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9日 04: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馬曉霖專欄
德蕾莎·梅伊「大難不死」續演脫歐長劇
馬曉霖(博聯社總裁、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本周經歷了政治生命中的驚濤駭浪和「生死」考驗,其與反對派及議會圍繞脫離歐盟的博弈不僅徹底攤牌,而且跌宕起伏,令英歐共同揪心。1月15日議會下院先以壓倒性投票結果否決保守黨政府的脫歐協議草案,16日,又以較大優勢否決了工黨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這個結局暫時避免了德蕾莎·梅伊倒臺及其連鎖危機,給這位鐵娘子以喘息之機,繼續內外遊說續演英歐「婚變」長劇。
15日夜晚,德蕾莎·梅伊迎來脫歐「大限」即下院表決,雖然她此前被迫推遲表決,下院又進行了長達5天的激烈辯論,但是,由於本黨議員大面積倒戈,主要反對黨工黨以及蘇格蘭民族黨、自由民族黨等「眾人推倒牆」,導致脫歐協議草案慘遭否決。據《泰晤士報》統計,反對票高達432票,贊成票僅有202票,反對票中保守黨議員所投竟有118張之多,超過全黨席位三分之一,而黨外議員也僅有6人贊成。這是德蕾莎·梅伊執政以來最「不得人心」的一次大考,也是自1924年後英國執政黨所經歷的最糟糕敗績,不僅直觀體現了圍繞脫歐英國社會所陷入的分裂與對立狀態,而且表明德蕾莎·梅伊雖然一柱擎天,但已是四面楚歌。
16日,一直伺機顛覆保守黨政府並取而代之的工黨發起不信任動議,下院經過辯論後,部分議員又對德蕾莎·梅伊網開一面而出現大逆轉,123名否決脫歐協議的議員力挺德蕾莎·梅伊繼續執政,使她以19票優勢僥倖過關。至此,已陷入嚴重內亂的英國各黨派形成微弱共識,決定再給德蕾莎·梅伊一點時間和機會,以便繼續去權衡與談判,避免無協議脫歐的最差結局。
保住烏紗帽的德蕾莎·梅伊儘管對議會勉強繼續信任她的執政團隊表示感謝,但是,她必須在21日前拿出更好替代協議再供表決。不足一周,德蕾莎·梅伊既要應付內戰,還要應付外戰,開始另一段嘔心燒腦費口舌的艱苦折騰。《衛報》稱,德蕾莎·梅伊從當晚開始即已邀請所有黨派和高級議員就脫歐問題單獨會談,試圖各個擊破。在她和支持者看來,這份折中的英歐分家協議已是萬全之策,即便不是最好,但也不算最壞。但是,脫歐派和留歐派都不買帳。脫歐派認為協議是「賣國條款」,將使英國受制於歐盟規則,無法制定獨立貿易政策;留歐派認為這份協議帶來的好處遠不及留在歐盟更讓英國受益。
德蕾莎·梅伊態度依然強硬,不僅對二次公投前景說不,且堅持保留無協議脫歐選項,還要求所有對談對象體現「建設性精神」。工黨黨魁科爾賓明確要求她必須先排除無協議脫歐選項,而14日議會上院也曾以321票對152票表決結果譴責德蕾莎·梅伊的脫歐協議,指責這份文件破壞英國繁榮、內部安全和全球影響力,還敦促議員們拒絕無協議脫歐。
英國加入歐盟曾一路曲折,離開歐盟似乎更加艱難,這好比兩個單身男女懷著美好願景談婚論嫁並結為連理,一旦離婚卻發現打斷骨頭連著筋,兩敗俱傷。議會政治發源地的英國原本就眾口難調,英歐複雜關係造成的認知馬賽克化更加嚴峻,導致德蕾莎·梅伊一直掙扎於黨內紛爭、黨際博弈和英歐較量三重圍困。
即使德蕾莎·梅伊如期拿出讓各派滿意的備胎方案,歐盟也未必接受英國再次坐地起價。從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起,雙方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討價還價直到去年11月才達成最終方案,但是,英國內部反對浪潮之大超過德蕾莎·梅伊的預料,被迫推遲原定12月舉行的議會表決。如今,德蕾莎·梅伊已無路可退,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在反對派與歐盟之間再求妥協,以便在3月29日最後期限前獲得議會背書。
考慮到英國內政的複雜性,歐盟也曾配合過德蕾莎·梅伊的一再加碼,但是,讓步空間似乎已被透支見底。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以及100多位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都曾公開或私下致信德蕾莎·梅伊的反對者,說服他們支持協議脫歐。但是,現在看來效果不彰,他們擺平不了英國內部政治分裂與對立,歐盟本身也無現成替代計劃,個別歐盟官員甚至抱怨歐盟未來已被英國內政綁架。
歐盟也許意識到如期脫歐不太現實並已告知德蕾莎·梅伊,只要她免於垮臺,歐盟願將最後期限延遲到今年7月,給她更多時間消化內部障礙。而要再次延期必須獲得歐盟領導人一致同意,這無疑又增加了德蕾莎·梅伊縱橫捭闔的難度。歐盟多個主要成員拒絕接受英國的甩包,德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等都已表示球在英國半場,已談妥的協議不容另起爐灶。
英國脫歐真是一場正在上演的婚變連續劇,有令人譁然的開局,有情節多變過程,更有不知所終的收尾。但是,無論這場婚變是悲劇還是喜劇,抑或是悲喜交加,已身心疲憊的女主角德蕾莎·梅伊必須咬牙拼到底,而且十有八九還得向歐盟討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