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託爾金》|霍比特人:託爾金和他朋友們的英雄夢想

2020-08-23 Wanda與幻境


《託爾金傳》海報

我上高中的時候花了一整天時間看了《指環王》三部曲,被裡面小矮人之間的情誼和勇氣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有段時間,哪怕手裡只拿著一根原子筆,也要學著Guru那邪惡又貪婪的聲音說:「Mine! My treasures!」(我的!我的寶貝!)後來,當我聽說《指環王》裡霍比特人居住的如同田園牧歌般的場景是在紐西蘭拍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想去紐西蘭看一看。可以說,《指環王》是我年少時期做過的最美的夢之一,然而我卻忽略了這個夢想的締造者——J. R. R. 託爾金——直到2019年初。

2019年初,紐約曼哈頓下城的摩爾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展出了託爾金手稿,我慕名去觀看。在博物館昏黃的燈光下,玻璃展櫃裡那些薄如蟬翼的紙張上,有的寫著精靈文,有的畫著地圖,有的是託爾金為自己的書設計的封面。在這些泛黃的紙張上,託爾金建立了他的中土世界,建立了他的王國。而直到此時,我才從年少時的夢境中清醒過來,察覺到了這位創立了整個世界並賦予之語言的巨匠。所以,當我知道關於託爾金如何當上作家的電影《託爾金》(Tolkien,或者也可以譯作《託爾金傳》)可以在網上觀看時就第一時間看了,看完之後覺得這電影真是講了一個隱藏在平靜之下、盪氣迴腸的心靈故事。


託爾金手稿《霍比特人》


託爾金手稿《指環王》


託爾金為《指環王·王者歸來》設計的封面,也是他的手稿


託爾金手稿

《託爾金》的敘述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前兩部分通過回憶的方式交替,第三部分則被安排在前兩部分都結束之後。開篇是託爾金參加一戰,他雖然身患重病,但還是帶著手下一個小兵去找他的朋友傑弗裡。他們穿越硝煙和血海,一邊走託爾金一邊回憶。他小時候父親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和弟弟生活,每天晚上母親都給弟弟講關於戰士、巨龍、寶藏、探險一類的故事。雖然哥哥託爾金已經長大了,但母親講的這些故事卻依然令他著迷。

可惜的是,當時已身患重病的母親並未能見到兄弟倆長大成人。在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盡頭時,她把兄弟倆託付給了一位牧師。母親去世之後,牧師通過種種關係,居然讓兄弟倆念上了當地的貴族學校。而這段教育經歷則讓託爾金認識了他之後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朋友——傑弗裡、克裡斯和羅伯特。雖然這三個男孩都出身名門貴胄,卻被出身微寒的託爾金的才華所深深吸引。四個性格迥異但卻互相欣賞的少年組成了個茶話會小組,並且成為了彼此最重要的朋友——這個線索是十分重要的。

多年之後,託爾金和他的朋友們都上了大學,而且他還因為成績優異取得了牛津大學的獎學金。雖然他和他的朋友們在大學裡也延續了「茶話會小組」一貫喜歡調皮搗蛋的作風——這讓託爾金險些被學校開除,但對語言無比痴迷的託爾金還是在文獻學(philology)上取得了很深的造詣。他不僅對各種歐洲古代語言文獻了如指掌,並且還自創了語言。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甚至能夠流利地講出自己創造的這門語言。於是,在一個深夜,因為其心愛的女孩和別人訂婚了的託爾金在學院的樓下喝得酩酊大醉,一遍一遍地念叨著自創的那門語言。儘管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為惹了眾怒,但也吸引了文獻學習懷特教授的注意。這位對古代與現代歐洲語言有著與託爾金同樣熱情的教授對這位天賦異稟的學生極其欣賞,希望能讓他跟隨他進行博士學習。可就在此時,英國宣布加入一戰,而這群在牛津大學這種詩情畫意環境中的大好青年們也將踏上未知的戰場。

