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美女最適合被謀殺!」:越喜歡就越折磨,希區柯克和他迷戀又蔑視的尤物們

2021-02-08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單向街書店」(ID:onewaystreet2013)授權轉載

提起希區柯克,影迷們應該不會陌生。8月13日正是他誕生的日子。

作為一個有著偉大作品的天才導演,希區柯克被公認為控制觀眾情緒的高手,他那充滿智慧和想像的大腦,勾畫出了太多的驚世之作,兇殺、懸疑、驚悚……整個20世紀,沒有一位電影大師能像他那樣把娛樂、商業、藝術如此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帶動觀眾一起尖叫。在希區柯克之前,也沒有一個導演像他駕馭驚險片那樣主宰過某一類型的電影,擅長在銀幕上「驚嚇」觀眾的他是當之無愧的「恐怖大師」。

然而希區柯克對自己的生命經歷卻向來諱莫如深,驚悚和懸疑外,「金髮美女」是他的另一個顯著標籤,他和他的影片女主角們的「相愛相殺」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控訴他行為不檢,也有人認為他「厭女」。希區柯克是否想運用「潛規則」恐怕永遠是個謎了,但導演把自己的女主角當成迷戀的對象則再正常不過。希區柯克也確曾對自己的繆斯展示了極強的控制欲,在某些人眼裡,這是高標準嚴要求的訓練,在另外一些人那裡,這是不折不扣的折磨。

希區柯剋死後,他對自己的繆斯們行為不檢的傳聞一直層出不窮。

「希區對自己電影中的女主角產生了強烈的感情。」

演員約瑟夫·科頓回憶說,他曾兩次擔任希區柯克電影的男主角。

對他而言,最具女性氣質和最脆弱的女人通常都有一頭金髮。他喜愛金髮女郎,而且他無法理解那些有幸與他合作卻沒有染髮的女人。

約瑟夫·科頓與英格麗·褒曼在片場,他曾獲第 14 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群鳥》《豔賊》的蒂比·海德莉則披露道:

他漸漸地迷上了我,這讓我感到非常不安,因為我控制不了他。我不得不很小心,很警惕。

他力圖控制一切——我穿的、吃的和喝的。

拍攝《群鳥》(1963)時的蒂比·海德莉與希區柯克

今年 4 月份出版的《希區柯克:天才導演和他的女演員們》一書的作者唐納德·斯伯特爆料:

希區柯克開始不斷地觀察研究她,在片場盯著她看,偷聽她跟別人的談話,或者偷聽她打電話。

如今,網絡社交媒體所開放的言論平臺和希區柯克的「厭女」行為,使得他作為影史「懸疑大師」和「文化偶像」的神話開始顯現出了裂隙和陰影。

而他最為著名的《後窗》《精神病患者》《迷魂記》《群鳥》《豔賊》等心理懸疑片,恰恰就坐落在他與自己的「金髮女郎」們相愛相殺的年代。他的那句小範圍流傳的「折磨女人吧」,正是這些經典的驚悚 / 視覺文本的潛臺詞。

他熱烈地迷戀過英格麗·褒曼,精心地打造了格蕾絲·凱利,然而,他也跟蹤、騷擾並虐待過蒂比·海德莉。

他熱愛她們,卻得不到。

希區柯克在現實中遭受的情感挫敗最終進入到了影片的故事結構,「性感的金髮女人,是巨大的誘惑和激情,同時也可能是歇斯底裡的威脅、邪惡的深淵」;在電影裡,他借劇情施虐於她們所扮演的角色。

他扭曲而孤獨的人生,以及他對女性抱有的那種不果斷的複雜感情,讓他(其實是逼迫他)有深度地從普通人類的意象和夢境、恐懼和渴望的儲存地中挑選素材。

而前《時代》周刊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對希區柯克的「厭女」傾向更加地直言不諱,他說:

希區柯克的女主角在不斷重複著相似的特性:她們都是金髮美女,她們都冰冷且遙不可及。她們都被禁錮在戲服裡,和時尚與拜物主義產生了微妙的關係。她們迷惑男人,而那些男人通常在身體上或心理上有障礙。

