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少在綜藝《還有詩和遠方》分享了他和他奶奶的故事。
我特有感觸是他說,來日方長是生命對情感最大的誤會。
他繼續說,所有你現在給自己找藉口說,來得及的事兒,很容易來不及。
來日方長是個誤會,包括感謝,包括道歉,包括相愛,交流。
很多時候,我很喜歡聽一些人真誠地分享他們的一些經歷。
這樣我做一些決定的時候,可以多些維度思考問題。
比如,國慶中秋雙節放假,是否要回家,就這個問題,我的內心卻是波濤滾滾。
或許,你不以為然!
我們不一樣!
如果你是學生,或許,你會安排幾天遊玩,幾天宅家裡;
如果你是工作不久的白領,也許,你也會很開心,回家可以考慮,也或許安排如前面提到;
如果你已成家立業,也許,你也會興高採烈地帶著妻子或還有小朋友一起回家。
也許,還有幾個「紅色炸彈」,即使在防控疫情當下,該出的份子錢,還是要給的。
我回家最大煩惱之一:大齡單身女子的煩惱。
這個問題,不是我獨有,即使在一二線城市光鮮亮麗的白領,也是如此。
有些在老家,年齡到了,還單身,就有一些七大姑八姨跟你說,女孩子的青春漂亮也就那麼幾年,還單身呀,我給你介紹幾個。
你說不用不用,會自己找。
他們又會去遊說你的的父母,軟磨硬泡。
我母親,曾經一個上午到下午,狂打我電話,就說會有人打電話,即使是希望你和別人多聊幾句,態度好些。
那個男的質素較差,很不願意,我還不願意,那天我就在微信上向我喜歡的人發:我喜歡你。
我喜歡的人回我兩個笑哭的表情。我問了別人,表示婉拒我。
雖然,我長得文靜,但是還是有點主見,最討厭男生在情感不願意,還把錯推給別人,和那相親男沒下文。
可見,有時候,別人介紹的多不可靠,我自己有喜歡的人,也有很大成分在,彼此彼此。
我真的,不喜歡回家,回家也許就要被介紹對象,最怕一些年長的人,突然到訪。
再者,我現在已經超過25歲,這在溫州農村,算很不得了的事情,他們介紹的肯定垃圾,我不喜歡逆來順受。老父親,又喜歡借著酒,說我幾句。
我聽了之後,眼淚汪汪。一方面,他希望有人照顧我,我回他,是彼此照顧的;一方面,他不願意我被閒言閒語所困,我表示,早些年,我已經被閒言閒語和淚水(苦水)弄得很有免疫力。
父母親比較內心脆弱,我有時候,就在酒桌上,溫柔而堅定回答一些類似問題,以前的回答是有些刺耳的。
難道,我沒有壓力麼?壓力超大!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否是錯了?
既然堅持了,只嫁彼此相愛的人,尊重,有事有問題直接問我的人,那就堅持吧!
不直接問,也不信任,另娶他人,我能怎麼辦?
回家,真是一個考驗內心的問題。
最近,在很多情感公號看到一些人的故事,大同小異:因單身,不願或不好意思回老家,或加班或旅遊,或者遊市內,或者宅家裡。
催婚,讓多少大齡未婚青年,不管是男還是女,中秋應是團圓節,都不願回去。
促使我那天搶票的是,想到,還有多少次回家,數數還有幾年,一年難道就只是春節回家麼?現在我還未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後還有自己的孩子,多少精力夠用?
能回家,就儘量回家!
當初搶票的時候,也不是很堅決,看到華少說,來日方長是生命對情感最大的誤會。
考大學,畢業,沒有背景的話,格外喜歡在外地闖,回家能有幾次?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那麼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是一些情感的一些變化,觀念上的一些轉變,視野也變得開闊一些。
沒有柴米油鹽的接地氣生活,那來的升華的部分?
感嘆父母的年齡增加,卻在團圓日不回家?
那麼你的詩和遠方的基礎其實不會那麼夯實。
別讓催婚阻止你回家的腳步,特別是節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