於是,兩條敘述線索重合了,那群尚未完成少年時夢想的青年帶著家人的囑託與對朋友的牽掛,最後一次喝茶合影,然後奔赴戰場。在戰場上,託爾金接到傑弗裡母親的信,說她已經好久都聯繫不上兒子了,給他寫信他也不回。那位慈愛的母親拜託託爾金幫她找一找她的兒子。於是身患重病的託爾金義不容辭地踏上了尋找摯友的漫漫徵途。在路上,他們遇到了敵人的襲擊、看到了戰場的炮火和硝煙、聞到了敵人投放的毒氣,而這一切慘不忍睹的畫面在文獻學家託爾金眼裡好像突然回到了他小時候,媽媽給弟弟講故事時,他給弟弟放的剪影——在被邪惡籠罩的世界上,有噴火的龍和騎著黑馬的暗夜騎士,但也有反抗邪惡的人,和他們忠誠勇敢的朋友。然後託爾金就聽到了傑弗裡的呼喚——託爾金,託爾金,你在哪裡?

等託爾金醒過來時,坐在他身邊的是他的未婚妻艾迪斯。艾迪斯無奈地告訴他,他的摯友傑弗裡和羅伯特都死在戰場上了,並且傑弗裡幾周之前就死了。雖然克裡斯沒有死,但他也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他們的友誼不可能同以前一樣了。雖然悲傷,但活下來的託爾金還是回到了牛津,完成了學業,並且成為了一名傑出的文獻學教授——電影的第三段敘事開始。他編輯出版了傑弗裡的詩集,取名為《春天的收穫》(A Harvest of Spring),與艾迪斯結婚生子,並給第三個兒子起名叫克裡斯。在一次與家人的散步中,他忽然想寫一部關於小矮人的小說,裡面的小矮人雖然身高不高,但充滿勇氣與決心,在邪惡的大地上,小矮人和他的朋友們互相鼓勵幫助,最終以己之力銷毀了邪惡的力量,換來了光明。

當我看到電影最後,才明白託爾金筆下那四個戰勝邪惡去銷毀魔戒的小矮人其實是他和他的三個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傑弗裡和羅伯特帶著各自未完成的美夢死在了戰爭的殘酷之中,和千千萬萬個死在一戰中的青年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可是,他們的朋友,那個出身微寒但才華橫溢的朋友並沒有忘記他們,他把對他們的愛與懷念寫成了現代版的英雄史詩——在那裡,四個手無寸鐵的小矮人要帶著人人垂涎、擁有邪惡力量的魔戒躲過死亡騎士的追殺、穿越茫茫黑色森林、避過邪惡之眼的監視,直到那個能銷毀魔戒的火海。這是託爾金對朋友的承諾,亦是他對未竟友誼的不甘。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其說他是一個學者,不如說他是一個幻想世界的締造者。而這部電影也正是從三段敘事之間的關係入手去展現這樣一位天才學者是如何當上作家的,而這種細緻入微如涓涓細流一般的展現,又恰好是這部電影感人至深的最重要原因。


託爾金本金

其實,雖然作家用筆可以創立一個世界也可以毀滅一個世界,但作家本身這個職業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有幸觀看一個作家工作的話,你大概只能看到他從早在桌前坐到晚,可能寫出了盪氣迴腸的浪漫或者千軍萬馬相互對抗的戰爭,但是你看不到他的腦子裡那些美輪美奐的畫面。要用電影這種靠畫面和動作推進故事情節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作家這一職業並不容易。所以,《指環王》和《霍比特人》是好拍的,但《託爾金》並不好拍。然而在這一點上,《託爾金》這部電影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還相當好,其秘密就隱藏上面講述的電影的三段敘述當中。

