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 技法綜述,解說「畫面分割」
⊕ 逐幅圖片,精彩點評
⊕ 溫馨實用小貼士
面對同樣一個場景,不同的攝影師有不同的感受和拍攝方式。構圖時,確定各個元素在畫面中的所佔比例和位置擺放,能決定一張照片的整體構架。最終的比例分割方式可以體現出攝影師把控照片的邏輯節奏。
畫面分割法是攝影構圖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三分法」又是分割中最常用的,相對於等分的平穩、呆板,三分法更加活潑,更符合美學分割原則。
草原精靈 孟和 攝
點評:油畫般的色彩效果,畫面被三分法平均分割,天空、雪山、地面遙相呼應,側光強化了「精靈們」的質感。畫面大氣,但稍顯凌亂。天空層次也顯得略空洞。
晨 張立維 攝
點評:高機位俯拍配合逆光的運用,強調出畫面的空間層次感。地面元素多,但曝光準確,細節豐富,只是佔三分之二面積的天空層次略少,稍顯空洞。
三分法也稱「黃金分割」「九格宮」。 「三分法則」是構圖的基本規則:把畫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畫兩條水平線,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畫兩條垂直線(即「井字格」),然後把景物儘量放在交點的位置上。這樣構圖能夠較好地達到畫面各部分均衡的效果。實際上,三分法的分割,是把一個區域作為中心,讓邊和目標重合。水平線三分法——水平線的分割線要儘量居於畫面1/3處的位置,除非創意所需,不然不要讓分割線處於中間地帶。垂直三分法——主體垂直於畫面左右1/3處,會令照片顯得更加有動感,讓環境更加充實。
三分法對橫畫幅和豎畫幅都適用。按照三分法安排主體和陪體,照片就會顯得緊湊有力。當畫面被分割成不等同面積時,會有大面積壓向小面積的感覺,並且不管怎麼分割,分割成什麼樣的形狀,它們的面積都構成互相結合的矛盾統一體。
綠野仙蹤 卜天 攝
點評:運用斜線分割畫面,紅衣人物在綠野中形成點綴,配合側逆光,強化了質感。但人物所處的位置有待商酌,左上角出現的殘缺圖案影響畫面構成。
屹立千秋 楊長春 攝
點評:充分利用屋簷的線條,呈對角線分割畫面。樹枝作為前景與古建築形成對比,平衡畫面。恰到好處的側逆光運用突出了主體,建築中長短不一的直線線條分割畫面,節奏感強。
縱向分割,產生高聳、升騰的視覺感受。斜線分割,使畫面成為多角的形狀,具有不穩定性的視覺感受,有較強的動感。一般來說,斜線分割恰成對角時,形成對角線構圖。對角線是畫面中最長的線,因此其勢態對視覺的影響也最強烈。曲線分割後的畫面,線條兩方形成互補效果,顯得流動、活潑。
求 黃林明 攝
點評:作者充分利用垂直線條將畫面分割為不同的空間,不同空間的內容又相互呼應,倒影的運用增加了畫面美感。但建議後期將照片略做旋轉處理,拉直畫面線條。
九曲銀河 侯慶海 攝
點評:高機位俯拍,畫面大氣,縱深感強。多曲線分割畫面,烘託出了生機。冷暖色調形成呼應,活躍畫面,遠山的薄霧營造了氣氛。
在實際的操作中,畫面中線的分割往往是多重的,呈現出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分割後打破對稱均衡的畫面,會產生力的緊張和鬆弛的對比,由此形成明顯的運動趨勢。而對稱分割的畫面,顯得均衡、穩定和靜止,線與線的交叉點明顯成為視覺中心。當面積呈現大小對比時,視覺中心則傾向較大的面積。垂直線在分割中有加高畫面的作用;水平線在分割中又有加寬畫面的用途;弧線的分割能造成畫面的流動。
交織 劉福義 攝
點評:高空俯拍出的畫面大氣且線條豐富。但多線條的分割使畫面有些凌亂,可嘗試再次構圖,選取更飽滿且有意思的局部,以突出主題。
攝影實踐中對畫面的分割使構圖更豐富多樣,張力更足,這就要求我們組織好線條和色調,建立整體感、秩序感。分割合理的空間表現明快、直率、清晰。分割線的合理設置能使畫面形象更集中、更有條理,從而形成富有韻律的秩序美感。
營造畫面的空間感,三分法不是萬能的,網格系統是一種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分割、安排畫面的方法。綜合使用對角線、垂直線和平行線在圖像中創造節奏感和整體感,更能促成畫面的張力。
文章選編自《中國攝影報》·2017年·第60期·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