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竟有「剩食餐廳」用的全是市場不要的菜?

2021-02-19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能第一時間瀏覽到更多兩岸之間的好文章!

天下雜誌:食物的再利用,臺灣食物銀行資助弱勢人群


有這麼些餐廳,價格便宜,只是晚餐菜色不固定,菜市場剩什麼吃什麼,至於做出的菜怎麼樣,全靠現場發揮

這樣的店,你來麼?

(看完支付寶帳單哭暈在廁所的小益表示:走走走,吃得起。)

這兩家店在臺中市,它們都屬於「七喜廚房」:一個在華美社區,一個在育德路,每到飯點,店門口都有各種各樣的人排起長龍。

店的附近有菜市場,這是店員們日常「掃蕩」的地方。每天下午兩點,菜販們看到他們的小車過來,就樂呵呵地把賣剩的菜放上去,毫不吝惜。

「不要說配合了,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她們。差不多在 30 年前,中午過後就會有人來低價收購那些賣不出去的菜,現在都沒有了。」大家一臉滿意。

怎麼回事?送菜還謝人?

原來,很多菜只是長得醜,或稍微磕碰到,就賣不出了;當天賣不完,第二天更難,其實味道和營養都不差的,卻只能下架,菜販自己吃也吃不完,送也送不完,經常只能扔了。還有豬骨、內臟肉這些,如果賣不完,經常也只能浪費掉。

現在有人來收去做公益,大家眼前一亮,覺得很好。

於是蘋果、梨、蘿蔔、蘑菇、生菜、豬肉等來到這家店,開始了新生。

附近的義廚,多是當地退休的媽媽們,準時來到店裡,用犀利的眼光先打量一下今天都收到了什麼菜,然後整理出夠用的,結合店裡的其餘材料即興發揮,做出各種美輪美奐的菜餚

這樣的

這樣的

覺得醜?熟了就好看多了

想換口味?那,

撿點當天賣不完的海鮮吧。

用自製咖喱調製的料理,

不僅營養高,味道在臺灣

獨一無二

每天收到的菜不同,新菜單一波又一波地推出,各種口味的新菜流水般上線。別人換菜單是為了增收,這裡卻是自助取餐,給錢隨意;

沒錯,吃了這頓飯,你覺得值多少,就給多少

這是因為,七喜廚房的最大目的不是盈利,而是為了減少浪費

什麼叫做佛系剩食?這家店就是!

佛系剩食:

不必工作,不必收菜,不用下廚,

時候到了自然就有鮮味剩食可以吃

(還可以當枕頭睡)

 01 

也許你很難想,在臺灣,有必要這麼節省嗎?哪有那麼多的人吃不飽飯,有必要為此專門做一個社會企業嗎?答案是需要的。

在物資豐富的時代,人們更容易不擔心食物問題,而導致浪費。在臺灣,食物自給僅佔三成,而食物被浪費的問題卻很嚴重。每分鐘,有456公斤食物被丟掉,一次性廢物更是不可估算。

食物的浪費問題不止廚餘。從食物的種植開始,長得醜、不賣相會被丟掉,運輸損壞或保存不當,也導致了一些食材耗損;再加上市場上賣不出去的,大量食物就這樣進入了垃圾。

七喜廚房要救的,正是這些賣不出去、醜、但能吃的蔬果

"很多食物其實在產地或市場就被丟棄了,大家看不到剩食,自然不覺得臺灣有嚴重的剩食危機。

臺灣食藥署2016年推估,臺灣省一年浪費3.6公噸的食物,每日剩食量可堆出60棟101大樓。放眼全球,剩食議題也越來越受到民眾關注,

全球將近40%食物被浪費掉,造成大量土地耗損、水源汙染以及為了處理大量剩食所燃燒的碳排放汙染問題。可是這些剩食真的是毫無價值的嗎?七喜廚房以此作為創業的切入點,它真的蘊含著商機嗎?這一切的疑問,從剩食開始。

「一個臺灣,兩個世界」,楊千喜心裡總想做點什麼。她的媽媽是流浪動物幹事,從小她就有深深的同理心。

 02 

她是個腦洞大開、平時停不下來的女孩,19歲早早有了自己的網頁設計工作室,卻想著萬一市場飽和了呢,隨手就關掉工作室,跑到各個行業闖蕩,百貨、餐飲各業都做過,5年裡換了20多份工作。

而26歲時突如起來的一場大病,使她開始思考今後的人生:

如果我還剩下40年的時間,那我要用來做什麼?我想為90%的人而活,我想知道一個問題:如果用40年的時間做一件改變世界的事情,那麼我可以改變世界到什麼樣的程度?

