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2020-12-20 影映社

《八佰》作為疫情後上映的一部國產紅色電影,備受人們的期待,並且電影中的明星各個演技在線,唯一不足的就是電影本身很讓人彆扭。

劇情:

四天四夜的戰鬥,是在1937年10月27日到10月30日。

此戰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而在這個時候中日雙方激戰已經持續了三個月,而我們的上海也即將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420餘人堅守在上海四行倉庫。這裡離租界一河之隔,而這也是影片中最亮點的地方,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這次戰爭中實際人數只有400多人,沒有影片名八佰這麼多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彆扭:

導演既想將主旋律進行到底,又試著去批判電影裡政府的不作為。而主旋律本身和批判政府是矛盾的。用主旋律的方式去拍一部反主旋律的電影,本身就不合適。

這場戰鬥的意義:

「我們不只是在這裡抵抗日本人,我們是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

「靠我們這區區四百來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後這四萬萬來抗。」

「我們這四百人讓民眾看到了,我們中國還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蘇州河這邊,歌舞昇平,紙醉金迷,麻將照搓戲照唱,而河對岸,槍聲陣陣,血肉模糊,斷牆殘垣。 如同魔幻的場景,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實歷史事件的再現,電影《八佰》,將我們帶回那烽火連天的歲月!
  • 《八佰》第一次看見這麼打仗的,一邊天堂一邊地獄!
    第一次看到還有這麼打仗的,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其實也不是天堂啦,只是戰火沒到而已)。我們是觀眾看《八佰》,租界裡的人和我們一樣是觀眾看《八佰》,我想他們的觀影體驗應該更好吧。
  • 觀影《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電影《八佰》中,鄭愷飾演的陳樹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勇士。電影《八佰》中濃墨重彩的描繪了這一段,當然這一段也在1975年臺灣拍攝的《八百壯士》中描繪過,當時的楊慧敏的扮演者是林青霞。掛了國旗,引來了日軍更加猛烈的狂轟亂炸,但是我們仍然看到了國軍將士的護旗之心英勇行為,這一刻,我又和在場的所有觀眾再次落淚。
  • 《八佰》觀後感:一邊天堂 一邊地獄
    看了槍版的《八佰》(請見諒,海外連影院都沒有開),連片尾曲都是在微信中聽的,觸及心靈。不過癮,看了一些影評,一些四行倉庫和淞滬會戰的資料。影片中有大量對比,蘇州河兩邊,一邊歌舞昇平,一邊槍林彈雨;一邊是國軍全面撤退,一邊是400多名壯士捨身守城;一邊是小人物的貪生怕死,一邊是士兵的大義凜然……翩翩白馬是對民族的希望,密密麻麻的彈孔是殘酷的現實。
  • 《八佰》一條護城河,分割地獄和天堂
    管虎導演的大型抗日歷史題材的電影《八佰》,影片最大的呈現方式就是對比,一條淺淺的護城河,分割地獄和天堂,一邊是炮火連天、人間地獄的四行倉庫,頂著日軍的進攻瑟瑟發抖;一邊是鶯歌燕舞、幸福天堂的英法租界,這也是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而這場沒有後援和重武器的保衛戰,註定是慘烈的。
  • 一條蘇州河相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
    謝晉元《八佰》電影背後你不知道的真相!真的是一條蘇州河,將一邊變成了天堂、一邊變成了地獄。這讓我突然想起那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蘇州河北岸蘇州河南岸之所以國府統帥部讓524團一營防守這裡,主要還是因為其背靠租界,日軍不敢輕易使用大規模進攻武器,這自然給中國守軍製造了防禦優勢。
  • 電影《八佰》的觸點就是為著那一點:天堂與地獄的距離感
    電影《八佰》用盡各種聽覺、視覺、情感上對比,講述了那個暗潮湧動的戰爭年代裡,總有人在無窮盡得黑暗中堅守最後一片土地的故事。電影開始幾分鐘裡,隔著一條河水,一邊是殘垣斷壁,戰火蔓延的硝煙戰場,另一邊是繁榮興盛,把酒言歡的和平租界地。
  • 一邊是燈火,一邊是戰火
    從戰爭片的角度來看,《八佰》拍得並不完美。
  • 讀懂《八佰》中的悲壯,一河兩世界,一邊宛若天堂一邊滿目瘡痍
    作為《八佰》電影裡唯一和戰爭無關的臺詞,卻也是這部電影裡我覺得最真實的寫照!有些人覺得沒有必要展現這個以及從小姑娘身上取下纏著的旗幟,但是我覺得這才讓這部電影更加真實和飽滿!一河兩世界,一邊宛若天堂一邊滿目瘡痍。 近的可以趴在窗戶上面看見對面的醉生夢死,甚至可以聞到對面的美好氣息!
  • 豆瓣評分8.0,電影《八佰》: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
    電影《八佰》147分鐘背後的故事——引言【本文主筆:安寧】原來,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原來,「八佰」不是真的800,而是四百。說電影《八佰》是導演管虎和總攝影師曹鬱拿命拼來的,並不為過。因為電影《八佰》的拍攝周期實在太長了。