正如希區柯克本人。

《後窗》Rear Window,1954

「一個視覺完美的玩偶」

《後窗》海報

《後窗》一向被視為希區柯克對「純粹電影」最徹底的一次實驗,它的藝術成就自然是無與倫比。

片中,男主角傑弗瑞(詹姆斯·斯圖爾特 飾)是一個攝影記者,他喜歡冒險,到各地週遊拍攝。一次意外令他的腳受了傷,現在他必須安心在家養病,日常生活由護理工和時尚靚麗的女友(格蕾絲·凱利 飾)料理。

回想一下影片的敘事展開的行動線便不難發現,格蕾絲·凱利在影片敘事格局中的地位仍然是被動的、非主體性的。

她一直是作為男友傑弗瑞的助手而出現,是傑弗瑞偷窺行動身後的女人。

即便麗莎為證明傑弗瑞的推理有膽識冒險求證,她仍然只是男主人公視角裡「視覺完美的被動形象」和輔助型角色。

《後窗》劇照

而更細思恐極的是,故事的深層驅動力其實就來源於被那名商人肢解殺害的他的妻子,一個隱秘的殺妻事件。

一幅「畫中畫,景中景」,而且,畫面中的女人恰位於正中的位置,絕非是巧合

片中,傑弗瑞的偷窺形成了一個多重的關於看(窺視)和被看(被窺視)的視覺舞臺和嵌套結構,為《後窗》製造了極大的觀看快感;所有這些觀看關係的客體、被凝視的一方永遠是女性角色。

此外,對於指導金髮女郎的表演,希區柯克只會提出三點規定性的要求:儘可能降低聲調;較少不必要的手部動作;直視對方的眼睛。

而對于格蕾絲·凱利,他的要求更是細化到了搶造型師飯碗的程度,如穿得緊一些、少一些,就像是要塑造一個只需滿足男性審美和欲望的玩偶。

《迷魂記》Vertigo,1958

「這是純粹的戀屍癖」

《迷魂記》海報

2012 年,英國老牌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and Sound)舉辦了十年一次的影史十大電影評選活動,《迷魂記》取代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成為這次評選票數最高(191 票)的影史最偉大電影,而後者佔據桂冠已有半個世紀之久。

簡單複述本片劇情的話,就是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他以為她死了;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個和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女人,便一心想要把後者改造成之前他所愛的那個女人的樣子。

希區柯克的另一位傳記作者唐納德·思博多(Donald Spoto)曾說:「想了解希區柯克與他的女主角的關係,看看《迷魂記》那場化妝的戲就知道了,詹姆斯對瑪德琳的痴迷程度已經到了要控制她每一個妝容的細節。」

這個故事,已不單單是投射了男主人公對其理想女性的最狂熱的幻想和改造的欲望,「說得簡單一點,這個男人想同一具女屍睡覺,這是純粹的戀屍癖」。

希區柯克如是說。

《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

「史上最經典謀殺鏡頭」

《精神病患者》海報

《驚魂記》不僅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技巧最為純熟的作品之一,而且也多被視為心理恐怖驚悚片的鼻祖之作。

片中,珍妮特·李(Janet Leigh)飾演的瑪莉蓮,因男友推說沒錢給前妻贍養費而遲遲不肯離婚,她一時衝動之下攜公司的巨款潛逃。卻不料,被汽車旅館的老闆諾曼恐怖殺害,而這一切,都與諾曼的母親脫不了干係……

本片的浴室戲,則被譽為「史上最經典謀殺鏡頭」。

希區柯克用了 78 個不同機位的影像剪輯來完成這個場景段落,它的電影語言原創性在影史的地位當然不言自明。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系列謀殺鏡頭無異於是從電影(希區柯克和影片主創團隊)和角色兩個層面,為放逐偷竊公司財產的「法外之徒」瑪莉蓮(珍妮特·李 Janet Leigh 飾)和她所象徵的犯罪恐慌、焦慮等社會心理,而施行的雙重謀殺行為。

