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群英:永州「異蛇王」創業故事

2021-02-06 大公觀察

大公報湖南訊(記者 李銀明 錢訓)「永州之野產異蛇」,柳公一篇膾炙人口的《捕蛇者說》,世人皆知永州盛產劇毒之蛇。然而,在永州這個蛇穴裡,有一位聞名全國、震撼東南亞的「女蛇王」,她就是譚群英。

譚群英,從小受唐群英、秋瑾等女傑思想和湖湘文化的薰陶,練就了一身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老、不服輸的品質。走出家鄉後,她秉著特有的「湘軍」氣質,在蛇鄉永州自強不息,大顯身手,屢敗屢戰,屢創奇蹟。她從「牛棚酒廠」起家,發展到永州異蛇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條集異蛇養殖、蛇產品深加工、高科技高端產品研發之路。她的先進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人們稱她為創造奇蹟的「中國異蛇王」。

並不浪漫的愛情故事

在永州,譚群英是被譽為「比永州之野的異蛇更有個性」的人。一位國藩故裡長大的姑娘,怎麼就與永州異蛇聯繫在一起?說起來還有一段並不浪漫的愛情故事:

1963年,譚群英出生於雙峰縣甘棠鎮龍團村(當時是甘棠區金家公社龍團大隊)。家裡兄妹五人,上有三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為了能減輕家裡的生活負擔,懂事的譚群英從小就承擔著扯豬草、撿柴的任務。1973年夏天的一個黃昏,譚群英背著竹簍,手持鐮刀,與小夥伴到村外的池塘去扯豬草。突然,從池塘裡爬上來一條綠色的水蛇,鑽進了她剛割下來的豬草裡,嚇得她發出撕心裂肺的驚叫聲。以後每次出去扯豬草時,譚群英總是膽戰心驚,擔心草叢裡會竄出一條蛇來。夥伴們都稱她是「膽小鬼」、「怕蛇妹」。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小山村,譚群英這個昔日土味十足的小妹子,變成了靚麗的「大辣妹」:大大的眼睛,清秀的眉毛,白潤的皮膚,圓圓的臉龐,燙著剛剛時興起的「雞窩」髮式,上著「小翻領」,下穿一條「喇叭褲」,腳蹬上一雙高跟鞋,說漂亮就有多漂亮。然而,20歲的譚群英被媒人介紹, 遠嫁到了100公裡外的永州一個叫南津渡的村子。

南津渡村,是永州城郊的一個村子:殘破的村落,低矮的土房;穿著破舊衣服的老人,滿大街亂跑的赤腳孩子……譚群英被媒人帶著走進一個院子時,頓時就被看新媳婦的村民圍得個裡三層外三層,有看不見的人還搬來梯子上房往下看。村民們猜測著:「穿得這麼洋氣的姑娘,是從南洋回來的華僑?還是從香港來的!」但幾個看熱鬧的年輕人發出了萬分嫉妒地驚呼:「這姑娘怎麼上了郭家?郭家太窮啦!他幾個弟弟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上呢。」

的確,郭家太窮了:房屋低矮,黑暗、潮溼;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肩挨肩的兄弟姐妹一大幫,有的穿著破鞋,有的光著腳丫,有的還不停地抹著鼻涕。但譚群英從心底裡看上了郭家老大:他長得很標緻,穿著一件白的確良襯衣配著一條學生藍褲子,還把襯衣扎了褲腰裡,這一身「行套」倍顯得朝氣,富有青春活力。這個郭家老大,就是譚群英的丈夫郭天國。

相親那天,譚群英見證了一件令她後來發奮的事:永州的青壯年太能喝酒了。只兩桌客,分男女坐定,男賓們端起酒碗就喝了起來,喝了一碗又一碗,喝得兩眼通紅,一臉興奮。不到一個半小時,五十斤散裝米酒喝得一乾二淨了。

譚群英坐在另一間屋裡的女賓席上,不停地看著門口那隻空酒桶。大家還沒下席,她就站起來走出屋外,在過門口時,又仔細地看了一遍那隻空酒桶。後來,她約郭天國在院子裡圍著郭家低矮的土房轉了三圈。譚群英望著靦腆狀的郭天國說:「我不嫌你家窮,也不嫌你兄弟姐妹多。我願意嫁給你,但你要與家人商量好,以後這個家就得聽我的。我可肯定,用不了三年,我會讓郭家在南津渡村風光起來,日子過得在村裡數一數二的。」郭天國一聽,心裡頓時雲消霧散,心花怒放:娶回一個美女,還能過上好日子,這不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嗎?聰明的郭天國故作沉思後,鄭重地向譚群英點了點頭。