那時,幾近一無所有的她還沒有想過,未來自己居然建起了價值百萬的七喜廚房。

這一切,還是出於一場偶然:

在餐飲店每天做咖喱的楊千喜,經歷也有點像菜販:每天忙兩小時做咖喱餐,卻經常遇到賣不完的情況,送給朋友吃也吃不完。

於是,她開始把做好的咖喱餐食物送給一些精神病患、家庭情況不好的婦女、流浪者等,稍微幫助他們的生活。

送出了幾百份咖喱後,她突發奇想,不如做個「自由取餐,自由定價」的活動,讓大家直接到店裡來吃,這樣也更溫暖。

結果一覺睡醒,帖子火了,轉發次數比她的粉絲數還高,網友們紛紛熱情表示:不錯呀,要吃要吃。

從此,她的生活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就是那條「萬惡」的帖子


她仔細地看了每一條評論,也發現一個問題:大家似乎覺得這是一個剩食餐廳。

哎,那就做個剩食餐廳唄。她的手頭只有5萬新臺幣,其中4萬還是借來的。

她在附近的向上市場「潛伏」了幾天,觀看每天那些不好賣的菜會如何;看了幾天,她大致摸清了市場的基本情況,於是清清嗓子,上去告訴攤商們自己的想法。

沒想到大部分菜販都同意了,而且大為讚許:多好呀,節省食物,還能做公益

2016年4月,七喜廚房在華美社區建起了第一家店。

在現有的社會狀況下,剩食已成事實,那麼我們應如何重拾他們的價值呢?《拯救食物大作戰》提出「三再」觀點,即再分配、再價值、再利用。

1、再分配:向食物鏈各階段收集剩食,轉交給需要的人。在這個過程當中,食品安全組織會篩選出安全可食用的食物進行剩食再分配。面對小量的剩食,我們可在社區內設共享冰箱,居民將自己多餘的食物放進冰箱,各取所需。

而對於大量的剩食而言,則需要食物銀行方能有規模有計劃地處置剩食。超市、餐廳、公司的大量剩食均可捐給食物銀行,而後食物銀行整理剩食並聯繫相關單位,將其運送至合作的慈善團體或交給有需要的人。

2、再價值:通過加工,讓剩食變成新商品,以全新的面貌重新進入市場。

3、再利用:落實廚餘回收,使其價值最大化,例如可用來飼養豬以及堆肥,甚至可用來發電。

(作者於七喜廚房豐盛的一餐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03 

每天下午兩點,楊七喜就和員工一起到菜市場,在各種攤位「掃蕩」。

她希望能建起一個消滅被浪費食物的廚房,讓大家都可以一起「用肚皮拯救世界」,也希望大家在這裡學到關注食物剩餘的問題。

來到店裡吃飯,是隨意給錢的,或用帶來的物品抵食物,或者通過洗碗幫工等抵飯。

起初,廚房只有12個座位,1天只要收1個攤的剩菜,就能滿足晚餐需求。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1個攤位就不夠吃了。

大家可以幫消滅食物,也可以當義工幫助店裡各種事務,例如幫做晚餐;也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的食物帶到店裡的「共享冰箱」,分享給其它人。

這些看似簡單的流程,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當時31歲的她天天睡不到4小時,被店裡各種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冰箱故障、持續虧損、負債一天天擴大……

正當幾乎到達臨界點的她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萍水相逢的阿姨給她的帳戶打了5000元的私房錢:「阿姨不懂你的計劃,但我知道你在做偉大的事,這些私房錢是阿姨的『百倍奉還』。」原來這是她曾經幫買過機油的一位阿姨。

本以為自己做的是一件小事,沒想到阿姨居然認真地記著。她忍不住紅了眼眶:「我覺得自己好幸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權利這樣幸福地生活。所以就算只有我一個人,也要一直走下去。」

