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現罌粟殼入食品事件 罌粟殼調料網上公開賣

2021-02-07 吃貨de指南

罌粟殼又叫米殼(資料圖片)

全國多地現罌粟殼入食品事件 長期食用成癮可能慢性中毒

你是不是曾體會到,某種火鍋、小龍蝦或者擀麵皮等特別好吃,吃了還想吃?有沒有一家飯店,你經常光顧,隔了一段時間不去就想得慌?你肯定想不到,食品裡這「給力」的味道,有可能是因為被添加了特殊的香料——罌粟殼。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同時,在調料市場和網絡上,有些人公開售賣罌粟殼。

公開的秘密:罌粟殼當調料

將罌粟殼作為調味品在食品中添加,在一些地方頗為流行,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在陝西、四川、上海等地調查了解到,一些小飯店在火鍋、麵皮、小龍蝦等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可使食客上癮或者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9月下旬以來,陝西延安、榆林、寶雞等多地的麵皮、羊雜湯等風味小吃中,先後檢測出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罌粟殼成分。一些食客吃完後,在毒品尿檢中查出呈陽性。

9月26日,寶雞市渭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協助公安部門調查位於寶雞市新民路的「小孟華麵皮寶雞總店」,抽取麵皮店及加工點的樣品進行了檢驗,檢驗報告顯示:抽取的複合調味粉、油潑辣子中檢出了罌粟殼成分。在神木縣,一家羊雜店的湯中含有罌粟鹼、嗎啡等多種成分,其中,嗎啡含量嚴重超標。在延安,公安局警官崔曉表示,發現有飯店將罌粟殼作為食品調料添加。

事實上,不僅是陝西,罌粟殼入調料事件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曾被發現。上海嘉定區小艾龍蝦店的何濤,在用於加工小龍蝦的原料中添加罌粟殼,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需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四川一位在多家火鍋店做過十多年的廚師告訴記者,餐飲店用罌粟殼作「秘方」是為了留住客人,一般小店用的多。「以前是把粉直接放在火鍋底料裡,但監管部門來查的時候都要抽取底料化驗,所以,現在很多商家都把罌粟粉放進味精或者吃火鍋的碟子裡,這樣不容易被查出來。」

網上公開賣:200多元一斤

食品中添加的罌粟殼從何而來?記者調查了解到,一些調料店在公開售賣,網絡上罌粟殼銷售市場也已經形成。

記者來到四川南部小鎮的「調料一條街」。在一家名叫「童記幹雜店」的調料店,女老闆向記者介紹了一種「能把客人留下來」的香料。記者看到,這種香料就是罌粟殼。女老闆說:「這個東西要提前一周預約,我們也只賣給熟客。」

老闆介紹,好一點的罌粟殼200元一斤,非常暢銷,「不少小火鍋店在買」,並且「保證效果很好」。女老闆還向記者透露,她是從成都拿的貨,有專人供貨,不用擔心貨源。

網際網路上,公開銷售罌粟殼的商戶更多。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罌粟殼又叫米殼,在網上搜索「米殼」,發現多家網上商店在出售。

在一家名叫「聚寶堂中藥」的網上商店,記者看到店面上寫著「鎮店之寶、米殼批發」,旁邊還配了一幅火鍋的圖片,圖片上寫著「麻辣有癮,美食中的癮君子」,該頁面還註明:「拍下註明整殼或粉」,配送地顯示為雲南昆明。

記者聯繫該店賣家,賣家回答說一斤297元,最便宜的一斤270元包郵。接著,賣家發給記者一個香料購買網頁連結,讓記者直接通過這個連結購買,3天左右就能送到。

另外,記者在網絡上搜索時還發現,一些店家雖然沒有直接寫「米殼」,但是用「纓粟增香粉」「櫻粟回味粉」「櫻酥」等同音字作掩飾,有的商家還直接將罌粟的圖片放在頁面上,配上「點滴悠香」「忘不了」「回味」等文字。