幾個月後,譚群英走出生她養她的女傑之鄉,來到蛇鄉永州與郭天國結婚了。

從賣米酒起步

結婚後,譚群英要麼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獨自在屋子裡沉思;要麼一出門就是整上午不歸。她有什麼事嗎?郭天國心裡開始犯嘀咕了。更讓郭天國意料不到的是,一天,譚群英跟公公婆婆商量,要搬出去獨立生活。兩個老人一聽,是一百個不願意。因為這樣做在村裡顯得沒面子,買得起馬配得鞍,娶得起媳婦管得起飯。郭家再窮也得讓媳婦吃飽飯啊。

晚上,郭天國想弄個明白,便對譚群英說:「一家人在一起過得好好的,為什麼非要搬出去啊?」

譚群英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你不是早已同意這個家聽我的嗎?我說搬出去住就搬出去住吧!」

原來,譚群英出生於湘中釀酒世家,她爸爸的爸爸、爺爺的爺爺都是村裡的釀酒高手。她從小就在父親那裡偷偷地學到了一些釀酒技術。第一次到郭家就看到了永州男人們喝酒的狂勁,就想在村裡開一個酒作坊,把曾國藩湘軍將士喝過的雙峰米酒、藥酒推銷給愛喝酒的永州漢子喝,肯定會掙錢的。再說,用酒糟養豬,豬糞養魚,這都是賺錢的好路子。從賣米酒起步,讓郭家在三年內風光起來,這不是句假話。

說到搬家,是譚群英早就看中了村裡閒著且很寬暢的牛棚。這個牛棚是六十年代建起來的。後來,在「豬多、肥多、糧食多」的號召下,牛棚裡又增加了養豬項目。自村裡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這個牛棚就廢棄了。譚群英胸有成竹,她要在這破牛棚裡創造奇蹟。

她讓丈夫帶路去找村支書。見到村支書,譚群英就把要租用牛棚的事說了一通。過了天,村支書與村主任來到郭家告訴譚群英說:村委會已同意將牛棚出租,租金一個月50元,一年600元,一次性交清。譚群英一聽,高興極了,立即與村裡籤了租賃合同。

可高興之餘,一片無形的陰影在譚群英腦海中出現了:她自己手裡只有出嫁時親戚鄰居送的妝嫁禮金1200元錢,如果交去600元租金,手裡就只剩下一半了。如果要把釀酒器具操辦齊全,至少還需800元錢。這缺口怎麼辦?譚群英琢磨了半天,終於想出辦法了。

第二天一早,她催著丈夫帶她到信用社貸了800元錢。剛出信用社,譚群英又拉著丈夫直奔土產公司,買了一口大鍋和十幾口大缸,再拐到市場買了幾百斤米,並租了兩輛馬車把這些東西拉回了牛棚。

譚群英和丈夫把牛棚外面齊腰深的雜草割掉,把棚內的汙物、垃圾一車車地清理,把棚頂上的蜘蛛網、牆體上的灰塵統統地清掃乾淨,並在地面上撒了一層生石灰,使牛棚變得乾乾淨淨。然後,又找來一些磚頭,砌上灶把大鍋支上了。

小兩口就這樣在牛棚裡開始了創業之路。

譚群英與丈夫依照父親釀酒的程序,開始浸米,蒸米,加酒麴,裝缸,發釀,出缸,蒸餾。經過一段沒日沒夜的忙碌後,酒終於蒸出來了。

這是自己親自釀的酒啊。譚群英滿臉的喜悅衝淨了疲勞,她接了半碗酒,先讓丈夫品嘗。丈夫接過酒興奮地說:以後喝酒再也不用花錢到城裡買了。郭天國深深地喝了一口,臉上的興奮漸漸地消失了。他又喝了一小口,品了品,大聲說道:「這酒怎麼是苦的啊?」譚群英一聽,馬上接過來也喝了一口:臉色一沉,怪了,這酒怎麼是苦的呢?

