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西戎草原文化手柄鏡

2021-02-11 盛世收藏網

作者簡介:

kensir117,盛世收藏論壇「銅鏡專區」版塊資深會員。

2003年註冊為盛世收藏用戶,累計在線時間7,333小時。

近日得一面春秋時期西戎草原文化的手柄鏡,紋飾甚為精緻,性質非常少見。

據店家稱,此鏡由甘肅購得。觀其紋飾,當為西戎草原文化鏡。早期的草原文化並沒有中原文化天圓地方的思想概念,中間的圓形紋樣,象徵著太陽,周圍五隻雄鷹似在天空中翱翔,最外圈為22匹駿在嘶鳴著昂首飛奔,另外鏡子的手柄上也有6匹駿馬在飛奔。

眾所周知,相對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地處中國北方以及西北方、是中國遊牧民族的發祥地,他們的祖先曾在這裡生活繁衍,創造了優秀的草原文化。早在遠古商周時的鬼,春秋戰國時的戎狄、東胡、匈奴,秦漢以後的烏桓、鮮卑、柔然、突厥,以及公元12世紀前後的回鶻、契丹、女真族等,他們和中原的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互為影響。而馬作為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駿馬尤為牧民們所喜愛,西域國家寧可為馬而得罪漢武帝。漢武帝自然也深知馬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為得到西域大宛馬,先重金以求,不得,又前後派大軍十萬遠徵,歷時四年,才得到駿馬千匹,並稱之為「天馬」。此鏡紋飾中的駿馬紋飾,也說明了馬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馬的使用也是草原文化的標誌之一。


銅鏡中的具柄鏡形制,我國在宋遼金以後經常出現,而唐代以前的具柄鏡則非常罕見。實際上,具柄鏡的歷史放眼於世界,相當久遠。埃及出土的其第一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900年)的文物中就有手柄的、呈倒梨形的鏡子。典型的古埃及青銅鏡主要為平面鏡,雙面均拋光,稍微呈橢圓形,下帶有手柄。埃及的鏡子不僅被大量用於世俗之中,同時也被大量用作宗教器物,主要和太陽神有關,被認為是強大太陽神在地球上的象徵。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古埃及的雕刻和繪畫作品中,太陽神頭上總放有一個圓形的太陽鏡,連鏡子的橢圓形狀也是模仿升起或者西下的太陽通過大氣折射時向兩側伸展的樣子。古希臘銅鏡大概是繼承了古埃及的傳統,也都是有手柄的鏡子,希臘人酷愛藝術,不但繼續在手柄上進行小裝飾(這是古埃及的傳統),還將鏡背刻畫出圖案,題材無外乎神話故事等,與同時代的那些彩繪陶罐上面的圖案相似。這些紋飾非常精美,就繪畫藝術的水準而言,也是登峰造極的。圖中這些銅鏡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00 - 200年。雖然我國銅鏡的發展歷史與國外相差不多,但是相對於古代西方舉柄銅鏡而言,古代中國銅鏡大多為圓鏡具鈕形制。


古埃及柄形銅鏡

國外早期具柄鏡,雖然有柄,但基本上在鑄造的時候並不起工。古埃及銅鏡鏡面無工,手柄和鏡面經加工相連。古希臘銅鏡,鏡子背面的紋飾卻是線刻而成。相對於國外的具柄鏡,這面西戎草原文化手柄鏡,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具柄鏡的設計思想,設計出手柄,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同時期(春秋)中原文化的鑄造工藝,從制範時就刻畫出鏡背的紋飾,從而整體澆鑄出立體感豐富的紋樣。此鏡也是俺目前見到的最早的整體澆鑄工藝的手柄鏡。可為研究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


