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⑬|「重慶言子兒大王」吳文:成都圓...

2020-11-17 上遊新聞

人物名片:吳文,1959年出生於重慶,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97年,吳文演說錄製的重慶言子兒系列磁帶風靡巴渝大地,他也成為家喻戶曉的首批「巴蜀十大笑星」之一。2016年,吳文憑藉評書《巴國魂》獲得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2017年12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還參演了《麻將棒棒手》《奇人安世敏》《國際刑警》《戳鍋漏》等多部影視劇作品,憑藉影片《茶盜》獲得第2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

吳文接受採訪

「擺點兒龍門陣,說的是重慶,重慶是山城,山城就是重慶。重慶漂亮哦,有人說: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腳踏兩江水,認理不認人。重慶城有山有水很漂亮,重慶話有板有眼兒很安逸。重慶人說話言子兒特別多,重慶人發明言子兒又特別的快,快得來有時候兒連重慶人都聽不懂重慶話了……」

只要你是見證過1997年直轄的老重慶人,一定不會對這段酣暢淋漓的言子兒感到陌生。大約在1997年到2000年的兩三年間,包含這段言子兒的磁帶以近乎瘋狂的速度生產、銷售、傳播,磁帶裡那個男人一口地道的重慶話詼諧幽默、抑揚頓挫,他的聲音迴響在重慶每一條大街小巷,從早到晚,蔚為壯觀。彷佛是一夜之間,剛迎來直轄的重慶人對重慶話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刻認同和由衷自豪。跟著磁帶學幾句言子兒也成了重慶人聚會聊天的標配。

磁帶封面寫著,這個把重慶話說得天花亂墜、讓山城男女老少眉開眼笑、一時間風光無二的男人叫吳文。但,這個瞪著一雙大眼睛,一臉笑嘻嘻的吳文又是哪個?

「哪個都不是!那會兒的吳文只是一個跑江湖的演出個體戶,不豁你!」23年時過境遷,坐在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對面的吳文說起靠幾盤磁帶風靡巴渝的吳文,故作認真的拿自己開涮。吳文笑言,個體戶身份其實是自己當年的心病,直到他於2000年作為人才引進去了成都峨影廠,他才真正的感到,自己是個正南齊北搞藝術的了。

現在,61歲的吳文已經退休一年了。他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曲藝家,成都也是他藝術生涯尤其重要一站,「退休了一切從頭開始,希望還能為成渝文化發展多做貢獻!」

吳文說重慶言子兒

說言子兒說成了重慶名片

吳文說重慶言子兒

要論川渝地方文化代表性人物,成都毫無疑問是李伯清,重慶則要數吳文。1997年直轄後,吳文將重慶地區流行的方言、俚語、俗語和歇後語等,也就是俗稱的「重慶言子兒」,通過故事、段子包裝成脫口秀錄製磁帶,市場賣到脫銷,紅遍巴渝地區,他因此有了「言子兒大王」的名號,成為本土文化名片,深受市民喜愛。

但在吳文看來,當年把重慶言子兒展得風生水起時,自己的身份其實有點尷尬。「我憑藉自己的幾十年努力在重慶演出界有了點名氣,但沒有一個體制內的身份,每次有機會演出時看到節目單上印的『吳文,括弧著名演員』,就覺得跟真正的藝術家們比起來難免有些自卑,有些不是滋味。」他嘆口氣。

這要說到更早的時候。1977年,高中畢業的吳文沒能考上大學,在家呆了一個月後,從小就是文藝積極分子的他進了原沙坪垻區曲藝隊當故事員。吳文回憶,那是文藝百廢待興的年代,群眾娛樂生活相對單調,說評書講故事是社會上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我記得那時整個川渝地區在專業院團和民間茶館說書講故事的藝人上千,因為從小喜歡並且擅長,我被沙區曲藝隊招為臨時演員,有演出就參加一下,沒演出就自己去茶館說書,經常一說就是兩小時。看到群眾喜歡,我自己也高興。」

離開曲藝隊後,吳文開始以個體戶身份繼續活躍在講故事一線。「據我所知,整個川渝曲藝界,在當時只有我一個人是工商局頒發了執照的演出個體戶。」至今他還覺得自己這個創新有點意思,「當時演出個體戶這種職業人們聞所未聞,執照上寫著演出個體戶,寫的經營範圍曲藝,地點是流動,人數是一人,註冊資金200元。」

