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蕾莎·梅伊都要辭了,「脫歐」卻還在「拖」

2021-02-15 海外網


作者 | 聶舒翼

▲3月27日,英國倫敦,留歐派和脫歐派示威者集會抗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德蕾莎·梅伊承諾將會辭職」,28日的英國主要媒體都使用了這樣的標題。

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的政治生命或將走向盡頭,但「英國脫歐」這齣系列劇,依然看不到劇終的可能。

辭職

27日,德蕾莎·梅伊在一場保守黨議員會議上再度呼籲議員們支持她此前與布魯塞爾達成的「脫歐協議」,並承諾,如果協議獲得議會支持,她會辭職。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梅告訴保守黨議員,她知道保守黨不希望她領導下一階段的脫歐進程,她準備提前離職,以便為英國和保守黨「做正確的事情。」

德蕾莎·梅伊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嘗試。此前,她的「脫歐協議」已經兩次被英國議會下議院大比例否決,下議院議長約翰·伯科甚至援引了一條可以追溯到1604年的法律條款阻止她將協議第三次提交議會進行表決。

德蕾莎·梅伊的表態為她贏得了一些黨內曾經反對者的支持,前外交大臣、被視為保守黨內最具首相寶座競爭力的鮑裡斯·詹森在梅表態辭職後一小時旋即宣布將支持她的「脫歐協議」。據BBC的消息,截止27日晚10點,至少有25位保守黨議員改變了主意。有硬脫歐派議員甚至樂觀的認為協議過關的可能性「前所未有地高」。

但是,保守黨內部勉強的團結可能未必能改變協議的命運。保守黨在議會的盟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在梅做出表態的兩小時後發表官方聲明稱,與歐盟的協議中關於北愛爾蘭問題的「備份協議」的規定並沒有實質性改變,DUP將繼續對協議投下反對票。

8連否

27日,英國議會的議員們一口氣否決了8項與脫歐相關的提案,其中包括舉行二次公投、與歐盟建立關稅同盟、留在歐洲自由貿易區、撤回脫歐申請等等。所有這些投票結果表明,在混亂不堪的脫歐鬧劇中,還能找到的唯一清晰的線索是,大部分議員還是同意,歐還是要「脫」的,但是怎麼脫,沒人知道

在最初的計劃中,27日應該是議會第三次就德蕾莎·梅伊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的日子。但是,由於德蕾莎·梅伊始終未能為協議爭取到足夠的支持票,英國議會在25日通過「議會事務權」修正案,取消了內閣在有關「脫歐」議題和議程的設置權。隨後,議會決定在27日舉行有關脫歐的「指示性投票」,以為混亂的脫歐進程找到一個足夠讓人滿意的最大公約數。

但是顯然,議會27日的投票結果顯示,除了正式確認英國將不會在3月29日脫歐之外,議員們完全無法找到一個多數人都支持的方案。對此,英國脫歐大臣巴克萊在議會8連否之後不無嘲諷地說,投票結果表明,目前看來,德蕾莎·梅伊政府提出的脫歐協議還是「最好的選項」。

拖延

▲2019年3月25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出席議會辯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德蕾莎·梅伊本人堅持英國應該按照2016年公投結果脫離歐盟,但她與布魯塞爾達成的「脫歐協議」在英國議會看來,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份好的協議。對保守黨內部的「硬脫歐」派而言,這份協議太軟,特別是關於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備份條款簡直就是一項把英國永久困在歐盟的「災難性條款」;對保守黨「留歐派」來說,他們本來就對英國脫歐不滿,自然不會批准首相提交的任何協議;在DUP看來,備份條款是赤裸裸地撕裂英國領土完整的條款;在反對黨工黨看來,德蕾莎·梅伊花了兩年時間提出的這份協議,既沒有讓英國徹底離開歐盟,又讓英國不再享有作為歐盟成員國所能擁有的權益,更何況從黨派角度,工黨也沒有什麼理由支持這份協議;而本來就是堅定「留歐派」的蘇格蘭民族黨和自由民主黨,那自然無論如何都不會投票支持一份「脫歐協議」的。

所以,這份德蕾莎·梅伊辛辛苦苦與歐盟談出來的、英國政府和歐盟領導人都非常滿意的協議,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議會以大比分否決了,德蕾莎·梅伊政府對脫歐議程的控制力,也在這一次次的否決中被削弱,她本人的政治生命,也可能隨著議會中不斷響起的「Nay」走向終點。