第一鍋酒是苦酒,這充分說明譚群英第一次釀酒沒有成功。郭天國是一個通情達禮的人,不多埋怨和指責,只是默默地看著妻子哭。

哪道工序都沒出錯啊,這酒怎麼會是苦的呢?不服老不服輸的譚群英沒有卻步。她與丈夫又開始浸米,蒸米,一道道工序認真地做。為了防止外面的人來做手腳,他倆就睡在發釀的酒缸旁,時刻觀察著周圍的動靜。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他倆又開始熬酒。譚群英一刻不離地往爐膛裡加火,期待著酒早早地出來。她想,這次應該沒問題了,因為整個釀造過程都在自己嚴密監視下完成的,這酒的味道肯定會跟父親釀出來的酒一樣純真。

酒出來了。她接了一點細細地一品:壞了,又壞了。這鍋酒怎麼是酸的呢?她懷疑自己的味覺出現問題了。忙喊來丈夫品嘗。結果是丈夫所品出的味道也酸的。此時的譚群英真的焦慮了,她無論怎麼品,酒的味道始終沒有變,依舊是酸的。她意識到自己釀酒發家的計劃徹底地失敗了。原來,釀酒技術歷來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她在家裡是女孩兒,按照家訓,自然得不到釀酒技術的真傳。

譚群英為此大病了一場。她感到居家過日子難,創業更難。但她就是不信邪,病剛好,倔強的譚群英便隻身下廣西,請教當地的釀酒高手,解決酒為什麼會變苦、變酸的問題。得知其原因是蒸熟的米在發釀過程中,由於所處環境溫度與溼度差異較大,發釀不充分或發釀時間過長,導致蒸餾出來的酒質量不佳。她回來後,根據釀酒師傅的指點,解決了苦酒、酸酒的問題。

為了釀出適口的好酒,她再次下廣西尋求真經,可這屬於「商業機密」,釀酒師傅們不往外傳。他只好與丈夫回到生她養她的國藩故裡,尋找當年湘軍大營釀酒的奧秘。譚群英還輾轉雙峰、邵陽、婁底、湘鄉以及長沙,跑遍大大小小的書店,購回了很多釀酒技術的書籍。

回到牛棚後,譚群英按照家鄉釀酒人的傳授以及書本上的介紹,與丈夫一起搞起了試驗。幾十個日日夜夜過去了,一次次試驗在艱難中不斷地進行。一天下午,在蒸鍋旁守了好幾個小時的譚群英突然驚喜地叫了起來:就是這個味道!郭天國跑過來,端起碗來一品,這是從沒有品嘗過的味道呀:甘冽純正,濃香撲鼻。

釀酒的成功給這對年輕夫妻帶了無盡的歡樂。好酒不怕巷子深。譚群英的牛棚酒廠蒸出了正宗的「國藩故裡米酒」,生意越來越好,產品供不應求。此時已懷孕五個月的譚群英也開始僱工,擴大生產規模。酒糟養豬,豬糞養魚。沒過幾年,譚群英的諾言真的實現了:郭家成為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裕戶。

從賣蛇酒到養蛇

日子過好了,譚群英的心也更野了:她要把「國藩故裡米酒」與永州異蛇有機結合起來,把自己的事業做大成一個產業。

1986年的一天,譚群英去農貿市場買米,發現有幾個廣東人在收購活蛇,毒蛇的價格更高:一條眼鏡蛇能賣得幾十元錢。譚群英走過去與這幾個收蛇的人一聊,原來廣東人以吃毒蛇為樂趣。在潮州餐館裡,一條「永州異蛇」在那裡能賺回300餘元錢。

譚群英眼前一亮,路子找到了。「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痿癘、去死肌,殺三蟲」。譚群英在初中課本上讀過柳宗元的文章,老師說異蛇有特別的藥用功效。而在永州,自古就有捕蛇和飲蛇酒的傳統。

這讓譚群英做起了以自己釀的酒泡永州產的異蛇來生產「異蛇酒」的夢。1997年,她豎起了「永州異蛇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大旗,拿出賣米酒換來的所有積蓄徵用了25畝地,並在林業部門領取了《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建起了養蛇場,並一次性購2000多條「黑質而白章」的銀環蛇養殖。這個從小怕蛇、懼蛇、一聽到「蛇」字就會發出驚叫譚群英開始養蛇了。