個體演員沒有介紹信,演出如何開展?他靈機一動,從自己的中小學母校入手。「校長還認識我,我講了故事就拿筆記本請校長寫個評語鑑定,校長寫到『吳文同志來我校講故事受到熱烈歡迎之類』,蓋個章,然後我如法炮製,用這個筆記本陸續去到300多所學校講故事,舉辦了800多場個人專場表演,師生觀眾超過百萬人,這些鍛鍊為我說言子兒打下了基礎。」

除了講故事,吳文也在解放碑主持一些娛樂活動,作為個體演員他越來越出名。大家都曉得這個個子不高嘴皮子了得的重慶崽兒有本事,於是重慶直轄那年,吳文等來了演藝人生的轉折。「直轄之前成都的李伯清先生在整個川渝都很火,直轄之後,當時重慶華夏音像公司老闆覺得,重慶也應該推出一個類似的人物,他看過我演出,後來就找到了我。」

吳文把平時生活和演出積累下來的重慶方言、俚語、俏皮話、諺語、俗語、口頭禪、歇後語等編成段子,一炮打響,「這些言子兒既透露人生智慧、富含生活哲理,也是本土化、通俗化、藝術化的,婉轉而有趣的表達,老百姓喜歡得不得了,很快我的磁帶也賣到了脫銷。」後來央視專題片《找樂》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物採訪,成都是李伯清,重慶便是吳文。

新千年赴成都圓兒時夢

吳文說重慶言子兒

按理說,儘管是個體演員,吳文的事業也算相當順風順水了。但他從未忘記兒時的夢想——做一個真正的專業演員。這個夢想讓他在2000年做出一個重要決定,接受峨眉電影製片廠之邀,轉戰成都為成為一名專業的表演藝術家奮鬥打拼。

「我初中開始就想當演員,但遺憾重慶沒有電影廠,所以那時我對擁有峨影廠的成都非常嚮往。」吳文說,當時他有個姨媽在成都當醫生,於是中學時代的假期他常常一個人上成都玩,「我覺得成都是平原,飲食文化比較豐富,好像比起那時的重慶來說是要養人宜居些,而且幾乎家家戶戶有自行車,感覺很安逸,而且成都還有峨影廠,那個年代當電影演員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啊,我從小喜歡表演,一直想去峨影廠試試身手。」

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次,吳文在姨媽家度假時,他徑直找去了峨影廠毛遂自薦。「我有個朋友的舅舅在峨影廠當副廠長,我就去找他,嘿嘿,你莫看我現在老了哈,當時還是小乖小乖的,白白淨淨的,那個副廠長就問我會點撒子,我就指著當時攝影棚裡正在拍攝的電影《冰山雪蓮》說我會演戲,結果我想演的角色選定了歐陽奮強,嗨,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歐陽奮強,也是第一次輸給他。不久《紅樓夢》劇組全國選角,我又拍了照片寫信去劇組爭取賈寶玉角色,結果後來才曉得又輸給了歐陽奮強,你說這是撒子運氣?後來我在成都認識歐陽奮強後還開玩笑,我說我一輩子都鬥不過你,好氣人哈。」

與峨影廠真正的結緣要等到2000年,當時川渝兩地文藝界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重慶藝術館引進李伯清,同年同月,我被四川省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到成都峨影廠。」吳文笑說,自己和李伯清作為當時川渝兩地文藝界的名人來了個對調,大概算得上新千年伊始成渝文化交流的最重磅新聞,但對他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終於取得了體制內的身份,成為一名國家認可的專業演員。

「我還記得當我拿著手續去峨影廠演員劇團報導時,在廠門口足足站了半小時,邊抽菸邊反覆打量那塊廠牌,真的是往事歷歷在目啊。我從十幾歲做夢都想來工作的地方,到現在終於來了,我終於成了專業演員了,名副其實的圓夢了!」吳文說,拿到工作證之後他視若珍寶,隨身攜帶,那種自豪感簡直沒法描述。他懷著感恩的心在成都工作了足足六年,後來綜合家庭因素和事業需要回到了重慶,但成都對他而言,已經成了藝術生命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後來成渝交通方便了,他更是經常兩地跑演出。

