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蕾莎·梅伊「大難不死」續演脫歐長劇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德蕾莎·梅伊「大難不死」續演脫歐長劇
2019-01-19 04:05:03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9年01月19日 04: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馬曉霖專欄
  德蕾莎·梅伊「大難不死」續演脫歐長劇

  馬曉霖(博聯社總裁、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本周經歷了政治生命中的驚濤駭浪和「生死」考驗,其與反對派及議會圍繞脫離歐盟的博弈不僅徹底攤牌,而且跌宕起伏,令英歐共同揪心。1月15日議會下院先以壓倒性投票結果否決保守黨政府的脫歐協議草案,16日,又以較大優勢否決了工黨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這個結局暫時避免了德蕾莎·梅伊倒臺及其連鎖危機,給這位鐵娘子以喘息之機,繼續內外遊說續演英歐「婚變」長劇。

  15日夜晚,德蕾莎·梅伊迎來脫歐「大限」即下院表決,雖然她此前被迫推遲表決,下院又進行了長達5天的激烈辯論,但是,由於本黨議員大面積倒戈,主要反對黨工黨以及蘇格蘭民族黨、自由民族黨等「眾人推倒牆」,導致脫歐協議草案慘遭否決。據《泰晤士報》統計,反對票高達432票,贊成票僅有202票,反對票中保守黨議員所投竟有118張之多,超過全黨席位三分之一,而黨外議員也僅有6人贊成。這是德蕾莎·梅伊執政以來最「不得人心」的一次大考,也是自1924年後英國執政黨所經歷的最糟糕敗績,不僅直觀體現了圍繞脫歐英國社會所陷入的分裂與對立狀態,而且表明德蕾莎·梅伊雖然一柱擎天,但已是四面楚歌。

  16日,一直伺機顛覆保守黨政府並取而代之的工黨發起不信任動議,下院經過辯論後,部分議員又對德蕾莎·梅伊網開一面而出現大逆轉,123名否決脫歐協議的議員力挺德蕾莎·梅伊繼續執政,使她以19票優勢僥倖過關。至此,已陷入嚴重內亂的英國各黨派形成微弱共識,決定再給德蕾莎·梅伊一點時間和機會,以便繼續去權衡與談判,避免無協議脫歐的最差結局。

  保住烏紗帽的德蕾莎·梅伊儘管對議會勉強繼續信任她的執政團隊表示感謝,但是,她必須在21日前拿出更好替代協議再供表決。不足一周,德蕾莎·梅伊既要應付內戰,還要應付外戰,開始另一段嘔心燒腦費口舌的艱苦折騰。《衛報》稱,德蕾莎·梅伊從當晚開始即已邀請所有黨派和高級議員就脫歐問題單獨會談,試圖各個擊破。在她和支持者看來,這份折中的英歐分家協議已是萬全之策,即便不是最好,但也不算最壞。但是,脫歐派和留歐派都不買帳。脫歐派認為協議是「賣國條款」,將使英國受制於歐盟規則,無法制定獨立貿易政策;留歐派認為這份協議帶來的好處遠不及留在歐盟更讓英國受益。

  德蕾莎·梅伊態度依然強硬,不僅對二次公投前景說不,且堅持保留無協議脫歐選項,還要求所有對談對象體現「建設性精神」。工黨黨魁科爾賓明確要求她必須先排除無協議脫歐選項,而14日議會上院也曾以321票對152票表決結果譴責德蕾莎·梅伊的脫歐協議,指責這份文件破壞英國繁榮、內部安全和全球影響力,還敦促議員們拒絕無協議脫歐。

  英國加入歐盟曾一路曲折,離開歐盟似乎更加艱難,這好比兩個單身男女懷著美好願景談婚論嫁並結為連理,一旦離婚卻發現打斷骨頭連著筋,兩敗俱傷。議會政治發源地的英國原本就眾口難調,英歐複雜關係造成的認知馬賽克化更加嚴峻,導致德蕾莎·梅伊一直掙扎於黨內紛爭、黨際博弈和英歐較量三重圍困。

  即使德蕾莎·梅伊如期拿出讓各派滿意的備胎方案,歐盟也未必接受英國再次坐地起價。從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起,雙方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討價還價直到去年11月才達成最終方案,但是,英國內部反對浪潮之大超過德蕾莎·梅伊的預料,被迫推遲原定12月舉行的議會表決。如今,德蕾莎·梅伊已無路可退,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在反對派與歐盟之間再求妥協,以便在3月29日最後期限前獲得議會背書。

  考慮到英國內政的複雜性,歐盟也曾配合過德蕾莎·梅伊的一再加碼,但是,讓步空間似乎已被透支見底。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以及100多位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都曾公開或私下致信德蕾莎·梅伊的反對者,說服他們支持協議脫歐。但是,現在看來效果不彰,他們擺平不了英國內部政治分裂與對立,歐盟本身也無現成替代計劃,個別歐盟官員甚至抱怨歐盟未來已被英國內政綁架。

