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女曰雞鳴》

2021-02-07 匡衡音悅讀書會

 

《鄭風·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

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丈夫出門打了一隻大雁,回家交給妻子做成了美味佳餚。兩人相對而坐,對酒當歌,不亦樂乎。現下歲月靜好,你彈琴來我鼓瑟,心情是那麼歡暢,日子是那麼美好。

小時候,曾夢想仗劍走天涯,遇見你,卻有了安穩的想法。生活雖然平淡,但我們的日子也過的活色生香,因為是你,我才覺得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最美的夫妻生活,不過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女說:公雞已鳴唱。男說:天還沒有亮。不信推窗看天上,啟明星已在閃光。宿巢鳥雀將翱翔,射鴨射雁去蘆蕩。

野鴨大雁射下來,為你烹調做好菜。佳餚做成共飲酒,白頭偕老永相愛。女彈琴來男鼓瑟,和諧美滿在一塊。

知你對我真關懷呀,送你雜佩答你愛呀。知你對我體貼細呀,送你雜佩表謝意呀。知你愛我是真情呀,送你雜佩表同心呀。

注釋

昧旦:天色將明未明之際。

興:起。視夜:察看夜色。

明星:啟明星,即金星。

將翱將翔:指已到了破曉時分,宿鳥將出巢飛翔。

弋(yi 義)射:用生絲做繩,系在箭上射鳥。鳧:野鴨。

言:語助詞,下同。加:射中。一說「加豆」,食器。

與:猶為。宜:用適當地方法烹飪。譯為烹飪

御:用,彈奏。

靜好:和睦安好。

來:借為「賚」,慰勞。

雜佩:古人佩飾,上系珠、玉等,質料和形狀不一,故稱雜佩。

順:柔順。

問:慰問,問候。

好(hào耗):愛戀。▲                   

 

 

鑑賞:

第一個鏡頭:雞鳴晨催。起先,妻子的晨催,並不令丈夫十分愜意。公雞初鳴,勤勉的妻子便起床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並告訴丈夫「雞已打鳴」。「女曰雞鳴」,妻子催得委婉,委婉的言辭含蘊不少愛憐之意;「士曰昧旦」,丈夫回得直白,直決的回答顯露出明顯的不快之意。他似乎確實很想睡,怕妻子連聲再催,便辯解地補充說道:「不信你推窗看看天上,滿天明星還閃著亮光。」妻子是執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提高嗓音提醒丈夫擔負的生活職責:「宿巢的鳥雀將要滿天飛翔了,整理好你的弓箭該去蘆葦蕩了。」口氣是堅決的,話語卻仍是柔順的。錢鍾書說:「『子興視夜』二句皆士答女之言;女謂雞已叫旦,士謂尚未曙,命女觀明星在天便知」(《管錐編》第一冊)。此說符合生活實情;而士女的往覆對答,也使第一個鏡頭更富情趣。就女催起而士貪睡這一情境而言,《齊風·雞鳴》與此仿佛,但人物的語氣和行動與此不同。《雞鳴》中女子的口氣疾急決然,連聲催促,警夫早起,莫誤公事;男的卻一再推脫搪塞,淹戀枕衾而紋絲不動。此篇女子的催聲中飽含溫柔繾綣之情,男的聽到再催後作出了令妻子滿意的積極反應。首章與次章之間的空白,可理解為對男子的舉動作了暗場處理,這樣就自然地進入下面的情節。

  第二個鏡頭:女子祈願。妻子對丈夫的反應是滿意的,而當他整好裝束,迎著晨光出門打獵時,她反而對自己的性急產生了愧疚,便半是致歉半是慰解,面對丈夫發出了一連串的祈願:一願丈夫打獵箭箭能射中野鴨大雁;二願日常生活天天能有美酒好菜;三願妻主內來夫主外,家庭和睦,白首永相愛。丈夫能有如此勤勉賢惠、體貼溫情的妻子,不能不充滿幸福感和滿足感。因此,下面緊接著出現一個激情熱烈的贈佩表愛的場面,就在情理之中而不得不然的了。其實,詩人唱到這個琴瑟和諧的場面也為之激動,他情不自禁地在旁邊感嘆道:「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恰似女的彈琴,男的鼓瑟,夫婦和美諧調,生活多麼美好。詩歌具有跳躍性,此篇的章節和詩句間的跳躍性更大。因而也給接受者留下了更為廣寬的想像再創造的空間。關於這兩句,張爾歧《蒿菴閒話》說:「此詩人凝想點綴之詞,若作女子口中語,覺少味,蓋詩人一面敘述,一面點綴,大類後世弦索曲子。」此解頗具創意,詩境也更饒情致,實為明通之言。