一天中午,譚群英正摟著孩子在屋裡睡覺,突然覺得有什麼東西在自己胳膊上蠕動,而且涼絲絲的。她睜開眼一看:啊!原來是一條一米多長的銀環蛇。她像觸了電似的,孩子也不顧,撒腿就往跑。外面人一聽,迅速跑屋裡一看,床上床下共有七八條有黑白相間的銀環蛇在遊蕩。

譚群英想,這2000多條蛇都分別養在中間房子裡,它怎麼會跑出來呢?是不是飼養員看管不嚴,讓蛇「溜」出來了?她一方面讓人封閉好門窗,堵塞漏洞,防止蛇逃跑,一方面提高警惕,加強防範,睡覺前仔細檢查,櫃底、床下、牆角、旮旯有沒有潛入的毒蛇,以防止它們半夜偷襲。

儘管這樣,譚群英還是放心不下,每天夜裡都要和丈夫到養蛇室裡巡查一遍。一天半夜,例行巡查的夫妻倆發現蛇室裡的上百條銀環蛇盤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上下蠕動的大蛇球。這是怎麼回事啊?再看看其它屋子裡的蛇,也是如此:幾百條蛇盤在一起,不停地蠕動著。這種場景他倆是從沒有見過的。這些蛇怎麼會這樣?他倆害怕了。

這時,郭天國突然叫了一聲:「快看那幾條蛇」!譚群英往左邊的牆角一看,令人恐怖的一幕出現了她的眼前:幾條銀環蛇正在吞食著另幾條銀環蛇,其中的一條蛇已被另一條蛇吞下去,外面只剩下蛇尾巴了。蛇壓蛇,蛇吃蛇,看得譚群英夫婦心驚肉跳,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站在那裡渾身發抖。太恐怖了!

第二天一早,譚群英兩口子從床上爬起來就直奔養蛇室。一看:蛇球散開了,滿屋裡的蛇一動也不動了。她用鐵鉤子鉤了一條蛇,那蛇沒有任何反應,把蛇挑起來一看,蛇已變成了硬梆梆的了,提起一條蛇一看,譚群英頓時感到大難臨頭:蛇死了,所有的蛇全死了。

一氣之下,兩口子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了悶酒。最後兩人商定:重操舊業。可譚群英心裡還是惦記著異蛇泡酒的事。你想想,十斤白酒才賣20來塊錢;如果是十斤異蛇酒,肯定可以賣到幾百塊錢。這利潤大著呢!

可那2000多條蛇為啥會突然死掉?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譚群英假借去廣東省訂白酒包裝瓶為由,拜訪了幾位蛇類專家。專家們告訴她:那些蛇是因為得了口腔炎後又引發的急性肺炎互相傳染而集體死亡的。欲要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必須改變養殖方式。

「除了散養還有別的養殖蛇的方式嗎」譚群英在釀酒、賣酒的同時,不斷地打聽著這個問題。偶爾,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說在電視裡看過廣東人用木箱養毒蛇的,聽說效果不錯。於是,譚群英放下手中的活,跑進屋裡要給廣東電視臺打電話。當她拿起電話時,才想起來不知道廣東電視臺的電話號碼。於是,她決定再跑一趟廣東,向蛇類專家打聽用木箱養蛇的技術。

半個月後,譚群英來到了廣東。專家告訴她那是「籠養」。一個籠子可放兩到三條蛇,一層層地碼起來,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又可以杜絕蛇類病症的相互感染,而且清理方便。在專家的介紹下她又參觀了幾家養蛇場。這一次廣東之行,讓她大開了眼界,信心更加十足了起來。

譚群英調整了發展思路:釀酒與養蛇並舉,走蛇酒合一的道路。她根據蛇的生長特性重新建起了養蛇場。這個養蛇場分地面和地下兩層。地下是籠箱養殖室,地上是蛇仿野生狀態的休閒區。夏天,蛇可根據自身體溫的需要,到休閒區玩耍一番。冬天,則在地下養殖室生活。

譚群英說服了愛人,再次購進了五步蛇、眼鏡蛇、銀環蛇共4000多條。由於飼養環境的改善,這些毒蛇生長得很快,個個膘肥體壯。譚群英想,這些蛇到了冬天就可以泡酒了,在春節市場上異蛇酒一定能賣出一個好價格。

