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新說唱2020》的導師張靚穎在開場亮相的RAP裡面,懟現在的流量當道的時代,詞裡面有提到《乘風破浪的姐姐》,於是網友就說這個詞就是在懟李宇春,再加上李宇春作為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導師被網友質疑不配,李宇春被推上風口浪尖。
新一季《中國好聲音》的發布會上,李宇春作為導師,壓軸出場,緊接著她就被質疑了,&34;、&34;、&34;,種種質疑的聲音撲面而來。
可李宇春真的配不上這個導師席位嗎?答案是否定的。
李宇春是在2005年的《超級女聲》獲得總決賽冠軍而出道的。李宇春那一屆《超級女聲》總決賽之夜,全國觀眾通過簡訊一共投出了8153054票。2005年的800多萬票是什麼概念,當時智能機沒有普及,投票只能發簡訊,還要收錢,一張電話卡只能投一票,就是這樣的環境下,李宇春拿下3528308票,將近一半的票,在當時不好刷票的時代,多麼難得。
李宇春一個素人,作為偶像的天花板出道,嚴格來講,她就是內地娛樂圈偶像的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頂流,就是國內第一個真正由大眾選出來的明星,代表著民意,絕對可以載入史冊,真要論流量,李宇春才是鼻祖。
其實從李宇春被質疑當導師站C位這件事,不難發現,新老兩代粉絲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這些差別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流量時代的&34;。
連續十幾年,李宇春在跨年演唱會壓軸出場、香奈兒發布會,與老佛爺坐主桌,從她出道起,一有合照就被推到C位,直到這兩年,流量明星層出不窮,然而李宇春微博粉絲不多,幾乎不營業,所以就有一堆人跑出來質疑。
流量時代,信息爆炸,不少粉絲把粉絲數和營銷打榜作為衡量明星地位的依據,真情實感的喜歡到頭來卻被注了水的數字所捆綁,這種風氣真的挺荒唐的。
其次,娛樂圈是有門檻的。
公共社交平臺的快速發展,讓大家有了更多發聲的權利。混跡於打投、榜單的網友,了解超話的運營規則,就覺得自己已經入圈了,由此產生了一種自己有資格代表專業圈層發聲的錯覺,實際上啥也不是。
真要看作品,你能代替當年《超級女聲》的評審嗎?真要論時尚,你會比紀梵希、古馳更懂表現力嗎?真的要論資排輩,你比《中國好聲音》的主辦方更加通透嗎?這些專業領域的門檻,把這些流量至上的粉絲們拒之門外。藝術是需要門檻的,不僅要求創作者,同時也篩選粉絲。
好聲音的導師陣容一直都很強大,2017年的那一屆是巔峰,那英、劉歡、周杰倫、陳奕迅,這個陣容的影響力是足夠的,不管是對於業內還是對於大眾而言。今年這一屆的好聲音導師曝光之後,節目組就被質疑,說導師的咖位越來越低了,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咖位根據時間的更迭,其實沒差太多,慢慢下降的是導師的影響力,畢竟今年的導師都是中生代。
李宇春現在在娛樂圈就是&34;但是又受人尊敬的位置。
熟悉的人都知道,李宇春不想入圈,也不想營銷,可在圈裡的地位依然很高。10張個人專輯、首位登上《環球》雜誌封面的華人歌手、多位時裝設計師的靈感繆斯、音樂領域,她的創作能力很能打,當然,如果你覺得會飆高音就是好歌手,那就當我沒說。
這樣的李宇春如果還不配壓軸,坐上好聲音導師的席位的話,那我不知道中生代歌手裡面還有誰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