但現在的問題是,英國到底何去何從,英國人不知道,海峽對面的歐洲人也不知道。在英國議會第二次否決「脫歐協議」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略帶不滿地表示:「英國議會再次說明他們不想要什麼,卻始終未說清到底想要什麼。」不過,歐盟依然為英國脫歐定下了幾個關鍵日期:如果英國議會不通過脫歐協議,那麼脫歐將延期至4月12日;如果同意脫歐協議,英國脫歐將延期至5月22日。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政府準備在29日第三次將「脫歐協議」提交議會表決,從目前來看,協議過關的希望並不大。從2016年9月開始到今天,這場「脫歐鬧劇」進一步撕裂了英國社會,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對英國經濟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雖然目前歐盟為英國最終脫歐定下了日期,但是由於英國議會實質上沒有對接下來這兩周到底該怎麼辦做出任何決定,甚至沒有排除撤回脫歐這樣的完全逆轉選項,英國脫歐進程極有可能繼續「拖延」下去。



來源 | 海外網

編輯 | 賈雯帆

相關焦點

  • 德蕾莎·梅伊「輸」了,英國政治格局已非昨日
    這與首相德蕾莎·梅伊提前舉行大選的初衷相差甚遠,本來梅首相是要趁著工黨勢弱而擴大保守黨的席位,從而建立穩定而強大的政府,為即將到來的脫歐談判做好準備。人算不如天算,從宣布提前大選到最後投票也不過是七周的時間,但是英國政治格局已非昨日。如果再做一次選擇,德蕾莎·梅伊會不會還要提前大選呢?
  • 德蕾莎·梅伊:生不逢時的鐵娘子?
    論政治手段,德蕾莎·梅伊與柴契爾夫人亦不遑多讓,成為英國首相之前更打破三煞位內政大臣一職的最長在任時間。看似無懈可擊的政客,究竟其死因何在?德蕾莎·梅伊宣布辭職。脫歐:不可能的任務德蕾莎·梅伊在處理脫歐時主要面對三大派系:首先是留歐派根深蒂固的反對(亦是相對容易明白的一點)。
  • 德蕾莎·梅伊「大難不死」續演脫歐長劇
    保住烏紗帽的德蕾莎·梅伊儘管對議會勉強繼續信任她的執政團隊表示感謝,但是,她必須在21日前拿出更好替代協議再供表決。不足一周,德蕾莎·梅伊既要應付內戰,還要應付外戰,開始另一段嘔心燒腦費口舌的艱苦折騰。《衛報》稱,德蕾莎·梅伊從當晚開始即已邀請所有黨派和高級議員就脫歐問題單獨會談,試圖各個擊破。在她和支持者看來,這份折中的英歐分家協議已是萬全之策,即便不是最好,但也不算最壞。
  • 德蕾莎·梅伊的漫長謝幕
    德蕾莎·梅伊是英國的第二位女首相,和開創了一個時代的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相比,梅顯然要平庸很多,脫歐這樣一件偏技術層面的事情,她都沒有辦好。英國歷史上偉人頻出,每到重大歷史時刻,都有人應運而生挽救危局,然而,面對脫歐這樣一個歷史轉折時刻,英國領導人的表現卻讓人如此失望。在這樣匱乏的領導力之下,左右為難的脫歐進程,恐怕要以最糟糕的無協議脫歐告終。
  • 德蕾莎·梅伊宣布將辭職 外媒:她被推上了沒人想接手的位置
    當「脫歐」談判最終完成之時,或許就是她離開首相位置之時。「不認為她對權力特別感興趣」從布魯塞爾的談判桌離開後,德蕾莎·梅伊返回英國,卻並沒有直接回到唐寧街10號的辦公室。她的摩託車車隊從機場駛向附近一座紅磚房子,在這裡,她出席了一場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聚會,活動現場沒有邀請記者,她在這裡露面,是因為她曾答應過要來。
  • 英國提前大選呼聲漸起 專家:無論誰收拾「脫歐」這個「爛攤子」都...
    2016年的夏天,在德蕾莎·梅伊從卡梅倫手中接過保守黨黨魁的權力接力棒時,這位曾經的留歐派政客斬釘截鐵地表示:「脫歐,就是脫歐了。」時至今日,即便與歐盟的談判不斷遭遇挫折,英國國內質疑之聲漸起,德蕾莎·梅伊首相的這一立場並沒有改變,而那些希望改變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的英國民眾,逐漸把目光轉向了在野的工黨。
  • 拖拖拖!脫歐大戲都超過一千零一夜了,英國人的恐慌誰懂?
    的確,英國政客們真的把脫歐變成了「拖歐」。原本,3月29日是英國法定脫歐的最後期限,但在議會下院連續三次否決特蕾莎梅政府和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後,歐盟不得不同意把脫歐期限推遲到4月12日。在此期間,雖然英國議會下院舉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投票,妙語連珠的辯論之精彩程度也堪比德雲社相聲,但對於達成新的脫歐協議並沒有什麼用處。
  • 三年脫歐路一把辛酸淚 誰來接棒?
    三年脫歐路一把辛酸淚 誰來接棒? 原標題:   中新網6月7日電(孔慶玲)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對未能實現脫歐深感遺憾。」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宣布6月7日將辭去保守黨黨首時,哽咽著說道。如今,她的「脫歐首相」之路也進入倒計時。
  • 協議被否後,英國脫歐出現N種可能