  第三個鏡頭:男子贈佩。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丈夫這一贈佩表愛的熱烈舉動,既出於詩人的藝術想像,也是詩歌情境的邏輯必然。深深感到妻子對自己的「來之」、「順之」與「好之」,便解下雜佩「贈之」、「問之」與「報之」。一唱之不足而三嘆之,易詞申意而長言之。在急管繁弦之中洋溢著恩酣愛暢之情。至此,這幕情意融融的生活小劇也達到了藝術的高潮。末章六句構成三組疊句,每組疊句易詞而申意,把這位獵手對妻子粗獷熱烈的感情表現得淋漓酣暢。

王質《詩總聞》說:「大率此詩婦人為主辭,故『子興視夜』以下皆婦人之詞。」此說影響直至清代,故清人論「對答體」詩,大多追溯至《孔雀東南飛》而不及《詩經》。其實,《女曰雞鳴》是首極富情趣的對話體詩,對話由短而長,節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靜而熱烈,人物個性也由隱約而鮮明。 此篇的詩旨,至此也可以不辨自明了。《毛詩序》謂「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過於穿鑿。朱熹《詩集傳》以為「此詩人述賢夫婦相警戒之詞」,則似有顧頭不顧尾之嫌。聞一多《風詩類鈔》曰:「《女曰雞鳴》,樂新婚也。」也有難概全篇之感。統觀全篇,實是讚美青年夫婦和睦的生活、誠篤的感情和美好的人生心願的詩作。▲                      

