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6點起床9點睡覺,和老人們追劇!網友:我...

2021-01-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2個月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入住後,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曬曬太陽,鍛鍊下身體,和婆婆爺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

為何年紀輕輕,就開啟了「養老生活」?來看看這背後的故事及古先生的體驗吧。

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13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渝中區菜園壩街道康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下簡稱養老院),此時陽光正好,古先生正在院壩裡鍛鍊身體。攀談得知,古先生名叫古月,今年39歲,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

39歲正屬「當打之年」,為何會住進養老院呢?古先生說,事情要從2019年的一天說起,當天,自己在家中不慎踩滑摔倒,雙膝當時就失去了知覺,他趕緊用手機撥打了120。120的工作人員趕到後,古先生卻無法起身開門,工作人員又聯繫了119,最終以破門而入的方式,才將古先生救出送到了醫院。

經過檢查,古先生確診為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於是,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古先生都在醫院的住院病房中度過,因為古先生的父母早年患癌離世,古先生又是單身,古先生只得請了一名護工照料自己。

2020年下半年,經過治療後,古先生逐漸可以自主在平路上慢慢行走,古先生想要出院,但去處卻成了問題——回家吧,家中無人,萬一再次摔倒怎麼辦?去親戚家吧,古先生不願給人添麻煩。這時候,古先生的姨媽建議,可以入住好一點的養老院調養至康復。

古先生說,自己最初聽到這個說法時驚呆了,內心非常抗拒,「我還算是年輕人喲,啷個可能去過養老生活嘛,那個不是婆婆爺爺們才去的嘛。」但最終,古先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又經過反覆考慮後,終於在2020年年末,入住進了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的體驗——

除了古先生以外,養老院裡還有近50位婆婆爺爺,作為年輕人,古先生有著怎樣的入住體驗呢?

朝6晚9 胖了一圈

古先生說,生病以前,自己經常上夜班,作息毫無規律,有時候早上才睡,一旦忙起來了,吃飯也沒得準點。

但住進養老院後,古先生每天早上6點起床,跟隨著養老院裡的婆婆爺爺們,規律地進行一日三餐,到了晚上9點便準時關燈睡覺,「吃得好睡得好心頭沒得壓力,我比起住院那陣胖了一圈喲。」

追劇聊天 重回開朗

古先生說,此前長達一年的住院治療,又加上因病失去了原本的工作,自己一度內心變得很自閉,甚至以為自己住進養老院後會變得更加自閉。

但入住後,古先生很快找到了快樂源泉,養老院裡的婆婆爺爺們性格活躍,有著無數精彩故事可以分享,比如前一天,古先生聽90多歲的工程師爺爺聊完奮鬥史後,後一天又能聽到另一位奶奶講他們那個年代的愛情。

此外,每天晚飯後,古先生還會和婆婆爺爺們一起在公共活動區看一會電視劇,「房間也有電視,但一起看才熱鬧,一般都看抗戰劇這些,婆婆爺爺們還要討論劇情,好耍得很。」

傳授技能 倍受歡迎

古先生還說,不知道是從哪位婆婆爺爺口中傳出,自己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一下子,院內的婆婆爺爺們如同發現了「新大陸」,輪番來找古先生學手機——有的想學手機拍照,有的想學怎麼生成渝康碼,有的想學如何在線查醫保社保等。其中一位婆婆跟著古先生學會了用淘寶,還專門網購了一個鞦韆椅送給了該院,放在院壩裡供大家使用。

「被需要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古先生說,自己也樂此不彼地為婆婆爺爺們解答各種手機相關的問題。

聲音:他是全重慶最年輕的入住者

古先生說,「養老生活」雖然輕鬆、快樂,但對於自己這個年紀來說,還只是暫時的過度時刻,自己內心還是渴盼著重回工作崗位的那天,「我在這裡恢復得不錯,醫生說,按現在的情況,估計今年內我就有望恢復正常,重回崗位工作,等我未來退休了,再正式入住養老院養老。」

養老院運營部主任何仁梅說,最初得知39歲的年輕人想來入住時,他們也大吃一驚,因為養老院原本的入住者平均年齡80歲,古先生入住後,院內的平均年齡瞬間年輕了好幾歲,「他應該是全重慶的養老院中,最年輕的入住者。」何仁梅還說,相比剛入住時連房門都不願出,古先生現在完全恢復了熱情、開朗的本性。此外,古先生的入住也啟發了院內的工作人員們,大家曾討論,在未來,養老院的入住者逐漸年輕化可能會成為趨勢。

新聞縱深:

獨居年輕人如何應對疾病或狀況?

