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說,不讀《詩經》,便不懂如何說話。他還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是孔子編成的詩歌總集,共311篇,現存305篇,因此又稱《詩三百》。很多人認為《詩經》高深難懂,其實它的語言樸素又不失文雅,感情表達直白又不失真誠婉轉。它把日常生活、生命百態、萬般情愫都入了詩,充滿著生活氣息的美。
與子偕老,莫不靜好。充滿詩意的生活,並非是不理現實俗事,不食人間煙火,而是用心去提高生活點滴的品質。古典君與朋友們一起賞析詩經裡充滿生活氣息美的、頗有情趣的《女曰雞鳴》,感受它那強烈的生活之美和純真之情。——皛玊題記
《國風·鄭風·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子興視夜,明星有燦。
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這是《詩經》中的一首表達愛情、又讚美生活的詩歌。整篇詩歌又好像是一個完整的、充滿詩意與溫情的小故事。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燦。將翱將翔,弋鳧與雁。」意思是說,黎明前,妻子輕輕地推醒鼾聲正濃的丈夫,輕聲的說:雞叫好多遍了。短短一句話,很委婉含蓄又充滿愛憐地告訴丈夫:該起床了。丈夫翻了個身嘟噥著:昧旦。就是天還沒亮呀。妻子接下來小聲的告訴丈夫:你看看那燦爛的啟明星已經升起來,天馬上就會大亮了,那些水禽就要開始活動了,這是最好的狩獵時機啊。
短短的兩句對話,把一對夫妻恩愛的畫面,很生動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這對話充滿了溫馨,充滿了樸素和真實的生活語言,也充滿了妻子對丈夫的愛意。這些對話的內在含義、這簡短的對話,也是這首詩歌的非常境界。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如果說第一段充分的表現了女主的溫柔,這一段就充分的表現了男主的陽剛和對自己妻子的熱戀。「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丈夫舉起自己的獵物,大聲地向妻子呼喊:快來呀,我為你打獵回來了,這是我送給你的野鴨和大雁!「宜言飲酒,與子偕老」,這獵物正好是我倆飲酒的佳餚,我會努力的狩獵,愛惜你一輩子,和你白頭到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我們彈奏琴瑟助興,這是何等舒服快樂的美事啊。這是一個男人在自己心悅的妻子那裡展示自己的陽剛,也期待妻子對自己柔聲的讚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這段看似以女主為主在寫,其實不是,是夫妻的互動。妻子在對丈夫給予的愛在表達感激。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是丈夫帶有野性的在愛撫妻子,妻子熱愛自己的丈夫,把自己的佩飾贈送給了丈夫。按理贈送佩飾一般是定情時贈送,夫妻間的贈送就更顯得雙方的深愛與和諧。
這裡連續用疊句來表達妻子對丈夫的熱愛,和自己熾熱的情感,把詩歌推向了高潮。妻子說:你對我的愛撫,我用隨身的雜佩贈送你。你順從我的意願,我用隨身的雜佩慰勞你,你對我的好,我用隨身的雜佩報答你。
在生活的煩瑣與疲乏裡,愛會隨著時間與耐心的消逝而悄悄溜走。美的語言,不僅能留住愛,更能深化愛。《女曰雞鳴》中的兩個人用堪為萬世典範的相處智慧告訴人們:愛情要點滴積累,語言要注意修煉,生活要學會經營。
這首收錄在詩經裡的詩歌很樸素,沒有華麗的語言,意思淺顯,讓人欣賞到人性原始的美。從詩歌我們也能讀出,在遠古人們對情愛非常大膽的描寫。詩歌同時具有強烈的畫面感,欣賞完自己感覺好像是看完一個小節的電視劇,故事情節是那樣的完整。
由於時空太久遠,在語言文字上,我們欣賞這類詩歌會有一些困難 ,我是藉助古漢語字典查對,藉助前人對字詞的註解,理解大概意思後再去細品這類詩歌原文和它的內在,也就會收到了一些效果,就會欣賞到它的美感。今天的我們,每讀《詩經》,依然能夠感受到它那強烈的生活之美和純真之情。
古典君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深情的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精神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