  • 豆瓣評分8.0,電影《八佰》: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
    電影《八佰》147分鐘背後的故事——引言【本文主筆:安寧】原來,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原來,「八佰」不是真的800,而是四百。當杜淳帶著一群戰士,從北岸衝向南岸,在橋上一個個倒下,鏡頭裡閃過柵欄另一側伸出的一雙雙「掙扎」的手,鏡頭拉遠,電影《八佰》,戛然而止。
  • 真實的「八佰」:蘇州河畔,一邊是浴血戰士,一邊是麻木看客?
    歷史電影也是藝術作品,和真實的「八佰」尚有一段距離。現實的蘇州河南岸看客,並沒有那麼麻木。但是,管虎導演想要通過電影,表達對「麻木的看客」的譴責,其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容易讓人誤會「夾帶私貨」。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2020-08-2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佰:僅隔一條河的天堂與非人間,使人心痛,惋惜,欣慰
    8月21日《八佰》終於上映了,他經歷了兩次撤檔,兩次點映,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小胖一樣從2019年第一次定檔就在等他。其實小胖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一個小的訪談視頻,視頻裡說在河的這邊就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的殘酷,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發生的事。
  • 《八佰》:天堂與地獄只有一河之隔。南岸歌舞昇平,北岸戰火紛飛
    《八佰》這部電影,是疫情好轉之後上映的第一部新電影,這是由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全片震撼無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感人的抗日故事,也強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狀況,看完後深有感觸,引人深思。一邊處於水深火熱的地獄,一邊卻在天堂隔岸觀火上海有一座橋,橋的一邊,是每天提心弔膽隨時準備與日本人打仗的中國人民;而另一邊是租界,那裡匯集著各個國家避難的老百姓。因為租界為英國人管轄,日軍若朝其進攻,則表示在向英國人發起戰爭,當時的英國武器發達,資源寬廣,人口眾多,一般的國家與其戰鬥,無疑是白白送死。
  • 《八佰》:天堂與地獄只有一河之隔。南岸歌舞昇平,北岸戰火紛飛
    《八佰》這部電影,是疫情好轉之後上映的第一部新電影,這是由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全片震撼無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感人的抗日故事,也強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狀況,看完後深有感觸,引人深思。一邊處於水深火熱的地獄,一邊卻在天堂隔岸觀火上海有一座橋,橋的一邊,是每天提心弔膽隨時準備與日本人打仗的中國人民;而另一邊是租界,那裡匯集著各個國家避難的老百姓。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在當下國際形勢,藉由《八佰》讓更多人重燃愛國情懷,才是這部電影的意義吧。幾個小人物電影《八佰》與以往戰爭電影不同,並沒有打造「高大全」的人物,不著重於一個人,而是塑造群像,電影用四行倉庫內的眾多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 八佰:僅隔一條河的天堂與非人間,使人心痛,惋惜,欣慰
    一條河分開了天堂和地獄,河的一邊是英租界,在這裡還可以正常的享受生活,在河的對岸是這次的主戰場——四行倉庫,成片成片的廢墟,屍體遍地。這條河就是蘇州河。《八佰》的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是
  •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八佰之個人感悟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一場孤軍無援的「必敗」之戰,八百壯士的誓死堅守,不僅向國際展示了國人的勇氣和尊嚴,更凝聚了當時潰散的民心。令人唏噓的是這八佰勇士的滿腔熱血,不過是演了場戲。400條人命就只是為了搏一把國際關注,片中特派員說好的一切都是政治。 當我看到那個美國的飛艇飄浮到戰場上空的時候,我出離了憤怒,憤怒的程度遠超我看到日軍要凌遲處死被俘的中國士兵。可以,你強大,你可以殺我們的人,滅我們的國,那是你作為敵人的本分,吾輩自當拼死反抗。
  •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觀《八佰》電影
    今天七夕節,和家人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兩個多小時,落淚了四次,感嘆了十次。開篇 《八佰》導演把他的情感,用電影逐步推進的步調,一下一下的揉捏著觀眾的心,從開始到結局,從猶豫到堅定,從懦弱至赴死,從幼小至長大,一幕幕再現了戰爭的慘烈和人性的糾結,就像是戰士們說的一樣:「我們在地獄裡,河那邊才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