「落腳在哪裡其實不重要,重慶成都都有我的觀眾,他們都是我的衣食父母,見證了我藝術的每一次進步。對我來說,成渝一家親絕對不是一句空話。」吳文說,成渝雙城聯動為兩地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加強兩地經濟協作發展的同時,自己身為文藝工作者更要發揮好宣傳作用,「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巴渝的傳統文化,讓成渝兩地加強了解,增進情感,互助共贏!」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趙欣 圖片 高科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午間星聞|「重慶言子兒大王」吳文:成都圓了我兒時的夢想;長江三峽...
    「重慶言子兒大王」吳文:成都圓了我兒時的夢想要論川渝地方文化代表性人物,成都毫無疑問是李伯清,重慶則要數吳文。1997年直轄後,吳文將重慶地區流行的方言、俚語、俗語和歇後語等,也就是俗稱的「重慶言子兒」,通過故事、段子包裝成脫口秀錄製磁帶,市場賣到脫銷,紅遍巴渝地區,他因此有了「言子兒大王」的名號,成為本土文化名片,深受市民喜愛。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②|李伯清:成都生我養我,重慶給了我...
    年曆再往前翻,初通的成渝高速公路上,有多少球迷直奔成都體育中心而去;「黃色狂飆」重慶崽兒姚夏、「魏大俠」……又俘獲了多少山城少女的心。7月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那些年曾經闖入過你我視線川渝文體名人。他們的故事裡既有大家塵封的記憶,也飽含著「成渝一家」的濃情厚意。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⑨|讓詩歌趕上網際網路浪潮,「魯獎...
    小學跳級、兩次參加高考,始創當年國內最具影響的詩歌網站「界限」,讓成渝詩歌趕上了早期的網際網路潮流……而這些還只是他獲得魯迅文學獎詩歌獎之前發生的故事。跳級和提前高考我都體驗過成渝、川渝難分。李元勝家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 成渝雙城志·開欄丨大城崛起 活色生香新成渝
    對於世世代代的巴蜀子民而言,僅僅只有天府成都的溫婉宜人是不夠的,僅僅只有山城重慶的激情豪俠也是不夠的,只有兩種氣質相互交融,鑄造合一,我們才能看到浩蕩奔放、大江傾瀉的大才大氣,看見打破掣肘,古城彌新的勃勃生機。成渝雙城,經濟共生。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 供圖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雅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自今年1月提出以來備受各界關注。外國駐成渝兩地的領事官員如何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丨著名歌手江映蓉:願用歌聲助力推動成渝雙城...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巴山蜀水情,成渝一家親!建設成都和重慶雙城經濟圈極有戰略意義。我是成都土生土長的成都妹子,成都歌手,我願意用歌聲為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發展作貢獻!」7月27日中午,著名歌星江映蓉這樣回應封面新聞記者。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⑥ | 成都賽區出道的重慶「超女」陽蕾:重慶話很適合Rap說唱,希望傳遞地方傳統文化
    同時,她也希望有機會能夠創作一些帶有重慶風格的音樂作品,「這幾年我一直有關注重慶元素歌曲,重慶話做Rap真的很好聽」。唱歌拍戲主持全面發展,「重慶小姐姐」的路子不一樣見到陽蕾是在成都一家專營蜀繡旗袍的店中,這是她事先約好的採訪地點。相比2006年的選秀舞臺,陽蕾多了沉穩和溫婉。
  • 建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需克服「瑜亮情節」
    當前,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各方對如何唱好「雙城記」、畫好「同心圓」的認識、路徑和方法也逐漸清晰起來。值得一提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庫聯盟在論壇期間成立授牌,成都大學和重慶工商大學分別當選智庫聯盟第一屆和第二屆輪值主席。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新光天地重慶
    10月11日,成渝雙城特產館在渝北區新光天地綜合體內的美麗市場超市開業。即日起,市民不用出重慶,就能在該特產館買到來自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廣安市、攀枝花市和成都雙流區、金牛區等四川多地的農特產品。
  • 成渝雙城經濟圈 怎樣從「啞鈴」到「橄欖」