那位已經死去的邪惡母親,則通過一具恐怖的乾屍不僅控制了她的兒子,還獲得了一個讓人畏懼的化身。

而據說,當時為了驗證影片中用到的道具骷髏的驚悚度,希區柯克經常拿珍妮特·李做實驗:每次在珍妮特吃午飯的間隙,他都會把這個恐怖道具悄悄放進她的化妝間,然後依照珍妮特尖叫聲的高低作出使用哪件道具的判斷。

《群鳥》The Birds,1963

「金髮美女最適合被謀殺!」

《群鳥》海報

《群鳥》的主角,蒂比·海德莉是「希區柯克的最後一位金髮女郎」,而希區柯克對她的狂熱也非同一般。

希區柯克開始不斷地觀察研究她,在片場盯著她看,偷聽她跟別人的談話,或者偷聽她打電話。他把代表小男生愛戀的物品——鮮花、紅酒、手寫的字條——送到她的家中和她的化妝間內。

——《希區柯克:天才導演和他的女演員們》

影片原計劃用機械鳥來拍攝大部分鳥攻擊人的鏡頭,但在影片最後,女主角在閣樓上被群鳥攻擊時,希區柯克假鳥換成了真正的鳥;他沒有告訴海德莉,海德莉來到片場才知道實情。

「《群鳥》可能是我拍過的最恐怖的電影。」

「金髮美女最適合被謀殺!想像一下,鮮紅的血從她雪白的肌膚上流下來,襯著閃亮的金髮是多麼美啊!」


《豔賊》Marnie,1964

「一個精神分析的性感尤物」



《豔賊》海報

《豔賊》是希區柯克最後一次選用金髮女郎扮演核心角色,在希區柯克的鏡頭下,蒂比·海德莉扮演的角色瑪爾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性感尤物」,一個背負著原罪的、需要被拯救的盜竊犯。

她對雷電和紅色的條件反射式恐懼、與母親的複雜關係、無法抑制的偷竊衝動……讓希區柯克過了把精神分析師的癮。

Mother mother i am ill, send for the doctor over the hill.

與此同時,馬克對這位「冷豔神秘」的女人和她背後的秘密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在馬克的愛情攻勢和引導下,瑪爾妮終於說出童年時期遭受的暴力和心理障礙。

馬克,同時承擔了瑪爾妮的拯救者、父親和情人的形象,某種意義上他幾乎是一個最完美的理想男性的形象。

愛情,為這部影片賦予了完美結局,至此,施虐 / 受虐的心理懸疑模式在希區柯克那裡幾近走向尾聲。

也正是在此意義上,《豔賊》成為了希區柯克「電影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

總的來說,希區柯克對女主角懷有一種既迷戀又蔑視的複雜情感,這恰恰暴露了他內心的壓抑與痛苦。而正是這種痛苦催生了他影片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以及神經質般的恐懼感。