古希臘柄形銅鏡

相關焦點

  • 從東夷到西戎:秦人身上的異域文化疊加現象
    因為從歷史源流來看,秦人身上一直有著明顯的東夷和西戎文化色彩。至於強大的武力與西方草原的聯繫,則加重了晚期六國人的這個認知。秦和商的文化淵源這個部族在西戎中的發展,影響了早期秦人的生活形態和文化面貌。到了商周的決戰階段,當時的嬴秦部族不僅加入了殷商陣營,還在西周建立後參加了反叛的三監之亂。但隨著商朝殘餘勢力的失敗,東逃到奄國的早期秦人也被再度擒獲。這些人再次被強制西遷,成為了周天子的奴隸。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裡被貶斥為低賤的秦夷。
  • 秦國稱霸西戎,兩年後秦穆公去世
    秦穆公就獲得了進攻西戎的第一手資料。在秦穆公屢次試圖東進無果之後,就想向西發展。由余作為秦穆公的活地圖,幫著秦穆公出謀劃策,使得西戎的小國紛紛歸降秦國。公元前623年,秦國吞併了十二個西戎小國,其他西戎小國也害怕秦國的強大,紛紛表示歸附,遵奉秦穆公為西邊的霸主。秦穆公一下子開拓了上千裡的土地。
  • 追憶我的老師西戎
    接到了長治報社一位好友的電話,他對我說:你應該寫寫你和你恩師西戎的忘年交……年紀大了,習慣了一旦去想某一個人,那個人便出現在了你的腦海。於是,這些天西戎老師那慈愛的音容笑貌老是出現在我眼前,揮之不去。那些溫暖的記憶又常常如同在夏日夜空裡閃爍的星星一樣時隱時現,似乎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宣告著它的存在。
  • 對鏡貼花黃——銅鏡使用指南
    春秋後期 蟠虺紋鑑 故宮博物院藏「鑑」中盛滿水後,人們就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鑑」在甲骨文中又寫作「監」,就是一個人趴在水盆邊的動作。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銅鏡,是距今約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主要遺址位於甘肅廣河縣齊家坪)墓葬中出土的七角星紋銅鏡。
  • 草原文化的寶庫(華夏博物之旅)
    鄂爾多斯博物館草原文化的寶庫(華夏博物之旅)本報記者  張  棖但這種短劍目前發現數量有限,並且在春秋戰國之後被造型更為樸素的環首短劍取代。因為製作的精湛和數量的有限,此種短劍就顯得更為珍貴。各種證據表明,這種短劍在較早時代主要流行於我國遊牧民族活動的北方。循著短劍的足跡,大致可對商周時期歐亞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遷徙、交往路徑有一定的了解。荷葉形玉杯荷葉形玉杯為蓮花瓣形敞口,採用淺浮雕和鏤空雕刻技法。
  • 乾貨丨春秋五霸你還記得嗎?
    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二、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春秋大義: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 周平王東遷後,這三個諸侯國成為贏家,先後稱霸春秋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定都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使復嬴氏祀,號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不過,即便如此,秦國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諸侯國。當然,這一情況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發生了改變。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
  • 郭物丨最早的遊牧王國與草原絲路的開啟
    後來這一概念逐漸拓展和泛化,用以指代不同人群之間的文化交流。在我們熟知的綠洲絲路和沙漠絲路產生之前,戰國時期的草原地帶就已存在一個相對完善的邊地文化傳播帶,主要通過牧業人群、山地半牧半農人群傳遞信息和技術,因此稱之為草原絲綢之路。
  • 忻州春秋三義士的忠義文化
    忻州春秋三義士的忠義文化 張六金 忻州是春秋三義士程嬰、公孫杵臼、韓厥的故鄉從春秋時期晉國發生「下宮之難」,程嬰、公孫杵白、韓厥「三義士」智救趙氏孤兒,到晉國的「三家分晉」出現趙國,再到程侯山的出現所處正是先秦時期。因金山是程嬰救孤過程中藏匿趙孤的地方,所以後人把此山改為程侯山。
  • 「歐亞草原考古與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紀要
    王鵬老師講座的內容分為歐亞草原考古發展史及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兩部分。對歐亞草原考古史的回顧為具體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大的背景。王老師首先介紹了歐亞草原的範圍和位置,指出廣義的歐亞草原西到東歐平原,東到大興安嶺,地理範圍廣闊,在討論具體的文化現象時,應儘量避免使用「中亞」、「歐亞草原」、「歐亞大陸」這樣寬泛的概念,代之以具體的地理空間。或者在必要時,對「歐亞草原」和「中亞」進行嚴格的定義。之後王老師對歐亞草原考古的興起、發展及研究現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 主打文化輸出?復古設計八位堂鼠年限量版手柄點評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比於快餐式的精神消費,文化精髓部分應該被認真對待。個人眼中,2019年最火的一個網紅就是李子柒,相比於「Ohmygod」一類的網紅,李子柒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原創的基礎上將中國文化進行了一個輸出,因為我最早是在油管上先看到她相關的視頻。
