代已經變了,年輕人從小就有許多競爭,而父母老師也喜歡用威脅恐嚇孩子的方式進行教育,經常對孩子說如果你考不上大學,如果你拿不到獎學金,如果你不能很優秀你就完蛋了,這就造成了很多年輕人對得失的心理壓力過大。也不乏人說學生作為弱勢群體,如果選擇了自殺,那其實是一種他殺,是由學校,社會,還有周圍那些冷漠的人群共同完成。

根據數據統計,如今中國青年的自殺率急劇上升,甚至成為了一種新型社會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首先我想說明的是自殺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時而隱藏,時而出現的衝動,我身邊的一些朋友嘗試過很多次自殺都沒有成功,自殺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無論是輿論、醫療、甚至監控,都對自殺的成功率造成了很大影響。

大多數年輕人的悲觀是處在對世界的整體悲觀上的,而且這種悲觀和教育水平相關,越是有自我判斷能力的人,越會沉溺在這種悲觀當中,可以說抑鬱和自殺其實是對現在糟糕的社會的一種自我防禦。

低自尊和自我認同的缺失,導致他們的內在自我不曾完善就直接被外在的高強度高侵略性的城市生活佔據了,因而他們的情緒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外界環境的變動通過偶然性爆發的。而都市的高壓群體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存的這些局面竟然成了現代人的生存空間本身,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自殺率是一定會升高的。

在現在這個高壓社會,竟然有一種人人都有「抑鬱症」的傾向了,而我認為與其說現在的抑鬱症患者增多,不如說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增多,這種增多是結構性的。

邊緣型人格的特點,下面貼一段定義,希望對你理解抑鬱、人格障礙和自殺的關係有幫助,你會看到周圍的人多多少少都在這個範圍裡。

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BPD)又稱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簡稱邊緣人格ICD-10,是一種B型人格疾患。它的主要特徵是精神上,行為上的極端對立表現的同時出現。

邊緣人格因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這四者之間的邊緣,故稱為邊緣人格。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的部分,因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無法控制衝動的欲望,作出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其他症狀可能包括當面臨著一個時間有限的分離情況,會出現強烈的被拋棄恐懼感、絕望和不恰當的憤怒。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診斷手冊(DSM-V),以下九項症狀,如符合五項以上,即是診斷邊緣人格的主要依據之一:

1、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2、極端的思考模式,黑白、對錯分明,易造成人際衝突3、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因此影響人際關係4、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飆車、瘋狂購物。5、會藉由輕生、自殘等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係6、不合時宜的爆發憤怒情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7、情緒失控時,憂鬱、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8、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9、在瞬變中,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現象

而現代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正在無休止地對中國人進行新的人格建構。一套從未本土化的理論正在改變著中國人看待自己的方式,這其實也是很可怕的,很多人是懷疑自己有病然後看了很多心理學書籍,最後因此崩潰的,這些定義的方法其實同時傷害著中國人。

因為它通過「不正常的人是什麼樣」而規定、建構了「新的正常人」——規律作息、有效工作、做好資本主義的螺絲釘。所以我們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但也不要自己對號入座,如果真的覺得自己需要幫助,請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相關焦點