網上公開銷售罌粟殼的商戶很多。

■專家解讀

長期食用易成癮

提起罌粟,人們就會想到「鴉片」。罌粟殼是成熟的罌粟果去掉籽後的部分,把它放在湯裡,會煮出「鴉片」成分從而使人上癮嗎?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師趙嵐告訴記者,罌粟殼中的生物鹼雖然含量較少,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長期食用容易成癮。並且,長期食用含有罌粟殼的食物,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並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買賣罌粟殼違法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曉兵說,這種買賣罌粟殼的行為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1條規定,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多地現罌粟殼入食品調料事件
    你肯定想不到,食品裡這「給力」的味道,有可能是因為被添加了特殊的香料--罌粟殼。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
  • 竟是加了罌粟殼
    你肯定想不到,食品裡這「給力」的味道,有可能是因為被添加了特殊的香料——罌粟殼。罌粟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  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同時,在調料市場和網絡上,有些人公開售賣罌粟殼。
  • 可怕 那些讓你吃了還想吃的美食 可能加了罌粟殼!
    你也許想不到,食品裡這「給力」的味道,可能是因為添加了罌粟殼。△央視新聞頻道11月2日《新聞直播間》視頻多地驚現罌粟殼當調料  9月下旬以來,陝西延安、榆林、寶雞等多地的麵皮、羊雜湯等風味小吃中,先後檢測出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罌粟殼成分。
  • 從市場購入罌粟殼搗碎加到麻辣燙,北京一商戶獲刑八個月
    罌粟殼今天上午,被控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王某在豐臺法院受審。在法庭上,王某表示認罪,他稱為了吸引回頭客才加入這種「作料」。據悉,王某是從新發地購買的罌粟殼。指控 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今年30歲的王某是黑龍江省人。
  • 多地"美味佳餚"竟有"鴉片"!
    有沒有一家飯店,你經常光顧,隔了一段時間不去就想得慌?你肯定想不到,食品裡這「給力」的味道,有可能是因為被添加了特殊的香料——罌粟殼。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
  • 謝可寅說十三香有罌粟殼,公然造謠惹眾怒
    8月29日晚,謝可寅曬龍蝦圖稱才知道小龍蝦調料十三香裡含有罌粟殼,怪不得上癮連吃三天,網友看後連連吐槽沒文化不要瞎造謠。我們國家跟食品及罌粟殼相關的新聞裡,都是舉報抓獲的犯罪行為,並不會新聞只出一半,所以看新聞只看到小龍蝦裡有罌粟殼,看不見犯罪犯法就公開傳播一半謠言,就也不合理。
  • 關於嚴厲查處違法添加罌粟殼等行為的公告
    關於嚴厲查處  違法添加罌粟殼等行為的公告  罌粟殼是一種非食用添加物質,國家嚴禁非法供應、運輸、使用加罌粟殼等有毒有害物質。為進一步嚴厲打擊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環節違法添加罌粟殼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我區從即日起將以火鍋店、燒烤店、麻辣燙店、麻辣香鍋店、集體配送單位和調味生產加工企業為重點,以美食街、宵夜城和校園周邊為重點區域,開展嚴厲查處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環節違法添加罌粟殼等非食用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特通告如下:  一、嚴禁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買賣和加工銷售罌粟殼、罌粟籽調味品
  • 罌粟和虞美人,罌粟殼與草果傻傻分不清楚?我來教你如何簡單區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此類新聞,一些熱心民眾舉報鄰居種植「罌粟花」,或商家在火鍋底料裡添加「罌粟殼」,結果警察過來確認,發現是一場烏龍事件,所謂「罌粟花」和「罌粟殼」其實是虞美人和草果。儘管這樣的烏龍事件讓人尷尬,但這也不能怪舉報的熱心民眾,因為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很難分清虞美人和罌粟、草果和罌粟殼,畢竟雙方太相似了,所以才會傻傻分不清。那麼到底要如何辨別虞美人和罌粟花、草果和罌粟殼,今天我就拋磚引玉,簡單給大家講解一下,它們之間的不同處。
  • 慈谿有名的鴨頭店被查 店主在湯料裡放罌粟殼
    有時候生意忙,外面的桌子多的都要擺到店門口的人行道上。  陳先生說,店裡的鴨頭、鴨脖都是醃製好的,等客人來了,老闆會問,你要幾樣東西,再煮成一鍋上桌。他們三四個朋友去,一般吃一頓就要100多元。記者了解到,最早的這則消息,是路過的市民看到的。看到很多警察在門口,就拍照發到了朋友圈。  這則消息,在慈谿吃貨圈裡鬧騰開了。
  • 男子攜帶8枚罌粟殼坐火車,被查後竟稱:我媽讓我燉湯補身子用的
    男子攜帶8枚罌粟殼坐火車,被查後竟稱:我媽讓我燉湯補身子用的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這忙著忙著春節假期就已經走到了尾聲了,最近兩天都是各個務工人員扛著大包小包踏上返程的日子,基本上每個人回來的行李都不算多的,但是走的時候卻多了一堆東西,那些都是父母的愛,說白了就是父母讓帶的一些吃的喝的,臘肉火腿應有盡有,但是日前在廣西靖西的火車站,一名男子過安檢的時候被攔了下來,他母親讓帶的補身體的東西竟然是罌粟殼!
  • 火鍋裡的神秘果殼……是毒品還是調料?
    不過最近一些報導可能讓吃貨們心中泛起了小九九:火鍋這麼好吃,是因為有不良商家加了罌粟殼!你看,我們就在火鍋裡吃到了奇怪的果子。你見過的果子是這種嗎?別擔心,這不是罌粟殼。其實,只要在家裡燉過肉,就會知道這種黑褐色、橢圓形,表面凸凹不平的傢伙,只是廚房中常見的調料草果而已。
  • 【醉了】吃個鴨脖被測出吸毒,鴨脖店老闆娘買了120一斤的罌粟殼放裡面!
    【武漢一對年輕男女 在光谷廣場噴泉洗澡】前天下午3點多,武漢下著雨,天氣還有些涼,但在光谷廣場中心噴泉附近卻聚集著不少人。走近一看,原來是有一對30歲左右的男女,坐在噴泉出水口下方,正往身上抹著沐浴露。女的僅穿一件連體泳衣,男的僅穿條泳褲,兩人全身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