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聶舒翼
▲3月27日,英國倫敦,留歐派和脫歐派示威者集會抗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德蕾莎·梅伊承諾將會辭職」,28日的英國主要媒體都使用了這樣的標題。
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的政治生命或將走向盡頭,但「英國脫歐」這齣系列劇,依然看不到劇終的可能。
辭職
27日,德蕾莎·梅伊在一場保守黨議員會議上再度呼籲議員們支持她此前與布魯塞爾達成的「脫歐協議」,並承諾,如果協議獲得議會支持,她會辭職。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梅告訴保守黨議員,她知道保守黨不希望她領導下一階段的脫歐進程,她準備提前離職,以便為英國和保守黨「做正確的事情。」
德蕾莎·梅伊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嘗試。此前,她的「脫歐協議」已經兩次被英國議會下議院大比例否決,下議院議長約翰·伯科甚至援引了一條可以追溯到1604年的法律條款阻止她將協議第三次提交議會進行表決。
德蕾莎·梅伊的表態為她贏得了一些黨內曾經反對者的支持,前外交大臣、被視為保守黨內最具首相寶座競爭力的鮑裡斯·詹森在梅表態辭職後一小時旋即宣布將支持她的「脫歐協議」。據BBC的消息,截止27日晚10點,至少有25位保守黨議員改變了主意。有硬脫歐派議員甚至樂觀的認為協議過關的可能性「前所未有地高」。
但是,保守黨內部勉強的團結可能未必能改變協議的命運。保守黨在議會的盟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在梅做出表態的兩小時後發表官方聲明稱,與歐盟的協議中關於北愛爾蘭問題的「備份協議」的規定並沒有實質性改變,DUP將繼續對協議投下反對票。
8連否
27日,英國議會的議員們一口氣否決了8項與脫歐相關的提案,其中包括舉行二次公投、與歐盟建立關稅同盟、留在歐洲自由貿易區、撤回脫歐申請等等。所有這些投票結果表明,在混亂不堪的脫歐鬧劇中,還能找到的唯一清晰的線索是,大部分議員還是同意,歐還是要「脫」的,但是怎麼脫,沒人知道。
在最初的計劃中,27日應該是議會第三次就德蕾莎·梅伊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的日子。但是,由於德蕾莎·梅伊始終未能為協議爭取到足夠的支持票,英國議會在25日通過「議會事務權」修正案,取消了內閣在有關「脫歐」議題和議程的設置權。隨後,議會決定在27日舉行有關脫歐的「指示性投票」,以為混亂的脫歐進程找到一個足夠讓人滿意的最大公約數。
但是顯然,議會27日的投票結果顯示,除了正式確認英國將不會在3月29日脫歐之外,議員們完全無法找到一個多數人都支持的方案。對此,英國脫歐大臣巴克萊在議會8連否之後不無嘲諷地說,投票結果表明,目前看來,德蕾莎·梅伊政府提出的脫歐協議還是「最好的選項」。
拖延
▲2019年3月25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出席議會辯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德蕾莎·梅伊本人堅持英國應該按照2016年公投結果脫離歐盟,但她與布魯塞爾達成的「脫歐協議」在英國議會看來,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份好的協議。對保守黨內部的「硬脫歐」派而言,這份協議太軟,特別是關於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備份條款簡直就是一項把英國永久困在歐盟的「災難性條款」;對保守黨「留歐派」來說,他們本來就對英國脫歐不滿,自然不會批准首相提交的任何協議;在DUP看來,備份條款是赤裸裸地撕裂英國領土完整的條款;在反對黨工黨看來,德蕾莎·梅伊花了兩年時間提出的這份協議,既沒有讓英國徹底離開歐盟,又讓英國不再享有作為歐盟成員國所能擁有的權益,更何況從黨派角度,工黨也沒有什麼理由支持這份協議;而本來就是堅定「留歐派」的蘇格蘭民族黨和自由民主黨,那自然無論如何都不會投票支持一份「脫歐協議」的。
所以,這份德蕾莎·梅伊辛辛苦苦與歐盟談出來的、英國政府和歐盟領導人都非常滿意的協議,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議會以大比分否決了,德蕾莎·梅伊政府對脫歐議程的控制力,也在這一次次的否決中被削弱,她本人的政治生命,也可能隨著議會中不斷響起的「Nay」走向終點。
但現在的問題是,英國到底何去何從,英國人不知道,海峽對面的歐洲人也不知道。在英國議會第二次否決「脫歐協議」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略帶不滿地表示:「英國議會再次說明他們不想要什麼,卻始終未說清到底想要什麼。」不過,歐盟依然為英國脫歐定下了幾個關鍵日期:如果英國議會不通過脫歐協議,那麼脫歐將延期至4月12日;如果同意脫歐協議,英國脫歐將延期至5月22日。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政府準備在29日第三次將「脫歐協議」提交議會表決,從目前來看,協議過關的希望並不大。從2016年9月開始到今天,這場「脫歐鬧劇」進一步撕裂了英國社會,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對英國經濟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雖然目前歐盟為英國最終脫歐定下了日期,但是由於英國議會實質上沒有對接下來這兩周到底該怎麼辦做出任何決定,甚至沒有排除撤回脫歐這樣的完全逆轉選項,英國脫歐進程極有可能繼續「拖延」下去。
來源 | 海外網
編輯 | 賈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