  • 「我想自殺」,有人問我:「你想怎麼死?」
    這種並非抑鬱症,卻無論如何也不幸福的感覺,時刻折磨著她,她管這叫「輕鬱症」:一邊想死,一邊想吃辣炒年糕,在自殺邊緣遊走著。熬不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都有過自殺念頭,我們在後臺也曾收到過不少粉絲的私信:「有自殺的念頭」、「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想不出除了死還能怎麼辦」...
  • 李鎮西:夏老師沒有自殺,為什麼有人感到了失望?
    不知是謠言遠比真相更吸引眼球,還是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希望發生的事,總之「夏老師自殺」的帖子依然在網上傳播。最後,當事人夏老師在網上發布了闢謠視頻。按理說,謠言到此不攻自破,但網上因夏老師「自殺」激起的「民憤」卻沒停息,各種抨擊、控訴的煽情評論一次次刷屏。這使我甚至懷疑,夏老師的闢謠視頻會不會是假的?
  • 為什麼抑鬱症會選擇自殺?
    相關統計顯示,2005年以來的14年間,韓國藝人中有超過30人自殺而死,其中有40%罹患抑鬱症,30%的人想過自殺,可這僅僅只是暴露在聚光燈下的數字,而那些不被人所知曉的卻是你無法想像的龐大群體。我想這些如此年輕生命的逝去,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惋惜,更多得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然而他們的自殺並非事出突然,而是有跡可循的。
  • 古時「吞金自殺」為什麼會死?吞下的真是黃金嗎?
    「吞金自殺」是古代小說和影視劇中常常出現的橋段,往往都是雍容華貴的女子為了死得體面而選擇的死法。尤二姐最終選擇吞金自殺不過在現代生活中卻沒有聽說有人「吞金自殺」過,這是否只是人們的一種杜撰?又或者他們吞得並不是黃金。本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嚴謹態度,時光決定親自實驗一下。等一下?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總想自殺?
    我想這些如此年輕生命的逝去,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惋惜,更多的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然而他們的自殺並非事出突然,而是有跡可循的。也就是說,她們在自殺之前其實是釋放過許多信號的,如果我們能敏銳地覺知到這些信號並進行及時有效幹預的話,很可能就能夠避免慘劇的發生。
  • 作家為什麼會自殺
    當身,心,靈達到統一時,我想才不會出現這樣的痛苦。今年4月初的香港,從酒店出來,看到樓下的花海,是紀念張國榮的自殺16周年。這樣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找不到靈魂的出口,只能在現世的痛苦裡結束生命。如果下面這些作家藝術家能夠有更深入更升維的覺照,將敏感與脆弱放置轉化,是不是痛苦會少一些,生命會長一些,留給世間的感悟與作品更精彩些~希望是。
  • 【夢見有人跳樓自殺】
    夢見有人跳樓自殺,這是成功或成親的佳兆,日子會美好。  患者夢見有人跳樓自殺,身領會很快恢復健康。  商人夢見有人跳樓自殺,生意會好轉。  夢見他人從樓頂上失足掉了下來,可能暗示近期你遇到了意外的艱難,但艱難很快就會曩昔。  假如夢裡是陌生人有意跳樓,暗示你可能有逃避現實的傾向。
  • 張愛玲為什麼不自殺?
    張愛玲為什麼不自殺?文 | 水木丁前一段時間看蔡康永寫張愛玲的文章裡說:「凡有邊界的,皆是地獄——人生是監獄。」看完有所悟,當初剛看完《小團圓》的時候,讀了篇書評,作者說有一個困擾了她很多年的問題,那就是張愛玲晚年為什麼不自殺?當時我看到這句話感到很不高興,覺得作為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該向別人問出這樣的問題,要死你自己怎麼不去死。但是後來看了蔡生的文章。從另外的角度想了想,就對之前的耿耿於懷一笑了之了。
  • 想自殺的孩子怎麼了?
    這些新聞消息、書籍、以及影片或許讓很多父母覺得很恐慌──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曾經被性侵害、是不是在學校被霸凌,或者,是不是曾經想過要自殺?當孩子自殺後,大家紛紛開始詢問「為什麼?」,想要抽絲剝繭找出原因。影集《漢納的遺言》中,漢納自殺後,震驚與悲痛的父母親想要理解「到底為什麼她要自殺」。
