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節目中,獲利最大的人或許就是第一名藍盈瑩。
她長得不是特別出眾,但作為一個演員,業務能力一流。她在爆紅的大女主《甄嬛傳》中飾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讓浣碧這個形象深入人心,而她本人卻從未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次參加綜藝節目,讓大家認識到了浣碧之外的藍瑩瑩。也有不少人喜歡上了這個敢說敢做,有股狠勁兒的女孩兒。
伴隨著讚美而來的還有非議,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雖然這個女孩兒有狠勁兒,努力夠拼,但我就是一點兒也喜歡不起來。
藍盈瑩有多拼呢,關注她微博的人都知道。這是個會定期閱讀成功學,把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寫進日程規劃表,時時刻刻都在努力奮鬥的女孩。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特別喜歡聽到別人說你不行,他說我不行,我就要努力做給他看。就連參加選秀節目,她都提前找好老師進行專業的訓練。她要讓別人覺得自己幹一行像一行。
努力如願的讓藍盈瑩得到了第一名,也讓她一直在演藝的道路上發光發亮。但有野心和努力這樣的標籤,卻讓她失去了很多人氣。
為什麼人們會討厭努力的藍盈瑩?
記得以前看過一則新聞,說漁船在運送沙丁魚的時候,都會刻意地在船艙裡放幾條泥鰍。因為沙丁魚不喜歡動,不動的沙丁魚長時間呆在船艙裡,就會因缺氧過度身亡。而泥鰍的闖入,會讓它們產生危機感,於是沙丁魚就會刻意躲避。這個躲避的過程,讓它們增大了運動量,也保證了沙丁魚再被運送到港口之前的成活率。
對於大部分不想努力的年輕人來說,藍盈瑩就好像是誤入船艙裡的泥鰍,在大部分好靜的沙丁魚之間顯得特立獨行。她的努力野心和上進,很容易讓別人產生危機意識。
藍盈瑩這種人,太像朋友圈裡愛打卡的同事了。這種同事,做運動打卡,學英語打卡,一舉一動都要打卡。相比於默默提升自己的人來說,他們的野心更加明顯,競爭力也更加明顯,他們在朋友圈打卡,就是想讓外界有一種他們很努力的印象。但誰會喜歡這種時刻都像刺蝟一樣準備競爭的同事呢?
更多人喜歡的,還是像沙丁魚一樣一動不動的泥鰍。因為待在這種人身邊,人的危機意識不會特別重。一動不動的人善於隱藏自己的目標和想法,他不會在下一刻變成你的競爭對手,也不會時時刻刻想著要比什麼。按照人懶惰的天性,待在這種人身邊,的確是會舒適不少。
但人各有志,有的人就喜歡挑戰,就喜歡跳出舒適圈。這樣的人一定會在別的領域大有作為。但大有作為不一定就是一種成功。成功的定義其實有很多種,有人覺得掙一百萬算是成功,可也有人覺得兒孫滿堂,子孫長樂是一種成功。有些人希望闖出一個名堂,有些人卻想陪在家人身邊。對於不同選擇的人來說,起跑線是不一樣的,終點也是不一樣的。
但競爭來自於什麼呢?其實更多的來自於市面上所吹噓的成功學。這種成功學,讓人把人生的標杆定到了馬雲這類人身上。殊不知,大千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就像一樣是參加節目,藍盈瑩覺得我拿第一就好了,而張萌卻覺得,我能認識更多的人就好了。對於這兩個人來說,第一和參加節目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她們的最終目標。
而人一切煩惱的來源,無非是把別人的目標定到了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