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灰獵犬號》裡面,美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參加了前往英國的護航行動,在護航的途中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美國驅逐艦和英國、加拿大的護航艦艇在途中與德軍潛艇鬥智鬥勇,在戰鬥中擊沉了3艘德國潛艇。由於劇中德軍潛艇的異樣表現被人們稱為抗德神劇,因為潛艇遇到護航軍艦隻能進行躲避,而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被人詬病的地方。不過在海戰中也有人質疑,在一場海戰當中一艘驅逐能擊沉3艘潛艇,這有可能嗎?你還別說,當然有,而且還是6艘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海戰當中,美國的編號為DE-635的巴克利級護航驅逐艦「英格蘭」號在1944那年5月18號到5月30號這12天的時間裡在西南太平洋的海域就擊沉了日本6艘潛艇。當時在美國強大的海空優勢封鎖下,在困在島上的日軍面臨彈盡糧絕的困局,而日本為了保證補給就使用驅逐艦等小型軍艦進行物資的運送,這些驅逐艦也被稱為「東京快車」,但是這種水面運輸很容易遭到美國的打擊,後來被打怕的日軍改用潛艇進行物資的運輸,這樣的方法更為隱蔽。而作為艦隊驅逐更多的是跟隨作戰艦艇進行作戰,所以反潛、打擊海上運輸船的任務就交給了護航艦艇上。
大家可能聽說過美國海軍在二戰時期一個星期下水一艘航母的傳聞,但真正能體現美軍軍艦下餃子的還得從驅逐艦上來找。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軍開始生產條約型驅逐艦,到二戰結束美國的艦隊驅逐艦共有509艘,而且這不包括1917年度生產的266艘老式驅逐艦。而且為了應付護航軍艦不足的問題,美國海軍在1941年8月開始建造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的護航驅逐艦,到1955年該批次的訂單結束共建造了6個級別563艘護航驅逐艦,這些護航驅逐艦不僅美軍自己使用,也在戰爭期間援助給英國使用。而那艘擊沉6艘日本潛艇的傳奇驅逐就是第二個級別建造的巴克利級護航驅逐艦。
該級艦全長91.8米,寬11.1米,吃水深度只有3.4米,所以比較適合在島嶼間的海峽航行。其標準排水量1450噸,最大航速23.6節,主武器為3門MK-22型50倍徑的76毫米艦炮,3座雙聯裝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12門20毫米的厄利孔高射炮、反潛用的深水炸彈和刺蝟彈。除了這些武器外它還配備了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和反潛用的主動聲吶,為它在護航、反潛的能力上增添了戰力。太平洋戰爭中,「英格蘭」號擊沉了日本伊-16大型遠洋潛艇、呂104、呂105、呂106、呂108、呂116小型潛艇,共計6艘潛艇,在整個太平洋戰役中獲得一枚總統獎章外,還獲得10枚作戰勳章 。
其中最為驚心動魄的就是攔截伊-16號潛艇的行動,這是日本一艘水下滿載排水量超過3650噸的大型遠洋潛艇,相比之下英格蘭號的滿載排水量只有1700噸。但是一個在水下一個在水上,一個主動攻擊一個被動攻擊,對誰更有利不言而喻。1944年5月14日,由武內少佐指揮的日本「伊-16」號潛艇,滿載大米從特魯克港起航,駛向布幹維爾島的布因,給那裡的一支已彈盡糧絕的日軍送糧。而美軍通過截獲無線電得知這一消息,並派出由「英格蘭」號、「喬治」號和「拉比」號三艘護航驅逐艦第39護衛艦分隊進行攔截。在5月18日的途中兩者相遇了。「英格蘭號」的聲吶率先發現日本潛艇,並使用刺蝟彈進行攻擊。
現在中國海軍使用的火箭深彈就是當年英國「刺蝟彈」的改進版本,可進行2公裡範圍內海域打擊
但首輪攻擊並沒擊中目標,日本潛艇遭受攻擊後開始下潛,雙方的距離開始進入350米內,3艘驅逐艦用主動聲吶仔細的聆聽著海底的反應。而日軍的指揮官武內少佐命令潛艇下潛到60米的深度,並保持著3節的速度航行。而這一切很快就被「英格蘭號」的主動聲吶發現,在這個深度只能由重量更大的深水炸彈攻擊,3艘驅逐艦在定深50~60米後開始第二輪投彈。日軍潛艇的被動水聽器也聽到了炸彈落水的聲音,武內無奈只能再次下潛,這次下潛深度到100米,所以那些定深在50~60米的深水炸彈只能在潛艇的上方40米的地方爆炸,根本就炸不到潛艇。一般德國潛艇下潛躲避的時候都會關發動機,但是武內卻依然開著發動機以3節的速度航行。美軍在發現投彈無果的情況下繼續監聽水下,很快又捕捉到了螺旋槳的噪音。這次三艘驅逐艦再次抓住機會,在潛艇的上方密集投彈,在第3輪的攻擊中伊-16最終被擊中,隨後海面漂浮著大量的油汙,當然還有木板、裝大米的袋子以及日本人的屍體。第39護衛艦分隊這才停止了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