不料,剛一入冬,一些蛇又出現了先前的症狀:口流粘液,呼吸困難。譚群英意識到它們又患上口腔炎了。可是市面又買不到蛇服的消炎藥。這怎麼辦?急得譚群英團團轉。相急之下,丈夫提出用給豬吃的消炎藥試試。別無選擇,很快買回了豬用消炎藥。怎麼讓蛇把藥片服下去呢?經過一番群策群力的建議,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消炎藥放在青蛙肚子裡,然後再把青蛙給蛇吃。他們把塞入消炎藥的青蛙放進蛇籠子後,一向以最快的速度捕食獵物的毒蛇,此時,對眼前青蛙連看都不看。這個好辦法,在患病的毒蛇面前也無效了。此時,譚群英想出了一個沒辦法的辦法:把雞蛋、肉餡攪拌在一起,再加上已搗碎的消炎藥,攪拌均勻,然後倒入已曬乾的豬尿泡裡,再插入一根細塑料管兒,把混有消炎藥的食物直接灌入蛇肚子裡去。這個辦法還真靈,沒兩天所有患病的蛇都精神起來了。

譚群英受此啟發,創造了填鴨式餵蛇法。用這個辦法飼餵母蛇,身體健壯,產蛋率高,使蛇的孵化率大大提升。

小作坊發展到大產業

隨著毒蛇養殖的成功,譚群英那幾十個酒缸裡都泡滿了五步蛇、眼鏡蛇、銀環蛇、烏梢蛇,並配以多種名貴中草藥等。譚群英想:這些酒出窖後總得有商標吧。

譚群英只在金家中學讀過初中,唯一接觸的關於永州異蛇的文章就是柳公的《捕蛇者說》。永州異蛇因柳宗元的千古名篇而為世人所關注,古人名篇必然有潛在品牌價值。她把自己的產品就取名為「柳宗元」牌異蛇王酒。她說:柳公這個資源不利用,是我們永州人的巨大浪費。當時譚群英在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請時,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註冊。而性格倔強的譚群英硬是咬定「柳宗元」不放鬆。

2003年,譚群英再次提出申請,她從註冊大廳走出來時說的一句話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我的公司現在就值50萬,只要「柳宗元」的商標註冊成功了,公司價值就無法估量了。因為,柳宗元已經給我們做了1000多年的廣告了。」

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柳宗元」商標她竟然地搶註成功了。這件事在當時的永州引起了巨大轟動:這個女人太不簡單,太有超前意識了。

譚群英泡製的異蛇王酒經過一年的窖藏後,終於出缸灌裝了。為了打開省內市場,2002年,譚群英一人赴長沙推銷自己的酒。在長沙,譚群英從一家家酒店說到一家家藥店。儘管人們對她的態度不怎麼好,可譚群英總是滿臉笑容地說:「對不起,打擾您了,我改天再來拜訪。」說完,回過頭去就是淚水滿面。

辛苦投資建蛇場,釀酒泡蛇搞推銷。風霜雨雪閉門羹,方知創業行路難。譚群英在長沙四處奔波了三個月了,依然聞不到市場的啟門聲。她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尋求良策。最後她孤注一擲了,把瓶瓶「柳宗元」牌異蛇王酒送給一家家酒店,讓酒店老闆、顧客免費品嘗,以期通過這樣的辦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叩開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兩大節日市場。她把酒一瓶瓶地撒進了長沙的各個酒店。

譚群英的這一招得來了豐盛的回報,中秋、國慶日漸臨近了,她在居住的出租屋裡手機鈴響個不停,既有消費者的反饋,更有訂貨的,這給她的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希望。

2004年,譚群英又開始在蛇毒、蛇酒、蛇膽及蛇血的分類加工上做文章,她與公司科技人員一道成功研製出了「異蛇王酒」、「異蛇鞭酒」、「異蛇膽酒」等,完成了從養蛇到深加工、精加地蛇產品的轉變,其中「異蛇鞭酒」在湖南省農博會獲金牌,產品還遠銷東南亞市場。