「我相信,不要放棄,就不會失敗。」


「七喜廚房本來就是因剩食問題而存在的餐廳,如果有一天能達到零剩食,七喜廚房存在的理由就會消失。」楊七喜如是說。

在市場附近開設剩食食堂,一是為了以在地化的理念,照顧當地甘苦人,增強社區居民互幫互助、團結友善的社區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是能夠有效利用在地資源,對當地市場剩餘食材及時運用處理,使其在儘可能新鮮且可食用的狀態下達到剩食的最大價值。


不需要的菜會放在門口,路過的人可以直接自取。

在七喜廚房共餐,人們首先應該考慮自身的付出奉獻,自由給餐食定價,去衡量自身為剩食行動所作出的努力。共餐的過程可以快速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多客人甚至爭相主動來當志工。

所以這是面向所有大眾的食堂,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共餐時都是平等的,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自由付費。

當人們想要好好吃一頓飯的時候,可以來七喜廚房;當人們想要回饋社會的時候,也歡迎來七喜廚房。這便是採用全民參與的方式來充分體現尊重與平等的理念,給予機會讓弱勢也有為社會付出的能力,所以其實沒有人是弱勢的。

店裡還有「便當好朋友」活動,客人們只要自帶餐盒,只需要1000元臺幣,就可以領15次便當

當然,為了環保,便當盒需要自己提供哦,一次性塑料飯盒就不要了。

還有招攬顧客的貓!!!每天負責賣萌和詮釋佛系。▼ 貓爺平時還會幫發公告

不到一年時間,華美社區廚房已經幹掉了4噸蔬果,有了固定合作的6家菜攤、2家水果攤,平均每天可以收到20斤以上的剩食,還有60多位志工幫忙,食客也越來越多。

這家自由定價的廚房,也慢慢進入扭虧為盈的時期。

看著廚房越來越興旺,楊七喜又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一家12個人的店影響力有點小,我要探索一種更大的可持續模式,讓它複製到整個臺灣。

 04 

那時,正好有一家育德路的餐廳正在轉讓,她立刻做了企劃書,到處借錢,迅速租下了這家店,準備做剩食餐廳。

「如果失敗,設定的底線是負債五百萬,而且只是一個人的失敗,但如果成功了,運營模式被摸索建構出來,把社會問題轉化成社會資源,就是整個臺灣的成功。」

七喜廚房的經驗,得到了充分應用。不同的是,它的模式更為商業化。

每天的食材,是從廠商那裡收來被淘汰的蔬果肉類,由專業廚師操刀。

中午是普通餐廳,低價銷售各種好看便宜的套餐。

晚飯和華美七喜廚房一樣,採用自由定價的形式,每天也有絡繹不絕的人過來吃飯。每晚5點,他們就過來排隊領取限數量的號碼牌。

每天,這裡能回收100-200斤的剩食,晚餐能供給10道菜

這家店的嘗試非常成功,盈利開始累積起來。這種白天餐廳、晚上自助餐的方式,被證明了是可行的。

除了吃,楊七喜還以這兩個廚房為中心,讓大家一起開心地加入各種有益地球的社區活動。這種溫馨,這才是楊七喜真正想看到的。

她發起「明日生活體驗」,號召大家將乾淨塑膠袋或紙袋、紙箱,或即將到期的茶包或衝泡飲品,可以送到這裡換取剩食麵包或甜點。這些袋子或紙箱經過整理後,又送回菜市給攤販們,實現循環利用。

發起「免費市集」,大家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過倆市集上,做一個交換;

發起「零廢棄聚落」,鼓勵通過手工、藝術等方式讓廢棄物品重生;

還有,通過設計各種紙膠帶交給單親媽媽、更生人、街友等群體在街銷售,讓他們多一份工作,還連接起一些不知名的藝術家。而販賣所得,會捐給需要的社會團體。

發起「共食好朋友」,讓一群陌生人一起開心地吃朋(dùn)友(fàn)。

在多家合作的商店門口,他們一起放置TNR木箱,進一步帶貓咪結紮、野放。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當季最可能剩餘的食材,七喜廚房還發起製作《格外氣節報告書》的田野調查計劃,號召人們在網上關注這些可能被剩餘的蔬果;

同時,還致力於創造社會救助網剩食回收網絡,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如何加入,精確地幫助甘苦人。