首先,第一段敘述(一戰)與第二段敘述(託爾金參加一戰前的事情)之間的交錯對比不僅凸顯了託爾金與其他三人的友情,同時也深化了傑弗裡和羅伯特戰死的悲劇性。在託爾金的回憶裡,他們茶話會小組的成員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雖然不被家庭接受,但還總是想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些什麼,比如傑弗裡喜歡寫詩而克裡斯喜歡作曲。可一場蔓延整個歐洲的戰火一把燒毀了少年們的夢,只留下一個形單影隻的託爾金去追憶和懷念他們曾經的友誼。只有追憶才有不甘,只有不甘託爾金才在後來爆發出驚人的寫作才華。所以,在前兩段敘事把託爾金在一戰之前和之中的強烈對比展現出來之後,第三段敘事中提到他想寫個小矮人的故事就合情合理且感人至深了。只有失去了最心愛最珍視的東西心才會疼,託爾金如此,你我皆如此——而這,也正是電影與觀眾之間的共鳴。同時,對一戰戰場的展現也間接說明了託爾金中土世界中的戰爭其實是對一戰(也包括之後的二戰)的暗喻。

雖然託爾金和他的朋友們都不在了,但他創造的中土世界依然和他的手稿一起留在這個世界上。在那個巨大的善惡交織的世界裡,他和他那些有著清澈勇氣的朋友們,依然做著關於魔戒、寶藏、精靈、國王的、英雄般的夢想。