【長按下方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刻關注大公觀察】


相關焦點

  • 電影《蛇王》定檔9月30日 蛇王現世災難降臨
    蛇王現世災難來襲人獸對決生死驚魂電影講述了軍閥時期,因修建鐵路濫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蛇群報復,永安村更是受到了大量毒蛇攻擊,村民死傷慘重,為了救治身中蛇毒的村民,捕蛇人木生不得不擔當起重任,帶領小分隊深入險地尋找蛇腥花的故事。
  • 電影《大蛇王》開機
    電影《大蛇王》正在緊張的有序的拍攝中。電影講述了清末民初竹濱村村民私自開採煤礦破壞了蛇窩。
  • 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瀟湘科創中心(中開院永州創新孵化基地)簡介
    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瀟湘科創中心(中開院永州創新孵化基地)簡介 2019-06-04 17:14 來源:
  • 電影《大蛇王》殺青大吉 票房大賣
    電影《大蛇王》於2020年11月29日順利殺青。電影《大蛇王》主要講訴清末民初竹濱村村民私自開採煤礦破壞了蛇窩。十年後,村民一起去後山時遇見了前來報復的大蛇王……人與蛇的驚天對決就此展開。本片故事曲折,彰顯人性百態,弘揚除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電影《大蛇王》歷經半個月的通宵達旦終于于11月29日順利殺青。
  • 永州這部賀歲片即將震撼上線~
    •城市文化•日常民生•不一樣的永州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永州賀歲片《東山再起》最新版預告片終於來啦。在這一段長達6分鐘的預告片裡,你可以提前感受到影片所傳達的青春、勵志、奇幻和國風,感受永州作為「千年打卡勝地」的魅力,隔屏領略壯美的瀟湘畫卷,回味過去一年來永州人不斷奮鬥逆襲的精神。據了解,在劇組全體人員的努力下,電影《東山再起》已經完成了所有拍攝,目前已經在進行緊張的後期製作,有望在3月初正式上線。那麼,為什麼會拍攝這樣一部電影?
  • 關注|永州養蛇人堅持20年放蛇於「永州之野」每年放600—800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歐宇馨 安月 小莽)「永州之野產異蛇」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說》對永州描述。7月2日,永州的一位養蛇人周大武帶領他的養殖團隊,在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的指導下,將800多條養殖了2年的蛇放歸山林,種類有眼鏡蛇、五步蛇、烏梢蛇、王錦蛇等有毒和無毒蛇。 周大武是永州之野異蛇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開始創立養蛇公司,成為永州最早的蛇類養殖戶。
  • 專訪項氏兄弟:打破創作窠臼的怪獸片《蛇王》是如何誕生的?
    「那個故事發生在現代,最大的不足是劇本裡沒有人物,全是升級打怪,看不見『人』。我們覺得有點俗氣。」因為不想純蹭市場熱度和題材紅利,第一次的開機計劃就暫時擱淺了。區別於世面上批量的怪獸片純打怪,人物主角往往作為打怪升級工具人的設定,《蛇王》講述一個捕蛇後人木生面臨村民對林木「竭澤而漁」式的開採,經歷世俗的偏見和誤會,從糾結怨恨到真正放開心結,為民謀益的主線劇情故事。
  • 2019永州春晚直播視頻完整版在此,恭候您的點擊
    《我在寮國修鐵路》記錄了永州人在寮國興商創業、團結友愛、大顯身手的奮鬥故事;《天南地北永州人》更是帶來了身處異國他鄉的永州人對家鄉最真摯的問候和祝福。富有永州地方特色的現代祁劇《回家鄉》、歌舞《舜志古今》、民俗表演《洗·醉歌》、瑤族歌舞《幸福新瑤家》等節目更是精彩連連。
  • ——寫在2020永州藍山國際皮具箱包博覽會開幕之際
    藍山縣啟動湘江源皮具產業園建設,一期6棟共5萬餘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完工正式投用,已引進企業49家,成為藍山返鄉創業人員的「夢工廠」。同時,規劃建設總投資60億元、佔地2400多畝的藍山縣皮具箱包科技產業園,推動皮具箱包玩具產業升級。「從考察到投產,只用了10天」1980年出生的劉堅,是江蘇鹽城人,從事皮具行業15年。
  • 電影《大蛇王》開機 羅立群趙文淇淳于珊珊聯袂打造絕倫神獸作品
    電影《大蛇王》開機 羅立群趙文淇淳于珊珊聯袂打造絕倫神獸作品電影《大蛇王》正在緊張的有序的拍攝中。
  • 電影《蛇王》上線 雙頭巨蛇王者出徵恐懼升級