……

從一個廚房到推動整個臺灣,這個女孩的腦洞只多不少,你永遠猜不出她接下來會幹出什麼。

七喜廚房目前開設兩家店,一間為華美社區廚房,另一間為育德店的剩食餐廳。通過兩種不同的經營業態和商業模組,不斷嘗試與探索社會企業永續經營的模式,並且希望給更多有志踐行剩食利用理念的同仁以借鑑。

1、華美社區廚房

七喜廚房以社區為依託,以節約概念為初衷,把醜食和弱勢相結合,從與一攤商販合作,到與多家合作,至開啟與第六市場合作,並且準備向向上市場回收全部的剩食。除了蔬果,下一步將計劃回收肉類、生鮮和乾貨,讓向上市場成為浪費最少的市場。

2、育德店剩食餐廳

為擴大宣傳剩食利用的理念,楊七喜決定再開一家真正的剩食餐廳。但面對手頭的拮据,決定在網絡上推出「全臺第一間剩食餐廳募資計劃」,

希望通過群眾募資籌款,但因計劃籌備不足而喊停。最後她釋出20%公司股份給部分親友外,其餘獨自扛起,四處找支持者借款,這也讓她的負債金額從200多萬新臺幣暴增到500多萬。

她的眼光看得更遠,考慮的是整個臺灣的變化:

如果失敗,設定的底線是負債五百萬,而且只是一個人的失敗,但如果成功了,運營模式被摸索建構出來,把社會問題轉化成社會資源,就是整個臺灣的成功。」

對於七喜而言,創業的過程的倍感艱辛的,身上也一度負債纍纍,但她依然有信心堅持發展下去,創造命運的轉機。而且她不是孤獨一人,大批的死忠志工與志同道合的夥伴與她一起,扛起了推廣剩食觀念的重擔。

畢竟,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的推行和新觀念的提出都絕非易事,七喜團隊任重而道遠,舉步維艱。

「就如同我一直秉持的信念,

或許未來還會面臨很多困難與挑戰,但楊七喜不是孤軍奮戰,讓美好發生的信念需要全民皆可參與,從「用嘴巴拯救土地」開始,

共同解決剩食浪費問題,使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環保並且得以永續發展。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為什麼的堅持。

正如七喜廚房的理念一樣:人與蔬果,都沒有剩餘。

走進臺灣

想來臺灣打球,親子旅,探尋臺灣!

或你們是協會,商會,團體,公司,

想對臺灣做深度考察之旅,商務對接

辦理自由行籤證,商務籤證,醫美健檢籤證

請按下面二維碼進入臺商總匯平臺,與我們聯繫!

你關注了嗎?

《臺商總匯》是一個大家都信任的平臺.

趕快按上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因為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下列有那些需求.就點擊文字進去查看

一個值得你信賴的平臺【臺商總匯】

用最優惠的價格提供給你:

