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物後帶來的飽腹感,不只是吃食物的數量帶來的,這也就是並不是吃得多,才可以給我們帶來飽腹感。飽腹感,還跟吃食物的種類有一定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吃太多吃太飽,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比如容易犯困、影響脾胃功能、積食等。比較好的方法是每頓七八分飽,既滿足了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也解決了吃飽肚子的問題。
能量過剩也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想要減肥的人都想尋找一些高飽腹感的食物來控制食慾,從而減少能量攝入,達到減肥的目的。
這樣就要求我們對食物的種類有所選擇,食物結構的搭配,多選擇具有飽腹感的食物。那麼,哪些食物可以增加飽腹感哪?
有哪些增加飽腹感的食物?
1、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耐咀嚼,升血糖速度慢,可以很好地控制食慾,增強飽腹感。膳食纖維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腸道內容物的體積、潤腸通便,對於預防肥胖和便秘都很有好處。
這類食物主要是植物性的食物,像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有所體會:吃一個白饅頭或者是一碗白米飯很快就能下肚,並且沒過多久就會感覺到餓,而吃一個雜糧窩頭或一碗雜糧豆飯,很長時間都不會餓。
膳食纖維不但具有飽腹感,能夠增加食物的體積,延長食物在胃腸道裡的消化和排空時間,還可以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膳食纖維進入腸道之後,有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潤腸通便的作用,有效的預防腸道疾病等相關疾病的發生。
2、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我們吃的比較多的精白米麵類,含有的成分主要就是澱粉,結構比較的簡單,容易被快速消化,一般在胃裡的排空時間,也就三個多小時。米麵類吃得再多,餓得也快。
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也可以增強飽腹感,延長對飢餓感的控制,還可以減少熱量攝入。瘦肉、魚肉、豆類、蛋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吃了這類食物後很長時間都不會感覺到餓,能降低食慾,減少能量攝入,對減肥有利。
3、水分大、能量密度比較低的食物:
能量密度是指單位質量或者是體積食物中含有的熱量。相同重量或者是體積的食物中,含有的水分越多,其熱量會越少。比如我們常吃的蔬菜水果,水分含量都比較多,吃一盤蔬菜或一個蘋果就會感覺很飽,而且這些食物又富含膳食纖維,同時也是減肥的好幫手。牛奶、豆漿也是不錯的減肥食物,營養非常的豐富、熱量低、飽腹感強,在感覺到飢餓的時候喝一杯,既補充了營養也不會攝入太多的熱量。
4、含脂肪的食物:
脂肪增加飽腹感的道理,跟蛋白質也是一樣的。但是,不管是哪一類食物,不能因為具有飽腹感,就吃得太多。一定要把握好量,高蛋白質食物高脂肪食物能量也比較的高,吃多了對身體健康不利。
有胃腸道疾病和心臟病的人,也需要控制纖維素的量,攝入過多,可能會不舒服甚至加重病情。
那麼在相同熱量的前提之下,什麼食物飽腹感比較強哪?有過經驗的人可能注意到,體積大、膳食纖維含量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飽腹感更強。比如:
1、蘋果:含有膳食纖維和果膠,可以產生飽腹感。
2、紅薯:含有特殊的澱粉,在胃中停留時間更長,所以飽腹感比較的強。
3、雞蛋:研究顯示,早餐的時候吃一兩個雞蛋可以讓人在24小時都有飽腹感。
4、土豆:有研究顯示,其中包括糙米、全麥麵包在內的38種食物當中,煮熟的土豆飽腹指數是最高的。
5、爆米花:膨脹食品體積比較的大,看到爆米花,你的潛意識都會覺得我吃太多了,這種心理暗示就有飽腹感。
6、燕麥:燕麥的飽腹能力來自於它的高纖維含量和像海綿似的吸水能力,消化系統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它,所以飽腹感特別的強。
7、蘑菇:纖維素含量非常的高,而且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非常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
8、豆類:豆類(黃豆、黑豆、紅豆、豌豆)蛋白質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也極高,可以延緩腸胃消化時間,因此飽腹感更強。
9、酸奶:從奶製品之中攝取的蛋白質更能讓人具有飽腹感,既能減少食物的攝入總量,又能維持血糖平衡。
上面這些既是增加飽腹感的食物,同時也是減肥減脂的食物,如果誰能夠堅持吃,一定可以減肥、可以減脂、可以更健康。堅持的朋友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