    今日電影《蛇王》優酷獨家上線。影片由項氏兄弟監製,項煒斌、郭潤澤擔任製片人,陳幻翔導演,戴慶輝、陳幻翔編劇,康寧、陳信喆領銜主演,邵帥、郭震、郭佳伊、張琦、高子健、劉永奇主演。影片融合了獵奇、怪獸、驚悚、動作、喜劇等多元素,在視效、場面上都大幅升級,伴隨著劇情發展也讓觀眾看到生死關頭人性的抉擇。
  • 電影《蛇王》上線 雙頭巨蛇王者出徵恐懼升級
    今日電影《蛇王》優酷獨家上線。影片由項氏兄弟監製,項煒斌、郭潤澤擔任製片人,陳幻翔導演,戴慶輝、陳幻翔編劇,康寧、陳信喆領銜主演,邵帥、郭震、郭佳伊、張琦、高子健、劉永奇主演。怪獸入侵終極決鬥 人獸大戰一觸即發電影講述了軍閥時期,因修建鐵路濫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蛇群報復,永安村更是受到了大量毒蛇攻擊,村民死傷慘重,為了救治身中蛇毒的村民,捕蛇人木生不得不擔當起重任,帶領小分隊深入險地尋找蛇腥花的故事。本片以尋找蛇腥花挽救全村人性命為主線,在角色設定與矛盾衝突上著重描寫,夯實精品內容著力打造好故事。
  • 湖南永州經開區:滄桑巨變三十載 龍騰虎躍新時代
    永州經開區黨委書記高守凱說,永州經開區是一個有故事,有未來的地方。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永州經開區堅持實幹為先、雄心依舊,奮力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和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不斷開創永州經開區產城融合發展新高地。
  • 電影《蛇王》今日上線 雙頭巨蛇王者出徵恐懼升級
    今日電影《蛇王》優酷獨家上線。影片由項氏兄弟監製,項煒斌、郭潤澤擔任製片人,陳幻翔導演,戴慶輝、陳幻翔編劇,康寧、陳信喆領銜主演,邵帥、郭震、郭佳伊、張琦、高子健、劉永奇主演。影片融合了獵奇、怪獸、驚悚、動作、喜劇等多元素,在視效、場面上都大幅升級,伴隨著劇情發展也讓觀眾看到生死關頭人性的抉擇。
  • 永州首席宅男女神--雪珂 給大家發福利啦~~~
    關注永州最有價值資訊!
  • 廣東省湖南永州商會會長皮社勝率考察團來我市考察
    4月17日上午,廣東省湖南永州商會會長皮社勝率考察團一行來永州進行商務考察。副市長李旦梅出席會議,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呂斌主持座談會。李旦梅對考察組一行到來表示歡迎,她說,永州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處,生態環境優美,區位優勢良好,配套設施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目前正在大力實施「開放興市、產業強市」戰略,希望商會和各位企業家多回永州考察參觀,加強溝通聯繫,挖掘更多合作契機, 積極探索合作共贏。
  • 國網永州供電公司發展產業架起山溝溝的脫貧路
    紅網時刻記者 周純 通訊員 李淇瑾 永州報導進入群山環繞的永州新田縣石羊鎮三水村,村西頭鬱鬱蔥蔥的山腰間,國網永州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鄭澤民正與返鄉創業村民吳柏華一道,商討豆製品加工廠後續建設工作,這片佔地
  • 「非遺購物節」 :為巴馬「真紅糖」和蛇王酒打Call
    讓我們一起看看「糖」和「蛇」背後的故事——「瑤娃紅糖」:只做「真紅糖」,生活也要真甜蜜疫情防控情況良好,憋了一冬的農人著急下地幹活,把成熟的作物運出來。山水間,草木葉果的氣味混合,越攪越濃,風吹不散。巴馬蛇王酒
  • 我是雪陽人.救護黃金蛇王原始森林開路先鋒
    截止目前為止,共計收到十方救度蛇王菩薩護生款約29萬元離總額只差7萬,大家可以抓緊此萬年不遇做大福報大功德的機會:隨喜!轉發法訊!大力幫助救護款!念佛回向!念佛回向!念佛回向此黃金蛇王及其家族成員化龍成功!功德無量!隨喜大家一切善!
  • 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發布儀式舉行 孫志剛 諶貽琴作批示
    2019年12月31日,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發布儀式在貴陽舉行,集中發布400名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作出批示,省領導慕德貴、劉遠坤、郭瑞民、左定超出席發布儀式,慕德貴在會上宣讀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總發布詞,郭瑞民宣讀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