各式臺灣優質精品與美食

讓你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臺商總匯商城吧 

相關焦點

  • 開剩食餐廳欠500萬,客人還隨意付錢?臺灣女生想「肚皮拯救世界」
    有這麼些餐廳,價格便宜,只是晚餐菜色不固定,菜市場剩什麼吃什麼,至於做出的菜怎麼樣,全靠現場發揮。這樣的店,你來麼?也許你很難想,在臺灣,有必要這麼節省嗎?"很多食物其實在產地或市場就被丟棄了,大家看不到剩食,自然不覺得臺灣有嚴重的剩食危機。
  • 520對地球和食物說「我愛你」 ,看我用「剩食」做的一桌好飯
    用健康的調味品為家人烹飪不浪費的一餐,用不一樣的愛關愛自己家人和地球。看到「禾然有機」在下廚房發起的這個有愛活動我趕緊參與其中,用實際行動對地球和食物大聲說「我愛你」。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的作品吧(很得意的樣子,嘿嘿~)
  • 不舍糧食浪費 臺灣情侶開惜食餐廳
    中國臺灣網6月2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有一對曾經經營烘焙業的年輕情侶,有感於麵包店每日浪費巨大,決定開設一間惜食餐廳,餐廳大量採用格外品,更讓食材從皮到殘渣都物盡其用,例如把豆漿殘渣做成甜點等。儘管耗費更多精力處理食材,成本沒有降低,但將惜食概念推廣出去,讓他們覺得相當有意義。
  • 臺灣素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十大素食餐廳排名
    那麼,臺灣素食市場的潛力也就可以想像了。」邱秋月總結說。  臺灣素食文化的興盛,也使得素食產品的身影無處不在。「在臺灣,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幾家有機素食用品專營店,上至食品、保健品、下到家居用品都一應俱全,規模之大就猶如進入了大觀園,能讓原本吃葷的客人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信心。」
  • 臺灣菜裡有相思
    這半年以來,應該最多隔兩個禮拜我就會去這間餐廳,有段時間似乎隔天就去,我爸媽、摯友、同事都被我帶去這裡吃過飯,我幾乎試過菜牌上的每一道菜,甚至很多沒上菜牌的菜。以至於後來我閨蜜約吃飯直接跟我說,咱能換個餐廳嘛。可是我還是很愛去,愛到店裡所有的服務員都認識我。坦白說,要不要寫這間餐廳,我其實猶豫了挺久。
  • 溫籍明星阮聖文新開臺灣菜餐廳!橫店拍戲大咖都瘋狂了!!
    行政主廚是臺灣人,與本地、臺灣、西餐廚師一起,用各地的烹飪方法,結合西餐中相對先進的烹飪技術,做了碰撞與融合。←滑動下圖查看精緻菜品幾乎吃過這家餐廳的臺灣明星都誇讚「灣」餐廳的臺灣菜非常地道。作為一家24Hours嚴選理念的便利店,在不大的環境裡,有六千多種產品。售賣的商品由「灣」團隊結合商品在市場當中的口碑,精挑細選。
  • 萌萌噠,帶你把全臺灣的親子餐廳吃透透!
    特別要提到的是臺灣親子餐廳的別致,它專為小朋友設計的餐點,可愛度滿分,也兼顧了美食的營養與美味。現在小貝就為大家來介紹10家~1.Kiko's DinnerKiko's Dinner是全球首間Sanrio美式餐廳,和Hello Kitty、Barbie主題餐廳一樣,同屬可愛萌系列。
  • 用豬舍改造,標榜「難吃」,這些餐廳竟一座難求!
    菜式出品,往往是一間餐廳的靈魂所在,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一家餐廳的成敗。
  • 杭城臺灣菜餐廳大盤點! 美味不必漂洋過海
    肉燥飯、三杯雞、車輪餅、芋圓冰.這些臺灣美食,想想就口水直流了有木有?不用去臺灣,在杭州也能吃到哦。跟小編一起遊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品嘗那些臺灣偶像劇裡的地道美食!推薦理由:口味絕佳爐火純青的臺灣美食,金沙豆腐外韌內軟,口感好,搭配著的蛋黃使這道菜更香。
  • 回不去臺灣,那就假裝在臺灣吧!上海臺菜大全
    顧問大神P哥提醒我,距離上次寫點評分享已經很久了,經查的確是16年寫過,我自己都忘了~以下有30幾家曾經吃過或是聽朋友吃過,都是比較地道的臺灣美食,千萬不要看評價,雖然這一反常態,但是你隨便路上抓一個臺灣人問他,可能評分極低的店,在他心中是全上海第一名,話不多說,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假裝在臺灣吧!
  • 聽說,這是全臺灣最難訂位的餐廳……