    對此,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邀請到市政協委員、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行解讀。結構轉變 從「啞鈴式」到「橄欖形」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雙城記㉚|成渝文旅新地標「成團出道」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1月20日,這一周的雙城「朋友圈」又有哪些新鮮事?  【要聞速覽】  11月12日,川渝兩地「雙城青才計劃」——2020年「千校萬崗」秋季雙選會線上招聘結束,據了解,此次雙選會從11月3日啟動,共計超8000人次參與在線招聘。  11月13日,「雙城新發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費指數發布會」在重慶大足舉行。
  • 成渝雙城的不解之緣
    □餘冠軍我原來就職於成都的一所高校,後因機緣來渝工作。家人分居兩地,孩子便一路跟著,幾乎每周都會在雙城間奔走。一次問小朋友:「你是哪裡人呢?」「我是重慶人。」「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戶口是重慶的啊。」「那你還是成都出生的呢?」「對哦,好像我是成都人。」我哈哈一笑,不禁陷入思索。我們一家既非成都人,也非重慶人,卻同時與雙城結下不解之緣。巴蜀一體,前緣所定。蜀地的大禹,到了巴地後娶了塗山氏,並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這表明,在久遠的歷史之中,巴蜀地區便交融在一起。
  • ...如何緊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重慶高新區給了四個關鍵詞
    近日,川渝兩地視頻連線,舉行首次黨政聯席會,部署共同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工作。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川渝一家親,共下一盤棋。兩城相向而行,形成合力。3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了解到,緊抓這一重大機遇,該區將在互聯互通、產業結構、創新平臺、開放通道等方面加快布局,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⑪|90後棋後譚中怡:為重慶培養下一...
    譚中怡2017年,譚中怡成為重慶第1位、中國第5位、西洋棋歷史上第16位棋後,接受採訪、參加棋後衛冕戰、代表中國隊在國際賽事摘金、代表重慶在全運會摘金、擔任國家隊和重慶隊的教練……三年來,譚中怡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
  • 魏明倫:成都和重慶就是母親的兩個「寧馨兒」丨成渝雙城志⑰
    「重慶和成都統稱『巴蜀』,如果說四川是母親,那麼成都重慶就她的兩個『寧馨兒』。」「寧馨兒」出自《晉書·王衍傳》,通常讚美誰家的孩子出類拔萃。魏明倫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成渝兩城和四川的關係非常貼切。他說:「兩座城市血脈相連,互相依存,文化特性兩相比較的話,也是各有千秋。」
  • 成都銀行與重慶銀行首度攜手,共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川在線消息(彭瑀珩)近日,成都銀行與重慶銀行籤訂了《共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加強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協議為成渝兩地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首個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唱好「雙城記」,攜手建好「經濟圈」。2010年3月,成都銀行首家省外分行——重慶分行在重慶市江北區落戶,拉開了成都銀行與重慶市金融合作的序幕。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
  • 尋找城市建設中堅力量 2020成渝地區榜樣地產品牌推選活動正式啟幕
    將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在此戰略指引下,成都向東,重慶向西,中國西部兩大核心城市快速融合,成渝1小時工作生活圈加快形成,成渝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
  • 成渝雙城志·文化同源丨魏明倫:成都和重慶就是母親的兩個「寧馨兒」
    「重慶和成都統稱『巴蜀』,如果說四川是母親,那麼成都重慶就她的兩個『寧馨兒』。」「寧馨兒」出自《晉書·王衍傳》,通常讚美誰家的孩子出類拔萃。魏明倫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成渝兩城和四川的關係非常貼切。他說:「兩座城市血脈相連,互相依存,文化特性兩相比較的話,也是各有千秋。」
  • 吃巴適,耍安逸,嬉遊雙城2020成渝雙城消費節熱鬧開啟
    成渝消費服務聯盟成立,名企雲集,巨惠來襲在本次活動中,由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和成都市商務局共同支持,由重慶市商業聯合會、重慶市零售商協會、重慶市火鍋協會、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重慶市攝影行業協會、重慶市商品交易市場協會、重慶市二手車流通協會、重慶市解放碑中央商務區企業協會、重慶市糧油行業協會、重慶市沙坪垻區商業聯合會、重慶市眼鏡協會、成都零售商協會、成都餐飲同業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