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康亞娟: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24 新華融媒新消費

她所負責的經棚鎮昌興村在2018年國家扶貧驗收時,無一人因學致貧,無一人落下資助,這就是對她工作最好的肯定。

她就是康亞娟。現為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中心完小工會副主席、校扶貧辦公室負責人、校心理諮詢室負責人,並一直置身於教育一線擔任語文教師。

在扶貧工作方面,康亞娟老師身先士卒,一直擔任學校扶貧辦公室的總負責人,她帶領全校老師走基層,入農戶。特別是在學生資助工作中認真調查,合理分配,確保每一個建檔立卡學生都享受到國家的政策,順利保證扶貧工作各項活動的開展和進行。

據介紹,克什克騰旗現有3-25周歲貧困人口3650人,建檔立卡貧困生2524人。

「不能讓一個特殊孩子掉隊」

康亞娟一直牽掛著學生小洋。小洋父母離異,跟著父親生活,可父親常年不在家,她就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由於缺少父母的悉心呵護,長期不洗澡,小洋身上總是帶著濃濃的怪味,同學們遠離她,不願意跟她一起玩,這讓小小年紀的她產生了自卑心理,開始厭學。

康亞娟老師得知情況後,為她買衣服,定期帶她洗澡,帶著她和夥伴一起遊戲……現在的她,不再裝病請假,課上能主動發言,課下和小夥伴愉快的玩耍……

康亞娟與小洋

「孩子們本來就很可憐了,不能再讓他們失學。」康亞娟說。

據了解,克什克騰旗落實「雙線控輟」,重點關愛特殊兒童。並層層籤訂「控輟保學」目標責任書,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全面掌握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情況,目前建檔立卡學生無輟學,小學鞏固率為100%、初中鞏固率為99.98%。

完善控輟、保學等6類動態資料庫

為了更加清晰地追蹤每一位學生的去向,克什克騰旗完善建立重點關愛學生資料庫、初中畢業後未升學流入社會學生資料庫、高中畢業後未升學流入社會學生資料庫、在校外託管機構住宿學生資料庫、經常出入網吧等娛樂場所學生資料庫和控輟保學動態管理數據,並將數據信息與公安、民政、婦聯等部門共享,形成關愛監管合力。

同時,針對篩查出的1418名特殊關愛兒童全部落實「十個一」幫扶舉措,並建立一套信息檔案,為每個幫扶兒童配備一名教師等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啟動以來,克什克騰旗教育局堅持與扶貧民政部門互動,與蘇木鄉鎮學校對接,以「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回頭看」等活動為主線,堅持精準識別、精準資助等工作思路,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有效遏制貧困代際傳遞。

