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kensir117,盛世收藏論壇「銅鏡專區」版塊資深會員。
2003年註冊為盛世收藏用戶,累計在線時間7,333小時。
近日得一面春秋時期西戎草原文化的手柄鏡,紋飾甚為精緻,性質非常少見。
據店家稱,此鏡由甘肅購得。觀其紋飾,當為西戎草原文化鏡。早期的草原文化並沒有中原文化天圓地方的思想概念,中間的圓形紋樣,象徵著太陽,周圍五隻雄鷹似在天空中翱翔,最外圈為22匹駿在嘶鳴著昂首飛奔,另外鏡子的手柄上也有6匹駿馬在飛奔。
眾所周知,相對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地處中國北方以及西北方、是中國遊牧民族的發祥地,他們的祖先曾在這裡生活繁衍,創造了優秀的草原文化。早在遠古商周時的鬼,春秋戰國時的戎狄、東胡、匈奴,秦漢以後的烏桓、鮮卑、柔然、突厥,以及公元12世紀前後的回鶻、契丹、女真族等,他們和中原的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互為影響。而馬作為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駿馬尤為牧民們所喜愛,西域國家寧可為馬而得罪漢武帝。漢武帝自然也深知馬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為得到西域大宛馬,先重金以求,不得,又前後派大軍十萬遠徵,歷時四年,才得到駿馬千匹,並稱之為「天馬」。此鏡紋飾中的駿馬紋飾,也說明了馬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馬的使用也是草原文化的標誌之一。
銅鏡中的具柄鏡形制,我國在宋遼金以後經常出現,而唐代以前的具柄鏡則非常罕見。實際上,具柄鏡的歷史放眼於世界,相當久遠。埃及出土的其第一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900年)的文物中就有手柄的、呈倒梨形的鏡子。典型的古埃及青銅鏡主要為平面鏡,雙面均拋光,稍微呈橢圓形,下帶有手柄。埃及的鏡子不僅被大量用於世俗之中,同時也被大量用作宗教器物,主要和太陽神有關,被認為是強大太陽神在地球上的象徵。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古埃及的雕刻和繪畫作品中,太陽神頭上總放有一個圓形的太陽鏡,連鏡子的橢圓形狀也是模仿升起或者西下的太陽通過大氣折射時向兩側伸展的樣子。古希臘銅鏡大概是繼承了古埃及的傳統,也都是有手柄的鏡子,希臘人酷愛藝術,不但繼續在手柄上進行小裝飾(這是古埃及的傳統),還將鏡背刻畫出圖案,題材無外乎神話故事等,與同時代的那些彩繪陶罐上面的圖案相似。這些紋飾非常精美,就繪畫藝術的水準而言,也是登峰造極的。圖中這些銅鏡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00 - 200年。雖然我國銅鏡的發展歷史與國外相差不多,但是相對於古代西方舉柄銅鏡而言,古代中國銅鏡大多為圓鏡具鈕形制。
古埃及柄形銅鏡
國外早期具柄鏡,雖然有柄,但基本上在鑄造的時候並不起工。古埃及銅鏡鏡面無工,手柄和鏡面經加工相連。古希臘銅鏡,鏡子背面的紋飾卻是線刻而成。相對於國外的具柄鏡,這面西戎草原文化手柄鏡,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具柄鏡的設計思想,設計出手柄,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同時期(春秋)中原文化的鑄造工藝,從制範時就刻畫出鏡背的紋飾,從而整體澆鑄出立體感豐富的紋樣。此鏡也是俺目前見到的最早的整體澆鑄工藝的手柄鏡。可為研究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
古希臘柄形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