相關焦點

  • 【詩經賞析】國風·鄭風 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女曰雞鳴」,妻子催得委婉,委婉的言辭含蘊不少愛憐之意;「士曰昧旦」,丈夫回得直白,直決的回答顯露出明顯的不快之意。他似乎確實很想睡,怕妻子連聲再催,便辯解地補充說道:「不信你推窗看看天上,滿天明星還閃著亮光。」妻子是執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提高嗓音提醒丈夫擔負的生活職責:「宿巢的鳥雀將要滿天飛翔了,整理好你的弓箭該去蘆葦蕩了。」口氣是堅決的,話語卻仍是柔順的。
  • 《女曰雞鳴》——與子偕老,歲月靜好 |【從詩經開始】
    完整音頻連結→從詩經開始第一輯
  • 賞析詩經《女曰雞鳴》:與子偕老,莫不靜好
    品味詩經《國風·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品味詩經「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燦。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品味詩經「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如果說第一段充分的表現了女主的溫柔,這一段就充分的表現了男主的陽剛和對自己妻子的熱戀。「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
  • 【詩經之美】《詩經·鄭風·女曰雞鳴》
    【詩詞解讀】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女說:公雞已鳴唱。男說:天還沒有亮。
  • 《詩經》第八十二篇《女曰雞鳴》
    [詩經·國風·鄭風]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作品介紹]《女曰雞鳴》,《詩經·鄭風》的一篇。為先秦時代鄭地漢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六句。既然在《詩經》誕生的年代,所有這些詩歌本就是由唱誦來表達的,那麼今天我們即使僅憑閱讀,也可以想像出《女曰雞鳴》在當時的原始風貌,那是:有男詞、有女詞,男女雙方和歌對唱;有對白、有旁白,交流之中兼有描述。就像是後來的曲藝藝術。
  • 女曰雞鳴|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女曰雞鳴(先秦)《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女曰雞鳴」,妻子催得委婉,委婉的言辭含蘊不少愛憐之意;「士曰昧旦」,丈夫回得直白,直決的回答顯露出明顯的不快之意。他似乎確實很想睡,怕妻子連聲再催,便辯解地補充說道:「不信你推窗看看天上,滿天明星還閃著亮光。」妻子是執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提高嗓音提醒丈夫擔負的生活職責:「宿巢的鳥雀將要滿天飛翔了,整理好你的弓箭該去蘆葦蕩了。」口氣是堅決的,話語卻仍是柔順的。
  • 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毛詩序女曰:「雞鳴。」
  • 魏天無細讀《詩經·鄭風》中的愛情詩
    《詩經·鄭風》愛情詩細讀華中師範大學  魏天無
  • 詩三百,思無邪,詩經裡令人神往的愛情
    詩經中的愛情,純真,美好,堅貞不渝,令人神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經中那些令人窒息的美好愛情。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釋義: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 詩經305篇,你最少要會背這32篇
    後來,孔子取精華305篇,將其編定到一起,就成了中國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滋養華夏文學3000年。 但《詩經》305篇,全部背下來,真的很難,於是我選擇了這32首:
  • 女孩詩經起名: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大全!
    女孩詩經起名: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女孩起名 出自《詩經》中的女孩名字大全1、清婉:出自《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10、靜姝:出自《詩經·邶風·靜女》中「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11、柔惠:出自《詩經·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12、嗣音:出自《詩經·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 《鄭風·溱洧》——兩千多年前的相親大會 | 從詩經開始
    《鄭風·溱洧》是寫一個古代的情人節聚會相親的場面。
  • 詩經名句:自成風流千古絕唱,句句讓人心動不已
    ——《詩經 國風 周南 桃夭》 【譯文】桃樹繁茂,桃花燦爛。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詩經 國風 鄭風 子衿》 【譯文】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風、《鄭風》與鄭聲淫
    閱讀理解《詩經·鄭風》的幾個要點公田《鄭風》是《
  • 《詩經》基本面貌解讀
    本文便從《詩經》的編成和體制、《詩經》的主要內容、《詩經》的藝術特點三個大方向簡要勾畫一下《詩經》的基本面貌,為筆者後期的《詩經》解讀系列文章做個常識性的「開篇介紹」。
  • 《詩經》中最浪漫的邂逅,驚豔了世人數千年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計三百零五篇。在這部詩歌總集中,有相當多的題材,涉及到古人的愛情、婚姻生活。關於婚姻的詩作,有婚後生活的甜蜜和歲月靜好,諸如《女曰雞鳴》,有盛大而隆重的婚禮場面,諸如《桃夭》、《鵲巢》、《著》等,有妻子對遠行丈夫的思念,諸如《汝墳》、《伯兮》、《卷耳》等;也有被丈夫遺棄的女子的悲憤和覺醒,諸如《谷風》、《氓》、《邶風·柏舟》、《邶風·日月》、《遵大路》,也有丈夫對已經亡故的妻子的思念,諸如《綠衣》、《葛生》等。
  • 《詩經》裡動人的戀慕之情
    ——題記最近關於國風的歌曲《春庭雪》有這樣兩句歌詞:「我心匪石不可轉,我心匪席不可卷」其出自《詩經》裡《先秦·泊舟》,原詩為:我心匪鑑,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當我們談到《詩經》,其作為中國文學最早的文學載體,是先秦諸子散文中將抒情一類題材表現的繪聲繪色。《詩經》《詩經》按體裁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就是民歌,它原是「風俗、風土」的意思,因為從這些民歌中可以「觀民風」,所以就把它稱作「風」。《詩經》共有十五國風,160篇作品。
  • 那些出自《詩經》的超美二字暱稱
    那些出自《詩經》的超美二字暱稱 燕飛 《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瓊瑤 《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桃木,報之以瓊瑤」。瓊瑤,美玉。
  • 林徽音、梁思成、袁克定……他們的名字都出自《詩經》
    邵洵美出自:《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袁克定出自:《周頌·桓》「桓桓武王,保有厥土,於以四方,克定厥家。」看完真是覺得——民國那會的人多麼會取名字啊!不過這個傳統古已有之。杜如晦出自:《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周邦彥出自:《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彥矣。」貳《詩經》的志向,顯然不僅僅是用來取名字而已。
  • 「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如何用詩經取一個好名字
    【十五國風】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蓁蓁,茂盛貌。2、燕飛。《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3、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有藝人名蕭淑慎。4、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