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媽媽不願孵蛋,母雞上崗 鴨寶寶:我們有個雞媽媽

2020-12-22 環京津網

孵化出的鴨寶寶

雞媽媽和鴨寶寶

在揚州儀徵市新城鎮馬壩村一農戶家裡,一隻母雞為鴨「代勞」,經過36天的孵化期,成功孵出11隻鴨寶寶。

母雞孵出11隻鴨寶寶

馬秀梅和老伴平日裡喜歡養些雞鴨。今年4月底,家裡鴨子生了11隻蛋,但不知什麼原因,鴨媽媽不願意孵。

這可急壞了老兩口。一天,看著家中一母雞抱窩,馬秀梅突發奇想,何不用這隻母雞孵小鴨?於是放了11枚鴨蛋讓母雞孵。

為幫母雞孵出小鴨,夫妻倆著實費了一番工夫,每天悉心餵雞、翻鴨蛋。母雞也是盡職盡責,不辱使命。經過36天的孵化,11枚鴨蛋全部孵出小鴨。

馬秀梅告訴記者,在第35天時,有3隻小鴨破殼而出,在第36天時,剩下的8隻小鴨被孵出。

記者昨天看到,出殼10多天的小鴨視母雞為「媽媽」,總跟著母雞跑來跑去,母雞也用心呵護,帶著它們快樂成長。馬秀梅不禁感嘆:「不管是什麼物種,母愛都是一樣的!」

家鴨基本失去孵化習性

母雞孵小鴨的舉動正常嗎?記者多方查詢資料發現,在農村,常常有家鴨不願孵蛋,有農戶就會偷偷把鴨蛋拿給母雞去孵。被稱為「華人第一網紅」的李子柒也曾用老母雞孵鴨蛋。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楊海明介紹,母雞孵鴨蛋其實不足為奇。總體上,我國地方雞種具有較強的抱窩性。在其抱窩期間,不管是自己產的蛋還是其他的蛋都會進行孵化。為了解決野雞蛋孵化問題,就有採用家養的母雞進行孵化的做法。

事實上,自然條件下,野生的鴨子是會孵蛋的。野鴨是沒有經過人類馴化的鴨子,它們和野雞、野鳥是一樣的,都會自己築巢、產蛋,孵化小鴨子。而為何家養的鴨子反而常常不孵蛋了呢?其實這主要是鴨子逐漸被人們馴化成為家鴨,家鴨就基本失去了抱窩、孵化的習性。所以,人們常常將鴨蛋交給母雞一起進行孵化,而母雞並不能區分出雞蛋和鴨蛋,孵化出來的小鴨子,母雞一樣會帶領著長大。不過,實際生產中,都是採用孵化器進行種蛋的孵化。