相關焦點

  • 《霍比特人》《魔戒》作者——託爾金的藝術世界
    這兩部前後銜接的奇幻風格作品,可說為現代奇幻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從《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到《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後世奇幻文學作家對這位牛津大學教授懷抱崇敬,不諱言受他的影響。時光證明了一切:自1937年《霍比特人》問世,近80年匆匆逝去,託爾金的作品抵住了那些嫉妒他的所謂批評家的批評,成為文學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
  • 從《魔戒三部曲》到《霍比特人》,託爾金創造的奇幻世界靠的不僅是想像
    而我也被周圍一眾朋友推薦,熬夜在電腦上看完了魔戒三部曲,並對電影中的「咕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被譽為「魔戒前傳」的電影《霍比特人》上映。《泰晤士報》曾評論說:「英語世界由兩部分人組成:閱讀過《魔戒》的人和即將要去讀《魔戒》的人。」《魔戒》一直都被公認為是歐美現代奇幻文學的開山之作,而他的作者託爾金也因此被譽為西方當代奇幻文學的開山鼻祖。繪本《託爾金的龍》為我們展示的就是託爾金如何創作《魔戒》和《霍比特人》的歷程。
  • 「當我無書可讀時,我寫了一本《霍比特人》」│ 紀念託爾金
    關於自己在讀書會上講過霍比特人的故事這件事,託爾金後來無論如何都回憶不起來了,反倒是他的二子麥可還記得那場景。「父親往往背靠火爐,站在他那間小書房裡,跟我們兄弟幾個講故事;有一次,父親說他準備跟我們講一個很長的故事,關於一個長著毛茸茸雙腳的小東西,然後問我們該給這個小傢伙起個什麼名字——隨後他自己回答道:『我想我們就叫他霍比特人吧。』」
  • 《霍比特人3》看片攻略,從託爾金到你未必知道的13件事!
    《霍比特人》電影三部曲的終結篇即將上映,這一次,真的要和陪伴了10多年的中土世界說再見了!杭圖君從網上搜羅了看片攻略,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電影《霍比特人》三部曲就是建立在原著小說《霍比特人》上的,作者是J.R.R託爾金,這是一本310頁的小冊子。
  • 託爾金的世界,他讓我們看見
    1997年,在《霍比特人》初版60周年紀念之時,艾倫·李完成並出版了包含26幅水彩畫和38幅鉛筆素描的《霍比特人》插圖本。這項成就使他在次年召開的世界奇幻大會上,榮膺年度最佳藝術家的桂冠。2004年,他憑藉電影《指環王:王者無敵》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獎。
  • 談旭棟|託爾金父子
    Tolkien),《霍比特人》《魔戒》以及《精靈寶鑽》等奇幻小說作者約翰·羅納德·瑞爾·託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之子,在今年1月15日去世了。《魔戒》系列作品以及彼得·傑克遜的電影幾乎定義了奇幻文學、奇幻電影,在全世界掀起的熱潮延續八十多年不衰。而克里斯多福·託爾金作為託爾金基金會執行人,卻始終在法國鄉下的一個角落裡,仿佛躲在袋底洞中的霍比特人,幾乎從不公開露面、不接受媒體訪問,默默用半輩子整理結集父親的幾十部作品。全世界都知道《魔戒》的大名,卻不是人人都知道,託爾金的奇幻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克里斯多福的痕跡。
  • 如果託爾金讀過《山海經》
    周饒國加入隊列的還是該國王子,叫做「子大暑」,不過多數玩家都會早早放棄他,因為他的實力最弱。我們需要矮人,看見矮人便覺親切,他們無害,天性愛好和平,沒有也不會濫用自己的力量。託爾金用矮小的霍比特人做主角,而我還記得,指環出現,中斷了霍比特人的生活時,畫面和音樂製造的那種由牧歌入陰霾的氛圍反差。
  • 《霍比特人》的本意不是戰爭
    嘮叨地說這麼多《指環王》的好,是因為它所有的新銳、勇氣和創造力,到了《霍比特人》裡全部成為不思進取的重複,原作小說容量不到《指環王》三分之一的《霍比特人》被拍成三部,何止是注水,簡直是彼得·傑克遜把《指環王》的剩餘價值榨到一滴不剩。謝天謝地,託爾金的兒子克里斯多福·託爾金拒絕開放《精靈寶鑽》的電影改編版權,否則以傑克遜作為電影商人的狡猾,一定會同義反覆地再搞出「熟悉的陌生人三部曲」。
  • 電影《託爾金》
    約翰·羅納德·瑞爾·託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英國作家、詩人、語言學家及大學教授,以創作經典嚴肅奇幻作品《霍比特人》、《魔戒》與《精靈寶鑽
  • 享譽國際的奇幻作家:J.R.R.託爾金
    J·R·R·託爾金是一位享譽國際的奇幻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三部曲。誰是J.R.R.託爾金?託爾金1892年1月3日出生於南非布隆泉,從小定居英國,隨後在埃克塞特學院學習。在牛津大學任教期間,他出版了通俗幻想小說《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三部曲。這些作品在國際上擁有忠實的粉絲群,並被改編成獲獎大片。託爾金於1973年逝世,享年81歲。早期生活和家庭約翰·羅納德·魯爾·託爾金1892年1月3日出生於南非布隆泉,父母親是亞瑟·託爾金和梅貝爾·薩菲爾德·託爾金。