    資料圖: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中)。如今脫歐協議被否,虎視眈眈的工黨黨魁能把特蕾莎拉下臺嗎?或者特蕾莎要再一次冒險提前大選?脫歐協議被否決後,英國反對黨工立即提發起了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特蕾莎•梅無奈應戰。若不信任案通過,政府又不能在14天內通過信任動議,議會就會解散,提前大選。
  • 德蕾莎·梅伊:反「柴契爾主義」的「第二個柴契爾夫人」?
    ▲德蕾莎·梅伊發表就職演講作者|李濟時  特蕾莎•梅在上個月英國脫歐公投導致卡梅倫閃電辭職後,戲劇般地脫穎而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但這位因同屬保守黨、同樣強勢作風被稱為「第二個柴契爾夫人」的女首相就任後的首次演講,卻與「柴契爾主義」格格不入。
  • 邱靜:英國首相明晰「脫歐路線圖」,為何選在此時?
    經過7個月的漫長等待,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終於「亮劍」。她於17日在倫敦蘭卡斯特宮發表了「就任首相以來最重要的演講」,自英國公投脫歐後首次闡述英國「脫歐路線圖」,表示要讓英國「更強大、更公平、更團結、更外向」。
  • 硬脫歐派欲讓步 脫歐或延至6月?
    綜合報導,英國脫歐期限臨近,議會將於最遲3月12日之前,就英首相德蕾莎·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協議能否通過備受關注。一方面,執政黨內硬脫歐派作出讓步,同意有條件支持協議;另一方面,外媒援引官員消息稱,英國脫歐有可能延長至6月。
  • 年終專稿:2019年英國脫歐「連續劇」盤點
    不過2019年唐寧街還是經歷了一次告別:7月,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辭職,詹森(Boris Johnson)又成為新一屆英國首相,讓我們來回顧2019這一年脫歐的連續劇…… 英國「脫歐協議」被議會高票否決 2019年1月15日,英國下議院以202票支持,432票反對高票否決特雷莎梅政府與歐盟籤署的脫歐協議草案。
  • 德蕾莎·梅伊被迫辭職 英國脫歐路在何方?
    但在「脫歐」問題上,無論是保守黨黨內還是英國國內,都存在「留歐」與「脫歐」、「軟脫」與「硬脫」之間的巨大分歧,而英歐分家更不會是皆大歡喜。作為一名「脫歐」首相,梅從一開始就在走鋼絲,她希望能夠爭取到某一方的妥協,「有序」推進「脫歐」進程。直到24號的演講中,她仍在強調,「生活在於妥協」。
  • 應對脫歐 福特生產工作或將遷出英國正尋替代工廠
    網易汽車2月13日報導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周二福特汽車向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表示,公司正著手準備在其他國家尋找替代工廠,並將生產從英國轉移出來,以應對英國脫歐的諸多不確定性。周二,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與商界領導展開私人會話。
  • 英國大選最全復盤:「梅姨」賠了、英鎊跌了、脫歐談判有變數了
    德蕾莎·梅伊會不會辭職?脫歐談判進程受多大影響?資本大規模出逃英國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這一連串問題「幹擾」下,英鎊日內大跌200多點,「英鎊危險」的情緒在市場蔓延。6月8日14:00開始,4690萬註冊選民16個小時內在4萬個投票站完成投票。
  • 脫歐「大戲」:百萬民眾要求二次公投 「拖歐」至何時?
    中新網3月24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脫歐進程波折不斷,百萬英國民眾23日上街遊行,要求停止脫歐、舉行二次公投,並譴責德蕾莎·梅伊政府脫歐不力。此外,歐盟同意英國有條件延期脫歐後,脫歐協議下周將迎來關鍵節點。議會是否對協議進行第三次關鍵表決,以及能否通過協議,都影響著脫歐未來走向。資料圖:特雷莎·梅。
  • 為什麼北愛邊境問題成了脫歐死結?
    【視頻/觀察者網 鄭冰顥】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已經進行了近3年了,曠日持久。然而,眼看3月29日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英國和歐盟卻仍然卡在北愛爾蘭邊境問題上,無法談出一個能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來。
  • 「脫歐」將撕裂英國社會,使英國成為「歐洲病夫」?
    自2016年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以來,該不該「脫歐」、如何「脫歐」以及關於右翼民粹主義的探討就不絕於耳。英國國內民意動蕩不安,讓「脫歐」變成了「拖歐」。首相德蕾莎·梅伊的「脫歐」主張在國內飽受指責,這些指責不僅源自對手工黨,更來自保守黨。這使得英國與歐盟經過艱苦談判達成的協議草案,似乎很難通過英國議會的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