  • 春秋時一小國,和魯國是兄弟之國,最終被衛國消滅!
    不過,對於周王室鎮守北疆的邢國,卻被同姓諸侯國消滅,這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周王室地位在春秋時期下降的局面。一首先,在西周邢國之前,歷史上還存在一個商朝邢國。二在西周時期,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邊和北邊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 【中國乞巧】黃 英:秦戎文化雜交混生的活態例證——西漢水上遊乞巧民俗中的「跳麻姐姐」
    它的文化淵源主要有四個:一是作為東夷之一的秦人祖先自身原創的東夷文化;二是秦人西遷到隴右之後所吸收的當地土著文化即西戎文化;三是秦人與其有共同的圖騰「玄鳥」,秦人的祖先曾屢為商朝重臣,而所承襲的殷商文化;四是秦人歸順周朝後,接受周王室賜姓封號政治統治和其農耕經濟及禮樂文明的周文化。這四個文化淵源,在秦文化發展的不同時期產生過不同影響,其中西戎文化與周文化對秦文化的最終形成,產生過重大影響。
  •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春秋繁露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春秋繁露編著者:(漢)董仲舒 著 周桂鈿 解讀定價:¥80《春秋繁露》全面地闡發了董仲舒的宇宙觀和政治哲學、倫理思想。同時,也反映出漢武帝時代儒學的基本面貌。《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學,發揮「春秋大一統」之旨,闡述了以陰陽五行,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哲學——神學理論,宣揚「性三品」的人性論、「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的倫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統循環的歷史觀,為漢代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 亂舞春秋之春秋五霸
    筆者學歷史,寫讀書筆記,到東周時迷失於春秋戰國這段風雲波譎,如夢如幻的歷史。精彩紛繁的人物事志令筆者無從下筆,這也是《上下五千年,一戰定乾坤》第⑤篇遲遲不能新更的原因。於是衍生出姊妹篇《亂舞春秋之春秋五霸》,後續可能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文章分而饗之。
  • 春秋五霸,智囊團大比拼
    春秋五霸,小編前期介紹過,本文說一說春秋五霸的智囊團,誰更厲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為小編認定的春秋五霸。時勢造英雄,英雄亦能改變時勢。君王、謀臣、將軍、美女、商人、甚至平民,都可以成為亂世之英雄!
  • 【芭樂新聞】 動畫片 《草原豆思之X囧特工》播出 帶你領略趣味草原文化
    芭樂網訊 8月25日,由內蒙古草原豆思文化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及製作,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發行的動畫片《草原豆思第二季之X囧特工》在優酷、樂視、愛奇藝等各大視頻網站播出,該片共30集。
  • 這一大片,真不是充話費送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戎狄蠻夷都去了哪?
    另外西周鼎盛時期,往往向東方的淮夷、徐夷和南方的荊楚發力,卻對近在咫尺、隔著幾道山梁的西戎不管不問,也間接說明當時周部族和西戎關係處的不錯,有一定的「互信基礎」。搞清楚以上情況,有助於理解很多事情,如西周首都鎬京如此輕易被犬戎攻破——至少地理上他們並不遙遠。接下來咱們來巡視下古書中出現的影響較大的幾個主要異族。
  • 追憶美好傳承生肖文化!八位堂鼠年限量版手柄評測
    八位堂向來是走的復古風格,在生肖系列中又加入了年畫風格,色彩搭配豐富,撲面而來的一股中國風,這款手柄上凝結的不僅是八位堂的心血,更是文化的傳承,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外包裝採用了偏暗的赭黃,赭黃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是非常高級的顏色,在古代更是被稱之為"帝王色",作為年度限量,搭配赭黃也算是相得益彰。
  • 張毅 | 《春秋》、《左傳》以及春秋時代
    當時這片土地,大致可以由內而外劃為三層:周王室——諸侯國——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春秋》不是周王室寫的,也不是四夷寫的,而是諸侯國裡的魯國寫的,是魯國史官所記錄的國家歷史。所以,《春秋》記事情,都是以魯國為中心,涉及與魯國友好或敵對的國家,涉及魯國生存其中的環境和世界、涉及當時的諸侯霸主和周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