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有2億多單身成年人,其中7700萬人是獨居狀態,20-39歲的獨居年輕人數量接近2000萬,這些獨居年輕人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空巢青年」。

獨居年輕人應當做好哪些提前準備,以應對突發狀況?在「知乎」上,該話題一度被諸多網友熱議,記者總結了幾個高贊回答:

1、幾位獨居年輕人可以組成「獨居聯盟」,每天通過微信、電話等聯絡方式,互相報平安;

2、放一把備用鑰匙在值得信任的親友家中;

3、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家中備一些常用藥、急救藥等,居住的地方儘可能離醫院近一些;

4、日常勤加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

5、感覺到不舒服尤其心臟不舒服時,第一時間告訴親友,並讓對方和自己保持聯繫。

如果需要長時期的療養,像古先生這種情況的獨居年輕人又有哪些選擇呢?重慶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譚剛強給出了這幾個建議——

1、可以選擇像古先生這樣住進養老院或者療養院等機構;

2、在醫院住院,根據病情請全天或半天護工;

3、未失去自理能力,經濟又相對寬裕,可以住酒店,打掃房間和叫餐無需擔心;

4、住家裡,委託親友請一個值得信任的保姆,並讓委託親友幫忙監管保姆。

相關焦點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6點起床9點睡覺!網友:我羨慕了
    本文轉自【齊魯晚報】;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 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 「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 是這樣的體驗 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作息早6晚9點!
    「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是這樣的體驗↓↓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古先生今年39歲,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39歲正屬「當打之年」,為何會住進養老院呢?古先生說,事情要從2019年的一天說起,當天,自己在家中不慎踩滑摔倒,雙膝當時就失去了知覺。經過檢查,古先生確診為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於是,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古先生都在醫院的住院病房中度過,因為古先生的父母早年患癌離世,古先生又是單身,只得請了一名護工照料自己。
  • 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朝6晚9曬太陽追劇……網友:是我的理想生活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怎麼回事突然聞到了「凡爾賽」的味道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
  • 早6晚9,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劇……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2個月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入住後,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曬曬太陽,鍛鍊下身體,和婆婆爺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
  • 39歲網絡技術員入住養老院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劇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的體驗——  除了古先生以外,養老院裡還有近50位婆婆爺爺,作為年輕人,古先生有著怎樣的入住體驗呢?  朝6晚9 胖了一圈  古先生說,生病以前,自己經常上夜班,作息毫無規律,有時候早上才睡,一旦忙起來了,吃飯也沒得準點。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 朝九晚六 逍遙自在 毫無壓力
    就在日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就入住了一位年僅39歲的古先生,他無疑成為那家養老院最年輕的住戶。 原是一名網絡技術員的他,如今和996截然相反,每天「朝六晚九」,曬曬太陽,追追劇。 一年前,他在家中不慎摔倒,送到醫院後被確診是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
  • 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丨重慶這裡的怪石為何能發出響聲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劇……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2個月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入住後,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曬曬太陽,鍛鍊下身體,和婆婆爺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詳情>>揭秘!
  • 川普「拉黑」小米;39 歲網絡技術員入住養老院,和老人一起追劇
    任期最後一周,再次拉黑 9 家中國公司很突然,很意外。剛剛,小米竟然被美國川普政府拉黑了,而此時距離川普卸任只剩一周。這次拉黑,和華為被加入「實體清單」還不太一樣。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現在將小米列為「涉軍公司」,意味著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對其進行投資。而在此之前,小米發展壯大過程中,高通等公司扮演著重要角色。
