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見同事說,我們總是認為男女比例失衡,很多人都有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所以男多女少是普遍現象,但是為什麼每年班上總是女生多於男生呢?
同事開玩笑說,男女比例失衡,我兒子長大找不到媳婦怎麼辦?
玩笑歸玩笑,我卻發現上課提問時大多數機會都是女同學,仔細查看,女生人數明顯比男生多。
這是為何?正常來說,第一胎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第一胎生女孩的家庭大多數在傳統思想的支配下,還要生第二胎,而第二胎還是女孩的家庭大多選擇了不再生育。
但是不排除一些家庭在生一胎的時候就會選擇胎兒的性別,這也是導致男多女少的主要原因。
第一胎生男孩的家庭一部分選擇了不再生育,二孩放開以後才會選擇再生。
儘管官方統計數據一直都是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適婚年齡的男青年討不到老婆的有很多,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每年班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女多男少的局面,偶爾一次巧合會出現男多女少。
作為理科老師,我倒是希望班上男多女少,因為男生的思維能力大多數更優越(絕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越往上,男生在理科方面表現出來的優勢越明顯。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小學階段女生的成績多數比男生要好,而從初中開始出現反轉,到高中就更加明顯了,在理科班男生的理科成績普遍要好一些。
我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很好笑呢?
我們來看看官方的最新統計數據,究竟是男多女少還是女多男少。
在這份最新統計數據中,全國31個省份裡只有四川省男女比例為96.7:100,也就是說四川省是全國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省份。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真實情況依然是大多數地區男多女少,但比例並沒有傳說中的120:100那麼高。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育齡婦女選擇性別的情況會大大減少,男女比例失衡狀況會大大得到改善。
像上圖中的緊張局面也會逐步緩解。
在實際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識到,在養老方面,女兒和兒子起到了同樣的作用,甚至有些家庭把養老的任務全部拋給了女兒,兒子成了甩手掌柜。
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平等的觀念會更加深入人心,也會改變人們必須生兒子防老的陳舊觀念,人們在生育方面會順應自然規律,男女比例逐漸趨向於平衡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小夥伴們,你感覺怎麼樣?趕快看看在你的班級裡,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呢?在學習上男同學和女同學各有什麼優勢?
男生大多思維敏捷,邏輯性強,更擅長理科,而女生多數記憶力好,文學素養高,文科成績更佔優勢。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男生數學成績好,英語差,而女生英語成績好數學差的原因。
在學習中模糊同學的性別差距,男女生利用好各自的優勢,互補互助,共同進步才是硬道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