相關焦點

  • 小康路上 一個也不能少
    鮁魚圈區以高質量發展回應人民新期待,一幅為人民謀幸福、讓生活更美好的渤海濱城絢麗畫卷徐徐鋪展。他叫寧德寬,有著20多年葡萄苗木種植經驗,在熊嶽鎮郭屯村很有名氣。現在,寧德寬除了研究種植苗木新技術外,他每天還在努力「吸粉」,成為一名直播帶貨「主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磐石市黨群聯建扶貧田見聞:扶貧田裡...
    當初選擇脫貧產業,煙筒山鎮黨員可謂煞費苦心,土地和氣候、經濟效益、銷售渠道等都需要考慮。煙筒山鎮副鎮長石敬臣介紹,選擇植桑養蠶項目,因當年可回本,屬於一次投資、多年見效的項目,可為貧困戶提供一個長期分紅的渠道,其收益是種植玉米的5倍以上。
  • 《一個都不能少》:直面扶貧路上的最後一公裡
    前不久,正在央視播出的《一個都不能少》在硬核立意、高燃故事的呈現等方面都可圈可點,為當下扶貧題材電視劇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處處讓人感受到主創團隊創作主旋律作品的情懷。與部分立意淺薄的扶貧題材電視劇不同,《一個都不能少》通過赤貧村、焉支村與首富村丹霞村合併,共同建設起新丹霞村的故事,將「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無縫連結,形成其硬核立意。劇中,精準扶貧的「上半場」在兩村合併前已由丹霞村完成了,兩村合併後進行的是「下半場」:帶動新老丹霞村村民建設小康的新丹霞村。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中國石化: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日前,中國石化發布《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中國石化助力脫貧攻堅文志》(以下簡稱《文志》),生動再現了中國石化高質量推進精準扶貧的奮鬥歷程。記者了解到,自1988年以來,中國石化積極投身扶貧事業,全系統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24億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龍出頭石村「出頭」的奧秘:小康路上動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龍出頭石村「出頭」的奧秘:小康路上動力足,不盡「電」能滾滾來 2020-08-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團蒙城縣委組織觀看《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警示教育片
    團蒙城縣委組織觀看《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警示教育片 2020-05-26 11:35:44   來源:安青網
  • 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150.98萬元,有效解決了貧困家庭學生的就學困難……一項項幫扶舉措暖人心扉、一批批項目資金立竿見影,優質資源共享、優秀教師跨校流動,焉支大地,處處投射著教育扶貧帶來的新變化。「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誤」。這是該縣為「控輟保學」工作定下的硬指標。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把幸福裝進檔案」系列微紀錄片第二集...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把幸福裝進檔案」系列微紀錄片第二集:《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14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都不能少:中國扶貧故事》出版發行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把扶貧開發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升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高度。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短視頻展播:《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短視頻展播:《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時間:2020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短視頻展播:《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陝西省華陰市觀北村由原嶽廟辦王河、周城兩個村合併而成,全村共有332戶,128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63人,目前19戶貧困戶已全部高質量實現脫貧退出。
  • 李陽春:幸福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央廣網興國11月23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管恩娜)「扶貧既要扶志更要扶智,一個步驟都不能缺,需要我們廣大幫扶幹部充分發動群眾,共同消除思想上的貧困頑疾和行動上的貧困障礙,智志雙扶,徹底拔出窮根,才能推動脫貧事業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 灑向山鄉都是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灑向山鄉都是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8-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委員風採|丁海燕:奔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1月3日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時同心縣預旺鎮賀家塬村駐村第一書記丁海燕卻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新年的工作計劃她說:「雖然,村民們已經脫貧,但如何進一步提高收入,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更旺,是我們工作的新目標
  • 2020濱州記憶‖「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扶貧攻堅感謝有你
    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兌現著黨向人民作出的「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回顧2020一年間,小編整理濱州網曾經刊發過的這些「扶貧面孔」,以此致敬全面小康路上的他們——1.趙曉志千方百計協調爭取資金53萬元建起了一座兩層小樓幸福院,帶領村民大力改善生活環境。建起香菇扶貧產業園,如今南王村香菇扶貧產業園年產香菇250噸產值175萬元,覆蓋南王村及周邊「插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63人。南王村貧困戶和村集體端上了產業扶貧的「鐵飯碗」。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肖洋桂  劉傑 葉子禎 謝玉竹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澧縣堅決落實醫療保障、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並構建覆蓋全縣的多元化社會救助體系,強化就業扶貧,「輸血」「造血」相結合,不斷築牢防止返貧防線。
  • 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脫貧「大合聲」 助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
    三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助推行動中,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大合聲」,下足「繡花功夫」,為「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昆明市政協助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供圖  在助推行動中精準履職,推動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如苔花 絢爛綻放——興業銀行教育扶貧...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興業銀行整合集團資源,通過捐資助學,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發放助學貸款等方式,志智雙扶,著力推進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形成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多元教育扶貧體系。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在教育公益領域累計捐資超過7000萬元,向教育產業提供各項融資餘額超過16億元。
  • 小發羊圓夢之旅,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丨常德鼎城區茄子衝村
    幫扶期間,累計捐贈資金7萬元,扶貧物資累計近1萬餘元。目前,茄子衝村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由原人均不足5000元提升為人均收入近7000元,實現整體脫貧出列。不簡單——我們的扶貧之路自2017年初與該村建立定點幫扶關係以來,常德分行鼎城支行積極響應當地黨委政府號召,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帶頭作用,踐行對口幫扶脫貧的使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④|天府之國 更添富饒!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全面小康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全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區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持續進行中第四站我們來到四川圖為佛山市援建的越西縣南箐鎮佛山達布新村一隅。
  • 陝西省扶貧大劇《一個都不能少》緣何好評如潮
    導演白永成說:「我們想做的,是讓觀眾、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的、全新的中國新農村。它不再貧瘠落後,只差『最後一公裡』,就能邁進小康社會;脫貧也不是它的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據了解,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被列為我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省廣播電視局重點電視劇規劃項目,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推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