  • 人老了,什麼時候適合去養老院?老人說:我60歲出頭就入住養老院了!
    圖文無關/來源網絡 現在的老人,為了減輕兒女們的生活負擔,大部分都想著將來老了去養老院,但是老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去養老院合適嗎
  • 看了牛犇住的養老院才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老人選擇入住養老院
    節目中,幾個年輕明星跟牛犇討論養老院時提到,現在輿論好像依然普遍認為,是那些子女不孝順、沒人管的孤寡老人,才會住養老院。要不是沒辦法,誰會甘願住養老院?大概是這個意思。據以往報導,中國老人一般會因為很多原因抗拒住進養老院:不想被人管著、失去自由,住別的地方不適應,不想和居住地的老朋友們分開,怕兒女被外人指指點點「不孝」,等等。
  • 每天夜裡10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能夠長期堅持的人,很可怕!
    晚上終於有點時間,想要放鬆一下,最後就會因為過度刷手機,差不多12點才想著去睡覺。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很容易會導致睡眠不足。有些朋友朋友可能第二天上班比較晚,往往是睡晚一點,起晚一點,也算是補充睡眠了,那麼你就錯了。我們為了身體健康著想,還是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夜裡10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長期堅持下去,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
  • 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
    戲說劇認為他忙著和紀曉嵐和珅編段子,宮鬥劇認為他在一大群各懷心機的女人包圍之中當大豬蹄子,武俠劇認為他忙著六次下江南尋歡作樂……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歷史上乾隆做著「皇帝」這個職業,大部分情況下可以說是按部就班、甚至有點枯燥的,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日復一日,周而復始。一日之計在於晨?1765年,這是乾隆登基即位的第三十個年頭。
  • 90後影友將自己「送」進養老院 只為定格老人們的歲月靜好
    10月9日,瀋陽小夥李承遠像大多數人一樣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但這個假期對他而言,雖未遠行,卻收穫頗多。因為,28歲的他第一次走進了養老院,體會到了歲月偷不走的純粹,定格下了時光留下的美好。  他為老人們送上特殊禮物  李承遠出生於1992年,從小就喜歡攝影,業餘時間,他喜歡走在沈城的街路上,用鏡頭捕捉身邊的小美好。
  • 《喜喪》:六個子女無人養老,86歲老人在進養老院前服藥自盡
    意思就是說,家裡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壽雙全者,家族興旺;年紀在80歲以上,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兒孫們就不會那麼悲傷。會停靈三至五日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按照解釋,86歲的老人逝去,她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可謂喜喪,可是沉重而又諷刺的是,老人竟然是服藥自盡的。時間線索:2010年左右。地點:魯南張莊。
  • 看了85歲影星牛犇住的養老院,總算明白問題不在養老院,而在…
    節目中,幾個年輕明星跟牛犇討論養老院時提到,現在輿論好像依然普遍認為,是那些子女不孝順、沒人管的孤寡老人,才會住養老院。要不是沒辦法,誰會甘願住養老院?大概是這個意思。據以往報導,中國老人一般會因為很多原因抗拒住進養老院:不想被人管著、失去自由,住別的地方不適應,不想和居住地的老朋友們分開,怕兒女被外人指指點點「不孝」,等等。
  • 有點兒小羨慕,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老年人才會入住養老院,可是新聞中的主角才39歲,就入住養老院了。說句實話,從最開始的特別驚奇,到後來竟然有些羨慕不已了。養老院的生活應該都是一種特別簡單的生活,早九晚五的三餐飲食,而且沒有任何生活的壓力,也怪不得新聞中的主角在入住了養老院以後,體型胖了一圈,這大概就是心寬體胖最真實的寫照了。看新聞的時候知道事件中的男主是因為父母過世,自己也沒有成家,所以在自己身體不適的時候,有了這種選擇。不過在我看來,對於那些無牽無掛而又清心寡欲的人,入住養老院是最合適的選擇了。
  • 91歲老人哭訴被兒女送去養老院:我有錢,我不是犯人,我要回家
    視頻中的老奶奶今年91歲了,是一位離退休老幹部,幾年前因為摔了一跤,被兒女送進了療養院,就這樣一住就是六年,可是老人始終惦記著要回自己的家。 老人說自己有一套兩室一廳房子,住了50多年了,特別有感情,家裡朝陽的大客廳裡還掛著自己老伴的照片,想想就感覺很親切,自己就盼著能回家。
  • 92歲「編花環的女孩」?上海有座神奇養老院,老人扮演世界名畫人物...
    這裡生活著686名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有160多位,還有7名100歲以上老人。「我年紀大了,賣相不好了,你們相中我,我怎麼能不開心……」92歲的陳珠花在這裡住了兩年多,她不識字,但總愛笑,護工們稱她為「陽光奶奶」。當院裡籌備世界名畫cosplay活動時,大家第一時間就想到她。
  • 早上幾點起床最好?每天早上6點起的人和8點起的人,誰更健康?
    對於20歲—35歲的人來說,正值壯年,每天生活任務都比較繁重,也需要較長時間的睡眠,每天起碼要睡7、8個小時,才能夠滿足身體自我修復的需求,考慮到入睡時間和入睡時長,這個年齡段的人,最佳起床時間是6、7點。
  • 316名成都老人撤離養老院 五色雨傘搭出通道
    民警和城管隊員們用雨傘搭出一條避雨通道,將老人們護送上車。  7月11日上午7點過,緊急大轉移開始了。民警和城管隊員們用雨傘搭起一條避雨通道,老人們被依次背上車。  2輛大巴、14輛小汽車、1輛救護車,來回運送老人,他們將被分別轉移至郫都德苑、大井、唐昌、五冶中心醫院等地,這些地方地勢較高,很安全。  66歲的於長根(化名)在這裡已經住了半年了,由於患有糖尿病、行動也不便,平時都是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照顧其起居。7月11日早上,於長根被工作人員和民警、城管隊員轉移到了老年慢性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