記者 趙磊

相關焦點

  • 儀徵農家一隻母雞為鴨「代勞」孵出11隻鴨寶寶
    記者昨天在儀徵市新城鎮馬壩村一農戶家裡了解到一件趣事:該戶人家一隻母雞為鴨「代勞」,經過36天的孵化期,成功孵化出11隻小鴨寶寶,雞媽媽還視如己出地關照。在馬壩村生活的馬秀梅和老伴平日裡喜歡養些雞鴨,今年4月底,家裡的鴨子生了11隻蛋,但不知什麼原因,鴨媽媽不願意孵。鴨子不孵蛋,可急壞了老兩口,一天看著家中一母雞抱窩,馬秀梅突發奇想,何不用這母雞孵小鴨?於是放了11枚鴨蛋讓母雞孵。
  • 雞媽媽孵出9隻小萌鴨 視如己出常把它們護身下
    北侖農場徐老闆的微信截圖有句常言說「龍生龍鳳生鳳」,可是,在寧波北侖一家農場裡卻發生了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經過27天的孵化期,農場裡一隻母雞成功孵化出9隻小鴨寶寶,而且雞媽媽還視如己出地關照著每一隻鴨寶寶
  • 【睡前故事】雞媽媽有個鵝寶寶
    讀我們也很推薦每晚睡前,由父母給孩子讀故事,共享入睡前的親子時光。雞媽媽正在做飯,她聽見雞寶寶們在喊:「媽媽快來,我們在門前的草叢裡撿到一個蛋。」雞媽媽從廚房走出來,看見六個雞寶寶「嘿呦嘿呦」抬回來一個白色的蛋。雞媽媽慌忙把蛋接了過來,輕輕放在了桌上。
  • 《大壞狐狸的故事》「豬媽媽」「傻兔蠢鴨」「好心腸狐狸」
    鶴因為不願送子而「碰瓷」小豬一行三隻動物,因此小嬰兒「寶琳娜」來到了小豬身邊。和小豬一起的還有一隻小兔和一隻鴨子。我更願意稱他們為「媽媽豬」,「傻兔」和「蠢鴨」。一是因為片中並沒有給任何一個動物起名,二是由於小豬也這麼稱呼過小兔和小鴨,而小豬總是操著一顆媽媽心,前前後後照顧小兔和小鴨兩個沒長大的熊孩子。
  • 鴨媽媽在小區安家孵出8隻鴨寶寶 居民成立「守護者聯盟」
    在高新區華陽峰渡小區的景觀池裡,1隻野鴨媽媽與8隻鴨寶寶成了「明星」,居民們爭相來瞧稀罕。昨日,經鳥類專家鑑定,這些野鴨是斑嘴鴨,在小區安家比較少見,希望大家愛護它們。  野鴨孵出8隻鴨寶寶,引來居民圍觀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華陽峰渡小區,野鴨安家的景觀池位於5號樓與6號樓之間,池子面積有300多平方米,裡面有兩個蓮花池和一個小島,水裡有魚,只見鴨媽媽帶著8隻毛茸茸的小野鴨在蓮花池裡穿梭。
  • 幼兒園中班歌唱活動:母雞孵蛋
    活動準備:  音樂,四種不同形象的小雞圖片、筆、鈴鼓、絲巾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母雞孵蛋》音樂律動,熟悉音樂旋律。  1."今天我們到母雞家去做客。母雞媽媽要孵蛋了。"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邊進場。  2. 教師用彩蛋示範歌曲,幼兒學唱歌曲,並動作表現教師邊唱歌,邊逐一出示三個彩蛋。"母雞媽媽今天孵了幾個蛋?
  • 鴨媽媽帶鴨寶寶們出門,不料意外發生,看完千萬忍住別笑!
    鴨媽媽帶鴨寶寶們出門,不料意外發生,看完千萬忍住別笑!動物帶娃可謂是笑料百出,獅子看到自己的兒子,二話不說先打它一巴掌,而這天鴨媽媽帶鴨寶寶們出門,不料意外發生,看完千萬忍住別笑!別看小鴨子的個頭小,它們是非常有紀律性的。
  • 不會數數的雞媽媽
    雞媽媽生了十個寶寶,雞窩是圓形的,每個雞寶寶都長得一模一樣,都是黃嘴巴,黃腳丫,黃皮膚,連身上的絨毛都是黃的,圓圓的身子,像個毛茸茸的糰子,十分可愛。雞爸爸問雞媽媽:「老婆子,咱生了幾個寶寶呀?」雞媽媽說:「我數數看。」「一、二、三、四、五、七、八。
  • 媽媽咪呀?不,是《媽媽咪鴨》!又一國產良心動畫!
    《媽媽咪鴨》中的主角黃淘淘的毛髮數量逾百萬根,大鵬的羽毛製作更達千萬根體量,這在目前國內的動畫電影中首屈一指。製作前,參與製作的藝術家參考了很多國內相似的動畫片,發現絕大部分的羽毛設置都不能滿足《媽媽咪鴨》的龐大體量需求。
  • 《媽媽咪鴨》哦!媽媽!有鴨子在天上飛?
    但當我繼續查詢影片信息,才發現這不是翻譯的錯因為《媽媽咪鴨》本來就是一部國產動畫不得不感嘆這部《媽媽咪鴨》和好萊塢動畫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以往國產動畫中的動物角色都像用橡皮泥捏的一樣沒有毛(就算有也是一坨一坨)場景也比較糊弄而如今這部《媽媽咪鴨》中鴨子黃淘淘、惡貓大反派身上的毛髮都清晰可見