未經原版權方授權嚴禁轉載、抓取。

喜歡本文的各位,歡迎轉載到朋友圈


點擊進入 「果粒時刻」小程序界面

相關焦點

  • 相比希區柯克本人那些扮演者弱爆了
    當導演拍導演、當演員演演員、當經典被再現、當大師被解剖,話題總是先於故事和真實,被熱鬧地推上最前線。曾經,法國新浪潮一代把希區柯克作為他們的偶像,稱「他就是電影」。而如今,希區柯克本人被拍成了電影,被好萊塢編排是非,不知這位深諳人心黑暗的大師會說什麼,或許他會再次提及自己對英格麗·褒曼的諫言:「這不過是一部電影。」
  • 愛上一位金髮尤物
    任何懸疑片愛好者,不會不知道他。在電影技術落後的年代,這名鬼才導演擅長發掘影像與觀眾之間微妙的張力,通過畫面、剪輯、音效,讓觀眾一步步走進他預設好的恐懼裡。夏季特別適合重刷他的電影,黑白畫面自帶製冷效果。天才自帶一些小癖好,例如他熱衷於在自己的電影裡客串,又比如,他鍾愛金髮女郎。
  • 希區柯克不僅是電影大師,他還是愛老婆愛客串鍾愛金髮女郎的紳士
    《深閨疑雲》第46分鐘,他正在郵筒旁寄信;《悽豔斷腸花》第36分鐘,他拿著一把大提琴下火車,然後走出車站,而在《火車怪客》第10分鐘,他又拿著大提琴上火車,形成有趣的映照;到了《衝破鐵幕》的第8分鐘,他手中的「道具」變成了一個金髮嬰兒果然對金髮很迷戀。當然,希區柯克也喜歡和觀眾們玩捉迷藏,如果說只露個後腦勺是初級障眼法,那他的一些高深的招數則把希區柯克迷們變成了偵探。
  • 甜瓜牛排巧克力,希區柯克的兇案現場,其實是一頓美味大餐
    在此之前,希區柯克已經連續拍攝了兩部成本較高的彩色片,分別是1958年的《迷魂記》和1959年的《西北偏北》,他不得不考慮節省下一部影片的開支。於是,把《驚魂記》拍成黑白片成了最合適的選擇。「驚叫皇后」珍妮特·利的驚悚記憶希區柯克偏愛金髮美女,熱衷於讓她們在影片中「被謀殺」。這不止是他的個人喜好,也掐準了觀眾的審美和心理需求。希區柯克:「金髮女郎最適合被謀殺!想像一下,鮮紅的血從她們雪白的肌膚上流下來,襯著閃亮的金髮是多麼美麗的一件事。」
  • 希區柯克在和你「玩心」
    斯考蒂曾是一名警察,在患恐高症之後改做私家偵探,一次他接到一個案件:跟蹤保護一個被幻覺困擾、並且有自殺傾向的貴婦瑪德琳。然而任務失敗,瑪德琳還是從高塔上一躍而下;法庭判定這是一起精神原因的自殺案,然而一切都是瑪德琳的丈夫策劃的。
  • 經典電影《美人計》背後故事 FBI竟跟蹤希區柯克?
    ­  ▲[美人計] 海報­  影片出自希區柯克之手­  英格麗褒曼上演[美人計]­  這個希胖最愛的繆斯­  貢獻了超越時代的演技­  也成了眾多影迷最喜歡的­  希胖為數不多的愛情故事­  ▲[美人計] 劇照­  在[美人計]
  • 黑暗入侵:走進陰影裡的希區柯克
    36年前,1980年的4月29日,希區柯克在家中平靜地離去。不同於其他大導演國葬般的葬禮,希區柯克的葬禮只允許受到邀請的人入場,更加與眾不同的是,現場連靈柩都沒有。充滿懸念的希區柯克,去世至今仍是人們談論最多的導演。
  • 他被稱為電影界的「弗洛伊德」,一代緊張大師——希區柯克
    因為他已經不再出現在這個時代很久,雖然他很喜歡在自己的電影裡客串,留下無數有趣的身影,但是今天他離我們太遠了。上個世紀希區柯克拍了近百部電影和電視片,無一不跟懸疑,驚悚和恐怖相關,他嚇足了整整一個時代的美國人,更讓他的恐怖氣氛蔓延全球。在香港,人們往往罵王晶是爛片,因為他娛樂性十足,票房也常常飄紅,可惜總有人對他的流俗不以為然,當然王晶說他並沒有拍爛片,只是別人嫉妒。
  • 克勞德·夏布羅爾:比希區柯克更神秘的懸疑大師
    從犯罪片、驚悚片到戰爭片,從心理劇到古裝劇,在其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很少有哪類題材是他沒有觸及過的,這也體現了他和其他新浪潮電影導演的不同之處。與此同時,他也被認為是歐洲最傑出的驚悚片大師(前提是不要過分狹窄地理解驚悚片),有人說他是希區柯克在法國的真正繼承人。早在職業生涯初期,他便與希區柯克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 浪漫、謀殺、性,希區柯克十佳影片大賞
    一般的中國人不會真喜歡希區柯克。他的作品,怎麼著也得有點神經質才能看懂。有誰可以把浪漫,謀殺,性,死亡,變態,犯罪,和高妙的敘述藝術,英式幽默混合在一起,只有他。希區柯克的影片極具懸念,發人深思,直到現在,人們對它依然持肯定的態度。
  • 【看電影】《奪魂索》—希區柯克經典老片