  歐盟也許意識到如期脫歐不太現實並已告知德蕾莎·梅伊,只要她免於垮臺,歐盟願將最後期限延遲到今年7月,給她更多時間消化內部障礙。而要再次延期必須獲得歐盟領導人一致同意,這無疑又增加了德蕾莎·梅伊縱橫捭闔的難度。歐盟多個主要成員拒絕接受英國的甩包,德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等都已表示球在英國半場,已談妥的協議不容另起爐灶。

  英國脫歐真是一場正在上演的婚變連續劇,有令人譁然的開局,有情節多變過程,更有不知所終的收尾。但是,無論這場婚變是悲劇還是喜劇,抑或是悲喜交加,已身心疲憊的女主角德蕾莎·梅伊必須咬牙拼到底,而且十有八九還得向歐盟討救命稻草。

相關焦點

  • 德蕾莎·梅伊:生不逢時的鐵娘子?
    但回想三年前德蕾莎·梅伊來勢洶洶初拜相位之時,幾近有柴契爾夫人重返政壇之勢。事實上,德蕾莎·梅伊亦刻意模仿鐵娘子的打扮及風格,意圖建立個人威信,例如初期便屢屢強調要建立強大而穩定的政府。而比起柴契爾夫人一意孤行得失內閣閣員,奉私有化政策及疑歐論為圭帛,德蕾莎·梅伊政治立場明顯更受多派支持,例如德蕾莎·梅伊本人曾為留歐派,任內更宣布終結緊縮政策,理論上更容易促進跨黨合作。
  • 德蕾莎·梅伊「輸」了,英國政治格局已非昨日
    這一次德蕾莎·梅伊幾乎照著卡梅倫的劇本重演了一遍。為什麼身居高層的政治人物對時局、對選情沒有比較靠譜的把握?並不是卡梅倫或者德蕾莎·梅伊沒有政治嗅覺,而是選情如同天氣一樣難以把握。而德蕾莎·梅伊也沒有閒著,第一時間就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聯繫,稱會組成聯合政府,如果得到女王的首肯,德蕾莎·梅伊可能不會被趕下臺。只要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沒有被工黨拉過去,由保守黨來組閣就是可能的。「懸浮議會」中,小黨擁有四兩撥千斤的「地位」。
  • 德蕾莎·梅伊都要辭了,「脫歐」卻還在「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德蕾莎·梅伊承諾將會辭職」,28日的英國主要媒體都使用了這樣的標題。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的政治生命或將走向盡頭,但「英國脫歐」這齣系列劇,依然看不到劇終的可能。德蕾莎·梅伊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嘗試。此前,她的「脫歐協議」已經兩次被英國議會下議院大比例否決,下議院議長約翰·伯科甚至援引了一條可以追溯到1604年的法律條款阻止她將協議第三次提交議會進行表決。德蕾莎·梅伊的表態為她贏得了一些黨內曾經反對者的支持,前外交大臣、被視為保守黨內最具首相寶座競爭力的鮑裡斯·詹森在梅表態辭職後一小時旋即宣布將支持她的「脫歐協議」。
  • 德蕾莎·梅伊會見威爾斯第一大臣 紅色短裙秀出大長腿
    德蕾莎·梅伊會見威爾斯第一大臣 紅色短裙秀出大長腿 (1/4) "← →"翻頁
  • 德蕾莎·梅伊的漫長謝幕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6期文 | 特約撰稿 趙靈敏編輯 | 孫凌宇 rwzkzx@126.com全文約5639字,細讀大約需要13分鐘5月24日,在脫歐困局裡掙扎了兩年多的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
  • 英國的大長腿女首相德蕾莎·梅伊,向王室成員行屈膝禮真夠誠心
    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內閣首相德蕾莎·梅伊,受媒體關注的不只是她的政治事業,還有的她的服裝。擁有一雙傲人大長腿的德蕾莎·梅伊,1980年婚禮上的照片,貌似就看得出她的身高優勢了。2016年,上任首相不久,年滿60歲的德蕾莎·梅伊跟丈夫菲利普出席活動。
  • 德蕾莎·梅伊宣布將辭職 外媒:她被推上了沒人想接手的位置
    英國民眾認為,是「脫歐」競爭對手已經把德蕾莎·梅伊推到了一個沒有人想接手的位置上。「她也許也不想做這些,但是這些已經被強加到她身上了,她並不輕鬆。當她完成這些苦差事,就該離開了。」《紐約時報》文章也認為,或許當「脫歐」談判最終完成之時,就是她離開首相位置之時。但正如《每日電訊報》評論所說,英國「脫歐」協議依然懸而未決,德蕾莎·梅伊終於還是走到了盡頭。
  • 德蕾莎·梅伊「翻身」演講變"車禍現場" ,還慘遭30名英國議員聯名逼宮...
    當地時間10月4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曼徹斯特舉行的保守黨年度大會上因嗓子不適,多次中斷演講。
  • 川普在電話中「欺負和羞辱」德蕾莎·梅伊,稱她在脫歐問題上「沒有...
    一名揭露水門事件的記者稱,唐納·川普經常在電話上「欺負和羞辱」德蕾莎·梅伊,說她在英國退歐問題上「沒有骨氣」。 據CNN的記者報導,當時的英國首相在歐盟、英國與北約(Nato)的關係以及兩人意見相左的其他問題上支持留歐立場,川普抨擊她是「傻瓜」。
  • 德蕾莎·梅伊:反「柴契爾主義」的「第二個柴契爾夫人」?
    ▲德蕾莎·梅伊發表就職演講作者|李濟時  特蕾莎•梅在上個月英國脫歐公投導致卡梅倫閃電辭職後,戲劇般地脫穎而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但這位因同屬保守黨、同樣強勢作風被稱為「第二個柴契爾夫人」的女首相就任後的首次演講,卻與「柴契爾主義」格格不入。
