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監獄警察,並不代表我就立馬熱愛這份工作了。即便,一路走來極其不易,又或者可以說歷經坎坷。
但無論如何,考上監獄警察這個崗位,也代表我實現了自己的又一個人生規劃,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
說句心裡話,工作伊始,因為好奇和激動,我對監獄工作充滿了興趣。
一切都是新鮮的,都是有趣的,什麼都喜歡問,什麼都想要知道,任何自己所不理解的事情,都想給自己找到一個答案。
可以說,報到之後,信心是滿的,激情是夠的,動力是有的,對於未來充滿了期待。
加上超市工作的艱辛與監獄工作甫一開始所展現給我的美好,讓我對這份工作有了很大的好感。
報到一周後,我們這一批新警就被各部門的領導們在一次會後領走了。我跟隨著領導到了我後來工作了三年多的基層監區。
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當總支書記將我交給支部書記的時候,支部書記用力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而後在爽朗的笑聲中說:「小夥子,歡迎你,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說真的,我特別喜歡這樣的歡迎詞,但是也特別不理解,為什麼支部書記要說,以後這就是我的家了。畢竟,這裡可是監獄呀,有把監獄當家的嗎?
這是我報到後心中的第一個疑惑,這個疑惑是直到那年春節值班的時候,才得以找到答案的。
2005年的監獄警察的工資還是比較低的,至少和我在超市的收入比起來,要少很多。每個月所有能拿到手的,加在一起大約2000元左右。
不過,於我來說,當時最吸引我的是另外兩點:
一是國家公務員的身份,而且還是穿警服的國家公務員;
二是工作穩定,工作範圍就是監區那麼幾百個平方的地方,不用東奔西走,生活極其規律。
不過說心裡話,即便是非常支持我報考公務員的父親,雖然對於我最終能考上監獄警察是很開心的,但是在他的隻言片語中,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對監獄工作的誤解與不太滿意。
但是每每在談及這個話題時,母親總會用這樣一句話來解圍,那就是能考上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想想要是沒考上呢,難道在超市裡幹一輩子嗎?
母親的話雖然替我解了圍,但顯然也是對我曾經的超市工作充滿了誤解。
我很想和她理論超市工作其實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就是一輛拖車一堆貨的,也是很有挑戰,很有價值,很有意義,很有發展前途的一份工作。
但轉念一想還是忍住了,因為我沒法回答母親的下一個問題,既然那麼好,為什麼還要考公務員呢?
在去警校參加培訓前的一個月,我每天早上進監區,下午出來,每天隨身都會帶著一本小本子,看見啥記啥,聽見啥記啥,想到啥記啥,學到啥記啥。
見我還算是勤奮,監區的一位老同志,後來成為了我的值班搭檔,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番話。
他說:「小夥子,不要心急。監獄工作不是三天兩天就能琢磨透的。不過,你現在正處於第一階段,所見即所學,所以一定要勤奮。
這一階段的信息量會很大,但是由於你們新警積極性都很高,所以一般不出三個月,監獄工作日常流程基本就熟悉了。至於那些不經常發生的事情如何處理,就要等待時機了。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大家做的都不錯,畢竟剛來,積極性很高,悟性也很強。
但一定要記住,這只是最低級階段,如果只停留在這個階段,那麼即便再努力,也只能是一名稱職的帶值班民警。」
老同志的話立馬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趕緊問:「那第二階段是什麼呢?」
老同志對我說:「第二階段是所學非所用。」
所學非所用,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麼一個奇怪而新奇的說法,所以非常不解地問老同志這是什麼意思。
老同志故作神秘地說:「這其中的奧妙,只有自己悟出來才行,我說了,反而就失去意義了。我是看你還比較勤奮才對你說的,一般人,我都懶得說。」
老同志的一番話,讓原本就有些神秘的監獄工作,在我眼中就更增添了撲簌迷離之感。
所見即所學,所學非所用,…,會不會還有第三階段呢,我想一定是有的,甚至還有第四第五。總之,老同志的話無形中激發了我努力工作的激情。
不過,激情歸激情,現實是現實。
工作一個月之後的一天,爺爺突然病危。父母由於沒法及時聯繫上在監區裡工作的我,而致使我沒能及時趕回家中見爺爺最後一面。
由此,我內心中生發出的無法彌補的人生遺憾,讓我對監獄工作中存在的讓人不快的另一面也有了更真切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