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雖然有國籍之分,但藝術卻沒有國籍之分。
當每一個演員在大熒幕上貢獻出他絕佳的演技的時候,都會受到臺下觀眾無數的鮮花和掌聲。活躍在中國影視界的日本演員矢野浩二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
矢野浩二給中國的電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有出色的演技,而且也有著不錯的人品,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歡。
但你知道嗎?在矢野浩二之前還有一位日本演員,深受大家的喜歡。文學泰鬥巴金先生曾經用"她將東方女性的美表現地淋漓盡致。"這樣的語言形容過這位日本演員。
她就是日本著名女表演藝術家,中日友好促進獎的獲得者慄原小卷。
對於這個名字,現在年輕一點的觀眾可能已經不太熟悉,但上世紀80年代,這個名字卻傳遍國內的大街小巷,成為不少青春懵懂少年郎心中的"初戀情人。"
1945年,戰火還在華夏大地上燃燒,中日戰爭到了最後的決戰,而慄原小卷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生在遠離戰火的東京。
戰後的日本也趨於平靜,社會開始得到穩步的發展。慄原小卷的父母就像當下中國的父母,希望剛剛來到人間的這個小生命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無論是學習上,還是藝術上。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總會帶著屬於自己的色彩。在慄原小卷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發現了她在藝術上有著更高的興趣。
在其他的同齡人還自由自在的嬉鬧的時候,慄原小卷就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學習之路。父母開始讓她接受音樂和芭蕾舞的薰陶。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而夢想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給自己做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對自己夢想的堅持,更是對未來的自己負責,慄原小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1963年,剛剛滿18歲的慄原小卷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她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明白的規劃。
她並不想在畢業之後,和其他的同學一樣,走上芭蕾舞的舞臺,默默無聞的做一位芭蕾舞演員,對於慄原小卷而言,她更想做一位在藝術領域有著屬於自己一席之地的藝術家。
從東京芭蕾舞學院畢業之後,慄原小卷沒有選擇登上舞臺,而是去了演員培訓所,擴展屬於自己的藝術空間,用藝術的角度去理解舞蹈。
舞臺上的芭蕾舞畢竟是一種表演,而演員對於表演理解的更深刻。所以,慄原小卷在沒有告訴父親的同時,就報考了演員培訓所。
也就是她的這個選擇,讓她還在學習的階段就登上了屏幕,參演了一部名叫《彩虹設計》的電視劇。
人生是一個抉擇的過程,每一個人生階段都需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一個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無論是從左還是往右,總需要邁出第一步。就像孟子說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演員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的慄原小卷,最終還是放棄了芭蕾舞這條道路,決絕的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演繹之路。
走在演員這條路上的慄原小卷越走越順,她很慶幸她的選擇是對的。在以後的幾年中,慄原小卷先後參演了多部影視作品,她的身影也漸漸的融入到越來越多的日本家庭當中。
嶄露頭角的她,逐漸的成為日本影視界的當紅演員。第27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更是對慄原小卷演繹事業的肯定。
1974年,日本著名導演熊井啟拍攝的一部名叫《望鄉》的現實題材電影,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深受觀眾們的好評。
而時年29歲的慄原小卷在影片中飾演的角色也再一次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再一次紮實了她自己的演技。
只是讓慄原小卷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在4年之後,漂洋過海,來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並且讓中國的觀眾認識了這個叫慄原小卷的姑娘。
一年之後,由慄原小卷主演的愛情電影《生死戀》再一次進入國內觀眾的視野,在中國公映。
這位雖然稱不上絕世美女,但氣質迷人的日本姑娘再次徵服了中國人的內心,成為中國觀眾熟悉的日本演員。
也正是因為慄原小卷在中國人心中的印象太深,也讓她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慄原小卷常常出現在中國的街頭,為中日友好盡著自己的那一份努力。
即便是在她影壇的末期,她還到中國參演了多部話劇和影視作品為中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80年代開始,慄原小卷陸陸續續的36次到訪中國,成為中國人民心中的 "好朋友"。
慄原小卷這位在大眾眼中氣質迷人,相貌姣好的知名演員,不僅在影評上塑造了多個性格突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影視形象。
而且在話劇舞臺上也塑造了不少的經典形象,在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留下了她精彩的身影。深受各地觀眾的喜愛,而這位姑娘也被大家親密的稱為"大眾情人。"
或許這就是慄原小卷的選擇,在芭蕾舞和影視演員上他選擇了後者,而在工作與生活中她選擇了前者。身為大眾情人的慄原小卷卻最終是孜身一人,終身未嫁。
如果說什麼是藝術家,那敢於為藝術獻身是藝術家的最高評價吧。在上世紀90年代,逐漸淡出影壇的慄原小卷很少在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過著屬於她自己的生活。
曾經有記者問到慄原小卷終身不嫁的原因,她也毫不迴避的做不過回答。或許是工作使然,也或許是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
作為知名演員,她的生活備受社會和娛樂新聞的關注,與其被大眾關注,還不如大大方方的面對,也許她是害怕她的工作會影響到家庭的穩定。
在慄原小卷看來,四處奔波的工作已經是她的日常生活,而這種生活卻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或許是怕生活的支離破碎。她把工作當做了陪伴在她身邊的那個愛人。
曾經滄海不復回,對於慄原小卷她也不曾後悔。而她也漸漸的從一代芳華,成為70多歲的老人,漸漸的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當中,一切回歸平淡,回歸到生活。
在中國影視資源匱乏的年代,是她的影視作品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也是她用自己的努力來彌補中日兩國人民心中的裂痕。
謝謝慄原小卷曾經給我們帶來的的一顰一笑,也祝福慄原小卷在以後的歲月裡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