  • 託爾金為我們開啟了奇幻世界的大門,他是如何創造出中土世界的?
    經過半年的時間,我把《霍比特人》和《指環王》電影六部曲詳細地解說了一遍。時間跨度有點長,感謝小夥伴們一直以來地支持和鼓勵,有說得不足的地方,也請大家見諒。從這一期我將開始解讀託爾金的《精靈寶鑽》這本書,讓大家更加透徹地了解託爾金構架出的龐大的中土世界。
  • 《託爾金》影評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事物並不美麗,因為它們聽起來很美,他們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們的意義」託爾金-現代奇幻文學之父。大名鼎鼎的《霍比特人》《魔戒三部曲》的原著作者。一個拯救英國電影業的英雄。本片講述的是託爾金(尼古拉斯·霍爾特飾)的生平故事的傳記片。
  • 《霍比特人》《指環王》系列電影知識背景及觀影指南!
    自《霍比特人》起,託爾金就致力於構建一個「中土世界」,一個有著完整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發展、英雄與平民的世界。大凡經典的幻想作品,都包含這些要素。前文提到的作品是這樣,其他一些作品諸如《三體》、《EVA》、美劇《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遊戲《光暈》和《魔獸》都是這樣。這就像是一個模型,只有假設和邏輯準確,人們才會去贊同其結果。
  • 關於《指環王》創造者託爾金的20個事實
    讓我們像比爾博·巴金斯一樣,一起去冒險,了解他的生活,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說…1937年在倫敦出版的《霍比特人》第一版的防塵套在這張清單中,託爾金從未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小說作家。他的第一個偉大的成功,霍比特人,實際上開始作為一個睡前故事,為他的孩子們。託爾金不再讀書,而是用奇妙的故事取悅他的孩子們,講述一些奇怪的生物和冒險。
  • 「他們在全然的黑暗中摸索前行」丨紀念託爾金
    託爾金的第一本主要作品《霍比特人》就是一個充滿視覺衝擊力與奇思妙想的故事——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託爾金本人其實還是一個相當有天賦且多產的藝術家。1936年10月的時候,託爾金就向他的出版商遞交了《霍比特人》的手稿,這份手稿裡包含了一百多張插圖。✎
  • 活動 | 託爾金的愛情傳奇《貝倫與露西恩》新書分享會
    「In a hole in the groundthere lived a hobbit. 」 (「在地底洞穴裡,住著一個霍比特人。」)這正是J.R.R.託爾金的小說《霍比特人》開篇的第一句話,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小說開頭之一。
  • 傳記電影《託爾金》尋找「中土世界」在他腦海中逐漸形成的過程
    這些妖魔的形象主要來源自北歐神話,中土世界,有勇士、巫師、龍、霍比特人、精靈、矮人、獸人等等。如此龐大複雜的世界觀和語言體系,讓人驚嘆。》三部曲在2001年至2003年收穫了口碑和票房的最好成績,成為奇幻電影的巔峰;2012年至2014年《霍比特人》三部曲又讓「奇幻中土世界」成為人們所嚮往的地方,讓很多奇幻愛好者流連忘返,而《魔戒》等奇幻電影,以及他所創造的世界,影響了後續出現的所有奇幻文學、奇幻電影、奇幻動漫、奇幻遊戲。
  • 《魔戒》插畫師筆下的託爾金世界
    選自《霍比特人》(精裝插圖本)「我很喜歡自己那幅比爾博在袋底洞門口駐足的畫,那是在甘道夫到來之前,他的世界還沒有被搞得天翻地覆。但此時我已經清楚地知道,霍比特人悄無聲息又躲躲閃閃,是在避開插畫師窺視的眼睛。」艾倫·李所說的這幅畫,在他為《魔戒》和《霍比特人》所畫的插畫中,實在不能算是奪人眼球的一幅。
  • "霍比特人"的中土世界怎麼來的?
    戰後,託爾金收起自己的韋伯利手槍(現由帝國戰爭博物館收藏),並在牛津大學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然而戰爭的記憶卻糾纏了他整整一生。《託爾金與一戰》(Tolkien and the Great War)的作者約翰·加思(Jhon Garth)認為,託爾金之所以寫作《魔戒》和《霍比特人》,是希望藉此驅除他在戰爭期間所遭遇到的創傷。
  • 託爾金寫了60年的《精靈寶鑽》反而不拍了?
    《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已確定是彼得·傑克遜「指環王」系列的收官之作。粉絲們心心念念要求將《精靈寶鑽》一併電影化的心願,最終沒能實現。《精靈寶鑽》是原著作者J·K·託爾金耗費60年之久精心打磨的神話史詩,是中土世界一切的開始。相比《霍比特人》的「童稚與輕巧」,《精靈寶鑽》大氣唯美、磅礴壯闊,更符合成熟觀眾市場的定位。這麼好的故事反而不拍了?粉絲們難免失望,又總好過真的落在彼得手上,史詩味蕩然無存。