  • 日本鴨媽媽帶小鴨排隊過馬路 畫面有愛
    5http://img1.gtimg.com/16/1650/165056/16505646_116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6/1650/165056/16505646_980x1200_0.jpg<p>當地時間2016年6月16日,日本京都,一隻鴨媽媽帶著四隻鴨寶寶過馬路
  • 《媽媽咪鴨》電影觀後感
    7月15日下午,我看了《媽媽咪鴨》的電影。
  • 《媽媽咪鴨》:走對了,這才是國產動畫電影的新路徑
    但客觀說,就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能和皮克斯動畫相媲美的作品。但國產動畫電影人的努力是可見的。通過多年努力,我們正在縮小與好萊塢、皮克斯等同行的差距,正在上映的《媽媽咪鴨》就是很好例證。《媽媽咪鴨》講述了一隻傲嬌、任性,甚至有些自大、自負的大雁,和一對乖萌、歡萌、暖萌小黃鴨,一路同行,共歷風雨,共同成長的故事。
  • 小黃鴨貼上唐人街神探 《媽媽咪鴨》萌物拜大年
    網易娛樂2月12日報導 春節將至,小黃鴨大電影《媽媽咪鴨》重磅曝光一組「萌物過大年」海報將這些角色與中國傳統的新年元素相結合,貼合過年紅紅火火喜慶氛圍的同時,也展現了《媽媽咪鴨》電影歡樂溫馨的合家歡氣氛。
  • 護蛋學感恩 寶寶扮演「雞媽媽」
    端午節有插艾葉、包粽子、吃雞蛋的習俗。24日,端午節前夕,鞍鋼第十幼兒園結合端午節開展了「護蛋大行動」,讓寶寶們在了解端午節文化習俗的同時,通過扮演「雞媽媽」保護雞蛋,體驗父母撫養自己的艱辛和關愛,學會感恩。
  • 【聽睡前故事】| 雞媽媽的歌(母雞下完蛋必做的事情)
    故事導讀:「噗!」「雞媽媽是在誇自己下的蛋『個個大』呢!」蒙蒙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雞媽媽溜達過來了,啟啟提議:「咱們問問雞媽媽就清楚了。」「對了,歌聲還可以叫雞爸爸快過來,他這時和我親熱一下,後邊那個蛋寶寶就更容易孵出小雞來了。」
  • 《媽媽咪鴨》親子觀影+爆米花+水,萌鴨來襲!
    故事層面,《媽媽咪鴨》沿襲非常典型的好萊塢套路。為了兼顧成人觀眾和兒童觀眾,《媽媽咪鴨》特意塑造了兩隻鴨子,如果翻譯成普通的電影,其實就是一對男女主人公,二人不打不相識,並在這個過程中相戀相愛。《媽媽咪鴨》不僅有很多中國元素和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製作上向國際化標準靠攏。除了中外藝術家聯手呈現的視效,更有細節處理和語言表達上的中國特色。
  • 《媽媽咪鴨》:國產動畫電影的新曙光
    縱觀整個世界動畫電影市場,國產動畫遲遲未能找到出路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好萊塢和日本動畫在新世紀初就呈現出迅猛發展態勢,不斷擠壓國產動畫的市場;另一方面,雖說中國60年代就有《大鬧天宮》等優秀作品,90年代的上海美術廠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傳世經典,但始終未能形成良性的循環,未能培養國產動畫的穩定受眾,這是中國動畫始終未能找到出路的根節所在。
  • 小鴨被抓,鴨媽媽急得直跺腳
    小鴨被抓,鴨媽媽急得直跺腳一個鴨寶寶被主人抓住,小鴨子驚慌地叫,鴨媽媽目不轉睛地盯著被抓的孩子,急得不停跺腳。網友:可愛又可憐,原來急得跺腳是這麼來的。
  • 鴨媽媽為小鴨報仇,這是母親的憤怒,它告訴我們:有種無私叫母愛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則新聞,內容是有一隻海鷗盯上了在水面跟著鴨媽媽的小鴨子,為了一飽口福,便殘忍地當著鴨媽媽的面抓住小鴨子並活吞下去。鴨媽媽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被吃掉,怎麼會不心痛?這種時候不論是什麼物種,作為母親都會覺得難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