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此篇內容為「設計大腦·電影海報微信群」語音解讀分享的部分內容,更多內容請加微信群收聽。看電影學設計,每天一部電影海報語音解讀,藉助電影海報梳理版式設計中的創意思維與設計方法。加牛教練微信:designiu,發送「電影」拉你入群~
《群鳥》電影海報解讀
此片是著名導演希區柯克的代表作,一部驚悚片
信息內容:主要故事情節就是在講鳥類襲擊人類的事件
信息概念:主要就是群鳥與人類
信息邏輯:襲擊,但是整個故事情節並沒有強調鳥類攻擊人類的原因
信息印象:驚悚片主導了觀影主導情緒:緊張恐怖
驚悚片自然要強化恐怖氣氛,整部電影都是在看導演如何通過鏡頭語言激發觀眾的恐怖情緒。那麼電影海報就看設計師如果塑造和傳達恐怖的信息印象了。
這部1964年的老影片,正式海報比較少。多數都是後來的設計師重新設計的。
由於希區柯克導演喜歡在自己的影片當中露面,總會給自己一個鏡頭。這也變成了他電影的一個標籤。所以這幅海報中也出現了導演本人(海報裡左邊的人物就是導演希區柯克)。這當然也是藉助他的知名度來推銷電影。
上面這幅美國版的正式海報,主體視覺符號是鳥的剪影和女主符號的一個透疊同構。雖然是最大的那隻鳥只是影子,也不是直接襲擊在人物身上,但其他小鳥的鳥喙琢食動作以及人物表情已經讓觀眾意識到「襲擊」這個邏輯,設計師其實是用大鳥的影子與人物的透疊,強化了影片中人們對於「群鳥」遮天蔽日的恐懼。
其他的小鳥也強化了群鳥概念。女主角的表情是情緒的表情符號,利用表情共鳴帶動觀眾的恐怖情緒。
可以看到在很多國家上映的電影海報都使用了導演的自拍相,這變成了希區柯克電影的一個標識。每部電影裡都會出現自己的一個鏡頭,那麼海報裡面也用它來作為招牌。
這張海報的主體視覺符號是電影中一個襲擊情節的插畫再現。通過群鳥和血腥的屍首這些視覺概念,很血腥也直接的傳達了襲擊的信息邏輯。海報中所體現的黑、紅、白的配色也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血腥。
這張就是通過視覺符號的同構來闡釋信息邏輯,他使用了適形手法。一個符號是鳥,另外一個符號是代表死亡的骷髏。
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手法?
因為在這裡面強調了鳥群對人的襲擊,符號之間的邏輯關係就是「多」對「一」的關係。一群鳥和人,適形手法可以強化出鳥的多。
這張還是適形同構手法,只不過是將骷髏換成了電影名稱文字,而且這裡更有動態感。文字是由鳥群逐漸匯聚而成的,也有隱形手法的意味。
這兩個海報使用的符號同構手法是一樣的,但由於他們的構圖手法不同,所以觀眾對於驚悚印象的體會也是不同的。
第一張:觀眾的恐懼是通過理解了骷髏的概念之後,聯想到死亡才產生的。這種情緒刺激來自概念理解,比較慢。
第二張:是通過動態無序的版面構圖印象直接激發情緒,情緒刺激更直接一些。
再來看這兩張海報是如何表達信息邏輯和印象的?
首先上面一張明顯的是鳥和人的嘴巴的正負形,由於鳥嘴的方向是衝著嘴巴去的,所以表達了襲擊的信息邏輯。
第二張裡面,人和鳥的視覺符號是一個透疊的關係。觀眾並不能直接從符號行為關係上面解讀出襲擊,但我們能感受到凌亂,設計師正是通過對於完整人形形態的無序打破,來傳達驚悚印象的。這些鳥的凌亂布局讓我們聯想到了電影鏡頭裡面那些群鳥橫飛的恐怖。
這張海報在表達驚悚感的時候還加入了隱形手法,令觀眾的恐懼逐步深化。因為遠看的時候感覺就是一隻鳥,近處細看房子上面落滿了鳥,這種密密麻麻甚至有一點密集恐懼症的感覺。前後的恐懼的漸進和恍然大悟就是隱形手法的傳達效果。
在所有海報裡面,我覺得這張是對於電影恐怖印象表達最好的一張。因為設計師把恐懼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想像,而想像總是能放大效果。設計師只給出了細節線索的符號概念和大量的留白。
細節:牌子上面落滿了大量的鳥屎,可以讓觀眾推理,之前應該是有很多鳥。這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了電影情節裡面大量的鳥,這種表達方式就好比是看一部懸疑片,你需要抓住細節去推理大量的恐怖內容,設計師沒有直接將最恐怖的場景展現出來,而是露出了冰山一角,讓你像是偵探一樣去搜索信息。
留白:同時版面使用大留白,留白就是給了細節之後,再給觀眾思考和聯想的空間,而且這個留白是在天空,天空正是鳥的相關符號。所以說留白有明確目的性。
由於是一部驚悚片,驚悚的情緒能量是比較高的。需要非常高能量的印象來刺激人們產生這種情緒。
所以大部分海報的構圖都會使用一些凌亂的也就是無序的印象構圖方法,去刺激這種情緒的產生。所以會看到很多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使用大量的動態的、凌亂的、散點式的構圖。
但是上面這張海報,它的配色以及使用鳥群形態更像是遷徙中的鳥,方向是遠離的方向,而不像是襲擊的、無秩序狀態下的鳥。所以,它的視覺符號不準確。
而這張海報的下方視角更能表現出電影當中鳥類對人類的襲擊。因為人類觀看鳥的角度大部分都是這樣子的。
低長調的配色,以及刺眼的光照,也更能夠刺激人們產生驚悚的情緒。這也是鏡頭語音的運用。
這裡的城市形成了負形「X」,它並不是希區柯克的首字母。如果X和電影沒有文字上的聯想,那麼只有印象構圖上的聯想了,那就是藉助X的斜線版面張力,塑造無序凌亂印象,從而增加對觀眾驚悚情緒的刺激。
這張海報強化了導演希區柯克本身的這個視覺符號。
作為一部影史經典,把鳥填充在大腦中,好像在說,這個導演用群鳥這個符號將恐懼印刻在了觀眾腦海中,有種揮之不去的感覺。
這張對於群鳥的圖形處理是非常貼合電影印象的,密集黑壓壓的一片布滿整個天空,我們很快就想到電影中那些情節,也很好的凸顯了電影的驚悚印象。但是下面的就比較搞笑,導演打了一把傘,鳥糞不沾身,略顯輕蔑的視角有一種淡然處之的感覺,畫面也有一種不可控與可控的對比。像是在說:「這部電影是我拍的,我掌控者所有的人物角色以及動物角色。」
當然,這畢竟是一部經典電影,後期的設計師也設計了大量的海報。但是我們只抓其中的一些表現的比較好的海報,給大家做設計手法的講解。這部電影主要傳達的信息印象就是驚悚恐懼,設計師在海報中怎麼塑造?可以通過版面印象構圖塑造無序印象來刺激驚悚情緒,如散點式構圖等等。好了,如果你是喜歡看電影的設計師,又想修煉版式設計能力,歡迎來這個群,免費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