    江振誠經常上時尚雜誌出生在臺灣的遊子,總是要回來的,2014年,江振誠回到臺灣,開了這家RAW餐廳,想用臺灣本地食材,重新詮釋印象中的臺灣滋味。讓外國人來臺不只追尋小籠包、蚵仔煎等傳統小吃,而是用法式料理,讓更多人認識真正的臺灣味。
  • 臺灣十大熱門臺菜餐廳,帶你領略正宗臺菜
    而臻品令許多家庭願意前往品嘗美食的另一個原因,正是因為它獨有的兒童遊戲室,以及餐廳特別為孩童設想的用餐品質,讓非常多父母既能安心吃飯,又能與孩子一同享受美好的用餐時光;這正是臻品除了美味的料理之外,貼心的獨特之處了。2014年底開幕的富錦樹臺菜香檳,能夠在許多老牌餐館之中脫穎而出,肯定有它特別的原因。
  • 【樂遊臺灣】臺北十大臺菜餐廳 復刻記憶中的老味道
    無論又新開了幾家日本料理或意式餐廳,屬於臺灣人最深層的情懷、又可挑動饕客味蕾記憶庫的,非「臺菜」莫屬!臺北有不少臺菜餐廳,其中,臺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的臺菜最讓人回味,原因無他,做出讓人感動的料理而已。位在臺北101的86樓的「頂鮮101」是全臺最高的餐廳,更是全世界最高的臺菜餐廳。在臺灣的中餐廳裡,這家頂鮮餐廳可以說是頂級的了,沒有幾家可以比的上。
  • 功德林:臺灣素食餐廳的鼻祖
    自梁武帝開始,僧人全素、五戒居士全素,有極大的慈悲意義,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1950年2月,功德林素食在臺北市城中區館前路開業,成為臺北市第一家專業的素食餐廳,當時臺北除了大陸來臺高僧所主持的寺廟供有素齋外,要找淨素的餐廳,非功德林別無選擇。
  • 超級新寵|有愛的臺灣餐廳
    從電影到音樂到耍寶的綜藝節目到唯美的偶像劇最後再到美食總有讓你愛上它的理由99%號稱自己是吃貨的人都吃過臺灣美食可地道的臺灣菜你真的吃過嗎今天推薦的這家餐廳一家懷有愛的臺灣餐廳一定能給你滿滿驚喜用更好的餡料,做更好的比薩 ,堅持使用 72小時 低溫發酵的手拍傳統麵團。美味蔬菜,鮮美肉類以及濃鬱芝士,吃到的每一口,都是靈魂的暴擊。玉螺所在海域遠離汙染源,生活在海底的淤泥和沙子裡,海水深度從平潮到100米,吸取天然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讓肉質更甘美,營養更豐富。螺肉無比嫩滑,吃起來便有彈牙的感覺。
  • 世界美食•香港 | 小臺南,開在香港九龍城的正宗臺灣菜餐廳
    走進小臺南,乍看之下感覺與一般臺式餐廳無異。經細看後,發現這裡竟是臥虎藏龍之地。
  • 美食情報|數年佔據杭州臺灣菜榜首的餐廳又開新店,一鍵啟動新臺菜...
    說到臺灣菜,近年來越來越被大家所認知,不再是只能穿梭在街頭的小食小味,而那些偶像劇中的人氣爆款,更不會是出現在真正臺灣人餐桌上的「常客」,要吃飯要宴請,臺灣人有自己的態度。6年前,就有一家一心要做地道臺灣菜的餐廳—艋舺灣岸食肆/臺灣精緻料理,開在了杭城主城區的中心,用十足的調性蟬聯杭州臺菜榜首的位置,堅持著那股不跑偏的臺灣味道。終於在沉澱了更多元素與老饕期待的今天,它帶來了艋舺品牌的升級新作—臺宴,用Plus的格局,一鍵啟動新臺菜模式:精選臺灣物產,創造新派臺菜。
  • 環境大於菜品的南京VVG CHINCHIN好樣卿卿臺灣餐廳
    寫餐廳前的例行聲明本人不接受任何商家的任何免費邀請試吃。本人不接受任何店家任何個人或公司的任何充值。本人不接受任何事先打招呼,任何特殊安排。我自己一個人偷偷的去,悄悄的吃,自己花錢自己吃。作為一個有輕微社恐的人,我很煩跟這店那店的老闆產生那麼多私人友誼,所以就不要來那套了。
  • 生活遊客最愛的臺灣味!網友大推這5家美味臺菜餐廳
    雖然在臺灣能夠品嘗到許多不同國家的美食,但是臺菜料理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特殊的位置,不只是一道道佳餚,還有溫暖的家鄉味與窩心感,更是獨樹一格的特色菜系
  • 允許吃霸王餐的餐廳怎麼生存?剩食背後的商機和價值,你根本想不到……
    如果說有一家餐廳,每周只營業一次,來吃飯的客人可以隨意支付餐費,甚至吃「霸王餐」都沒人攔著,你相信嗎? 來自紐西蘭的綠色經濟學碩士尼克·洛斯利(Nick Loosle)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他於2017年創立了一家名為Everybody Eats 的機構,每周一用剩食給到店的所有客人製作美食,而其最大的特色還在於「pay as you feel(餐費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