  • 肖申克的救贖:所有犯人都想假釋,布魯克斯被釋放為什麼還要自殺
    《肖申克的救贖》:所有犯人都想假釋,布魯克斯被釋放為什麼還要自殺《肖申克的救贖》作為美國經典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而且有人不止看了一遍。這部電影在國內有223萬人參與評分,始終保持9.7的豆瓣評分,很少有電影能達到這個評分,放在歷史上也能說是經典影片。
  • 文張愛玲為什麼不自殺
    看完有所悟,想起當初剛看完《小團圓》的時候,讀了篇書評,作者說有一個困擾了她很多年的問題就是,張愛玲晚年為什麼不自殺?當時看到這句話,感到很不高興,因為作為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該被問這樣的問題,哪怕她是張愛玲。任何人也不該問別人這樣的問題,要死你自己怎麼不去死。但是後來看了蔡生的文章,然後又讀了米蘭·昆德拉《不朽》。
  • 三浦春馬究竟為什麼自殺?
    三浦春馬究竟為什麼自殺?即使這樣,還是有人在評論裡諷刺「好好演戲別來唱歌」.....6月份在也微博發了視頻,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還期待與大家的見面,為什麼?7月的你卻這樣不辭而別。或許...可能...你也想過要好好愛這個世界吧,但,活著對你來說終究是太辛苦了,所以才選擇了離開。
  • 關注自殺者遺族:抑鬱症患者自殺死亡後,身邊的親戚朋友會怎麼想?
    這件事上了新聞,有人模仿家長群發一些莫須有的言論。頭七那天,他的爸爸也隨之而去。他的媽媽處理完他和他爸爸的後事,辭職去做一名心理醫生。事情發生後,同班的幾個同學都變得很陰沉,有想要自殺的傾向。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個人的逝世對其家人朋友來說,本是無法彌補的損失,更何況是自殺致死。
  • 喬英子自殺:「綁架式」母愛,為什麼做的越多孩子越想逃離?
    熱播劇《小歡喜》最新的預告裡,喬英子欲跳河自殺,當媽媽宋倩問到:「英子,你為什麼一定要去南大呀?」,英子哭喊到:「我就是想逃離你」。這一幕,戲劇卻又真實。戲劇的地方在於誇大了生活,鮮有人會像英子一樣去自殺。真實的地方在於很多人深受這種「綁架式」母愛的「折磨」。這麼說,可能會顯得沒有良心。母親付出那麼多,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怎麼就成了「綁架式」母愛了?怎麼會是折磨呢?
  • 不要自殺!親人會生不如死!
    我才18歲,但就像被關在一個黑牢裡,走不出來。一靜下來,就在想兩個問題:為什麼姐姐會自殺?為什麼她如此不負責任?前一個問題,令我自責、痛苦。後一個問題,令我憤怒、壓抑。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尋找一個答案:弟弟為什麼自殺?可他不知道,這是他痛苦的開始。他會反覆追問,又反覆推翻,繼續推測,繼續懷疑。最終,他也走到了抑鬱症患者這裡。和他們感同身受。
  • 我想自殺.
    漫畫來源 / 90後請說(ID:chiyao338)(聽聽音樂,來自內心的聲音)我想自殺
  • 肖申克的救贖:所有犯人都想假釋,布魯克斯被釋放為什麼要自殺
    -16 18:20:02 來源: 漆黑裡的螢火蟲 舉報   《肖申克的救贖》:所有犯人都想假釋
  • 日本人為什麼愛在五月自殺?
    古代日本,對一名武士最大的懲罰,就是殺死他而不允許他自殺。沒有任何事情比剝奪一個人自殺的權力更能羞辱人了。」「不僅是武士,你知道太宰治嗎?你知道我們公司旁邊那條河就是他曾經自殺的地方嗎?你居然不知道!他跳河的地點現在還保留著做紀念呢!你快去看看吧!」可是,我為什麼要去看啊?「因為自殺可以讓一些人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啊。」
  • 印度連夜廢鈔後:有人氣死、有人自殺、有人排隊暴斃...
    為什麼? 因為廢除了舊鈔,新鈔跟不上速度... 整個國家,現在只有七分之一的貨幣還在流通 在這一周多的時間裡,整個社會因為「沒錢可用」造成的社會混亂已經導致了超過30人死亡 有因為無錢可用導致錯過治療時機的..
  • 金鐘鉉自殺,黃子韜鹿晗發文緬懷!原來鍾鉉早就想自殺了!
    在自殺前鍾鉉給姐姐發送了幾條信息告知姐姐一直以來自己真的很辛苦,讓他們送自己走。姐姐在收到信息之後也立即報警了,儘管被送到附近的醫院了,經過搶救還是沒能救回這個年輕鮮活的生命。他很累了,想離開了!不給我們拯救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