  • 祝賀你,大難不死的男孩
    大難不死的男孩——在本節中,《哈利波特》向我們交代了這些內容:德思禮一家對魔法的態度:厭惡至極,他們對波特一家隻字不提,不願意和他們粘上關係。巫師們悄悄地舉行宴會,祝賀哈利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可憐的小哈利即將被寄養在佩妮姨媽家,等待他的將是達力表哥的欺負,恐嚇。但哈利絕不會永遠過著這樣的生活,鄧布利多對他早有安排。畢竟,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
  • 中國小土狗登上美國早間新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狗狗們是被上帝眷顧的寵兒,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是有道理的,狗狗們不僅能夠幸運生還,並且陸陸續續被國外喜愛狗狗的家庭收養。七月初,四隻小狗的檢疫手續全部辦好後,救助基地的工作人員將狗狗們送上了飛機。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是安慰,實則隱含客觀因果
    相信誰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生活中誰出現了災禍時,就有人用這句話來安慰他。說者或許無心,聽者也未必有意,很多人單純只是把這句話,當成一句安慰別人的話,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認同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大難不死這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後福這是必然。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獻給所有人)
    劫後餘生,才知生命之珍貴;大難不死,方懂人生之敬畏。一個人,只有看過一些生離死別,經歷過一些苦難之後,才會懂得珍惜和知足,才會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古人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那些經歷過災禍病痛,頑強挺過來的人,將來一定會遇到好運,被福氣眷顧。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不瞞你說:有正神護體的特徵(有大難不死經歷的人)
    6、有大難不死經歷的人人的一生總是會有各種磨難,但是能夠出現大難不死情況的人還是非常少的,一般這種經過大難不死的人,基本上就表明身上有神保護的特徵,冥冥之中有神仙注視著你,讓您免受到大型的災難。
  • 這次車禍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先旨聲明,並非導人迷信。桃田賢鬥能否闖過這一關、續在羽壇綻放更燦爛光芒?Time will tell!聽說好看的人,都會點這裡↓
  • 李榮浩宣布領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才華撐起一切!
    再想想曾經李榮浩年少的車禍和家庭等一些經歷,真是感慨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李榮浩,有故事的男人了解李榮浩的人知道,在李榮浩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一場非常大的車禍,在醫院的病床上曾經趟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非常靜距離》中,李榮浩自己講述過這一段經歷。三根肋骨斷裂,有兩根直接把肺插穿,小腿反向折斷。幾次手術因為個人情況比較虛弱,都沒有打麻藥,硬生生的扛過來。
  • 《亡命雷區》,誤入雷區卻大難不死的士兵
    正在這時遠處傳來狂風聲,沙塵迎面而來,咬緊牙關過去之後,卻驚喜地發現無線電被吹到了五米開外,晚上又被狼群的攻擊,真的是大難不死, 身上剩下的水也不多了,只能自己解決,脫力的小白絕望到了極點,馬上就要撐不住了,這時沙漠中見到善心人,還向他展示了他被炸沒的右腿,並激勵他積極踏出這一步,躊躇不定的小白最終沒有邁出這一步。
  • 英國新首相德蕾莎·梅伊發表就職演講,愛英語的你聽了麼?
    英國新首相德蕾莎·梅伊就任並發表就職演講。演講雖然5分鐘左右,但絕對是練習英音聽力的好素材,愛英語的你,聽了麼?
  • 外國畫家大難不死,畫出死後的世界,讓人不寒而慄
    再不同文化裡,天堂是不同的樣子,中國人眼裡的天堂是玉皇大帝掌管的天界,生前做好事的人能上天界,並在這裡保佑子孫後代;佛教信徒眼裡的天堂是沒有痛苦和物質的地方;基督徒眼裡的天堂是神掌控的國度……每個人腦海裡都有自己對天堂的想像,但是這種抽象的概念要把它畫出來難度不小,波蘭一個畫家遭遇車禍差點去了天堂,還好搶救成功大難不死,把他看到的天堂畫了出來,但為什麼他畫的天堂沒有溫馨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