    影史罕見的「一部電影只用一個鏡頭」的大膽實驗,同時也是希區柯克的第一部彩色片。  一句話形容這部片子,可以引用本片中一句臺詞:「我做事一向追求完美,一向希望能有藝術才華,而謀殺也能成為藝術。」  這部懸疑片長八十分鐘,全部故事發生在一個房間內。你所感受到的是分秒不差的真實時間。也就是說,沒有剪輯將故事時間跳過去。拍攝這部影片,希區柯克原打算只用一個鏡頭。
  • 越喜歡一個人,越迷戀對方的味道~
    事實證明,喜歡一個人是可以從喜歡一個人的味道開始的,通常情況下,當你越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有關他的味道會越好聞。就像歌詞裡唱得那樣:想念你的吻,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1.身體的味道喜歡一個人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他身上的味道你能清楚地記得,並且感覺熟悉,女孩子聞到喜歡的男生的味道會有安全感,而男孩子聞到喜歡女孩的味道會有保護欲。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是什麼樣的味道,但對於喜歡你的人來說,你的味道是非常清晰的,並且難以描述的,不知道你喜歡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
  • 【世界經典電影】 希區柯克 作品 《深閨疑雲》
    ,希區柯克不僅成功的控制了電影,還有觀眾的注意力,使得他的影片在升華為獨一無二、不可效仿的藝術經典的同時,還成為了理論家們著迷分析的文本。電影《深閨疑雲》(Suspicion)中,希區柯克卻完全使用了「女性的凝視」來構建「懷疑」。看電影全片,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深閨疑雲》的「看」集中在「究竟有沒有」、「能不能相信」的問題上,構建了無數的猜疑之後,麗娜——這個觀看的載體陷入了不安全的境地——因為缺乏秩序。
  • 她是希區柯克最喜歡的女主角,她是「童話的代名詞」
    希區柯克的這份寵愛投射到他的作品裡,使得「凱利時期」的希區柯克電影遠不同於其他的希區柯克作品:不像《蝴蝶夢》(1940) 裡的瓊·方登,《美人計》(1946)裡的英格麗·褒曼或是《群鳥》(1963)裡的蒂比·海德莉,生活在恐懼的陰影裡,飽受驚嚇與折磨,希區鏡頭下的格蕾絲·凱利則是永遠機智,果斷,自信,性感,勇於爭求並且總能得其所望。
  • 《後窗》一部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的懸疑片,你看過嗎?
    時值紐約的盛夏,周圍的鄰居們日夜都敞開窗戶,閒來無事的傑弗瑞總是喜歡透過窗戶觀察周圍的鄰居們。希區柯克之所以決定由雷蒙德·伯爾扮演蘇先生,是因為雷蒙德·伯爾只需稍加化妝,就很像希區柯克的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希區柯克覺得大衛對他的幹涉過多,所以要藉此報復一下。希區柯克為格蕾絲·凱莉親自設計了《後窗》中的戲服;每一件道具都特別定製,從顏色到材質,都在劇本中敲定。莉莎穿著一套綠色套裝轉向窗戶時,上衣明顯亂七八糟。
  • 演到一半換主角,締造兩大經典場景,希區柯克的豆瓣巔峰之作
    《驚魂記》真正具有開創性的地方在於,希區柯克融合了心理電影和驚悚電影的特點,以及他一貫擅長的懸疑犯罪元素,糅合出一種全新的電影類型——心理驚悚片,或者說精神分析驚悚片。優異的後來者有《沉默的羔羊》、《靈異第六感》等等。和1954年《電話謀殺案》,從兇手的角度看懸疑探案偵探片類似,希區柯克繼續打破常規。這一次,他選擇從被害人的角度出發。
  • 後期實現Dolly Zoom希區柯克變焦 教程
    而其中,由希區柯克與攝影師羅伯特·伯克斯在電影《迷魂記/Vertigo》中首創的Dolly Zoom(譯為:移動變焦、滑動變焦),更是為電影愛好者所津津樂道。▲ 希區柯克導演電影《Vertigo》,拍攝於1958年在電影中,希區柯克通過移動鏡頭位置同時進行變焦,使主體在畫面中一直保持大小不變,此時由於透視原因,背景會不斷改變,把樓梯塑造成了迷離魔幻的異度空間,將男主角對高度的恐懼和眩暈感,直觀地展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