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底,當平原地帶正經歷初秋的時候,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拉達克地區,卻已邁入了高原冬季,第一場大雪讓氣溫驟降到零下十幾度,同時,印方為了能在冬季穩住防線,給一線部隊開槍自衛的權力。
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印度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在中印邊界線附近的印度邊防部隊已經得到授權,「在受到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可以開槍自衛」。印方的理由是,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中方「仗著自己人多的優勢,用鐵棍打死了20名印軍官兵」,其中包括一名少校級軍官。印度官員稱:絕不會容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消息一出,立刻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和擔憂,印度政府和印軍高層本來將對前線部隊掌控不夠嚴密,一旦允許「打響第一槍」,毫無疑問將大大增加中印雙方邊防部隊擦槍走火的危險。
印方提及的此次對峙衝突,正是發生在6月15日的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當時確實造成了印軍方面20人死亡,18人重傷,58人輕傷的結果。
事件發生後,莫迪已經通過電視和廣播,對全體印度國民說的很清楚了,加勒萬河谷衝突中,沒有人入侵印度領土,也沒人佔據印軍哨所。顯然,是印軍自己越界挑釁在先,解放軍不得已發起反擊,造成印軍挨打死亡在後。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連莫迪自己都認了,現在又改口變成解放軍人多欺負人少。印軍這種撒謊還反咬一口的舉措,只能令人不齒。
既然連冷兵器都打不過,還想跟火力配系齊全,地表最強陸軍玩火器?可以說,印度人做出了一個極為不明智的決定。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有多奇葩?舉一個正在發生的例子:日前中印進行了第六次軍長級會談,印方認為,解放軍不退回四月份的出發地域,就是單方面破壞實控線現狀,所以要撤也必須是解放軍先撤軍,否則印軍絕不後撤。
在印軍蠶食中國領土的時候,從來不提自己改變現狀是違反規則的行為,現在被解放軍揍回到以前的邊界,將叫囂中方改變實控線現狀,而且要讓取得優勢和勝利的我方,主動讓出土地給失敗的印方,以換取印方的和平協議。
這就好比兩個拳擊手打比賽,幾個回合下來,被打的鼻青臉腫的一個拳手對裁判說:我還沒準備好,這不公平,讓我打回他兩拳,比分清零,比賽重新開始,否則我就躺地上不起來。天底下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印度人這麼豪橫的失敗選手了。
而且,印度高層授權印軍一線部隊開槍自衛,恰恰說明印軍的無能,面對解放軍的冷兵器無力還手,缺乏冷兵器對陣的勇氣,只能靠開槍來壯膽,最終把局勢推向危險的邊緣。
既然印度人已經表明了態度,主動增加雙方擦槍走火的概率,那解放軍只有「小心準備,大膽迎敵」。
近距離接觸中,一部分人員持冷兵器進行交涉,喊話,其餘隨行人員應子彈上膛保持警戒;同時,在後方二百米到三百米距離,充分利用地形,多布置班機射手或精確射手,用光學設備優勢仔細觀察,看印軍是否在縱深布置了狙擊手或重火力,同時保持人員和班組之間的無線電通訊聯絡,發現異常應立刻通知前出的人員迅速回撤或就地尋找掩護。
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每個對峙點附近的都應配屬炮兵觀察員,精確測量和定位區域內所有印軍目標的方位與坐標,一旦印軍敢開槍,可立即調動炮兵實施戰場火力遮斷,阻斷印軍後援,配合解放軍巡邏隊消滅當前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